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郭德綱說的“相聲”算是相聲嗎?

帝王154561427


從表演形式上說,郭德綱的相聲像極了早年的相聲。

早年間相聲藝人們表演時身上穿的就是大褂,這是相聲演員的行頭,就像戲曲演員穿戴的行頭一樣。八十年代初相聲開始在電視上興盛起來,馬季等人帶頭穿起西服,讓人們感覺到相聲這種傳統藝術也開始與時俱進。而郭德綱表演相聲大多數時候都穿著大褂,不光是茶館演出和大型商演,就連到春晚表演時都是如此,這是對傳統的尊重。



再從表演內容上說,郭德綱的相聲與傳統相聲和八九十年代的新相聲都不一樣,有時候非常傳統,有時候非常現代。

一般意義上好的相聲是要講故事的,需要塑造人物,比較典型的比如《買猴》《夜行記》,而郭德綱如今的相聲表演聽名字還是傳統節目比如《拴娃娃》,但當中大段的內容與原來的傳統段子無關,大多數情況下他都在拿于謙以及他的父親和家庭成員砸掛。多年的習慣聽下來,在觀眾心目中,于謙的家裡人已經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已經達到只要一聽到字眼觀眾就自然要笑出來的程度。



效果是有的,郭德綱如今很多相聲段子獲得笑聲最多的還是砸掛的部分,到了段子的正活反倒沒有那麼多笑點。這樣的安排與傳統節目和此前的電視相聲有很大區別,儘管主流相聲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觀眾用手裡的票認可了這種表演。



可以說郭德綱表演的相聲不像以前的相聲,也可以說他重新定義了相聲。如果沒有他這種被廣泛接受的定義,這幾年相聲可能早就被大眾遺忘了。


鄭捕頭


相聲進入電視,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當時,中央電視臺還叫做“北京電視臺”,設有文藝節目,經常播放相聲。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今天。

相聲進入電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笑的晚會和相聲邀請賽。六十年代初曾在電視上舉辦過兩次“笑的晚會”,都以相聲為主體。1986年6月,中央電視臺舉辦“部分省市電視相聲邀請賽”,來自十個省(市)和三個中央直屬專業團體以及六個部隊系統文工團的二十九對相聲演員參加了比賽,共表演了二十九段相聲。

二、綜合晚會中插播相聲。八十年代初以來,中央電視臺每年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都有相聲。其他各種綜合文藝晚會中也是這樣。

三、曲藝專欄中播放相聲。近年來,中央電視臺開辦的“曲苑雜壇”及各省、市電視臺開設的曲藝專欄中,相聲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四、錄製保留節目。七十年代初,專門錄製了侯寶林、郭全寶表演的優秀傳統相聲,共二十段。

作為現代化的擁有廣大觀眾的傳媒手段,電視對相聲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培養隊伍

這裡所說的培養隊伍,當指相聲演員隊伍,最大的功績是挖掘新人,特別是從業餘演員中選拔和培養人才。1987年,中央電視臺舉辦“全國業餘相聲電視邀請賽”,徵集到來自全國二十六個省、市、自治區,五個計劃單列市及軍隊、公安系統的一百一十八段相聲,其中三十一段進入複賽,八段進入決賽,曾向全國現場直播。通過這次相聲電視邀請賽,湧現了相聲新秀劉惠、黃夢茹等。他們思想敏銳,颱風瀟灑,口齒清晰,談吐自如,後來分別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和空政歌舞團。歷史證明,從業餘相聲隊伍向專業相聲隊伍輸送新鮮血液,實現專業和業餘相結合,是相聲興旺發達的必由之路。舊時代的相聲藝人高玉峰、陳子貞、於俊波、譚伯如,都是票友出身。進入新時代,馬季、姜昆、李文華、牛群、馬志存、於世猷、趙炎、劉全剛、李建華、廉春健,也是從業餘相聲隊伍中脫穎而出的。

