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昌溪從地理位置來說位於歙縣的東部,為什麼被稱為歙南第一村?

流浪的F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查閱了一下資料給大家科普一下,首先說一下昌溪被稱為歙南第一村是不錯但是其實是:古歙縣南鄉第一村。



後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叫的習慣了就簡單叫做歙南第一村,不過這樣很容易產生誤解的。這就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昌溪在歙縣東部卻被稱為歙南第一村?因為在歙縣古城東部及南部大部分地區在古代被稱為南鄉,所以昌溪古村作為當地古村落的代表就被稱作歙南第一村。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歙縣東北部和東部還被劃分為南鄉呢?

其實這個問題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吳國大將賀齊帶兵來此鎮壓山民叛亂,就是現在南鄉附近的山民叛亂,把這個地方獨自化分出來,新制為縣,這個就是南鄉的原型。

後來隨著歷史的演進,南鄉的山民跟歙縣人的文化差異不斷增大,到明代按照縣城的大門化分區域,出紫陽南為南鄉,南門正對著的就是東部和南部(由於處於山裡,相對方向感不是特別強烈)所以就把找個地方稱為南鄉。

現在雖然這個文化區域的差距已經變小了 不過還是存在的。有個故事說二十年前你去歙縣中學,門口站著的揹著大揹簍,手裡拿著醬菜,一口一口吃著的肯定是南鄉人。不過這都是大家調侃吧。現在這個文化遺存還可以體現出來比如當地商店命名上面。

綜上所述昌溪是:歙縣南鄉第一村,南鄉是個文化概念不是地理概念。


我是火龍哥,喜歡旅遊,喜歡分享 一生好入名山遊,歡迎朋友關注。


火龍果Travel


徽州府第一仼府臺走馬上任,坐轎自北面而來。沿途山高路險,水多嶺多,轎伕勞累不堪,經過數天辛苦,一聽府城到了,不問東南西北,一頭沖進府城。府臺也十分疲倦進府店便倒下休息。第二天問起進府情況感到不妙,新府臺剛上任應如初升的太陽,蒸蒸曰上,事業如火如荼。怎能自北門上任呢?眾官坐下商議。決定把北門改為東門,把東門改為南門,南門改為西門,西門改為北門。這樣沿襲運用了一千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