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抑鬱症服藥無效,為什麼?

四維山人


抑鬱症簡言之是情緒病的一種,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症狀。

從生理角度看,導致抑鬱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神經遞質的分泌與傳導出現了問題,如多巴胺分泌量過低則情緒感受是低落、消積,多巴胺分泌過高,則情緒感受是興奮、激動、狂深,若多巴胺分泌忽高忽低,則會出現情緒雙向障礙,因而需要通過服用藥物或是一些技術,如腦電刺激等,開展些介入或治療,以調解神經遞質的分泌與傳導,改善情緒感受狀況。

輕度抑鬱或是短期的情緒低落,可以僅通過心理輔導、認知療法等進行自我治療和調整,因為個體本身即具備情緒調節能力,並且可通過心理調節和行為訓練,如運動等調節多巴胺的分泌。而嚴重的、持續發生的抑鬱症,或是經過心理輔導、行為訓練等自我調節未能發揮作用的,則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在瞭解了抑鬱症的生理成因後,我們就更易瞭解抑鬱症服藥無效的原因,以下幾點是從我接觸到的案例中總結出來的,供參考。

其一,對服藥的期待。大部分病人都希望藥到病除,這其實是種不太合理的期待。大部分藥物和治療都只能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疾病是否能治癒,看的是個體的體質與抵抗力,藥物只是輔助。

其二,服藥的時間。精神科的藥物對服藥的時間非常講究,如興奮類的適合清晨服用,鎮靜類的適合睡前使用,一定要遵醫囑

其三,可能出現耐藥情況。藥物適用的劑量,除了與症狀的嚴重程度有關,還與個體體質對藥物的敏感度以及過往服藥經歷相關。如以往若自行服過類似的藥物,或以往一遇症狀習慣馬上服藥的人,出現耐藥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可能需要加大藥量才能緩解症狀。因此,請如實告知醫生你的過往服藥經歷,提供的信息越多,越能提高醫生用藥的準確性。


鵜鶘心理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重症心理疾病,是全世界首要的致殘疾病,治療起來也十分困難。抗抑鬱藥物與內科藥物不同,起效並不十分迅速,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緩慢,一般要2到3周方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很多患者把抗抑鬱藥當其他內科藥物使用,吃了幾天覺得沒用就停掉了。還有的患者對抗抑鬱藥物十分排斥,擔心藥物副作用,不按醫囑服藥。醫生讓吃一片,他就吃半片;醫生讓分開吃,他非要一頓吃掉,使得藥物在體內達不到有效的藥物濃度,自然是看不好病的。

另外,抗抑鬱藥物有很多的種類,目前一線應用的有SSRIs類和多通道抗抑鬱藥物,即使是這兩類裡又有很多不同的藥物,每種藥物也有自己不用的特點,針對不同的抑鬱人群。比如有人患者飲食差、睡眠差,就可以給增加食慾、改善睡眠的抗抑鬱藥;有的患者比較緊張,就給抗焦慮作用明顯的抗抑鬱藥等等。所以也許你服用的抗抑鬱藥物並不適合你,所以使得治療沒有效果。

最後,患者本身的焦慮情緒和抑鬱情緒也會讓自己感到治療無效。大部分抑鬱症患者本就有前途無望感,所以在他們情緒症狀沒有得到完全緩解時,經常會覺得治療是沒有效果的,儘管在醫生看來,他們的情緒是有明顯改善的。這樣的情況比較多見於有明顯軀體不適的抑鬱症患者。他們對於自己的治療效果主要依據軀體不適感的緩解程度,但因為過度焦慮,他們的思維、感覺常將這種不適感無限放大,從而加重他們的失望和抑鬱情緒,顯得治療無效。


夯七婚戀指導


藥物治療無效是有可能的。目前用得最多的是SSRI類、SNRI類。其實一般情況下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的,一般是單一用藥。也有難治性的抑鬱症,必須需要合併用藥的。因為抑鬱症目前病因仍不明確,基於現有的假說用藥,比如SSRI中文名叫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針對的就是中樞的5-HT系統,通過增加中樞5-HT達到治療作用。SNRI又出來作用於5-HT系統,多了一條通道就是作用於腎上腺素系統,達到中樞神經遞質的再平衡。最新的還有褪黑素激動劑,米氮平等,也有各種的機理。因此在難治性抑鬱症,一種藥物療效不佳得時候,可以合用一種不同作用機理的抗抑鬱藥。還可以合用抗精神病藥物喹硫平、奧氮平、氯氮平等,甚至舒必利也是很常用到的,選一種合併應用。