二、推動相聲創作

1986年6月,中央電視臺舉辦“部分省市電視相聲邀請賽”,湧現了一批優秀作品。榮獲作品和表演一等獎的相聲《武松打虎》突破了一般“柳活”的框架,採取古事今說的方式,巧妙地編織了武松因打虎而受責難的故事,辛辣地諷刺了安於現狀、不肯改革的思想作風,富有鮮明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

1988年7月,中央電視臺主辦第二屆全國專業相聲“星海杯”邀請賽,也湧現了一批優秀作品。如榮獲創作、表演一等獎的相聲《笑星傳奇》,主題鮮明,切中時弊,藝術表現方面也有新意。這段相聲初稿出自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趙福玉之手。相聲作家許多進行加工,使之面目一新,他表示“幫助青年作者是老作者應盡的義務,請別署我的名字”。在表演中,著名相聲演員範振鈺為相聲新秀崔金泉捧哏,全力加以扶植,成為曲壇的佳話。

三、擴大了相聲的影響

相聲走上電視,觀眾隊伍得以空前拓展。舊時代“撂地”作藝,觀眾數以十計;後來進入茶館,觀眾數以百計;及至進入劇場,觀眾數以千計;一旦走上電視,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觀眾當以億計。這種變化迅速地擴大了相聲的影響,也可以說是出乎意料,在乎情理之中吧!

然而,電視也為相聲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加劇了相聲的危機。人們對此多所議論,眾說紛紜。歸根結底,是作為視覺藝術的電視和作為聽覺藝術的相聲之間的矛盾。最突出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藝術特徵

電視是視覺藝術,至少是視聽結合,有特殊的藝術需求,而作為聽覺藝術的相聲則明顯地不適應。作為聽覺藝術的相聲,主要靠口耳相傳,有時像廣播那樣只聽不看都可以。那麼,如果加以視覺的電視手段,豈不是錦上添花嗎?其實不然。相聲演員和相聲表演有時禁不起看。演員常常以怪取勝,畫面不美。表演區小,表情、動作、色彩都與電視的要求有著明顯的距離,一些電視手段難以使用,成為致命的弱點。

(二)藝術規律

相聲錘鍊作品有其特殊的規律,就是所謂的“一遍拆洗一遍新”。一般書面的文學創作,以公開發表為終結,姑稱之為一度創作。如果是表演文學,則需進一步搬上舞臺或銀幕,姑稱之為二度創作。對相聲創作來說,搬上舞臺還不能畫句號,有個“一遍拆洗一遍新”的繼續創作過程,姑稱之為三度創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作為說唱藝術,相聲創作的最後完成必須有觀眾參與,在表演中得以加工、完善。另一方面,反映了作為民間文藝的相聲在流傳中變異的特點。舉凡優秀的傳統相聲,幾乎無一不是反覆拆洗、不斷錘鍊的結晶。然而,進入電視,相聲的這條規律立遭破壞,三度創作蕩然無存。不論質量高低,相聲作品一旦搬上電視,只能是“砂鍋砸蒜——就這一回”,再無拆洗和加工的餘地。質量不大高的,自不待言;即使那些基礎良好、大有希望的作品,也因“包袱”洩露,“底”已刨光,成了一錘子的買賣。因此,一些相聲演員誇張地說:“電視救了相聲,也毀了相聲!”

(三)藝術風格

相聲走上電視,以高度誇張為藝術特色的相聲與逼近生活的電視表現形式之間形成尖銳的矛盾,如何做到和諧一致,仍然是探索中的課題。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普及一個小知識:豬肉大家都知道,但是大部分的生豬在養殖初期都要進行閹割,小母豬還好點,一般沒有達到性成熟就可以出欄;可是小公豬必須閹割,因為未閹割的公豬肉帶有濃郁的臭味,所以豬場一般除了少數配種的生豬以外,大部分的生豬都必須閹割,換而言之,我們日常吃的豬肉都是“太監豬肉”。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豬場裡的豬大部分被閹割,就認為這樣的豬才是完整的豬,而沒閹割的豬是不正常的豬。

