03.05 家校共育: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為什麼都煩惱?

兜兜兒爸


當今社會確實有這種現象,老師家長都為學生而煩惱。

那麼,為什麼都煩惱呢?

先說老師吧,老師夜以繼日地教學,批改作業,家訪等,但就是得不到家長和學生的理解。學生在校打架,鬥歐,逃學,談戀愛,老師不管不行,唯恐毀了學生,敗壞了教育;管吧,還怕管理過當遭到家長的舌戰和向上級彙報。為此,老師終日不安,甚至當誤了教學。

家長呢,更是苦不堪言。明明學生在學校,可耳中卻不間斷老師的彙報聲。動不動通知到校面談,甚至“你把學生領回吧,何時教育好了再送回來“

綜上所述,確實存在。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外,最關鍵的還得有國家拿出切實可用的具體措施。


石老師談中小學教育


兜兜兒爸回答:

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為啥都煩惱呢?

我們來梳理一下吧。

1、瞭解下什麼是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養好教育好,提升教育的土壤基礎。

2、家庭、學校的責任關係是怎樣的呢?

首先,家庭和學校教育目標一致的,這毋庸置疑。可兩者的責任與義務卻不相同。

家庭的職責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並配合學校及老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

學校、老師的主要職責是側重於確保孩子在學校接受良好文化教育、養成良好品格。

3、理清了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責任,那麼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啦!就能從根本上釐清“家校共育”的邊界。簡單的說,就是明確家庭、學校擔負的責任和做事的邊界,讓家庭學校在教育互動中擔負起各自責任,不缺位不越位。給家長佈置作業、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均是被異化了的關係。

知道了家校共育的真正責任義務,還需要職能部門給予督導、培訓、傳達;也需要家庭能積極配合學校老師管理培養學生併為學生提供良好、健康的家庭環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一起配合做好教育吧!








兜兜兒爸


家校共育,老師煩惱,家長煩惱,是目前一個普遍存在的現狀,我覺得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一個原因……責任。

比如說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作業不做或學生的作業做得一塌糊塗,完成質量不高,老師就會把責任推給家長,是學生回家做作業,家長輔導不到位,監督不到位,造成這樣的結果。學生的作業沒帶,上學遲到,丟三落四,這種情況在學生身上很常見。往往老是把這種責任推給家長,家長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第二個家長有時也把責任推給老師,比如說,輔導孩子作業,打印試卷或者完成老師佈置的一些其他的任務,有些家長覺得這個不是他有義務去做的。我把孩子交給你老師,我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作業完成不了,上課不認真,那跟你老師有很大的關係,我把孩子交給你,你就應該對我孩子負責。

其實家校共育的目的就是一句話,一切為了孩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矛盾的產生,往往是讓人忽略了這句話。學校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教書育人。家長更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配合學校和老師,協同合作心往一處走,勁往一處使。不要背道而馳。這樣才會將家校共育的效果優化。


糊老師


現在有這樣的現象,我覺得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一、社會對於老師職業的態度

以前的老師都會受到尊敬,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是如此。特別家長說的那句:老師我的孩子就教給你了,不聽話你順便打。導致孩子完全聽老師的話。現在的老師不敢說,不敢罰。家長維權意識越來越高,稍微有一點就是到校長、教育局哪裡說,更有甚者,到學校門口鬧。導致學生越來越不好教。

二、社會對於老師職業的定位

現在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老師就是服務員。我的孩子到了學校,老師就應該時時刻刻看著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也是老師沒有教好。孩子調皮搗蛋幹壞事,也是老師沒有教育好。

學校下午放假,孩子到晚上才到家,也是因為老師。週六周天放假,孩子和其他同學玩,找不到人,也是老師的問題。

三、家庭教育的嚴重缺乏

現在好多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沒辦法照顧孩子。把孩子送到學校,也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更有甚者,都不知道學生在那個班級。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都一無所知。等孩子大一點,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還有部分家長,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不會去引導孩子。


動漫剪輯站


很家興回答你的問題。現在教育中有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你所提到的,培養學生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都很煩惱。我認為,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分數至上”。

儘管國家早就提倡素質教育,但沒有系統性的改革,高考中考仍是以分數錄取學生,這一提倡是蒼白無力的。於是,社會以錄取率論學校,學校以升學率評老師,老師以分數看學生,由此帶來了教育的煩惱。

這個煩惱都是圍繞著學生分數產生的。特別是老師,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成才,也決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所有家長更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這就是壓力的來源。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時刻讓學生在學,作業就是教學的延伸,家長在家庭中也扮演了老師的角色,配合學校讓孩子學。老師不佈置作業行嗎?恐怕很多家長會指責老師不負責的。家長不配合老師行嗎?那就等於自己放棄了孩子的教育。進退兩難,煩惱之源。

事實上,優秀的學生永遠是少數,錄取的人數從來不是全部。在分數這把尚方寶劍之下,人人都在爭當優秀,爭取考學,沒有煩惱才不正常呢。



快樂者


查找煩惱的來源,原因有三。一是此類問題皆來源於問題學生,不做作業、沉迷遊戲,習慣不好、成績落後,家長苦惱、老師著急;二是花樣百出、譁眾取寵教育措施的使用,硬性組織或攤派遊學、參觀、踏青、晾曬作業、製作拼圖等華而不實的實踐活動過於頻繁;三是家校相互干涉滲透過深,本來孩子培養是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的事情,但因為相互介入太深,你給他攤派你的工作延續,他給你要求他家孩子的特殊。最終造成家長、孩子和老師都精疲力盡,身心交瘁!


