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假如你穿越回明朝變成了崇禎,你該採取哪些措施避免明朝滅亡?

松齡先生


在各個亡國曆史上,挽回明朝是最容易的,但同時也是最不可能的。

為什麼說挽救明朝最容易?因為明朝之所以亡,目前看危機是突然出現的。崇禎只要做好三方面的事基本就可以避免。

第一、在危機的最後幾年,指定唯一繼承人到南京監國。這樣,就算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死了,吳三桂漢奸了,清軍入關了,也能存在一個統一的南明政府與之抗衡。歷史上的南明為什麼潰敗地那麼快,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不統一,各自為政、互相掣肘。

第二、明末農民起義更多是兵變,兵變的原因是軍供跟不上。就是說只要保證基本軍供,不要太糟,就算髮生起義也很難鬧大。你的軍供都成大問題,造成大的兵變隨之引發農民起義就成了大概率事件。把軍供放在重要位置解決,並不是不可能。只要渡過了困難期,災害結束也就平定了。

第三、改善君臣關係,崇禎在最後關頭孤立無援很大程度是君臣關係很糟。然而這是最容易改變的。如果君臣齊心是能想出辦法來應對災年的,儘管災年有點長,但不是沒有辦法。其實非常時期,只要用一招,比如朝廷上設立坐凳,朝中整體輿論就會微妙改變。

為什麼說挽回明朝是最不可能的?

因為,明朝滅亡似乎不是它自己的問題,或者說主要問題不在它身上。明朝末期大概從一月天子開始就怪事頻頻。一月天子就是坐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死了,繼任的天啟帝在又出了詭異的天啟大爆炸,接著第二年也離奇死亡。崇禎登基後開始了連年大旱,崇拜在位期間絕大多數年頭都是大旱,在位16年可能有13年都是大旱,且波及面積非常廣。這麼不可思議地事,它就出現了。

天啟大爆炸那麼不可思議的事與後來的通古斯大爆炸遙相呼應,剛好把滿清夾在中間。這邊叫天啟,那邊努爾哈赤叫天命。這有些神奇。後來整個滿清的皇帝的名字、年號非常詭異。比如乾隆叫弘曆,鴻尼是匈奴的名字,確實匈奴與龍有關,與西戎有關。犬戎的犬就是出自其聯姻對象以掃,也就是千和乾這個名稱,英語掃人的就是千。乾隆年號與弘曆對應起來,不是故意附會的吧,應該是個巧合。漢族的確出自西戎北三苗,乾隆也被傳說成漢人後代。雖說是漢人後代的可能性沒有,但這些巧合值得玩味。不光如此,整個滿清就像一個鏡像朝代,附會了整個中國歷史。

關於明朝滅亡離奇現象是非常多的,可以從迷信角度去看到驚人的例子,但這裡不能說。簡單舉例比如李自成的大順和順治都是很短,一瞬間。一瞬間這個詞可能就是源自帝舜。多爾袞則對應大鯀,大鯀族在大洪水後四散,東北民族很大程度就是大鯀族後裔,尤其滿皇族是O1,鐵定是大鯀族。大鯀譭譽於洪水,多爾袞返回於旱災,而旱這個語音正是大鯀體系虎圖騰的喘息聲,也是杭州、大汗詞彙的由來。然而又是多爾袞帶領下返回。意圖讓他們迴歸。

明朝滅亡是神秘力量推動的,其就像精密地編了一個複雜程序,一步步達到的。滿清躺著拿到了政權。就是說有可能誰去都於事無補,註定了。


國病


第一,效仿宋朝~向北與滿清簽訂協議,開市、通商;向西招安李自成,令其南下剿滅張獻忠。同時通好西蒙諸部,與剿滅張獻忠的李自成部東進,再令朝鮮西進。在戰略上對滿清形成合圍之勢。若剿滅滿清,則令朝鮮和李自成合擊蒙古諸部……總之,許之以爵祿,授之以高官,裂之以疆土,化之以敵友,勿令其各勢力不得空閒、停歇,不間斷地消耗他們的實力。期間,內修政理,外募良將,鼓勵農桑,強化君權,休整軍備,厲兵秣馬,觀天下之變化,伺機而動。

