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蘇城碼” 開啟蘇州經濟發展“提速之門

連日來,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牽頭建設啟用“蘇城碼”,經過數據測算顯示紅色、黃色、綠色,作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憑證和防疫人員查驗的主要依據。“蘇城碼”精準防控的功能強大、便民利企服務效果明顯,為蘇州開啟了發展“提速之門”。

“蘇城碼+體溫檢測”讓出入通暢

在蘇州各機關單位、銀行網點、商場賣場、居民小區等場所,“蘇城碼+體溫檢測”的核驗方式已越來越普及。記者在某銀行營業廳看到,張貼著“蘇城碼”二維碼和使用步驟介紹的公告欄擺放在入口醒目位置,每一位進來辦理業務的顧客都要出示“蘇城碼”,顯示綠色的再進行體溫測量。

記者發現,“蘇城碼”大大簡化了人流放行、物流通行的程序,提升了防控措施的效率。截至目前,“蘇城碼”訪問量累計超過5億次,超過700萬人成功申領。

“碼”上管理助力精準防控

“我們通過泛在感知技術,為分級精準防疫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實現‘碼’上管理更加精準。”蘇州市公安局科信處處長李晶說,“蘇城碼”能夠更有效地管住重點人、放行健康人,使人流、物流管控又快又準。據介紹,瞞報謊報個人信息、騙取綠色“蘇城碼”的人員被稱為“偽綠人”,通過大數據比對碰撞,他們無處遁形。蘇州市公安局成立“偽綠人數據核查戰隊”,開展“蘇城碼”申報信息核查工作,“蘇城碼”上線運行的第一天,便發現“偽綠人”391人。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市民和返(來)蘇人員主動誠實申領“紅碼”“黃碼”,按規定主動居家觀察。

多重過濾校驗打造無形之盾

蘇州市公安局牽頭相關部門,制訂過濾規則和校驗算法,讓“蘇城碼”賦色校驗體系更為完善。據介紹,過濾規則包括實名制驗證、“紅名單”多維過濾等,對個人申報信息進行數據碰撞、交叉驗證,通過多達10道工序的過濾、校驗,申請人才能拿到“蘇城碼”。目前,蘇州市公安局仍在持續完善“蘇城碼”平臺功能、運行機制和賦色規則,同時依託警格網格“雙網融合”,全面深化人員進網入格、閉環管理的9項任務,努力讓系統更穩定、控人更精準、管理更高效。

(來源:《人民公安報》5版頭條新聞中心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