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庫裡兩場被單打42次,勇士怎麼做才能保護他?要贏球勇士需要做出什麼改變?

雜草體育社


G2,勇士讓火箭全場轟下127分的同時自己只得到105分。攻防兩端被徹底打爆。庫裡作為勇士的相對防守弱點,屢屢被單打,有點痛。(硬要認為勇士是G3放水的小朋友,本文就別看了)

之前的文章提過了原因,簡單重複下就不展開了:(詳細的看作者之前的文章)

1、火箭用“再突一次”的無核化打法,破掉了勇士的無限輪轉。

2、火箭用逼庫裡突破,封無球人空切的辦法,破掉了勇士的傳切。讓勇士變成了單打球隊。

3、搶前板與前場就地干擾,破掉了勇士的轉換。

季後賽其實就是一個調整與反調整的過程。火箭出了招,G3就是看勇士怎麼破。今天這裡就不談火箭了,畢竟贏的一方在對手出招前,暫時還沒有什麼好調整的(火箭怎麼打的看作者之前的覆盤),就說說勇士。

勇士這球隊怎麼說呢,什麼都好,轉換、速度、配合、三分、單打、突破樣樣都行。防守的輪轉與積極程度也沒啥好說的,瞬間得分爆發力還那麼強。但一攻一防都各有一個弱點他們克服不了。

先說防守:防守好理解,格林身高不夠,杜蘭特不是內線球員,內線防守空間感不好。盧尼也就2.06米和喬丹貝爾2.03米,都不是正統中鋒出身。兩個C位,扎扎是核武器,不小心就炸得自己身敗名裂了,不敢用。麥基,額,本來球隊失誤就很多了。反正總結下,就是勇士的內線防守不行,全靠防守的整體彈性來彌補這點不足。

再說進攻:你可能會覺得我要說勇士內線進攻不行,那是您的印象流。因為勇士外線威懾力太大,導致對手的防守不敢收縮,勇士內線得分並不難。所以勇士進攻的弱點不在這。。。那在哪呢?。。。。你猜?^_^^_^(互動下,想想看你想的對不對,謎底在文章最底下,不要偷看喲)

回到G3,勇士的調整可能會怎麼調呢?

還是先說防守,主要也是防守:

第一點:勇士G2的防守被爆的很慘,但閃光點還是有的,是什麼呢?餅皇被防住了。怎麼防住的?其實就是用杜蘭特防哈登,把餅皇擋拆順下吃餅這招給破了。你問為什麼?格林和杜蘭特可以針對餅皇和哈登擋拆換位唄,身高對的上。但問題是這場火箭不玩卡佩拉擋拆這套了,不只不擋了,哈登面對你杜蘭特還不單挑了,勇士瞬間懵逼。

由於杜蘭特被調到上線了,總不能扔著哈登不管了吧?本來勇士就不強的內線防守,就只剩格林一個人了。然後火箭一突,勇士就更煩了,餅皇還在籃下站著呢,格林去補突破了,餅皇怎麼辦?所以必須要收縮。問題是誰來收縮?只能是上線防哈登的杜蘭特了。那杜蘭特收縮了,哈登得有人補吧?你杜蘭特還能再撲出來?不現實吧。所以你會發現什麼呢?杜蘭特和格林全縮回籃下了,火箭外線4打3。(突破的人退回底角了)這時候只要火箭把球往上線一傳,勇士的輪轉就再也跟不上了。

那這一點勇士怎麼調呢?不難,卡住上線,讓火箭球員突底線,加大他們向上線轉移球的難度就好。再講簡單點,就是你在左邊卡住你右手突破路線就行了,在右邊就反過來。

第二點,對庫裡的保護不夠。庫裡本來就是勇士的防守弱點,想不明白為什麼還是對他沒有保護。兩場被單打42次,有點可憐。G2讓庫裡防阿里扎,本意是好的,但被火箭用擋拆給破了,照打。誰都看明白了,火箭的起手式,就是從庫裡這個點打起的。

有救嗎?當然有。讓庫裡去防強側底線的火箭球員就結了,比如,塔克?為什麼這麼說呢。火箭的陣型是什麼?一內四外對吧?你哈登再怎麼擋拆,是不是和強側底角的火箭球員都要隔著一個人呢?說明什麼問題?你哈登要打到庫裡,需要兩次的擋拆才行,對不對?費不費力?好吧,就算一定要打庫裡,兩次擋拆至少也會多耗掉火箭三秒的時間吧?而且還不算多一次傳球帶來的失誤風險。

至於你說火箭底線球員單打庫裡?隨便吧,火箭除了保羅,還有誰會打低位的,你找找?要突庫裡就卡下上線就好。

防守說完了,切斷火箭二次轉移,保護庫裡不被單打,也就夠火箭難受了。

來說說進攻

傳切沒什麼好說的,打了那麼多年了,無非就是加個上線雙掩護,再來個底線交叉換位或者交叉後再反跑交叉。火箭G2放庫裡突破和杜蘭特單打的防守策略,就是專門為勇士傳切準備的,很難破解,傳切是為了啥?不就是獲得更好的空位機會,把對方的防守帶開嗎?G2火箭已經主動開了,不用傳切勇士的目的都達到了,單打的機會這麼好還硬要去傳嗎?我覺得不會。

轉換也沒什麼,推進時多留一個球員做接應點,把三線快下改成雙線快下,中路跟進就結了。這裡不展開解釋了。而且火箭的G2防守策略賭博性很強,如果G3延用,勇士反擊的機會運氣好點還是有大把的。

實在不行了,不是還有杜蘭特嗎?

