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人說保險越早買越划算?

爸爸媽媽幸福生活


越早買越划算,這個是必然的。

這個划算從如下幾個方面闡述:

第一、保費便宜,這個是最直接的。

第二、核保容易通過,降低購買風險。

第三、儘早享受保險的保障功能。

保費便宜,這個是我們最能夠看見的,在這裡直說長期險,如果是一些短期的醫療險,有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在我國所有的長期險產品採取的都是均衡費率,也就是從一開始確定交費之後,以後無論交多少年都不會有保費的變化。

就拿一個孩子的重疾險來說,購買同樣的保額,同樣的繳費期間,保費相差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用較少的成本支出獲得較多的安全保障,這也契合保險的最基本的功用。

需要說明的是五歲以下的孩子購買一年期的醫療險費率要稍微貴一些,畢竟這麼大的孩子生病的風險係數更加高一些。

核保更加容易通過一些,現在的核保政策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年齡越小,核保越容易通過。

核保是購買保險繞不過的一道坎兒,很多人都採取可比較極端的方式就是不做如實告知從而達到核保通過的目的,其實這個在未來的理賠的時候是存在風險的。

保險公司對於核保的政策會越來越嚴格,這也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一般對於各個年齡段的人購買保險都有一個保額限制,如果超過這個保額之後是要按照保險公司的要求體檢的,年齡越大,體檢通過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體檢通不過,就會在保險公司留下拒保信息,如果再去其他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產品,一般都會問是否有過拒保經歷,如果有拒保經歷,以後購買保險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小了。所以說年齡越小購買保險的風險越小,越容易通過保險公司的核保。

現在很多保險都是終身保險,越早購買越早享受保險帶來的保障和利益。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年金險,一般都是按照被保險人生存為條件給付保險金的,從這角度來說,越早購買保險,不保險公司返還的越多。

假設人的壽命都是100歲,0歲的小孩兒可以返95次(銀保監會要求返還最快五年),如果30歲成年人可以返還65次。而且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年齡越小返的金額越多。

從健康險的角度來說,如果零歲購買,保障也是一輩子,如果三十歲購買保障也是一輩子,而且零歲的那個要比三十歲的那個少花好多錢,聰明的你到底作何選擇?

況且,誰又能保證自己在三十歲的時候還能買保險。

身邊的一個案例:24歲的一個小姑娘,除了感覺偏瘦之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單位體檢給出的結果是甲狀腺結節,諮詢醫生,醫生說只要不往大長就沒事兒,注意複檢觀察就好了。來到保險公司想給自己購買 重疾險,從四家保險公司投保,核保結果三家拒保一家延期一年之後再看。

所以無論是從那個角度來說,購買保險要趁早,越早買越划算!


老炮說財經


為什麼有人說保險越早買越划算?


老百姓買保險,最關心的是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太相信,不是保額多少,也不是保障範圍,更不是附加多少種保險服務,他們更關注的是:

保費


這也是很多人容易陷入的投保誤區,以為買保險像是市場上買肉買排骨一樣,能自由的選擇「你給我稱多少錢的」。


除此之外,他們還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覺得買保險這事不急,現在買也行,以後買也可以,豈不知越晚投保越不划算,越早投保越便宜。


當你把這條保險真理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往往還不太相信?為什麼越早買越划算?保險公司看不起年齡大的人?


好吧,咱們用事實說話,看看早買保險和晚買保險,到底有哪些差別?



這是某產品的「費率表」,保險營銷員在推銷保險產品的時候,都是根據這些表來計算,應該交多少錢保費,對應多少錢保額,清晰直觀,一目瞭然。


該產品保障期限為80歲,表格中的數字默認為,投保10萬保額的該產品,應該交多少錢的保費(藍色框內表示年齡,紅色框數字代表應交保費)。


0歲孩子,15年交費,10萬保額,每年交費1450元。如果想買20萬保額,保費1450元 × 2 = 2900元。算起來挺簡單的吧。


2900元,保障20萬,因為保障期限是80歲,也就是說他最高能享受80年的保障;交費期15年,到他15歲的時候,交費期就滿了。



25歲成年人,同樣是15年交費,10萬保額,每年要交3100元。比0歲寶寶多交了一倍還多。如果想買20萬保額,他就要支付3100 × 2 = 6200元。


好傢伙,同樣的保障,對年齡大的人太不友善了。保障期間至80歲,他今年25歲,只能享受55年的保障。15年交費期,交滿期已經40歲了。


就因為年齡大了,同樣的保額,享受的保障期間縮短了,每年的保費還比寶寶的費用高一倍還多,簡直沒天理啊。



如果這人45歲才意識到保險的好,同樣是15年交費,10萬保額,每年要交5620元,一般家庭就不太好承受了。買20萬保額,他就要支付5620 × 2 = 11240元,一般家庭更承受不起了。


15年交費期,交滿期他都已經60歲了。保障期限至80歲,他卻只能享受35年的保障!這... ...