第二,不處死魏忠賢,令其與東林黨首、皇族、御史組閣反腐機構,主審三品以下官員。自首納出百萬者,留職查看;否則沒籍!三品以上官員暫不觸動。期間,包庇、構陷者,滅族。

第三,收集貪官贓款,半數以資軍費;半數借貸農民購置農具,以每年百分之二十收成還貸,十年還清。鼓勵開墾荒田,許之以十年免收田稅。讓無田之流民安居樂業,斷絕流寇之源頭。使脫籍者歸籍。禁止田地兼併,不允許田地私賣、私增!

第四,男十六歲、女十五歲,如不婚嫁,或婚後三年不生子女者,加稅百分之五十!同時消除賤籍和奴婢,不得買賣人口!

第五,調取華中兵力北上。限制袁崇煥兵權。採取軍隊三權分立,防止兵變。

第六,鼓勵商戶以工業品外換糧畜,以對抗自然災害!鼓勵並扶持地方行辦醫館和學校!

……凡此種種,多管齊下!








l牧池先生l


當時崇禎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李闖沒有什麼遠見,曾提出與朝廷議和並讓朝廷把西北封給他,崇禎拒絕。滿清也曾提出與明朝議和,崇禎也想這麼辦,本想秘密辦理,誰知事情洩露,兵部尚書陳新甲被當了替罪羊。崇禎此人剛愎自用,用人不專,而且多疑,關鍵是一點責任不擔,總是委過於下,很多臣子都做了崇禎的替罪羊,被搞得家破人亡,這麼做導致大臣們誰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只能隨大流說一些慷慨激昂的廢話,國事蜩螗,並一誤再誤,終致不可收拾。崇禎連最後南遷這種關係生死存亡的大事都不願從自己嘴裡說出來,這真是可悲可笑可嘆。其實農民軍戰鬥力並不強,也沒有早期太平軍那種凝聚人心、戰力的宗教信仰,只是明朝已然腐朽不堪,文恬武嬉人心散盡,很多城關並無像樣抵抗,有的乾脆直接投降,反正朝廷是你朱家的,爛了就爛了,完了就完了,跟我有啥關係?換個皇帝我還接著幹,幹不下去就走人,回家守著老婆孩子過日子,幹嘛要蠢得給朝廷陪葬?最後京城的陷落也是由於有人打開城門投降。如果真正抵抗的話,憑著北京這座堅城,守三五個月該不是問題(既然崇禎不南遷,北京的防務該是早就著手準備了吧?)到時候吳三桂或者別的勤王軍到達,結局怎樣還真難說。


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


崇禎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勤勞,啥也不懂,瞎指揮,還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其實資質平平,別看他受過很好的教育,天資這個東西是天生的,可惜他沒有。剛愎自用,童年的坎坷,使他不信任任何人,疑心病重。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對比宋朝自從開國到元佑初百三十年,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範純仁擔任宰相時,不過五十一人。

崇禎提拔重用的人,入《明史奸臣傳》的就有溫體仁、周延儒二人,而整個《明史奸臣傳》所列者不過十人,其餘明朝兩百多年中只有胡惟庸、嚴嵩、陳瑛等六個,而自命不凡的崇禎十七年就佔了兩個,極端腐敗的南明也佔了馬士英、阮大鋮兩個。

崇禎年間換了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這樣搞鬼才給他賣命呢。

我要是崇禎。第一個先請放手讓武官們自己去幹,不要瞎指揮。其實只要他放手去幹。而不是如孫傳庭,盧象升那樣逼著去送死,那些草根的農民軍消滅起來本就沒有問題,。

我要是崇禎,攘外必先安內,先把國內的那些農民軍全消滅了再說,而且抓到以後不能再放人,殺一儆百。放虎就歸山了。

而且就是把他們收入明軍以後,也絕對不能讓他們一坨一坨的進去,要打散後再收入明軍裡面去。省的這種反骨賊又帶的武器,互相之間還串聯,然後又跑出去造反,還反覆好幾次。

學下王明陽平江西和廣西,若有再反者,連帶家屬殺無赦,立馬安定。


我要是崇禎,立馬改變祖制,讓士紳一起交稅。撕下臉皮丟掉自己的假仁假人的皇者氣,不樂意直接搶。再不樂意殺一儆百,抄家向雍正學習一下,出手狠毒點!

