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兩輪動力電池的2020,活著,才是戰略

很多朋友都在問換電生意的2020,

想了想,乾脆做一個連續的解讀,從動力電池到即配行業再說換電生意,

因為,脫離對底層結構的理解來說換電,那不叫講故事,那叫鼻子裡插大蔥。


其實兩輪動力電池,我們一直是不怎麼想講的:


◎站在整個新能源出行領域的角度,兩輪的體量比起四輪還是太小;

◎站在技術流派的角度,三元或者磷酸鐵鋰又或者是錳酸其實各有所長,短時間內國家也不可能強制選用某個技術;

◎站在純兩輪動力電池行業的角度,電芯反正都是採購的,大家就是在電芯+PACK+BMS+通訊和GPS的組合裡按需生產,90%的廠家都能做;關鍵,都是在拿實驗室數據吹牛逼;

……

嗯,搞笑的石墨烯電池,已經成了一出營銷鬧劇……

2020,對於大部分兩輪動力電池企業而言,

至暗時刻才剛剛開始。

01/資金緊張,出貨需求空前強烈

先看新能源汽車的狀態,

畢竟大部分兩輪動力電池廠的重頭還在四輪上。


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純電動汽車銷售只完成了97.2萬輛,同比下降了1.2%。


是的,我們都知道是受到補貼的影響,

消費者不買單,主機廠也沒錢,供應商就能回款了嗎?

比克電池去年就先後將眾泰和華泰汽車告上法庭,訴求二者支付6.21億元和2.63億元應收賬款。2019年11月,曾創造1681倍淨利增速傳奇的2017年還排名全球第四的鋰電巨頭——沃特瑪直接步入了破產清算。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已經有大約20家動力電池企業告別了市場。


小企業面臨破產,大紅大紫的寧德時代也有它的煩惱。寧德時代3季度財報顯示,其在Q3實現銷售收入125.92億元,但預收款達到了令人震驚的72.12億元,預收款佔營業額的比例為57.3%。可以想見,在整個車市環境下滑背景下,大部分供應商都飽受廠商拖款的困擾。

2019年大家都知道,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N家兩輪鋰電廠,主要做三元,磷酸鐵鋰其次,錳酸鋰最少。

仔細盤點一下,大部分此前都不是幹兩輪動力電池的,都是來自手機的、汽車的、軍工的、特種行業的……為啥?

新國標帶來了鋰電的曙光這個不假,背後的推手其實是巨量電芯的庫存,必須有更多的商品出口來消化和盤活現金流。

同樣,馬上就迎來了第二個問題,產品的良品率問題。

02/用數據吹牛逼,賣爛貨,給自己挖坑

還是先聊汽車:

傳統汽車要求核心零部件企業的CPK值為1.67,即良品率達99.99994%。

但動力電池,由於涉及化學性能極其活潑的金屬鋰,其對良品率有著更為嚴苛的標準。目前業界公認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三星SDI、LG化學、松下,CPK值以1.67為基礎,可以做到2.0,這意味著100萬隻電池裡面幾乎沒有次品,電池性能幾乎完全一致。


而在技術層面,包括寧德時代、松下、比亞迪、LG化學、三星SDI,無不在這個領域裡面,擁有超過20年以上的電池研發和生產經驗

嗯,我們都知道,兩輪的標準沒有四輪那麼嚴苛,否則成本無法接受。


而事實上是,

兩輪動力電池的使用場景遠比汽車更惡劣

電池的良品率和安全控制能力卻更低。

隨著2019年兩輪換電的走紅,大部分換電企業形成了磷酸鐵鋰為主要技術路線的認知,核心原因就一個:相對安全。

老闆們都知道,電芯不好,PACK工藝沒突破,指望BMS做安全防控制不現實,咋辦?用磷酸鐵鋰吧,在起火爆炸這個事兒上至少比三元要安全哦,便宜的那一點點就不提了啦。

2019年,兩輪動力電池廠除了一級市場供應外,換電公司成為主要通路,

換電企業對於電池的衰減循環次數是第一需求,因為PPT上的財務模型都是要靠電池循環來支撐的。


恰好,實驗室數據大家都不錯,

恰好,這些數據符合講故事的需要,

恰好,我們還有很多庫存的B品電芯,

恰好,我也需要有便宜的電池來做一個好看的財務模型,去忽悠資本……

無數個恰好決定了,

在換電的通路上,埋下了最多也是最大的定時炸彈。

但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電池幾百個循環跑下來,售後就會幹死某些企業?

自己心裡最明白咯~

03/價格戰高懸頭頂,核心競爭力嚴重缺失

大家都知道,動力電池企業在兩輪領域的兩大通路:整車廠和換電公司。


2020,兩大通路的共同主題都是價格。

◎整車廠:

反正是年年打,無非是今年會把戰火燒到鋰電車上,然後就是倒逼供應鏈支持咯,

以星恆為代表的錳酸鋰的價格優勢這個時候就可以表現出來了,星恆在19年4月拿到了9個億的融資後啟動IPO,這個節點抓的很準。

◎換/租電公司:

2019大概幹下去了100~130萬隻電池,雖然絕對量還不算大,但是蹦出來一個叫鐵塔的貨,又是擬定技術標準,又是綁定供應鏈,然後搞個199元打天下。

做換電運營的朋友們都知道,

199元其實已經是理論數據極限值,別說掙錢了,稍有不慎就賠的一塌糊塗。


鐵塔這招屬於標準的“一力降十會”,我有錢我怕誰?

經過了2019的秀肌肉和調整,2020再啟動必然牽動換電市場的進一步價格大戰,在所難免。

兩大通路都面臨價格的必然壓迫情況下,兩輪動力電池廠何去何從?


我們可以把兩輪動力電池的玩家分為三類:

1、早就在兩輪行業紮根的企業:比如超威、南都、旭派、星恆,今年會繼續深挖,這個不討論;

2、基於換電殺進來的企業:比如維科啊、利維能啊、珈偉啊,不僅是價格調整,還協助下游換電運營商打造分期租賃金融服務產品等等,目標很清晰;

3、跨界而來的企業:比如天貿啊、海四達啊、鵬輝啊,踏進來了想出去就沒那麼簡單了,咬著牙也要往前衝,還好現在利潤率還頂得住。

這就很清晰了,

鋰電車的春天還沒來呢,動力電池行業已經進入酷熱的盛夏了。


◎沒有寧德時代的單寡頭能力來獲得超高利潤率;

◎無法和松下、三星、LG一樣做到牛逼良品率;

◎價格戰其實都不算什麼了,哪行哪業都一樣;


怎麼辦?

向司馬懿學習吧,

活生生地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魏帝;

熬死了蜀漢的劉備和畢生勁敵諸葛亮;

熬死了東吳的孫權、周瑜、魯肅;

他用了72年熬死了同級別所有的牛人,最終成為了三國最大的贏家。

活著,才是2020真正的戰略,

只有活得久,才能等到下一風口;

只有活得精彩,才能實現基業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