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多少大學生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

固力牌真瓷美縫膠



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今的大學生做什麼工作的都有,有掃廁所的,有當搬運工的,也有當清潔工的,總之需要人工作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大學生的身影。

現在的人們對教育越來越看重,有能力的情況下一般都會送自己的子女深造。社會就業難度高,競爭的壓力大,碩士、博士生要找個如意的工作也難,在這麼一種就業難的太勢下,出現“啃老”現象不奇怪,無須過度解讀。

我個人覺得,年紀輕輕血氣方剛的大學生,沒有哪個願意呆在家裡,住著父母的房,吃著父母的飯,都想幹出一番事業,可是要找工作並不易,想吃皇糧?公務員招聘上萬人爭一個崗位,而且不少崗位還有工作年限限制,想到事業單位也非易事,不論是清潔工還是殯葬工都有眾多的競爭者;而要到國有企業,尤其是壟斷企業,也不是說想去就去,哪得有一定的背景。拼爹拼不贏,休想進哪個門。



但話也不能說的太絕對,離開了國企,公務員的工作就沒法活了?社會就業路有很多條,但是從內心來說,要與農民工為伍,確實不划算,因為你體格瘦小,肩不能扛,手也不能提,也難發揮所學之長。左找工作找不到,右找不合適,哪隻能呆在家裡,做起了“啃老族”。此種“啃老”未必是永久啃,沒有哪個心安理得的能啃的下去,絕大多數是在等,今天也許在此地應聘,明天也許在哪裡應考,等待時機,一旦有個合適的崗位立馬走人。


人們常說“啃老”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暫時,另一種是長期,而真正來說暫時的多,長期的少,不可能十年八年的一直啃下去。但問題是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增多,就業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老的沒有安排完,新的畢業生又出現,重疊在一起,“啃老”的人數將日益增加,此種局面對於“啃老”者來說越來越不利。


“啃老”主要是社會就業崗位過少,“人多僧少”只能是一部分人就業,一部分人待業,但這中間也存在一種眼高手低的情況,這一點我們也不能否認。

最後,我個人認為,1、不能歧視,對“啃老”現象應該理解;


2、進行關注,社會各級組織應該給予牽線搭橋,按照先後的秩序,儘可能的解決有較長年限“啃老族”;

3、建立待業保障制度,對畢業後未找到工作的大學生生活上給予保障。當然這些都是外部的因素,主要還得靠自己,不要過於的愛重工種,更不能眼高手低,現實一點,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教導我們說;“革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工作是人乾的,你不幹有人幹,總比依靠父母養活要強。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看法和建議。可以給我留言,關注,我的個人原創平臺“善良的沉默”精彩美文短視頻。


善良的沉默


我農村高中畢業考了350分,被騙到了武漢一所全日制成教學院,進去第一年就發現上當了,什麼都學不到,成教的那些人主要是騙我們學費,沒有回頭路熬完了3年,畢業了很多企業要大專文憑,可是我的成教的都不要,跟沒讀是一樣,還花了3年6萬多,社會啊,老實巴交的父母,沒有規劃眼界的農村學生,一出坑就找不到正常的工作,基本上都是12個小時一天一個月2000包住不包吃的服務員,銷售類,然後去蘇州跟你老闆幹了一年,天天干苦力,一個月3000,後來發現周邊正常工作工資是3800,朝九晚五的,那心情就不說了,果斷辭職了,16年過完之後一直在家啃老,快兩年了,天天在家睡懶覺玩電腦看小說,沒錢了就出去打幾天零工,自由自在的,但是也有說不清的迷茫。


吾望樓興嘆


應該有不少吧,起碼我身邊還蠻多的,以至於家裡人在我辭職後還很高興,起碼畢業多了兩年工作經驗,就算再找工作,也比很多人強,也肯能有水分是鼓勵我,哈哈。後面舉例子說明吧。

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大,都是2016年大學畢業,她是讀的師範學院,畢業後在我們市的一個類似培訓班的學校當初中老師,做了沒多久就辭職了。重點來了,辭職後她就開始在家專門相親,工作了有半年吧,辭職後就不找了。聚餐的時候我們都建議她邊工作邊相親,畢竟有工作的女生,媒人介紹的對象質量也會好一些。然後她是真的不想工作,而且心態也特別平,就想著結婚後再找工作看看,一點都不著急。但是我們著急啊,正好有一個朋友在我們縣一個特別好的私立小學當老師,就跟她說你來我們學校跟我實習一下,後面通過考核了就能轉正。結果幾個月過去,上班是國慶假期聚餐費,後面過年聚餐的,我那個朋友連實習也沒去,還是在家專門相親。不過話說相親的時候,有的家庭特別需要沒工作的女朋友,因為還是我們這群人,有一個男生家裡去開超市的,他媽媽就說最好女方沒工作,來了幫襯超市的事情。