境由心造63863591


一般家校配合不協調的情況來源於以下情況:

第一種,家長有家校共育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去做。在學校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品格培養時,沒有使上勁兒。

第二種,家長對家校共育沒概念,無知、無視,也就無為。家長不知道孩子班級,沒參加過班級活動。

第三種,家長對學校教育不信任,質疑、越俎代庖,甚至反對。消解學校教育力量,讓孩子的價值觀產生混亂。

如何提高家長的配合度,首先,定位要準確。有對孩子的定位,也有對老師、家長自身的定位。第二,是責任要明確。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孩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佔的比重應不一樣。哪些事是該家長做好的,哪些事情是該老師做好,責任明確了,才能形成合力。最後,要學會期待。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有期盼,但要等待,因為成長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關係到國家人才培養,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家校之間,不應該成為“我給錢,你教孩子”的交換關係,也不應該成為家長和學校相互抱怨的關係,或者家長插手過多學校教育、學校管孩子戀愛和生活的互克關係。而是應該追求互享、互補和互生的關係,家長和學校資源共享,家庭補上學校教育因各種限制難以做好的道德觀、人生觀、幸福觀等教育,從而形成家校互相滋潤,互相創造,互相聯繫的互生關係,產生一種全新的教育體系。

最後總結一下 : 家長和學校都應該跳出各自的立場,將目光指向“培養什麼樣的人”。美國人曾發起全社會的討論:21世紀的公民應該掌握什麼樣的能力和知識?得出的結論是,要掌握一些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能力。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類有9種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能力:同理心、溝通能力、想象力、選擇能力、道德心、自控力、感染力、召喚力和追求力。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家校共育的未來就在哪裡,家校共育的未來在於形成互享、互補和互生的關係,共同讓孩子接受優質的家校形成合力的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國際競爭中擁有競爭力。


王先生和他的朋友們


現在特殊情況只能網上直播授課,剛開始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新生事物,平時咱們都是反對孩子玩手機的,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是天天抱著手機電腦,整天看,老師發愁怎麼提高授課質量講好課,學生忙著應付諸多老師佈置的任務,不知不覺中看壞了眼睛,損壞了健康,這些神獸們先是讓家長崩潰了,慢慢的還會讓老師們崩潰,一切都太難了!



你若盛開1981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師做著家長該做的事,而家長卻幹著老師該乾的活?!(父母、老師的界限在哪裡)

大家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大家還說:老師要像父母一樣,對待每個孩子;

但是,果真是這樣的嗎?

如果,父母都成了老師,以老師的思維對待孩子,對待教育,甚至干涉學校的教育,豈不是亂了套;

如果,老師都像父母一樣,事無鉅細,事事都管,累壞了不說,還有可能混淆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讓孩子、家長都沒了規矩;

其實,在教育中,“老師”和“家長”扮演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角色。父母是父母,老師是老師,雖然都要對孩子有愛,但是誰該負責什麼,界限清楚、涇渭分明!

如果老師不像老師,家長不像家長,又怎麼要求學生像學生呢?到底怎樣把握兩種角色的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討論家校之間的界限——

有時候,家長不像家長

動輒投訴、要求更換老師

在中小學,家長投訴老師、學校,早已不是新鮮事,家長“炒”老師“魷魚”的理由,也五花八門。

女人懷孕生孩子,本是天經地義,人之常情。但試問家長,當你孩子班上的女老師懷孕,你們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擔憂:她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去管好學生?

早在幾年前,杭州一小學爆出了一則新聞,五年級(1)班的班主任楊老師因為懷孕被家長聯名“罷免”。楊老師雖然負責,但懷孕期間不免需要隔三差五請假多次,由於代班老師不熟悉班級,一來二去學生成績出現下滑,很多家長對此很不滿。家長們“罷師”態度堅決,甚至動用各種社會關係向學校施壓,這讓學校也很為難。

無獨有偶,不久前,廣州一小學又爆出了一則“年輕班主任被家長聯名‘罷免’的新聞”,要求“罷免”的原因是那位老師太溫柔委婉,無法管住班級紀律。

這則新聞裡被要求“罷免”的是一位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學生眼中的她特別溫柔,說話細聲細氣,從來不批評學生,會被搗蛋的學生氣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在家長眼中,這位老師與之前雷厲風行的班主任完全不一樣,她委婉而不擅言辭,她無法管理好班級……所以家長們認為無需再溝通,直接向校長反映才能速戰速決。

對此,有老師指出,需承認的一點是,家長不斷指出學校、老師教學中的問題,說明他們對教育的關注,這有利於完善教學。可能有些老師的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好,但是不注意方式與方法,個別還存在師德缺失的問題,但是更大一部分的投訴是因為家長“維權過度”。

“現在家長維權意識特別強,覺得學校工作有失誤,就各種告狀、反映情況。”青島一所小學的校長認為,父母兩個人照顧一個孩子,經常也會犯各種錯誤,老師也不是聖人,當家長們對老師要求非常苛刻時,那隻能逼著老師從免責的角度來做事兒,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紫色的蝴蝶夢


老夫都怕了!壓得孩子透不過氣來……!!!

……!!!

越壓他越不學!

……!!!

真激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