我若是崇禎,先簽下和平條約。女真其實一直想找大明朝談判,條件是,給他一個王噹噹,東北的王。承認他的地位就行,再每年給他點錢,這錢並不多。

而剛明崇禎死要那張臉死不妥協,其實妥協後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先把國內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解決好以後。發展發展再去收拾女真也來得及。



其實我要是崇禎,第一個先就收拾江南的那些自私自立的士紳。

當時的北方小冰河已經非常的嚴重了,而南方卻富得流油。

當時的明朝,對外經濟是相當發達的,但大部分財產和手工作坊也全部掌握在南方士紳階級手中,不交稅不說,還盡佔國家的便宜。

土豆番薯和玉米早就已經進入中國,江南士紳怕大米賣不出去,就一直不肯普及,當時要是肯普及土豆番薯和玉米種植,這些高產耐寒旱的農作物在小冰河時代,完全可以解決災荒問題,把那些江南士紳殺一儆百!


蓉兒總結下

一個國家的滅亡是有其原因的。當時北窮南富。北方已經窮的人吃人了,沒有糧食,而南方的士紳們,不肯出糧出錢。江南的商業稅收居然是個位。

國家將滅,不肯出錢出力,最後,削髮易服,江南士紳們連累江南百姓被殺。

當然大的士紳,照樣把辮子給留上,照樣跑到清朝裡面當士紳,繼續去禍害清朝,可惜去清朝沒有明朝那麼好糊弄了。

皮將不在,毛將焉附。那時知道疼了吧?早幹嘛去了?


蓉兒是妹紙


第一:發佈罪己詔。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減少內閣權力,而且必須改變重文輕武的風氣,想短期內穩定,政令通順很重要。皇帝的權威是必須的(不過作為現代人,我支持議會制)。

第三:毛文龍一定不能死,不能讓袁崇煥殺了他。他就像皇太極屁股的一根釘子,讓皇太極不那麼舒服。

第四:減輕徭役。雖然國庫的確窮,不過減輕徭役是必須的,然後,重點理一理朱家的皇親國戚(三代以外不再發錢,可能會引起短期動亂,該殺些人必須殺,蛀蟲太多)。

第五:啟用少數東林黨可用(錢謙益那種垃圾不能用)的人,分化跟拉攏獲得一些南方支持。

第六:拉攏安撫好鄭芝龍,這貨賊有錢,可以選擇聯姻!他兒子鄭成功雖然不是帥才,成為獨擋一位的大將沒問題。

第七:重用袁崇煥(不過必須跟他說好一定不能殺毛文龍,如果他不喜歡可以調崗位。)

第八:狗日的吳三桂!找個藉口滅他九族!(這個純粹個人愛好哈哈)。


肝興霸


如果我是崇禎,我可能會從以下幾點重點來做

一、心懷天下,先從自身開始,把私房錢拿出來先

明末農民起義為何屢禁不絕,當時很多地方都由天災而開始,尤其關中,大明王朝此時應該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老百姓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了,怎會不反?以暴治暴,收效甚微,可憐祟禎一接手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都不順的爛攤子。

軍隊缺軍餉,要先從自己身上割肉。若是祟禎當日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勞軍,皇親國戚也會踴躍效仿,如此又怎會讓當日田貴妃父親只拿出500兩白銀的事情發生?李自成大軍都打到了家門口了,還不明白舍即是得的含義,可嘆可惜!