年齡大買保障型產品,幾乎沒槓桿了。每年交11240元 × 要交15年 = 168600元。保障20萬,15年光保費就要交16萬8千多,顯然更不划算。


這就是早買保險和晚買保險,在保費方面的區別。我們能從數據中看出,越早買保險,享受的保障週期越長,保費越低,槓桿越足,交費滿期越提前。



除了費用和保障期限的差別,還有健康狀況的差別,年紀小的時候買保險,選擇性太多了,幾乎是哪種保險都可以輕鬆承保。


年齡大了再買保險,身體狀況可能就會差很多,不見得能通過保險公司的體檢要求,現在有很多重疾險或醫療險,45歲以後再買,有可能面臨體檢。


體檢不通過的話,更要面臨加費、除外、延期等承保決定,如果不幸因為有病史被保險公司拒保,那就更虧了。有了這種汙點,再買別的保險也會大費周章,甚至是不能買了。


而且有份保險,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心裡有底,因為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沒有保險的話,但凡身體有點毛病或症狀,心裡都不能踏實。


我們不知道風險什麼時候來,來的又是什麼風險,所以只能提前做好規劃。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保費,更是為了有保險之後的那一份淡定和從容。


買保險,千萬不能等。你等得起,錢包等不起,健康也等不起。早買早受益,早買更安心。現在就給自己和家人進行保險規劃吧!


我是 保險狼,致力於 讓保險更簡單、更實用、更有趣。如果這條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 點贊、轉發、收藏 鼓勵作者,有不同意見也歡迎 留言 探討。更歡迎各位來 公眾號 保險狼 作客交流,讓我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吧。

保險狼


一、首先 保費 年齡越小保費越少保障額越高

以某終身型重大疾病保險為例,同樣投保50萬額度:30歲男性,保費:11380元/20年繳費,而50歲男性,保費23290元/20年繳費,投保年齡相差20年,保費相差一倍。

年齡問題就是這麼尷尬,年齡越大就越需要保障,但如果沒有提前規劃,保費又高到難以接受,甚至會出現保費倒掛現象,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為了少花點錢而早點買保險呢?

保費倒掛:所交保費大於保險金額的一種現象,簡單的說就是所繳納的總保費比發生風險得到的理賠金額還多的情況。

第二、除了最表面的金錢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年齡越大,買保險越困難。

1、免體檢額度

比如某公司對於重大疾病保險的免體檢額度規定:

18—40歲,免體檢額度為70萬

41--50歲,免體檢額度為50萬

51--65歲,免體檢額度為20萬

隨著年齡增長,重疾風險加大,所以保險公司也會更加嚴格的核保,當年齡大了,要麼降低保障額度,要麼坦誠地去接受保險公司的體檢。

2、投保時可能有病史

當一個健康的標準嬰兒出生後,符合保險公司的投保年齡(一般是出生後30天方可投保)就馬上投保,這時候是完全的健康體,核保會非常順利,但如果出生5年後再投保,而這5年中恰好有過1-2次住院,甚至手術經歷,那麼在投保時就一定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是否能夠被保險公司承保,核保結果是加費還是拒保,就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因此越早投保越好,至少能胸有成竹的做到“我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買。”

即使自己沒有疾病歷史,家族病史也會影響投保結果,這裡不做詳細剖析,主要說明年齡對於投保的影響因素。

3、選擇範圍越來越小

年齡增長不僅使保費越來越高,可以投保的險種也越來越少,比如一個35歲的成年人可以投保重大疾病保險、醫療保險、意外保險等等,而一個61歲的中老年人,很多重大疾病保險就被拒之門外了——因為很多重疾險的可投保年齡都是出生滿30天至60歲可以投保。

有的公司會專門針對60至80歲的人群推出老年防癌險,幫助他們彌補買不了綜合性重大疾病保險的遺憾,但這類產品的保險責任相對單一,只保障惡性腫瘤,保障範圍大大降低,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精神系統疾病等等都不在保障範圍內,我們為什麼不為了能保障全面一些而早點規劃保險呢?