這個事情裡我最佩服的是我朋友的心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都有焦慮症,我是今年二月底辭職的,年前考慮辭職的時候,就非常焦慮,二月最後一天辦理離職,三月五號就重新上班了。沒有工作或者包括現在上班瞭如果哪一天比較閒沒事做,我就會非常不安。可能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吧,我很希望自己可以慢慢放下焦慮感。

還有一個朋友畢業後在上海他哥哥的網店上班,做了沒多久就回家了。回去後也沒找其他工作,專門考駕照,以及相親。

有一丟丟跑題,題主說的是有多少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其實現在找工作很容易,很多大學生是不想找。


濁杯飲酒yu


不邀自來,作為一個畢業兩年,換過一份工作的過來人談談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說什麼找不到工作都是偽命題。工作其實一直都很好找,難找的是好工作,什麼好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但通用的肯定是錢多事不多,還有發展前途。

因為找不到什麼實證數據,我就只能說說經驗了。

剛畢業那會兒,反正我是秋招中期就找到了,因為自己並沒有特別挑,要求也並沒有特別高,想著剛畢業有口飯吃,能夠養活自己就行。所以自己找工作的時候,也就投了四五份簡歷,參加了不超過五場面試,就簽了三方協議。跟我同一屆的,秋招落下的,春招找到了坑,春招沒找到的,雙選會也找到了坑,基本上都很快有了著落,並沒有碰上誰想工作還找不到工作了。當然,佔坑是一方面,工資就另當別論。

再說說我換工作的時候發生的,我當時從上一家公司裸辭的,辭職前糾結了很久,也考慮了很久,大概有大半年吧。這期間也零星地有公司給我打電話,邀請面試,但更多的還是不靠譜,跟自己不匹配的一些崗位。直到最後,自己實在忍受不了上一家公司,剛好又有一家小國企給了offer,盤算盤算,還算是一個機會,索性就從上一家公司辭職了。離開了以後又考慮一番,覺得不靠譜,就沒去那家國企。後來就跑到了深圳來,大概找了剛好一個月,就入職了一家新公司,目前在新公司幹著。

當然就我的職業規劃和目標來說,是不合格的。但我想說得是,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好找的,只是有些人的期望可能很高,碰到幾次壁以後,索性就自我放棄,覺得工作特難找。這個時候其實只要稍微放低一點期望,找一些跟自己實力匹配的崗位投遞簡歷,就能找到相應的工作。如果這個都做不到的話,那應該就是心理存在問題了,需要進行輔導,解決了心理問題後,找工作也不會是難題。

另一個方面,那些好工作,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稀缺資源,需要精心謀劃,步步謹慎,通過一系列的資源加持,成功獲得那份工作。相比較而言,隨波逐流的很難獲得這種機會了。

覺得我說得還行的朋友,幫忙點個贊,點個關注。


小年輕的見聞


我姑姑的女兒,去年大學畢業了。

上大學前,豪情萬丈,將來我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光宗耀祖,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我姑姑和姑父,聽了女兒的宣言,開心地不得了。

四年來,花了十幾萬,終於學業有成。

當她面對人才市場那黑壓壓的人頭,心裡如亂鼓彈跳。

畢業前期望的薪水是不能少於每月七千。

現在,能拿到三四千都不錯了,還不一定找得到。

她的信心在一天天的減少,她的要求在一天天的降低。

曾經的誓言、宣言,都被活生生地打入冷宮。

直到現在,依舊在家啃老。


閱盡人間冷暖


又到畢業季了,每年5、6月份便是高校裡最熱鬧的時候了,學校裡不考研的學生都面臨著找工作,於是校內校外各種各樣的招聘會、面試都在扎堆地進行著,有的學生通過了面試臉上喜氣洋洋的與同學慶祝著的,但也有四處碰壁,一臉土色的。


大學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多少人十年寒窗地走過來,也只為一朝魚躍龍門的騰飛,在中國,這樣的孩子不計其數,多少父母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只為了能給自己的子女多一點教育基金,讓他們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中國,這樣的家庭不計其數。


然而,現實並不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以為進了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再也不用熬更守夜地學習,對待功課也是敷衍了事,求著低空掠過,不掛科就好,於是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畢業了卻找不到工作,守在家裡吃老本,當啃老一族。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的不在少數,那麼到底都有一些什麼樣的原因呢?