寫完了,你問我誰會贏?現在問我我真不知道。G1看完覺得勇士強,G2看完又覺得火箭強了。現在有點迷。覺得實力差不多,那就看戰術唄。

~~~~~~分割線~~~~~~

噹噹噹當,謎底揭曉!

勇士進攻的弱點是什麼呢?就是在勇士傳切被防住時。沒有能突破分球的球員。像詹姆斯,哈登,字母哥,西蒙斯這樣的。

庫裡受限於身體,突破時視角不夠,杜蘭特從來就不是突分型的,格林你見過他突分過幾回,克萊一哥就更不用提了。

傳切和突分是兩碼事,勇士配合好主要是小範圍的連續跑動接應厲害,但你讓他們站定了等,勇士還真沒有能把球很舒服地傳出來的人。所以G2,火箭把勇士跟進切空的球員路線一堵,加大勇士的傳球距離,勇士就很難受了。你以為克萊G1三分出手15次,G2出手4次是克萊跑不出空位?其實,更大的原因是,球傳不到他手上。

嘿嘿,你想想,是不是?


雜草體育社


這個問題在過去的三個賽季的勇士隊都常出現,由於身體比較瘦弱,加上臂展感人在加上勇士隊的無線換防的策略,所以庫裡自認而然的成為了被針對的那個人,這也就造成了庫裡兩個回合被單打42次的場景。最明顯的就是15-16賽季,總決賽被騎士翻盤,庫裡那個系列賽打的很掙扎,膝蓋有傷加上防守被針對,他防守誰誰就上去擋拆,體力消耗的的確是巨大,所以進攻端打不開來,巴恩斯臥底,庫裡經常被包夾沒辦法發揮它最重要的優勢,造成了勇士隊最終的失敗。所以勇士隊必須做一些什麼來挽回這個局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必須堅持無限換防的防守策略,逢擋拆必換人,這是死亡五小防守最重要的策略和保障。但是在換防到庫裡這一點的時候,要做好籃下的協防工作,格林杜蘭特一哥湯神都是防守主動性和意識非常好的球員,加緊協防是分擔防守壓力的一個好途徑。拿哈登舉例子,哈登持球一般是後撤步三分或者是歐洲步直接進去走左路上籃。庫裡這時候要防守哈登的左路頂在這個位置上,庫裡的核心力量還是不錯的,逼迫哈登走右路,這時候如果籃下是卡佩拉那隻能硬頂,若果時其他人的話,籃下防守者可以比較堅決的擋住哈登的第二點。

2、儘量縮短庫裡與對方進攻尖兵同時在場的時間,勇士隊有四巨頭這樣的操作可以比較容的安排出來,給庫裡留下比較充沛的體力參與進攻。這一點在G3科爾已經有這樣的安排了,庫裡往往在第二節初段就在場上這段恰恰是哈登休息的時間。

勇士隊G3的勝利,其實已經摸到了勝利的法則,我們來看到底做出了一些什麼調整。

1、增加庫裡的持球時間,我們都知道過往的幾個賽季來看,有球在手的庫裡是最可怕的,而庫裡的運球投籃也比接球投籃要準,但杜蘭特來了以後,半場陣地基本是交給杜蘭特來操作,庫裡變成了無球跑動的三分投手,這不是庫裡喜歡的位置,也是大夥抱怨科爾的地方,所以增加庫裡的持球,能夠最大程度的開放初庫裡在外線的牽制力,這樣會給其他點的隊友做出很多機會,同時庫裡本身通過節奏變化的crossover突破也是很犀利的。

2、第二個防守的效率,G2勇士隊打的不像勇士隊,防守丟了心氣兒沒了所以自然脆敗,加強防守不是一句空話,堅決貫徹無限換防的理念保證每個持球人的身前都有一個防守者,比且對接球者要有足夠的壓迫,繞前防守不讓接球人很舒服的球球投籃,因為火箭隊的重點陣容應該是巴哈馬五小,這個時候保羅和哈登會在高位去持球做三威脅,而阿里扎,塔克,戈登基本是埋伏在三分線外的各個位置,而後庫裡或者魯尼貝爾的防守人提上掩護,持球人對上庫裡或者是魯尼貝爾,之後突分一條龍。所以針對這樣的戰術,對接球者要施加壓力,火箭的幾個投手出球速度不算快,會比較容易受干擾。

3、一般不選擇夾擊持球人,這支火箭隊是目前全聯盟最擅長打突分的球隊,一旦夾擊哈登或者保羅,很容易就就喂餅了。

4、就是殺手鐧了,庫裡杜蘭特擋拆。這是幾乎被神話的一個大殺器,庫裡杜蘭特放誰都不是,很容易就被迫夾擊,自從杜蘭特來了之後夾擊勇士隊已經被證明了無異於自殺。之前科爾不太用這一招,但一旦啟用的確是威力無窮。所以我猜測勇士對之後會加大使用這個戰術的力度。


說文道事


勇士需要做的是改變戰術,庫裡應該將更多的精力用在進攻上來,僅靠杜蘭特一個人的火力很難贏得比賽,就算贏了也贏得很辛苦,幫助庫裡防守更多應該依靠隊友協防,進攻方面勇士也應該打出自己的節奏,外線有三分,更多的分享球權,這才是勇士習慣的進攻節奏,杜蘭特單打只能做輔助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