第三、最核心的就是保險的理念——風險和明天,不一定誰先到來。

其實買保險最佳時間是風險發生前,比如重大疾病保險的等待期是90天,那麼在患病確診前90天購買保險從理論上是最佳時間,但這隻存在於理論層面,一個是不能確定自己什麼時候患病,另一個原因是即使確定90天后會患病,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是提前治療,而是不是買完保險等著得病。

意外險更是如此,意外發生之前的一天買保險最佳,但是如果能遇見到明天飛機事故,任何人都不會買保險,而是拒絕坐這架飛機。

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保險都越早買越好比如(1)養老年金保險:太早買就是要面臨很大的通貨膨脹貶值的可能性。

(2)定期壽險啥時候買取決於【何時承擔家庭責任】,因為青中年時期會有最多人靠自己的收入而活,所以這時候最需要買壽險,因而沒有絕對的早和晚。

(3)做資產傳承的終身壽險,也【不是越早越好】,同樣也是因為通脹和投資機會成本的原因。

(4)健康險,尤其是長期的重疾險【一定一定要早買】!!一個是年輕的時候費率低,保費便宜,另一個是年輕的時候身體好,核保輕鬆通過。等到上了年紀,多少有點亞健康、小病史什麼的,投保時被保險公司加費或者拒保就太被動了,甚至沒機會上車。

我是羅錦威,以上是我對保險越早買越好的回答,感謝支持,祝您和您的家人健康平安!




羅錦威


保險越早買越可以早受益!

主要是由於被保人年齡的不同,所可能遇到的風險等級也就不同,因此其保費也就會不同,所以說保險要趁自己身體健康時,儘早購買,這樣享受的保障時間也會越長,保費也就會越便宜。

早買,核保越容易通過

保險公司畢竟不是慈善機構,保險公司的客戶永遠都會是身體健康的標準體客戶。人的一生之中,要經歷生老病死等人生多個階段,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幼兒,由於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稍微感冒發燒都會引起各種支氣管或肺炎,重則還會住院好幾天。通常情況下重疾險或醫療險都有核保問題,尤其是投保前的健康告知,都會問到這樣一句話:

被保人是否有門診異常、住院或手術記錄。年輕人身體機能保持得較好,購買健康險時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直接通過,不需要體檢等其他繁瑣事項。而年紀大的人,一般會要求體檢,保額也不能買高,如果之前再患過其他特殊疾病,大多需要加費或除外才能承保,甚至也很有可能會被拒保。

所以說,買保險要趁早,不然到以後身體出點啥毛病,我們真的連買保險的資格都沒有了。要時刻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眼光要放長遠些,保險保的是未來,是以後不可遇見的風險。

早買,保費會越便宜

決定保險公司保費的很大原因就是年齡,尤其是健康險或醫療險,年齡越小,保險公司的風險係數就會越小。購買同樣的保險保障時,投保年齡越小,投保所需的費用也就越少,年齡越大,所需的費用就越多,而且保費會固定在首次投保年齡所對應的費用,所以比如同樣保50萬重疾,0歲購買跟30歲購買,保費會相差好幾千。

相較於價格而言,保險最大的意義在於,早買可以更早的防禦風險。沒有人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受傷,什麼時候生病,什麼時候離開。明天和風險哪個先到,根本無法把握,及早做好周全的保險保障有利於從容面對風險的來臨。

早買,早安心

什麼時候買保險最合適?當然是在發生風險之前購買最划算。就因為保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產品,很多人也比較忌諱這個,所以,我們的保險觀念還有待加強。但風險不會因為我們的不重視或逃避而轉移,該來的同樣會來,許多人還停留在舊觀念裡,認為重大疾病只發生於中老年階段。實際上現在許多年輕人在工作生活壓力大、飲食作息不規律空氣汙染等多種原因的影響下,身體早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重大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它正逐漸趨於年輕化甚至低齡化。甚至還有很多少兒高發疾病,讓我們防不勝防。

據癌症中心數據統計,30歲後進入癌症高發期,目前保險行業重疾平均理賠年齡為42歲,如果不幸身體已經罹患了重大疾病,一般不能再投保重疾險,往後的人生階段中,將無法獲得全面的保障。因此,我們要趁著年輕、身體健康狀況好的時候,儘快投保,這樣也更有利於我們挑選到合適的保險產品,等到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就只能被保險公司挑了。

雖然風險我們無法預測,但風險來臨的後果卻很嚴重。購買重疾險最好的時間是什麼?當然是現在!如果已有購買保險的打算,尤其是健康險和醫療險,就儘快投保吧。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越早擁有重疾險,越安心。


薦保


為什麼保險越早買越划算,從業10年的研究生小夥帶你揭開面紗!

