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麥上市會對小麥的價格造成哪些影響,小麥的價格有沒有可能上漲?

老農民說事


這問題問的,貌似看挺簡單,實際上沒有邏輯。新麥上市,即使今年小麥減產了,那隨著大範圍收穫的開始,市場供應放大,陳麥價格會受到拖累下跌到與新麥形成合理的價差後,保持穩定。


那麼新麥價格會怎麼走,不是跟上市有啥關係,而是要看上市的新麥減產的程度、質量的情況、農民售糧的態度、企業入市收購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要看國家啟動託市的範圍和收購的力度。

從今年的情況看:

一是產量比去年減產已成定局,除了前期的低溫凍害,赤黴病等影響,還有5月16號前後的大範圍強對流天氣造成的倒伏等,減產的幅度估計會加大。而且根據天氣預報,5月20日前後還有降水天氣,後面這十幾天的天氣變化很關鍵。


二是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赤黴病發生的區域,去河南南部、湖北的襄陽等地,質量下降比較明顯。

三是加工企業在上市初期的低價期,會積極入市收購,但隨著收購價格的回升至託市收購價附近,即今年的三等收購底價1.15元/斤,以及自身倉容的補充完畢,收購態度會趨穩。貿易商因為前期存糧虧損,主要因為國家連續兩次下調託市小麥拍賣底價,目前只有1.175元,估計對新麥的收購態度會謹慎。

四是國家啟動託市收購的情況,對市場影響深遠。從5月17日國家糧食與物資儲備局召開的夏糧收購工作會上了解到,預計今年託市收購啟動的範圍會縮小,收購量可能也比上年少。再加上國慶節前後出臺的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大概率應該會繼續下調,對小麥價格的支撐作用將明顯弱於往年。


糧小咖


新麥上市會對小麥的價格造成哪些影響?小麥的價格有沒有可能上漲?

答案:今年新麥上市不會對小麥的價格造成影響。從國際國內小麥行情來分析,今年小麥不會降價,到夏糧收購後期估計價格會有上升趨勢。

國際行情。目前,國內小麥價格遠高出國際市場。儘管國際小麥價格偏低,國內小麥供求非常平衡,就決定了進口量不會提高。另外,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進口小麥量逐漸下降。所以,國際小麥價格在近期不會衝激國內市場。


國內行情。國內小麥市場處於供求相對平穩狀態,全國收購均價沒有變化,個別變化是小麥品質造成的,總趨勢仍然樂觀。目前全國普通小麥收購價在每斤1.22~1.285元之間,優品質特種小麥價格更高。

自然因素。今年小麥從全國範圍看,因受品種原因、兩次凍害、小麥鏽病和赤黴病、以及近期風雨災害小麥倒伏多,等等原因造成總產量不會上升,預計有小幅度的減產趨勢,當然,要到夏收結束才能見分曉。

總之,從目前各方因素預測,今年小麥不會降價,行情好的話,很有可能價格有小幅度上漲趨勢,市場行情比較樂觀。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新麥上市會對小麥價格造成影響嗎?個人認為這點毋庸置是不會影響的,甚至優質高品質小麥價格可能還會有所上漲。其中緣由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對小麥收購保護價託底。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尤其北方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小麥,因此國家對其價格尤為重施,既要考慮農民種植積極性,又要確保市場供應穩定等,尤其近幾年每年也都制定小麥收購保護價格,對符合收購品質及標準小麥其收購價格不得低於規定保護價格。

2.小麥面積總體有所減少。近幾年受小麥種植效益不好影響,農戶對小麥種植積極性下降,尤其淮河及其以南地方小麥種植面積下降明顯。因此今年小麥總體產量應該會有所減少。

3.今年氣候影響。受氣候不良影響,今年北方部分麥區乾旱及凍害影響嚴重,甚至出現死苗現象,尤其春季霜凍倒春寒影響,對河南,山東安徽,河北等小麥主產區影響較大,造成穗部乾枯,發黃,小穗缺失等,甚至大面積小麥不能正常抽穗,對產量影響大,因此今年小麥總體產量預計或有所下降。同時今年小麥主產區赤黴病為害普遍較重,如果防治不及時或防治不力,對小麥品質影響較大。如果病粒率大於4%國家糧食部門將或拒收。

4.目前中美貿易戰也會有所影響。為反制美國貿易措施,我國對國際市場小麥將嚴格進行控制,無疑或擴大對國內小麥需求,尤其優質小麥價格預計可能會小幅上漲。

總之,隨新小麥收割上市,個人預判不會對小麥價格造成明顯衝擊影響(品質差小麥除外),優質小麥價格甚至可能會比較堅挺,甚至高出保護價進行收購。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由於種種因素,今年的新麥上市後,較去年同期相比,國內小麥市場價格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這一點是可以肯定了。

而且伴隨著不久前各大小麥產區遭遇的氣象災害,今年全國小麥產量或難以實現連續多年的豐收,農民收益也難有保障。

2018年新麥已經開收,收購價同比下滑!

