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保本理財產品即將“淡出江湖” “接棒”產品已經上線?

自今年5月1日起,《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這份資管新規明確,資管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2020年底過渡期滿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銀行理財轉型與創新已經箭在弦上,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又將如何選擇?

資管與儲蓄的邊界逐漸拉開

“聽說保本理財馬上就沒了,我趕緊來銀行諮詢諮詢。”家住橋西區的王女士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到。王女士是一位退休職工,平常的主要投資渠道就是購買銀行理財。“銀行理財比定期高多了,又保險。以後要是理財不保本了,我真不知道該買什麼了。”

秦先生的一筆理財產品在近期到期了,他將這筆資金購買了國債。“銀行的一個朋友告訴我,最近要發國債。發行那天,我一大早去排隊才買上。聽說,這國債第一天就搶沒了。”秦先生表示,之所以去搶國債,就是擔心理財產品的風險。“理財不保本了,如果全都買成定期,又有點不甘心。”

在資管新規落地後,燕趙都市報記者走訪省會多家銀行發現,已經有銀行開始停售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有部分銀行仍在發售保本型理財產品和90天內封閉式理財產品。還有一些銀行對於存量保本理財進行每日“限額髮售”。

一家國有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近期前往銀行諮詢保本理財的投資者明顯增多。她說:“大家普遍認為,我買理財的錢肯定是銀行給兜底的,這其實是儲蓄的概念。而資管新規通過打破剛兌,就是通過承擔的風險的不同把儲蓄和理財的概念區分開了。”而對於資管新規的影響,該理財經理表示,長期來看,肯定是利好金融市場的。不過,在投資者理財風險偏好較低的情況下,銀行負債端的業務工作將面臨較大壓力。

銀行理財呈現多元化傾向

其實,在資管新規落地之前,銀行的創新探索已經開始。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截至2017年底,銀行理財產品餘額29.54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2016年下降21.94個百分點。其中,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是發行理財產品的主力。資管新規對於這些銀行,尤其是依靠保本拉動負債增長的小銀行而言,造成的壓力較大。其轉型已迫在眉睫。

對於保本理財的轉型話題,記者試圖採訪兩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石家莊分行的負責人,但是兩位負責人都拒絕了此話題的採訪。

記者通過登錄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發現,自本月起,不少銀行選擇了提高大額存單利率、增加結構性存款產品以及增加淨值化產品等方式,應對保本理財產品即將退市帶來的影響。

記者瞭解到,有包括建行、農行、招行等多家銀行在內的銀行在本月發售大額存單,且利率比基準利率上浮50%以上。

自去年年底以來,不少銀行開始大力發售結構性存款產品,結構性存款一時成為投資熱點。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銀行存在以結構性存款為名,行高息攬儲之實的“假結構性存款”現象。這些產品背後的本質是銀行提高銀行內部的資產轉移定價,向客戶承諾高利率。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想要找到一款完全替代保本理財的產品恐難實現。對於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而言,如不想冒任何風險,需放棄一定的超額收益,選擇儲蓄國債、貨幣基金或T+0理財,或是門檻更高的大額存單;如可承擔一定風險,則需放棄一定的流動性或安全性,選擇銀行淨值型理財、“超長期”封閉式產品或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

(燕趙都市報 記者 馮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