作為專業醫生看來,抑鬱症都可以治療,其實真不需要擔心治療無效問題,就是方案的選擇問題。就目前治療的抑鬱患者,沒見過完全無效的,再難治至少是改善及顯著改善,這就是藥物治療的優勢。學界已經有這樣的治療共識及指南,建議實在在家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以住院把治療方案調整好,再試圖自己服藥和調節。


一盞茶的恬靜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表現為心境低落、情緒的消沉、自卑抑鬱、思維遲緩,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對於抑鬱症的治療,目前主要是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治療的藥物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等)、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米氮平)等。傳統的三環類、四環類抗抑鬱藥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由於其不良反應較大,應用已減少。

對於應用抗抑鬱藥無效,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抗抑鬱藥起效較慢,一般需要使用2-4周才能起效,部分患者可能在服用抗抑鬱藥幾天就認為沒有效果;

2. 抗抑鬱藥的起始劑量可能偏小,一般來說抗抑鬱藥都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給藥,由於個體的差異,對於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可能給的劑量過小導致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從而起不到治療效果;

3. 療程不夠。

4. 對所用的藥物不敏感。

5. 患者依從性不好,沒有按照醫囑用藥或者感覺好點就停藥,發作才服用;也有些患者可能會忘記服藥、漏服;有些患者可能不能耐受藥物的不良反應,自行減少用藥劑量等等。

不管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抗抑鬱無效,患者都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讓專業的醫師或者藥師幫助尋找抗抑鬱無效的原因,在醫師的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切勿擅自停藥或中斷服藥,又或者自行的增加藥物劑量,以確保用藥安全。


藥事健康


抑鬱症是一種具有高復發、高自殺風險、高致殘性的精神疾病。目前,抗抑鬱藥治療仍然是抑鬱症的主要治療手段,然而該類藥物起效慢是當前的最大缺陷。目前使用的抗抑鬱藥的起效時間一般都需要2-4周,這導致了部分患者在治療初期主觀感覺治療無效而擅自減藥、停藥,甚至完全中斷治療。

評估一種抗抑鬱藥的是否有效,不僅要根據患者主觀感受,還要由精神病醫師專業診斷,來進行定量評估衡量藥物起效與否。大量研究顯示,不同作用機制的抗抑鬱藥在起效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差異,大部分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通常起效較慢,治療4-6周後才能判斷是否起效。

影響抗抑鬱藥快速起效的因素除患者個體差異外,還包括藥物因素,如早期使用劑量過低,早期毒副作用干擾,以及不同抗抑鬱藥所針對的臨床症狀的細微差異等。如患者存在睡眠和食慾的問題,那麼醫師在選擇抗抑鬱藥時,也應根據患者的主要症狀給予適合的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有助於快速改善症狀,使得患者的治療信心大大增強,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治癒率。

如果治療無效,要儘快調整治療方案,目前在調整治療方面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傳統觀點認為,臨床醫師應首先給予抑鬱症患者充分治療,耐心等待抗抑鬱藥起效,以達到充分治療的目的。通常需要等待至少6周。近年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起效的時間標準為2周。當然目前主流的做法還是前者。

您可以把病情及用藥情況,在具體和我說一下,您提供信息有限,可能回答的不全面,還望諒解!


精神科藥師小池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5330970668992341423, "vname": "9\\u4e3a\\u4ec0\\u4e48\\u8fd9\\u4e48\\u591a\\u6291\\u90c1\\u75c7\\u60a3\\u8005\\u670d\\u836f\\u6ca1\\u6548\\u679c.mp4\

蛋小殼是誘受


抑鬱症服藥不可能完全無效,除非你單用一種藥且屬於無效的30%之內,只要你能堅持1-2個月全世界公認有效率達70%(無倫老一代環類、咪嗪類還是新一代SSRI、SNRI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回吸收抑制劑)好轉程度約50-90%左右,原因是:

1.新一代SSRI和SNRI初服者有20-30%以上的人會有二大付作用:A.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厭食、胃部極其難受。B.一過性焦慮反應表現為服藥全身不適、坐立不安、心悸、恐懼反應,吃藥比不吃藥更難受。因此許多有反應的人幾天就停藥了。