相聲也是如此,大部分人接觸相聲是通過電視,可是從某種程度來說,電視上的相聲大多都被“閹割”過,而郭德綱所倡導的小劇場相聲才是真正意義上原生態的相聲。

所以我可以很明確的回答,如果郭德綱的相聲不算相聲,那麼相聲的定義該重新編寫。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很多人用手機瀏覽,應該是看不全問題的,所以先把問題補充完整。提問者在題目下說了這樣一句話:“郭德綱的相聲應該算是小品和相聲的結合,又偏向小品的味道多一些,在舞臺上推,拉,打,拽是之前相聲裡沒有看過的。”

在此,可以告訴提問者的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自相聲誕生那一天起,就有豐富的表現形式,所謂的推、拉、打、拽,也都是常見的表現方式。簡單的說,相聲裡的雙簧,在使用道具、化妝的同時,兩個演員經常根據情節需要使用些推、拉、打、拽的工作。而在一些傳統段子裡,比如《武墜子》《口吐蓮花》等節目中,用扇子“打”捧哏的頭,也是常有的形式。


再有,小品是後起之秀。而很多人覺得,現在的相聲裡使用了很多小品的形式。事實上,這也是一種不太嚴謹的認識。早期的相聲也是講究舞臺情景的,以傳統三口相聲《扒馬褂》為例,三個人間的配合有很多地方是有今天“小品”的影子的。但是,卻不能說它是在模仿小品。

另外,在一些與學唱類的相聲中,還有些類似“京劇”的段子,比如李金斗早年的代表作《武松打虎》,您能說是在唱京劇麼?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就不再多提了。相信真正愛相聲、懂相聲的,都會明白。

其實,相聲自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一種以語言為基礎是節目,同時融合了許多藝術表現方式。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相聲就是靠著一張嘴在那裡說,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

那麼,提問者說的,郭德綱的相聲,算是相聲麼?當然算是相聲了!而且郭德綱的相聲種類比較豐富,單口、對口、三口和群口都有,有傳統的段子,也現代的段子。當然,還有一種分類,就是所謂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總得來說,用雅俗共賞來評價總結,當是不為過的。


史海爛柯人


題主又是一個被主流相聲害的不輕的人,所謂的推拉打拽是因為主流相聲界說這個對被打的捧哏演員不尊重,這樣的段子就不讓演了,傳統的段子裡這種打人的段子還是很多的,現在常演的就是《武訓徒》,經典的還有一個《口吐蓮花》,如果題主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視頻網站上搜一搜看一看。

這類表演在相聲裡面叫做打哏,又叫鞭託,“鞭”就是打的意思,你看這個鞭啊,鞭打,那肯定輕不了。

這是相聲的表演動作之一,是指演員為了製造語言效果,逗哏用扇子擊打捧哏的頭部。以前不用扇子,以前用錢板後來改成塑料錘,不管用什麼打,都屬於鞭託,這種逗笑方式老老年間就有了。

我說說,你聽聽,在想當初,唐代的參軍戲,裡面的兩個演員參軍和蒼鶻,類似現在的捧哏和逗哏的,就以這種方式表演為主。相聲是受那個影響。至於你說的偏向小品的味道多一點,恕我不敢苟同。

那可能你是因為沒看過化妝相聲,泛相聲,小品相聲,相聲劇,這些相聲裡的細分產品,看過這個你就知道什麼是相聲裡有小品的味道了。

我是小涯子,一個熱愛相聲這門藝術的普通人!


閒白社


首先你買不起劇場票就花15塊錢充個優酷白金會員看一看完整版的相聲大段,不要光看頭條裡發的視頻,因為那個大多數是返場或者一段說要後的小段子。相聲本身有相聲劇相聲劇更想一出大戲跟小品還是有區別的,還有你認為比較熱鬧的的段子,其實大多是老相聲改的,像德雲20年鋼絲節最後一場的福壽全加師傅經是很老的一出了


天秤座的鰻魚瑩


這問題要從兩方面來分析,第一什麼是相聲?第二現在還有相聲嗎?先說第一個,什麼是相聲,這個東西從有人開始表演是為了什麼?歌頌祖國?當年好像是前清時期吧,不存在歌頌。那就剩下吃飯了,餬口而已,街頭文化,你想他有多高雅嗎,這個不對,馬三立,相聲泰斗,你看看他的老段子,侯寶林大師給毛主席表演(關公戰秦瓊)請問這位段子高雅嗎?歌頌了嗎?既然這麼多老一輩都是說沒有歌頌的相聲,都是泰斗,大師級別的人,難道他們錯了嗎?

