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吞併中國?

you豈在朝朝暮暮


“吞併”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吞併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和種族的全盤異化、湮滅乃至消亡,那麼中國是從來沒有被吞併過的。如果吞併僅僅指軍事佔領,那麼中國其實是被吞併過的。

中國歷史上的元、清,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外族對中國實現了全盤的軍事佔領。只是,由於這些民族本身的人數稀少、文化基礎薄弱,由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人的持續反抗,元、清時期的中國並沒有消亡,最終蒙、滿反而不同程度的被漢族所同化。與中國相比,歷史上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古印度等等古國,就遭遇了徹底的滅亡。

到了近代,真正具備文化、種族上徹底滅亡中國潛力的西方人、俄國人、日本人來了,但是中國近代勃興的民族主義思潮,使得中國具備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雖然當時中國的技術落後,國力虛弱,在正面戰場上幾乎無法匹敵列強的軍隊,但是在中國軍民的頑強抗擊之下,列強也沒有能力征服中國。

綜合來看,外國無法吞併中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中國的巨大規模。

長期以來,中國的人口數量一直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中國的領土面積,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之一。這樣巨大的規模,無疑讓外國很難一口吃下。

二、中華文化的堅韌。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獨立發展出的主要文明之一,並且具備鮮明的現世主義的特徵。中國文化是世界主要文化裡唯一不以宗教為核心的文化。外來的宗教文化很難征服中國,而進入中國的少數異類群體反而容易被中國文化所同化。

此外,中國文化極為強調“華夷之辨”,這一思想作為一種思想屏障,阻止著異族,異文化對中國的侵蝕。

三、中國地理位置相對安全。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已經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全部適宜人居住的土地。此後的中國,在東亞區域處於“獨孤求敗”的地位。唯一能在軍事上威脅到中國的是北方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但是這些民族人數太少,缺乏獨立文化。

而世界上的其他主要文明與中國之間有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等高山以及眾多沙漠戈壁相阻隔,往來不便,在近代西方大航海開始之前,中國並不會受到強大外來異質文明的威脅。


談史說事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有我大漢族人多!記住,人多是硬道理,生育力就是戰鬥力,戰場上打不過他們,但我們最終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淹死了他們,用我大漢族的文化和血液融化了他們!不侵犯我們,他們還能活長一點,侵犯了我們,那就是他們消失的開始。

咱先不說人說動物。那些滅絕的動物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種群基數不夠大。為什麼有些動物你怎麼也滅不乾淨?就是因為數量太多了!按下葫蘆浮起瓢,東方不亮西方亮,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發起除四害的群眾運動,到今天四害依然朝氣蓬勃無處不在。在非洲大草原,處在滅絕邊緣的永遠是數量稀少、高居食物鏈頂端的貓科動物。

再看人類歷史,那些強大一時的城邦和帝國——雅典,斯巴達,馬其頓,羅馬都滅亡了,只剩下令人驚歎的遺址和典籍,就連正宗的希臘人羅馬人也找不到了。這些國家的人口之少超乎一般人的認知,比如雅典有30萬人,斯巴達有40萬人,但這是指全民居民,裡面包括了大量的奴隸和外邦人,真正的公民——無論是雅典還是斯巴達只有1~2萬人,再加上他們的妻子兒女,正宗的雅典人或斯巴達人都不會超過10萬。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像斯巴達那樣堅韌倔強的軍國主義國家,竟然僅僅為了弄回420名俘虜而向雅典求和,這個數字代表了斯巴達軍隊整整十分之一!本民族人口如此之少,一個錯誤一場失敗一個天災就可以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比如公元前430年,一場可怕的瘟疫就奪走了雅典三分之一的人口。

最後看看我國的情況。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就以人多見長,漢代時中國人口超過6000萬,宋代就開始過億,到清朝中期超過4億,與同時期無論哪個國家比都是碾壓。特別重要的是,這麼多人都是實打實的中國人,大英帝國人倒是不少,但英國自己的人也就3~4千萬。中國每一次王朝交替人口都要損失1/3,但之後很快就會恢復,幾代人的時間過去,就超過了前朝的水平。

還用多說嗎?這麼多人,你怎麼滅?怎麼吞?無論誰打進來與我大中華相比,都是絕對的少數,最終都會被我們化掉,況且我們在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在文明程度上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和民族。動物為什麼要為交配權打得死去活來?為什麼猴王獅王狼王要霸佔住群體所有的雌性?因為它們要儘可能多地將自己的基因散佈出去,傳播的範圍越廣,就能夠傳承下去。 我還是那個觀點,誰也亡不了中國,因為我們人多。


進擊的女武神


呑並一個小國家可以,呑並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不可以,因為侵略者要呑並一個國家只有對一個國家的人殺光那麼才能成功,如果不殺光,有人在,就會有反抗精神,任何人在生命遭到威脅的時候就會本能的奮起反擊,如果對一個國家人的人殺光只有掠奪了財產,在世界上說不響的,如果不殺光,是持續的戰爭,人大多數是怕死的,被壓迫的人反抗精神更強,中國人多,人多力量大,所以想呑並中國是一件不能辦到的事。當然侵略者都是沒有爹孃生的畜生


戴正明680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歷史上是被吞併過的。

但為何有的朋友並沒有過那種亡國之感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兩個概念——“亡國”與“亡天下”!