這個問題,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首先是知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一個比較,以某合資保險公司產品,同樣的保額,0歲剛出生的寶寶買,和40歲成年人買,分別如下:

0歲剛出生男寶寶,50萬保額重大疾病保險,20年繳費,每年保費5850元:

40歲中年男士,同樣50萬保額,20年繳費,每年保費為21850元:

1、單從價格上看,40歲男士的價格為0歲男寶寶價格的3.73倍!! 2、從保障時間來看,同樣是保障終身,假設生存年齡到80歲,0歲男寶的保險保障80年,40歲的男士保障時間為40年,相當於保障時長為兩倍!! 綜合以上兩點,40歲男士的年平均保障成本,是0歲男寶寶的3.73乘以2=7.46倍!! 保險確實越早買越划算,不僅保費更少,保障時間還更長!!!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其所以然:為什麼價格會相差如此之大? 這就要從保險公司的精算說起:保險公司的利潤,來自於三個方面: 1、利差異:保險公司收了客戶的保費,要進行投資運作的,所以保險經營活動本身也是一種社會融資。如果保險公司經營的好,投資得當,就會獲得更多的收益,反之則收益降低。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客戶的錢,保險公司佔用時間的長短,也是決定總收益的關鍵因素! 2、死差異:即風險成本,保險公司要為客戶提供風險保障,也就是理賠,如果理賠的多,保險公司就賺的少了,否則就賺的多了。當然保險公司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拒絕客戶的理賠,因為保險產品在設計的時候,會根據大數據來設定風險發生概率,基本上這個數據是很精確的,即使理賠增加或者減少,也不會超過一定的範圍;不過這個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核保取向,因為核保越嚴格,理賠相對就會減少! 3、費差異:保險公司的經營費用,包括銷售成本、房租、發工資等等,這個不贅述! 回到我們上面這個案例,40歲成年人和0歲男寶寶為何保費相差如此之大?其實主要原因是利差異和死差異:0歲寶寶買的保險,保險公司資金佔用時間更長,意味著更多的收益;40歲男性的風險明顯高於0歲寶寶,意味著保險公司賠的會更快! 當然費差異也會對保費產生影響,但是在同一家公司內部,不會有影響;而不同公司的經營水平和策略是不一樣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公司產品,就是比別的保險公司貴! 最後補充一點,其實在發達的保險市場,比如歐美、日本、臺灣,都是保險中介公司佔據市場主導的,而保險公司直接銷售的份額都很低,原因很簡單,專業的保險中介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保障更全面、性價比更高的組合方案,所以買保險的話,要麼自己貨比三家,要麼找一個專業的中介代理人,幫你量身定做!


有趣的保羅


在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下,當然越早買越划算。

1.早買早保障。

生命很脆弱,有時候看起來還很健朗的人沒幾天就沒了,有些是生病,有些是發生意外。但是這些都是無法預知的,這就是生命的無奈。

當無法預知自己什麼時候可能會生病或者發生意外的時候,早日規劃保險,早日獲得保障,以免被命運打個措手不及。

2.早買更便宜。

成年人的保險都是越年輕越便宜。因為年輕人的風險確實更低。

以某公司的一款重疾險為例,同樣是30萬保額20年交的重疾險,不同年齡的男性保費有多大區別呢?

40歲:9060元

30歲:6375元

20歲:4563元

10歲:3264元

可以看到,40歲的人買同樣的保險,年交保費是20歲的2倍,但是獲得保障的餘生剩餘時間卻更短。

所以,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不如趁早規劃現在。


老萌有個存錢罐


所謂划算說的應該就是性價比。

對於價格高昂的重疾險來說,價格和年齡成正比,剛出生28歲的嬰幼兒價格最便宜,而同樣產品如果保障時間都是到70歲的話嬰幼兒花最低的價格買70年的保障,而年紀大的成年人有可能花3-4倍的價格買只有20-30年的保障。

而對於正常出生的寶寶來說,28天的標準體概率遠遠大於一個40-50歲的中年人。一般人到中年,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健康異常,這對重疾險投保來說,不如實告知,有可能面臨出險後的拒賠。如實告知,有可能被拒保,即便承保,也有可能加費或者除外責任。

所以,保險買的越早越划算!

以上

關注松鼠,和松鼠一起避險!


