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在古地圖裡你可能“找不到北”

在古地圖裡你可能“找不到北”

中國古地圖一般指晚清前沒有利用現代精密儀器測繪的地圖,在方位、比例上都與我們熟悉的地圖有明顯的差別。在受到西方影響之前,古地圖的視覺呈現蘊含著科技、藝術、文學、政治、哲學的多重元素,繪製者一定是博學的。

地圖還是山水畫?傻傻分不清楚

古代地圖以形象感和美感很強的示意圖居多,講究意境,與山水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沒有把實用性和藝術性明顯地區分開來。

在古地图里你可能“找不到北”

江西省輿圖(局部),清初絹本彩繪,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上圖為臺北故宮館藏的「江西省輿圖」。乍看之下,這幅古地圖像是山水畫:湖水的波紋、山邊的雲霧都描繪得非常細膩。博物院在賞析中寫道:

“使用山水畫中的金碧山水畫法,使用泥金勾染山石輪廓、坡腳、宮室、樓閣等建築物。山的描繪高處為藍、低處為綠、山形並描有金邊;城池畫法則屋頂為黑、屋簷為金、樑柱為紅;水的描繪並有紋路,此為明代畫法之特色,可看出此圖為流傳之摹本……”

凡是用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被稱為金碧山水。它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勾染山石雲霞,以及宮室樓閣等建築物。「江西省輿圖」共十四頁,與一般古地圖“詳於水而窮於山”不同,採用實景描繪,對名勝古蹟著墨不少,上圖中便標出了廬山香爐峰等景緻。

與現代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慣例不同,中國古代地圖並沒有這方面的製圖限制。「江西省輿圖」採取的便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的設定,所以鄱陽湖位於地圖底部:

在古地图里你可能“找不到北”

江西省輿圖(局部),清初絹本彩繪,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代的大幅地圖繪製較之現代耗時更久,且多由臣子獻於皇帝,這類也稱官繪本。“上南下北”的設定可能與皇帝“坐北朝南”不無關係,如此正好方便使用者觀看。

還有些古地圖是上西下東。清朝的「各省沿海口隘全圖」,描繪了橫跨江蘇、山東、浙江、福建等沿海七省的地理概況:

在古地图里你可能“找不到北”

各省沿海口隘全圖(局部),陳枚,長卷絹本彩繪,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中上方為黃色陸地,下方為綠色海洋,上西下東,以方塊、圓圈、菱形等不同符號標註行政區劃分。把頭右傾45度看圖,是不是立刻就對那時的「上海縣」地形熟悉了一點?

完整的「口隘全圖」裡記錄了沿岸山河、港口、暗礁等情況,重要之處寫有行船須知、海防守則等細節。這也體現了中國古地圖多文字說明的特點。

還有的古地圖能讓多人同時閱覽。下圖是明代「南京至甘肅驛鋪圖」卷尾部分,以驛路為中心,兩側山脈上下倒置,大家可以分立兩邊一起觀看。

在古地图里你可能“找不到北”

南京至甘肅驛鋪圖(局部),明朝,長卷紙本彩繪,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晉朝的高科技:裴秀與“製圖六體”:

最原始的時候,人們以步行丈量天下;後來發明了車,大大提高了勘測效率,這也是古地圖多被叫做“輿圖”的由來,“輿”即車的底座。

到了明清年代,地圖學已經大有發展,出現了水道、邊防、驛鋪、宮殿等各種專題性地圖。而這一切都不能不提西晉地理學家——裴秀提出的六項製圖原則。

裴秀曰“製圖之體有六焉”:“分率”類似今天我們說的比例尺,“準望”即方位,“道里”用以確定兩地間的距離,“高下”指地勢起伏,“方邪”指的是坡度傾斜角度,“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六者相互關聯制約、綜合運用才能保證地圖的準確性。

“製圖六體”後來一直沿用到清朝,雖然在古地圖製作中“時隱時現”,但稱之為彼時的“高科技”一點都不為過。

如今,我們有衛星遙感技術製作精細的網格地圖,計算機製圖的快速發展不再要求繪製地圖者有繪畫基礎,而現代地圖也早已脫離水墨、詩詞等文化意象。然而地圖終究是記錄環境的載體,其本質在於使用者,從這個理念上看,中國古地圖依然氣韻萬千。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