現在的大學生有不少的是專業上的不對口,在擇業方面就有了許多的限制,所學知識用不上,確實會讓人覺得沮喪,更多的是現在大學擴招,大學生畢業就想找個理想的工作就確實挺難了,一部分是崗位欠缺,可是人才又過剩,但也有的是所學專業工資過低,使得許多人跨專業就業,畢竟都老大不小了,也會想著為父母多分擔一些。


啃老一族絕大部分還是家庭環境所至,畢竟一個正常畢業的大學生,正是充滿生機的年齡,肯定不會想一直想在家裡啃老吧。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了,工作崗位有限,不能就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相信只要勇敢地走出去,不怕打擊、困難,不怕挫折,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天生我才必有用!勇敢地走出去,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決勝網


“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的問題非常值得反思,具體數字難以統計,但是聽說過很多類似案例。

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朋友的鄰居家有一個男孩,大學畢業了起初是有一份工作的。他個子比較高,他工作那個活每天都要彎腰,感到不適,就和家裡說了,家長也是很溺愛孩子的,叫孩子回來,再重新找一份工作。孩子回家以後,呆了兩個月,整天爹媽給伺候的很周到,孩子每天都打打遊戲,別的啥也不用操心,結果再也不提出去工作的事了。

時間長了,爹媽有點擔心了,往出攆兒子,攆急了孩子就要點錢,去上大學那個城市住幾天,錢花沒了又回來了,家裡一看不行,也不挑好工作了,在家附近給兒子找了個保安的工作,但兒子還是去兩天就回來了。

現在父母互相埋怨,都說是對方慣的,父親也不和兒子說話了,但也沒改變兒子啃老的現狀。

找不到工作啃老的原因

找不到工作

如果家裡有關係,如果專業學的非常紮實,還是不難找一份像樣的工作的。就怕很多學生讀的不是一個好大學,大學裡還混日子,找不到工作幾乎是“罪有應得”。

自從擴大招生之後,畢業生逐年增多。大學生已不再是天之驕子了,些人找工作,高不成(剛畢業,又有多少真本事),低不就(怕苦累,工資低等),加之這些年就業形勢日益嚴竣,每年都會有些找不到自已理想工作,從而待業在家啃老。見多了,也就平常心了。

啃老的原因

一方面是上面所說的沒有關係又沒有能力,就業形勢也嚴峻。

一方面很多孩子不成熟,沒追求沒理想,混日子。

另外一方面父母的嬌慣,很多家長特別慣著自己的孩子,暫時可以掙錢養孩子就不催促其去找工作。

何去何從

如果你是沒畢業的大學生,如果你家裡沒有很硬的關係,自己一定要學好自己的專業,大學裡就要有清晰的規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知道自己能幹什麼,畢業找一份像樣的工作。

如果你已經畢業在家啃老,多想想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能一直這樣過下去嗎?出路在哪裡?如果自己破罐子破摔,誰也救不了你。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伸出您的小手點個讚唄!也歡迎評論補充和交流,也歡迎關注我,您的鼓勵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明明如月學長


想起《銀魂》裡有一張截圖很合適這個問題,就拿來回答了,拿去不用謝。


距離畢業季還有不到兩個月,想來有很多大四畢業生,現在不是正在面試,就是在走去面試的路上,畢竟是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還是要慎重選擇,摸清未來職場應該走的路。


如果不想像題目說的那樣,找不到工作在家當啃老族,老王有幾招可以貢獻給各位。


1.材料準備要齊全

所謂的材料,就是指面試必須的裝備:簡歷一份,適宜面試的衣服套裝一-兩套,簽字筆一支,作品一-兩份,每每出門時把這些東西備齊,信心也會足一點。並且,作為迎接畢業生,簡歷最好一頁能夠展示完,無關的社團經驗學習經驗等等忽略掉,重點突出自己思維能力和執行能力,能用作品展示出來最好;穿著悠閒中帶有正式感,切忌穿成房地產中介就是了。


2.口才訓練得當

很多畢業生在面試時因為緊張,常常答非所問,這裡老王可以教大家一個小技巧,就是多對著鏡子練習。鏡子是一樣很神奇的東西,它不但能將畫面反射回來,同時也能將氣場映射出來,對著鏡子自信地訓練口才,看看網絡上那堆“常見面試問題”作出應對,上場面試時不至於臨危抱佛腳啦。