先看一下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無一例外,在外族入侵中都亡國了,甚至連自身傳統文化都斷代了!


可以說,亡國已經無法形容古埃及人的悲慘命運,應該用亡天下更為恰當!古巴比倫,古印度同樣如此!

而中國,又是怎樣一種情形呢?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歷史上,被吞併過,但天下未亡。

當然了,這種說法是建立在“中華民族”這個概念還沒有形成前,以漢人為中心的那個封建社會時期!

這其中,對漢人及當時中原王朝統治下的其他民族來說,匈奴滅亡西晉,金國滅亡北宋都是亡國!

元代宋,清代明,都是被吞併!

但,不同於其他國家亡國,其他國家亡國是新的統治者用自己的文化去奴役百姓,而中國的亡國,則是中原文化去影響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

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漢化,少數民族雖然入主中原,奪取政權,但是在文化上,他們還是認同傳統的中原文化的!


最終,他們自身也成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中華文化就是以這樣的胸懷,來不斷的豐富自己!

因此,中國歷史上,漢人及中原王朝統治下的其他民族,雖然有過亡國的經歷,但卻沒有亡天下!

除了統治者換了人,其他的語言,文化,生活習俗,還是原來中原人的那一套,沒什麼變化與改變。

有的朋友就說了,那清朝留辮子怎麼說?不是改變了我們的文化嗎?

是也非也,小溪流進大海,終將是被大海所吞沒,因此,對於中華文化來說,你所看到的生不一定是生,而你所看到的亡,也不一定是亡!


中華民族歷來兼收幷蓄,通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也正是因為多元,所以強大,因為一體,所以生生不息!

這就是為何,中國歷史上雖然多次被吞併,多次亡國,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評論哦,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十分感謝!


Mr種茶家


不是沒有被吞併過,不是隻有一次。。。

最早關於外族入侵的史實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時候!當然那次外族入侵只是鎬京被劫掠,民族的根基沒有動,但是周王朝的基石已經鬆動,平王東遷後周室的話開始不值錢了!

孔子語錄:“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句話直接翻譯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

可惜孔子的門生們卻選擇性的遺忘,只知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到了西晉,胡人內遷,晉武帝羊車臨幸,分封諸王,以至八王之亂,永嘉喪亂,五胡亂華,神州陸沉,五馬渡江,一馬化龍。這是中華歷史上第一次半壁江山沉淪!

 秦川中,血沒腕,惟有涼州倚柱觀。。。這個永嘉年間的讖言如實的預示著血雨腥風!

到了北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武將被投閒置散,士大夫扶搖直上,比武官低幾級的文官都可以對武官指手畫腳!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好水川之戰,北宋落第秀才張元率領西夏軍大敗宋軍後寫的詩,充分表明的時代的悲劇,及至宋徽宗登基,蔡京、王黺、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六賊參知政事,導致靖康之恥,金甌乃缺!

泥馬渡康王,南宋續宋祚,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繼續歌舞昇平的美年華景,武將嶽鵬舉屈死風波亭,韓世忠投閒置散,辛棄疾拍遍欄杆。。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放翁詩云。。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放翁又云: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惜,放翁的子孫後代永遠看不見了!崖山海戰,陸秀夫揹著南宋的小皇帝跳海,十萬軍民齊跳海。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盡覆。

朱重八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中興帝皇,以南統北,破華夏亙古之難,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但是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何況十幾代後?明朝出過最多奇葩皇帝,中國歷史絕無僅有的奇葩!最終國祚旁落,內憂外困之下崇禎皇帝以發覆面,吊死煤山!華夏又一次全國境覆滅於異族,可惜這一次的心痛遠劇烈於往昔!這一次華夏傳承斷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完全殺卻民族的勇氣!滿清之後漢服是什麼樣子?水太涼,頭皮癢。。士大夫的氣節完全淪為笑談!

到後來甲午海戰,黃海海戰。昔日撮爾小國也在華夏頭上耀武揚威,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幾乎把滿清洗劫!日本鬼子來了。。又一次的血雨腥風,多災多難的華夏又一次身陷胡虜!