2.抑制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回吸收使其上升到正常水平一般需要4-8周,即使沒有付作用的人往往在服藥覺得沒有任何效果,相當部分的人幾天到二週內就停藥了,當然不可能有效。

3.抑鬱的發生有兩個基本要素:性格和遭遇到“不能擺脫不愉快社會心理因素,性格無人能改變,如果不愉快的社會心理因素比較強烈,仍會導致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回吸收加快,即使服藥也不能使它們回升到正常水平,因此覺得無效。因此4-8周見效實在太慢,能否在幾天內就見效這是治療抑鬱症的方向。

4.自從2000年發現在應用SSRI或SNRI同時加用小劑量多巴胺DA回吸收抑制劑後幾天之內即可治癒精神上的抑鬱和由其產生內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症狀(主要失眠早醒)。當天晚上6-8點根據失眠嚴重程度加1/4--1/2片奧氮平(百度搜索2015年4月27日FDA批准49種超適應症用藥,主要是抑制多巴胺回吸收),“小劑量奧氮平聯合氟西汀快速控制抑鬱和焦慮”發表在2002年中國醫學導刊第六期。抑鬱患者3-5天基本痊癒了,幾乎沒有失敗的。(後有不同作者報導類似文章十幾篇發表在不同學術期刊上)當然藥得吃相當長一段時間。服藥期間心中明白也做得到了,此時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抗挫能力,才能擺脫長期服藥來對抗三種神經介質水平再次下降。當然用什麼藥取決於醫生的認知度,患者無法選擇,知道一下抑鬱症並不是什麼不可治療的頑症,只要用所謂的抗抑鬱藥(抑制三種神經介質回吸收)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水平上升了和正常人沒任何區別。

只是服用奧氮平二週後會因刺激下丘腦食慾中樞產生飢餓感,因此也用過同類藥物如維思康、施瑞康等但療效和穩定性都不如奧氮平,因此處方時一定要關照患者嚴格控制食慾、不讓胃因多吃而代償性擴大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關鍵在於用毅力和意志控制好體重。

5.按照正規治療或無效者按上述方法治療仍無效有幾種可能這是每個心理醫生必須知道的:

A.你的溝通能力不足使患者對你建立足夠的信任,處方後根本不吃藥。

B.看了說明或出現一些付作用如奧氮平的次日嗜睡、飢餓感沒控制好而發胖、口乾、便秘等,如果醫生處方前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說明和應付辦法就不會隨便停藥。

C.患者在出現療效前仍在不斷自責、後悔、對已發生的事情耿耿於懷(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上述的快速控制抑鬱焦慮幾天之內徹底解決是最有效的手段。

D.如果聯合治療加用小劑量奧氮平後仍無效可能你在他們就診時忽略了具有輕度精神症狀的抑都患者,有這種情況人約5-10%,尤其青少年和更年期婦女。

2018.4.30


我想說點真話


臨床上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最主要的其實還是藥物治療,其中抗抑鬱藥的使用很廣泛,大多數中度以及重度抑鬱症患者都需要抗抑鬱藥物來改善抑鬱心境,那麼為什麼有些患者服用了抗抑鬱藥物卻仍然沒有效果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抗抑鬱藥物目前公認的起效時間是2-4周,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2周內就會見效,最長4周就會有效,如果無效,就說明要麼是藥物的劑量沒有達到,要麼是患者對這種藥物不敏感;

第二種,劑量的問題,同一所述,兩個抑鬱症患者,一個服用鹽酸舍曲林片50mg兩週後抑鬱症狀改善明顯,而另一個使用了4周效果也不好,但是到第四周的時候加量到100mg後症狀改善了,說明是前面的劑量沒用夠;

第三種,是否對一種藥物敏感,同樣是一種抗抑鬱藥物,有些人用了小劑量效果很好,但是另外一個人用了最高劑量足療程仍然沒有效果,這時候我們就說他對這種抗抑鬱藥物不敏感,應該換藥了,可能藥物在體內作用的某種基因或者酶有關係;

第四種,反思一下診斷,有些人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找到了一個醫生,因為提供病史不明確,或者醫生首次診斷失誤,導致用藥不對症,這樣的話用藥肯定效果很一般,當然這樣的概率不是很高;