第二現在不算德雲社的相聲,其它的還有相聲嗎?我是77年生人,從小看相聲,電視當中的相聲,可是有一天發現相聲好像沒有了,為什麼?04年05年突然出來一個德雲社,一個郭德綱,才讓這麼多人迴歸劇場,開始聽相聲,聽戲曲,棒子,太平歌詞,才知道相聲是這麼說的,至於之前所謂的姜昆,戴志誠,他們會說相聲嗎?四門功課都不會講什麼相聲,姜昆自己也說過,他說的是新相聲,老派的東西都不會,他是海清,連傳承都不要的人他說的才是脫口秀,跟相聲沒用關係,至於候家就剩個侯震還在繼承,至於侯耀華就算了吧,第一天拜師就是藝術家了,沒聽說過藝術家是世襲的。


路過美妙人生


回答一下:

算相聲,30年後再看絕壁是經典作品。

提出問題的人,分兩種:

第一,一直不認可郭德綱相聲的人,說他使活不規矩,這種規矩,他們按照他們思想中60.70.80.90年代很多大師的那種要求去要求郭德綱的,甚至是一些相聲前輩,他們思想跟不上年輕人的理念,然後認為一些行為是越界的,你到40歲看你10多歲的兒子也是這樣的看法。

第二,對郭德綱12年之後的作品滿意度不夠的一些人,誠然,郭老師現在相聲確實沒有最初的驚豔了,但是他依舊可以逗笑很多人,我也希望他也多出一些更好的作品,但是回頭看看,他的經典作品已經夠多了。

其實,我也有時候想,真的是他那句話:十分能耐使七分,三分能耐給兒孫,十分能耐都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

第一次回答問題,說一句話,你服不服,郭德綱歷史評價決定是大師,你喜歡不喜歡,這個年代,相聲的標籤是屬於“郭德綱,于謙”的。


記De130016671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國家大政方針有許多變化,黨政軍政府部門都在發生著變化。可是細化到下面一些具體單位,職業不同就不能像政府部門開革方向明確,使些單位處於觀望,跟別人走的慣性,不願作出頭檁子,這就說到相聲新時期的相聲該什麼說對從業者說是新課題,文革前是社會主義鞏固時期,歌頌新社會,新制度鞏固新思想,是需要的。文革後撥亂反正統一思想,當務之急。現在呢國家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人民從緊張嚴肅的政治環境走出來了 ,不用三天小會,五天大會。生活舒適,安居樂業。人民需要輕鬆愉快。相聲回來了,可以說是文化快歺,易懂,輕鬆,什麼腿子活,貫口,學唱,聽的過程普及了許多門類知識,挺好的,什麼是相聲老輩人有定論,郭德綱說的是什麼,現存的業內有說好,也有說不好,爭論也沒什麼。市場最有發言權,老百姓喜歡就該是好東西,賣出票是硬道理,證明有價值,有生命力。喊半天沒人聽,沒人看,吹的天花亂墜,百姓不傻,誰會拿錢去幹沒價值的事,大家說對嗎!?


用戶6149558653


我的看法就是,你愛看不看,愛聽不聽。有本事你上去演啊!有本事你上去說啊!體質內的相聲不也是演嗎。你問的問題就是腦殘的問題。他說的不是相聲,你找個和目前活著的說相聲的人來和老郭PK一下就是了。只要老郭在臺上能給百姓帶來笑聲,只要百姓快樂,說明老郭接地氣,老郭有才。有本事換個人試試比試比試,老郭隨時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