隨著新小麥收割上市進入倒計時,產區的天氣變化將決定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從目前各地反饋來的信息來看,今年很多地區的小麥產量和質量較去年同期有明顯的下滑,令人堪憂。同時,由於託市收購價首次下調,市場對今年小麥開秤價存在低開的預期。

現在是5月19日,從目前筆者掌握的市場監控數據顯示,今年的小麥收購價格較去年同期有0.03元每斤左右的降幅。現在,湖北部分地區的小麥已經率先開鐮收購進入市場,市場價格在1.04元每斤上下,這個金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4元每斤。

優質麥或成農民增產增收的良機!

筆者直言不諱的說,今後,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仍有繼續下調的可能,也就說今後我國小麥市場價格仍會繼續下探的空間,這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那麼農民如何在此背景實現增產增收呢?筆者以為,種植優質麥是一個筆記好的途徑。

但是,目前我國優質麥產業主要凸顯四大問題:品種上,強筋弱筋少、中筋多;品質上,強筋不強、弱筋不弱;生產管理上,種同質不同、種優質不優;小麥收購上,優劣不分、混收混儲。

可以說,我國優質麥產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國家應儘快構建小麥優勢區域,並加強小麥品種品質管理,農民今後可以考慮增加優質麥的種植面積,在保障糧食整體產量的同時,提高農民收益。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19


糧油市場報


新小麥上市肯定會對小麥的價格造成影響,很有可能上漲,但是估計也就漲幾分。我們這裡的新小麥再有二十來天,差不多就可以收割了,大面積的上市多多少少會對價格走勢造成一定的波動。前段時間我家剛把去年剩下的一點小麥給賣了,價格是1.19元一斤。


這個價格比剛收割回來時還低,因為家裡裝修房子沒有地方存放就賣了,另外也是考慮到新小麥即將上市,到時候再處理可能就沒有優勢了。最近這段時間,我們這裡的小麥的價格一直在1.18-1.23之間波動。

說實話,如果不是大的種植戶,價格差幾分幾乎看不出什麼影響,可能最後就是少賣十幾元或者多賣十幾元。在農村大多都是小的種植戶,以家庭為單位,每家也就種五六畝,產量很有限。

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小麥是最主要的種植作物,站在地裡放眼望去,一大片都是小麥。絕大多數農民都是以小麥種植為主,小麥收割完接著就種玉米。很多農民為了圖省事,小麥一般收回來曬幾天以後,留點自家吃的然後就直接賣了,很少有儲存起來的。很多年來,價格幾乎沒有大的波動,幾千斤小麥差下來也就幾十塊錢,尤其是這幾年很多農民看得比較開。

另外,小麥是北方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國家的戰略物資,無論小麥的產量有多少,國家都會對價格進行調控,不會放任它瘋狂增長,也不會讓它肆意下跌。我們這裡的農民最關心的其實是小麥的產量,因為這個才能決定他們賺錢與否。

關心小麥價格的其實是小麥收購商或者相關企業,因為他們手裡有大量的小麥,很小的一個波動可能就會導致上萬元的損失。對於農民來說,一有國家補貼,二有價格調控,只要能保證每畝產量上來,那最終的收益就不會很差。種植小麥不會發家致富,也不至於餓死,只是一個比較好的副業。

『山西鄉土』紀錄農村生活變化,分享農村風土人情,傳播農村民俗文化,帶你瞭解真實的山西農村!

山西鄉土


歡迎關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服務三農,用最新法律,法規,政策案例解答三農!

新麥上市對小麥的價格造成哪些影響?小麥的價格有沒有可能會上漲?

2018年新小麥即將收割,農民朋友最關心的還是今年小麥小麥收購價格的高低的問題,以及新麥子上市後是不是對麥子收購價格造成很大的衝擊出現價格波動等問題?下面二代依據這些問題給大家詳細講解如下。


從現在國家政策和國內需求量來看,2018年新小麥的上市,不會對小麥收購價格造成很大影響的,因為2018年是國家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國家分別從今年1月初和4月初發佈政策性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0.03元,兩次下調到110元/噸。引起了企業對小麥收購價的下調,還有一個原因是小麥去庫存也將拉開帷幕等原因造成小麥近段時間不會出現上漲趨勢。

但是因為今年我國小麥因為遭受到自然災害,倒春寒,加上爛頭病影響,給我們幾個大省的小麥造成非常嚴重的減產影響,而在5月初南方又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風冰雹等影響又造成了不小的產量影響,可以說今年全國小麥產量很不樂觀的,儘管國家對小麥收購下調,但市場對後期新小麥的行情還是看漲,市場的需求量也正在穩步攀升。


所以建議農民朋友們,儘量不要在新糧上市後集中收糧,有條件的農民朋友可以儲存,建議在糧庫收購開始後賣糧,或是在9月份售糧。

歡迎關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服務三農,用最新法律,法規,政策案例解答三農!