二、政府改革,大力提拔年輕將領

明末政治腐敗,皇帝多不作為。相比之下,祟禎其實是個想有作為而無力迴天的人。他不好女色,連田圓圓這樣的大美人也給送了回去,也祟尚節儉,導致底下的太監都欺騙他,剷除魏忠賢其實已是大功一件,這時候應適時廣開言路,多多任用年輕的文官和將領。

袁崇煥就是文官出身的將領,也是我最喜歡的明朝將領。可惜祟禎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將最後能挽救大明滅亡命運的人以極刑冤殺,老百姓還啖其肉以解恨,怪不得魯迅先生會寫《狂人日記》希望能以文救國,當時的老百姓太好愚弄了。

三、廣開言路,多聽批評

諫官和御史本來的使命是提意見,可明朝正直的言官只有死路一條。皇權專制下,哪聽得進逆耳的忠言?普通人尚不愛聽,何況天子?如果我是祟禎,當公佈天下,請天下士人多提建議,言者無罪,多下罪己詔,讓天下人看到改革的決心。

當然,也許一個朝代氣數已盡,無法避免,但是延遲它那天的到來應該還是可能的吧。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大水荷


穿越一直是個非常流行的話題,各種題材層出不窮,明朝是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大家也都對崇禎的遭遇很同情,如果我穿越成了崇禎,我會從政治經濟軍事幾個方面徹底改革,挽救大明王朝甚至是稱霸世界。

首先是牢牢控制錦衣衛,進一步擴充錦衣衛實力,朝堂上在分不清好人壞人的情況下,為了推行我的意見,反對者無一例外全部抓起來,好好看管肯定不殺,讓他們好好看看大明的崛起。

第二部重用太監,在南方各省收厘金也就是商業稅,大力鼓勵工商業發展,讓經濟盤活起來,這種活讓儒生幹不了,他們滿腦子都是君子小人,完全不知道怎麼賺錢,用現在的經濟學知識,明朝末年的經濟絕對是可以盤活的。取消各省關卡,允許貿易自由流通,只要經濟盤活了,稅收足了,打仗自然就有了底氣。

第二整頓吏治,強制官員交錢,反正我是穿越的,知道大臣們實在是太有錢了,所以大臣們一個一個過,不願意交錢的就坐條件最艱苦的大牢,只有通過這種強硬的手段才能解燃眉之急。盤活經濟是治本,這招是治標。

第三軍事方面重用孫承宗全權負責東北事宜,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壓縮後金生存空間。對內重用洪承疇總負責剿匪事宜,對內可調配所有省份兵源,對待民匪頭目不允許投降,全部處決,小兵鼓勵告發隱藏頭目。

最後大力向西方購買火器同時著手自己改造,以現代人的武器知識絕對可以大幅度提高當時火器的殺傷力。

通過以上幾點,先內後外,先南後北,先急再緩,大明朝一定可以獲得一次重生,並且逐步稱霸世界的。


昭烈名臣


如果穿越成崇禎,做到幾下幾點,或許有機會。

一,先幹掉李自成。就是在驛站上班的那人。

二,提高商人待遇,當然,會遇到文官集團反對,那麼就重用太監!用太監製衡文官!必須擴大商業。

三,開海路,用海上貿易,制衡,收編海盜。文官依然會反對,重用太監!太監去完成任務。

四,繼續購買葡萄牙人紅衣大炮,但是是技術,訓練,一起購買。文官還是會反對,重用太監!太監組建僱傭新軍!新軍!新軍!皇帝要直接掌握的軍事力量!!全火器!都是穿越回去當崇禎,自然明白這是多麼重要!

五,開放海路的同時,尋找土豆,紅薯等農作物,儘快!儘快!文官會反對,用太監!

六,解除技術員工賤民制度,提高工部下面各作坊,民間工人的名譽,待遇!大部分文官會反對,太監上!

