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細數2017年餐飲行業變化(下)

昨天跟大家談到,2017年是餐飲圈最亂的一年,但餐飲眼下之亂,正好意味著2018新趨勢新規則的開端.。正如大詩人雪萊說的那樣:“冬季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餐飲界的有志之士都應該把握好這個契機。

讓我們看看2017還有什麼別的變化吧(接上期)。

五、網紅餐廳暴露無遺

2017年倒下的網紅餐廳著實不少,前有很快樂遇見你一再關店,後有聲稱“網紅開山祖師”的趙小姐不等位倒下,即便現存的幾個網紅品牌,也已不見當初的熾熱風潮。

這些餐廳戴著網紅的標籤,多半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營銷、公關見長,不重產品和辦理,最終慘敗收場。

不管是趙小姐不等位仍是很快樂遇見你,多少都帶有一些明星的光環,把情懷掛在嘴邊,對他們而言,做營銷比做產品簡略得多。

細數2017年餐飲行業變化(下)

他們都把餐飲看得太輕,以為開個餐廳很簡略,殊不知,餐飲的進入門檻現已越來越高。

當網紅不難,難的是一向當下去。既要抓產品,又要管運營,還得會營銷,這些要素加起來可以到達一個平衡點,網紅才有可能持久開展。

六、2017餐飲危機公關頻頻

2017年崎嶇不斷:哥老官燙壞幼兒、海底撈後廚老鼠事情、一籠小確幸沙門氏菌超支、太平洋咖啡和一點點奶茶喝出甲由、赤坂亭鐵板燒司理打人……再小的事一經放大,整個品牌就會攤上大事,處理不妥就是死路一條。

“消費晉級”一詞呈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質量生活,健康攝生成為消費幹流。

曾經在餐廳裡吃飯,菜裡吃到頭髮都見怪不怪。而現在,你放一根試試?

一籠小確幸在有顧客吃出問題給出差評時,不只沒有認錯,反而拒不承認是自己問題,成果歇業查看,證據確鑿。這對品牌來說不僅僅歇業整頓的問題,更嚴峻的是品牌名譽的危害。

相反,海底撈被曝光之後,3小時出頭抱歉,並自覺歇業整頓查看。

二者都是出事被曝光之後,大動干戈做調整,因處理方法的不同,海底撈取得了群眾的寬恕,而一籠小確幸損失慘重。

大部分餐飲企業對危機公關問題都不夠注重,出完事只能被迫。其實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存在危機公關問題,只不過有些企業主意識到兇猛,不敢怠慢。

就像有些餐飲企業,並不是出完事才做公關,而是在出事之前就進行相關的言論收集、剖析、處理和盯梢,把危機摧殘在搖籃裡。

輿情控制在前,危機公關在後,防患於未然,用最少的錢來下降危險,這是餐飲品牌最需求的。

辦理一千人的工廠,能讓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去。辦理一百個餐位的餐廳,人們進進出出處處都有各種危險產生的可能。

七、2017商場密度越來越大

餐飲進商場實質是為了:取得許多客流、取得途徑維護、樹立品牌勢能。可是,跟著商場越來越多,客流量不只少了,同商場相同類型的餐飲品牌也多了,日子難……

從2000年起,全國購物中心的數量以17.6%的複合添加率逐年攀升。

據計算,2015、2016年全國新開業的中大型商業項目(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及以上)分別是 408個、551個,2017年年頭規劃開業的項目數量為864個。

關於一線城市來說,商場分佈密佈,客流也被均分,商場的優勢表現不出來,處於盈利期的新商場把老商場的客流分割,優質商場越來越少。

“一線商場變三線商場,三線商場變兒童樂園。”

三線商場在商場的競賽下,逐步失去了對年青客群的招引力。為維持人氣,增添許多兒童設備。爺爺奶奶帶著小孩玩一天,然後去超市買點菜回家煮飯,成了許多三線商場的通病。

商場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江”了,還怎樣維護你的途徑。商場沒人氣,招商困難,對餐飲品牌把控越來越松,同一個商場光如出一轍的麻辣火鍋就能有好幾家,搞得幾家店天天打價格戰。

八、2017餐飲營銷晉級

活動不再僅僅打折,自媒體不再是宣揚。

大多數人仍是把營銷跟活動、廣告相提並論。導致一些餐飲老闆,一提起營銷,就以為是打折、投微信大號。這其實是個誤區。具體的餐飲營銷可翻閱我之前的文章,內容比較多,這兒就不再打開敘說。

細數2017年餐飲行業變化(下)

餐廳常見的宣揚分為線上和線下,年代在進步,這些宣揚媒體也在更新迭代。

電視沒盛行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中心美食板塊裡投廣告,還記得其時筆名“蘋果派”的記者,寫誰誰火;後來電視鼓起,各類美食欄目層出不窮,拍誰誰火;再後來群眾點評來了,團購來了,微博來了,微信來了,直播來了……

百家爭鳴

每一個媒體的鼓起,都會捧紅一兩個品牌;每一個媒體的衰落,都會害死一大批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