新農村二代


現在農村老家正在收割小麥,現在的農民已經是中國幾千年裡最幸福的農民了,不交公糧還有種地補貼,一幫畝產都在800到1000斤左右,自己的口糧用不了多少,大部分都賣了。

賣糧食農民就關心小麥價格,農民的角度想當然價格越高越好了,但現實卻非如此。一年一度的新麥上市,價格到底會不會漲呢?


俺是鄉下人告訴你,小幅度上漲是常態,這主要還是因為國家的調控,眾所周知,國家對於小麥水稻等主糧的收購都有最低收購價格,所以說,不怕你糧食多,就怕國家胃口小。每年的小麥都被國家各個糧倉收購了。糧倉為了儘快收購,以達到糧倉飽和都會剛開始的時間調高收購價格,刺激農民賣糧食,隨著糧倉逐漸飽滿,價格當然會有所回落,但也是小範圍的,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總結:其實糧食種植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咱們不用害怕主糧價格,價格高也高不到哪裡去,低也抵不到哪裡去。



俺是鄉下人


2018年,我國小麥受氣候影響,全國麥田大約有三分之一大幅度減產或絕產已成定局,尤其是北方冬麥區災情更為嚴重,這將會對小麥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

2018年也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年,國家首次調整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每公斤小麥最低2.30元,比2017年每公斤降低了0.06元,這是十幾年來國家首次將小麥收購價格下調,所以減產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和國家對小麥最低價格的影響會有一個對沖作用,2018年小麥漲價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估計應該維持在每公斤2.3元-2.4元之間。

影響小麥價格不會上漲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家最低收購價格的下調,這將會導致小麥價格回落。

2、2018年受氣候影響造成減產,這將會使小麥產量大幅度下降,農民不願意出售,對小麥價格回落有抑制作用。

3、小麥消費市場單一,供依然大於求,所以小麥價格仍然趨於平穩。

4、小麥種植面積穩步上升,近幾年由於棉花、大豆、水果等作物收入偏低,糧食種植面積穩步上升。


人已醉夢難醒


新麥上市會對小麥價格造成影響嗎?



對於新麥上市對小麥價格造成的影響此類問題,宗元前幾天已經回答過,閱讀量超過了110多萬人閱讀,可看大家對這個問題比較關心,今天在這裡從另一個覺度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能滿意!

小麥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首,尤其是對於北方人來說是主食,幾乎每一天都離不開小麥食品,可看小麥對消費者的重要性。

今年幾個月小麥價格一跌再跌,不容樂觀,但對於新麥上市對小麥價格會造成影響嗎?答案是不會!原因見分析:



一、去年十二月份國家已經明確規定今年小麥價格最低保護收購價為1.15元,儘管目前小麥平均收購價格不但1元,但有的地方已經達到了1.1元每斤,這意味著小麥價格已有上漲趨勢。

二、今年初春,氣候變化異常,多地出現了“倒春寒”現象,有的地方多次出現,造成了小麥普遍減產,因為糧食補貼原因,種植面積增加近五百萬畝,或許總產量不會減少,但客觀上影響到小麥價格上漲。



三、一個不願說的原因,就是美國的“壁壘保護”政策的實施,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以對美國進口農產品實施關稅15~25%加徵,致使進口美國農產品價格高於國內農產品價格。

大家都知道我國對大豆、小麥、玉米等消費絕大部分以來進口。新麥上市正好趕上好時機,那就是漲價。

四、臨儲玉米拍賣結束、生豬等養殖行業的回溫,價格上漲,正是正是新麥上市時間,價格上漲也是必然趨勢。




總之,新麥上市對小麥價格衝擊不大,而且是略有上漲,希望目前收穫的小麥種植戶暫且儲存一段時間,最佳出售時間建議為:1、國庫開倉收購時;2、臨儲糧拍賣投放市場結束後;3、在9月份~元旦期間。宗元觀點僅供參考!關注宗元三農堂!


宗元三農堂


一般情況,新麥上市前,市場小麥購銷價格會適當回調。但也要分析具體情況,影響新麥市場價格的有許多因素,但常見的有新收穫小麥的質量,產量,及周圍相關地區小麥的質量,收購價格。這是個綜合考量的因素。

總的說來,6、7月是麵粉的銷售淡季,麵粉廠會減少產量,相應的採購原糧的意願下降,麵粉廠會把主要精力放到原糧的收購上。由於資金及倉房所限,收購量也不會太大。新麥還有個幾個月的後熟期,不宜立刻加工。加工麵粉還是以陳糧為主,所以陳麥的價格稍微高於新買,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

在周圍省份新收穫小麥質量都有保證的情況下,收購價格一般會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按常規,越到收購後期小麥質量會越好。

另外一種情況就比較複雜,比如說,有的地方小麥質量嚴重下滑,有的地方喜獲豐收,有的地方啟動了保護價格收購,有的地方根本沒有保護價格政策。這些都會成為影響收購價格的因素。一些糧販子會採取許多方法,比如會給好糧中摻質量差的,謀求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