第五,藥物之間的影響,有些患者因為在服藥的時候還在服用其藥物,干擾了藥物的作用,比如導致藥物濃度降低或者快代謝等。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有沒有效果,50%的人要看命了!30%左右的抑鬱症患者使用現有的抗抑鬱藥無效。聯合心理治療,無抽搐電休克,經顱磁刺激也許能夠對這部分患者有效。

抗抑鬱藥是治療抑鬱症的主要手段,有效率也比較高,大約50-70%都能有效,但是有30%左右的患者,無論用哪種抗抑鬱藥都沒有太好的效果,稱之為難治性抑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內在和自身因素。

首先,抑鬱症的發病機制複雜,比較靠譜的或者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有的病因,可能是腦內單胺遞質特別是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降低,引起的情緒調節失控,導致長期的心境低落,無興趣,生活動力低下等。

目前的抗抑鬱藥大都是以此為基礎開發的,SSRI類比如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帕羅西汀等,能夠提高五羥色胺水平,。SNRI類,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既可以提高五羥色胺水平也可以提高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米氮平也差不多。



理論上,五羥色胺水平低下,吃了這些藥就能起作用,但是,有些抑鬱症可能是別的原因導致的,比如神經炎症,神經內分泌紊亂,所以不一定對症,或者療效不佳。

還有些,可能是體內基因突變,比如五羥色胺轉運體突變,導致對藥物不敏感。或者某些代謝酶突變,導致血藥濃度達不到有效濃度,所以不起效。

自身原因,治療不依從,就是隨便停藥,不按時,不按劑量吃藥!抑鬱症的治療講究 足量足療程,急性期八到八12周,鞏固期四到六個月,維持期可能要兩到三年!對於患者,如果不能規範治療,複發率非常高!50%以上即便痊癒後也會復發,多次復發,就會長期抑鬱症復發!

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抗抑鬱藥治療,50%看命,有些人藥物確實沒用,80%靠自己,只要藥物有效,堅持用藥,復發可能性才小!

藥物治療無效,試試聯合心理治療,經顱磁刺激等,或許有奇效!

祝好!


告別抑鬱失眠


以下情況,抗抑鬱藥不會起到效果

  1. 吃完後馬上感覺“好了”。一般這種情況是心理作用造成的,抗抑鬱藥物有時長達三週才會起效

  2. 偶爾,或經常漏藥

  3. 如果是因為長期的服藥和治療,您可能痊癒了


停止服藥的利弊

抗抑鬱藥副作用常常是決定是否停藥的一個關鍵因素。不同的藥物具有不同的副作用,常見副作用包括:頭疼,失眠,噁心,性功能障礙,體重增加,睏倦等。

不使用抗抑鬱藥也有一系列健康風險問題“抑鬱症不治療的風險要比服用抗抑鬱藥的風險大得多,”Norman Sussman,醫學博士,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精神病學系教授和抗治療抑鬱症項目主任說。“風險包括焦慮,睡眠障礙,心臟病,酗酒,吸菸等。”

什麼時候可以停止服用抗抑鬱藥

服藥時間長短具有個體差異性,差異可能會很大。但也有一些一般規則。例如,當抑鬱發作有具體原因,如親人離世,6至9個月的藥物治療是需要的。另外,一個人如果有明顯的家族抑鬱症歷史,而且發作沒有具體原因,可能需要終身服藥。

停止抑鬱症藥物治療之前一定要諮詢你的主治醫生。需要注意的是:在你停掉某種藥物之後,再想服用同一藥物,同樣劑量,收到同樣效果就不太可能了,即使你停藥之前該藥物很有效,醫學博士、紐約市精神科醫生Gregory L. Gass說。這個問題更多的發生在那些沒有人監督突然停藥的人身上,較少發生在那些依從性較好,慢慢減少劑量的人身上。但無論哪種情況,這個風險都是可能發生的,是你決定停止藥物治療之前需要考慮的一個風險。

如果你與醫生進行了周密的商討決定停藥,你的服藥劑量需要在醫生的監督下慢慢減少。停藥時可能會出現戒斷反應,如焦慮和眩暈。醫生可以幫助你確定這些反應是藥物戒斷反應,還是抑鬱復發的症狀。


參考(頭條內鏈)

http://www.toutiao.com/i64462335498245903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