七,一定要改變貨幣制度!!!金融制度!!!召集天下最大的商人,組建皇帝經濟顧問團!給個官身!然後建立銀行!皇帝持股百分之五十一!推動新的貨幣制度!銀行是必須要出現的!因為民間,官員,太多的金銀都是埋在地下!庫房!這是明朝後期最大的矛盾!明明有錢,缺無錢建軍!無錢救災!兵不能戰!民不能食!國家豈能不亡???直接從官員皇親國戚那裡搶,有點難,不合適,而且,也不能像李自成一股腦搶完!所以,靠銀行存錢付利息是一條路!明朝的商人,其實已經非常牛逼了,只要說清楚銀行本質,皇帝政策性入股,這幫子商人絕對把銀行搞得起來!銀票可以嘗試發行小面值的,逐步試探貨幣新發行。這點非常重要!因為任何改革,不論是軍隊,還是武器,還是民生,錢!很重要!

上面七點,最重要!為何屢屢說起太監,因為明朝,特別是李自成打進北京,抄家多少錢?然而明朝是,窮死的!窮亡的!所以,必須要太監出來,和文官鬥!否則以上七點,絕對完不成!太監,皇帝,是一體。官員派系複雜,拉一幫,打一幫,太監收拾文官那是一套一套的!文官能制衡皇帝,太監能收拾文官!

作為崇禎皇帝,要指望全盤改革,就只能用太監。這是毋庸置疑的。靠文官,還得吊死在煤山第二次!

請給個優質啊!這是我最認真的一次回答了!


虎虎有點威


我的回答是什麼都不做,或許明朝活的更久。因為正是崇禎的努力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其一,除掉魏忠賢,造成權利真空,形成了東林黨人一家獨大。

其二,優柔寡斷,多疑善變,首輔換了一個又一個,使政策不能得到長久的推行,武將用一個殺一個使人人自危,其實明末朝廷裡猛人還是很多的,崇禎但凡好好堅持用一個,明朝都不會滅亡那麼快。可你偏不,一會用這個一會用那個,人家屁股還沒做熱乎呢就被你撤職查辦。

其三,急功近利,做什麼事都想立馬看到成效。殊不知,治國之道若烹小鮮。循序漸進慢慢來才行。所以崇禎時,匪越剿越多,女真越打越強。

其四,太在乎名聲,明明有機會和清和談獲得喘息之機。結果被大臣捅出來就不敢聲張了,繼續深陷兩線作戰的深淵。明明可以南遷南京,坐看李自成和滿清狗咬狗,再伺機而動。可你崇禎偏偏選擇上吊自殺成全自己,卻讓南明因為皇帝繼承人問題陷入內鬥白白錯失了收復中原的時機。

所以,崇禎你還不如每天白吃白喝,混吃等死,哪怕你也學著當個木匠也行,也比當個攪屎棍強。興許你死那天,明朝還活著。





平凡不孤單


首先,當時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這個任務可謂是地獄級難度,所以我們只能以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盡人事,聽天命。

眾所周知,明亡於李自成的大順軍。所以怎麼解決國內農民起義就成了首要問題。天災人禍,官逼民反是農民起義的根源。天災解決不了,明末小冰河時期,乾旱,蝗災,赤地千里,人口眾多,真是沒辦法。國庫沒錢,平民沒錢,錢都在哪裡呢?不言而喻。加重富商地主的稅收,尤其是江南豪商巨賈;撤銷各地王府,反正大多數跟自己也沒關係;安置流民,移民東北等邊疆地區,增加勞動力和兵源。整頓吏治,招賢納士,改革科舉。

明末人才濟濟,大多數都是被自己人搞死的,這很能說明問題。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時,由於明朝政府數次放過李自成一條狗命,所以李自成並不真的想滅亡明朝,派人跟崇禎談條件,封自己為王,割據一方,並且願意為明朝同後金作戰。

崇禎拒絕,要是我們肯定會同意的啦,哪怕把北方讓給李自成都行,當時北方天災遍地,還得直面後金和蒙古,整個一塊燙手的山芋,自己回南京仿效東晉南宋還能苟延殘踹。

後金也曾數次遣使議和,跟契丹女真一樣,無非是索要錢財,絹帛,生活物資,這些跟每年軍費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崇禎還是通通拒絕。聽著很屈辱,不過漢唐初期和宋朝也憑藉和親進貢換過短期和平。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