3.心理素質強健

老王此前見證過一個悲劇,所以還是希望能在這警醒大家:當時我還是個中學生,鄰居家一個大哥哥一直是我的學習榜樣。當年他考上了一本的學校,大家都覺得他很厲害,而且他也是一直沉迷學習的人,他的父母也引以為豪。


只是在大學快畢業時,甚少受到挫折的他,在面試時屢屢碰壁,不得要領。他爸爸想不懂為什麼優秀的孩子會有這樣的結果,偶爾間說了一句“難道以前的優秀都是假的麼?一份工作都招不到未免太失敗了。”他聽到之後心裡受到很大的打擊,加上面試一直遭拒,於是陷入了自我懷疑的漩渦中。


後來聽說他長期把自己困在房間裡不吃不喝,也不再出去面試,精神上出現了問題。


所以老王希望大家的心理素質一定要強健,在面對挫折時能及時調整狀態,找到問題並嘗試去解決,心裡實在太難受可以跟身邊好友或者長輩請教如何面對,不要在這關鍵的時刻迷失。


雖說大家都會在網上調侃:“如果可以在家癱,誰會願意想去上班”,但是落到每個人的現實生活裡,大家還是希望能通過工作體現自己的價值,並收穫一定的薪酬去過上更好的生活的,老王在這預祝大家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


關注我的個人頭條號,更多幹貨與你分享,我是王銳旭,一個專注研究互聯網招聘和社會問題思考的青年企業家


王銳旭


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所以就業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一到畢業季,多少大學生爭相搶著找工作,但是又有多少簡歷石沉大海。如果是名校畢業的大學生,需要擔心的不是能不能就業而是能否高薪就業,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就得憂慮如何才能找到工作。

其實無論是從什麼學校畢業,都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而這些學生不工作,怎麼生活?就只能在家裡啃老。

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就被灌輸了一種錯誤的思想,大家總是說高中的時候就拼命學吧,等你上了大學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想幹啥就幹啥。但是,大學才是最不應該荒廢的時候。

大學期間很多人卻不好好學習,談戀愛,玩遊戲,看小說,不僅大學四年什麼都沒學到,而且還忘掉了高中拼命學習的知識。

很多人既沒知識,有沒能力,有嫌苦,又怕累,所以即使過了很久都很難找到工作。對很多荒廢大學生生活的人來說,畢業即等於失業。

這其中很多人是值得唾棄的,20出頭的年紀,有手有腳,卻整日待在家裡,等著父母養活。

即使出去當服務員都比待在家裡值得尊敬,至少那是憑自己的雙手掙錢養活自己。現在很多初中生都會利用假期的時間去做兼職。所以,很多人雖然年紀在增長,但是心理是在退後的。

如果不能自食其力,你還自甘墮落,你這樣就是社會的寄生蟲。白白浪費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們辛辛苦苦撫育你,栽培你,最後年紀大了,還得養你這個“巨嬰”。於父母而言是失望的。

但是如今這樣的大學生卻大有人在。他們不僅對不起父母,更對不起自己。曾經自己高中多麼努力才考上大學,曾經的驕傲卻成了被唾棄的無能兒。


還是那句話:不要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的生活。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太多了,就業也是越來越難。於是就出現了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而在家啃老的現象!

一,為什麼找不到工作?除了大學生氾濫成災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學生心氣太高,不能正確認識社會,也不能正確認知自己。工作果真難找嗎?不是!找不到的是所謂的“好工作”。全民都是大學生,人人都不想進工廠下車間,必然有一部分文憑不過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二,為什麼選擇啃老?以前根本沒有啃老這個概念。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寧可啃老也不委屈自己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既有社會價值導向問題,也有家庭教育問題。社會把工作分三六九等,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都認為低端勞動丟人,所以,孩子寧可在家啃老也絕不從事體力勞動。

三,應該有什麼樣的職業觀?現在,人們的職業觀很扭曲。暴富令人羨慕,勞動並不光榮。這直接影響著青年一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左右著大學生的職業觀。如果不能形成勞動光榮的社會氛圍,大學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

四,社會和家長應該反思什麼?

1.社會導向應該正能量一些,少來點職業歧視,多鼓勵勞動光榮。

2.中國的大學生已經太多了,應該向職業教育發展。中國缺少的是技術工人,並不缺少大學生。

3.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家啃老,家長難辭其咎!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