松鼠大叔一枚


看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人賣保險的多。

早買保險是費率低,但是你繳費期限長,總的算下來未必存在所謂的划算。

我們買保險應當考慮的最主要的問題,一不是費率,二不是繳費期。應當重點考慮的是兩點:

1.這個保險保什麼,對於它所賠付的範圍和條件你是否真的搞清楚了。

2.這個保險所賠付的損失有多大概率會產生。保險公司的保險品種都是利用大數原理設計的,就是說在一個很大的人群中這種風險發生的概率有多大,然後利用這個概率賺錢。

假定某種事件在十萬人中發生概率是5%,具體到我們本人身上發生的概率就更低了。

比如意外死亡。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不開汽車,不飲酒,也不從事任何危險運動,從不和人吵嘴打架,也極少乘坐飛機出行,是一個朝九晚五的白領,你意外死亡的概率就幾乎是零。疾病死亡不屬於保險中的意外死亡。那麼,涉及意外死亡的這個保險品種再便宜,你也無需購買。

如果購買某種疾病保險,首先要考慮本人的家族史、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如果三個方便都很好,你患這種疾病的概率就很低。如果這種保險的費率低、賠付額高,說明這種疾病在很大的人群中發生的概率就很小。

總之,你搞清楚了以上兩點,才能正確地決定是否需要購買保險,需要購買哪個保險品種。


律師張晨陽


筆者從事金融工作有10年左右,你問到的問題我也是很瞭解了。保險確實是越早買越好!原因如下:

一、年齡越小,購買保障型保險保費越便宜

不同保險公司同樣的保額,大致相同的保險責任,價格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整體看,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銷售的產品,年齡越小相對價格越低。但是住院醫療保險除外,因為醫療保險年齡特別小的未成年人由於沒有獨立保護能力,容易發生風險,反而價格比成年人貴一些。


二、同一個人,購買的保險年齡越早,保障的時間也越久

保障型保險基本都是定期或者終身的,不管是哪種,購買的越早,保障的時間也就越久,但是繳費時間一般都是固定的,有躉交、10年交、20年和30年交費等等。

三、一旦發生約定的風險,豁免的保費也更多

早投保,如果萬一發生風險,剩餘的保費酒會豁免,未來的保費就不用再交了,除了自己已經繳納的主險保費,未來的剩餘保費都有保險公司代繳,還是很好的。


四、回本速度快,兼顧理財功能

購買越早,保障成本相對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繳納的保費對應的保單現金價值甚至可以超過全部所交保費。比如0歲孩子每年1萬,共計20年交,繳納20萬,在孩子40歲的時候,保單的現金價值有可能達到30-35萬。某種意義上是可以回本的。

五、越早配置越早安心

當今保險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必需品,不是買不買的問題,是多買少買,或者多買少買的問題。


綜上,保險確實應該早買,且足額購買,先意外,再醫療,再重疾保障,如果還有其他需求,可以考慮子女教育及自己養老,亦或者是財富風險規避,及傳承!


我是HI木易子楊,聚焦財經和職場創業領域,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私信關注交流分享,想要學習自媒體的朋友,可以私信我索取VX方式。

預判趨勢,才能掌控未來!


HI木易子楊


一張圖說明。

一旦你開始意識到買保險的重要性,那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

原因有三:

一、身體健康狀況好,能夠以標準體承保幾率大。

在早投保的幾個優勢中,我覺得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保險並不是你有錢就可以買到的,而是“申請”,只有你的健康狀況符合保險公司的核保,才能順利投保的。

而核保結論一般分為,標準體正常承保、除外責任承保、加費承保、延期承保、拒保。

健康若有些異常,能夠加費保上也是極好的啊!

二、投保越早保費越便宜

我國的長期健康險都是採用的均衡費率,以你投保時的年齡計算保費,此後直到保險繳費期滿保費都不會變化。

同樣都是50萬保額,20年交,保終身,0歲男孩的保費不到30歲男性的一半,甚至更高。

投保越早,投保槓桿也越高,30歲時要1萬塊才能撬動50萬保額,而0歲男孩只要不到5000塊。

三、早投保早保障

風險不可預期,所以要儘早規劃。早買一天早過一天等待期,就早一點保障。

買保險沒人想用到,只不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萬一用到可以為自己保住尊嚴,還有生活下去的勇氣。

水杉結語:

保險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因為一旦客戶需要我們服務時,都意味著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他們也是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的普通人,疾病和意外仍不期而遇。

慶幸的是他們提前為自己和家人撐起了一把保護傘,而我也會盡力提供優質的服務,讓理賠有溫度。

保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