華夏英烈,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儘管時有傾覆,時有亂離,但是每一次涅槃重生的華夏將更加燦爛輝煌!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我意縱橫1


若只是列舉蒙古人的元朝,以及滿人的清朝,那隻說明了現象,要知道中國這個名詞,在歷史上的含義,和現在是有些不同的。

比如在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鬼子和清朝準備簽訂和約,當時的清政府就稱自己為中國,小日本當時一聽就不樂意了,小日本於是對清政府的官員講,你們還好意思叫什麼中國啊,這中央之國的稱謂,起碼是代表了東方的王者,當下的日本才是東方霸主,你們清國,就別濫用中國這個名詞了。

落地的鳳凰不如雞。

好在小日本在軍事上,前後也就威風了這麼幾十年。

放眼全球,中國在地理位置上,好像有點孤島的意思。周圍不是高山大嶺,就是荒漠絕地,或者是南方難遇跨越的叢林。只要中原的中心統一後,周圍就難遇強大的對手。

所以在漢唐時期,中原都是這個區域的核心,在文化和軍事上,都是核心。

然後,就到了宋朝。這是中原地區停滯的開始,也是開始步入落後的第一個王朝。做所有的事情,都要遵循祖制的做派,就是在宋朝變成主流。

宋朝被蒙古人所滅,不僅僅是投降派多,漢奸多,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蒙古人,已經開始接觸和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很多中原地區沒有的知識和文化。例如襄陽的城防,就毀於被阿拉伯人制造的投石機。

而明朝被清朝所滅就更悲催,滿族人在文化和技術,都遠不如明朝的情況下,只是採用了更合理的組織和軍事制度,就幹掉了明朝政府。

在明一朝,王爺的爵位,基本非老朱家莫屬,而滿人居然給三個漢人,都授予了王爵。

這後面的戰再打起來,地盤,是漢人在幫滿人搶,打戰,是漢人做先鋒。都混到了這個地步,大家來說說,明朝還算那門子的先進。


圓窗觀點


        仿五毛口氣,一起吹吹,呵呵😀😀😀

        中國文明歷史悠久且連續不斷,是世界唯一的。歷史上常常是外族人來了之後,我們華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們華夏民族就壯大起來,統一起來。之後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來了,我們民族再融合,又壯大,如此循環往復。

        戰場上打不過外國外族,但我爛也把你爛掉,外國外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但熬不過三代,全跟中國人遛狗逗鳥、聲色犬馬、風花雪月了。

        於是西戎、東夷,匈奴、鮮卑,突厥、吐蕃,契丹、女真,蒙古、滿清……等一干外國外族,其領土變成中國的了,其人變成中國人了。中國這文明真的太牛了,雖然打不過你,但我可以把你變成中國、中國人。不服?那就試試。

        期待著把美國、日本變成中國,把美國人、日本人變成中國人。你來吧,你打進中國我先抵抗,抵抗不了我讓你坐廟堂,你甭想把我變美國人、日本人,走著瞧,我一準讓你的兒子、孫子跟著我遛狗逗鳥、飲酒賞月,把你變成中國,變成中國人,於是,中國又勝利了,中華文明又傳下去了,你說牛不牛?!😎😛😀😀😀


海鷗飛處ZGZJ


沒有一個國家能吞併中國?如果這個結論成立的話,那肯定不能是基於地域的角度,因為在地域上來說,“中國”的概念本身就是一致在變化的,比如西周時期的中國就是周天子所在的京畿地區,這樣說的話,“烽火戲諸侯”之後中國就被吞併了啊。即便是後來在概念發生轉變之後, 宋朝、明朝的疆域也都被吞併了啊。另外,幾乎每個王朝都自稱是中原正統,依然被後來崛起的王朝吞併了,在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歷史上王朝的更迭如此頻繁,中國已經被吞併數十次了。

所以,我們之所以認為中國從未被吞併,都是基於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自夏商周三代形成中國獨特而系統的文明之後,中原文明迅速發展,並對周邊的無數政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原文明吞併周邊文明(比如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如此強大,最終被併入中國;兩晉時期北方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甚至讓漢族一度不振,最終也都被併入中國;當然也還包括兩宋時期的沙陀、契丹、女真、党項等等),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凡是對中原文明產生威脅的文明,都被中原文明吞併了。

但是再往後的歷史再次發生了轉變——清朝末期的西方列強以及後來的日本,在當時來說他們的文明已經超越中原文明,所以日本入侵時除了地域入侵之外還附加了文化入侵(比如臺灣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這才是我們真正值得警惕的。

只有中國的文明不斷向前發展,走在世界的前列,才能避免未知的威脅。


國史通論


什麼是吞併?依照百度解釋,吞併就是侵佔土地和財物,據為己有。如我們說秦國吞併六國,建立了空前強大的秦王朝。

如果依照這個解釋,那麼歷史上,蒙元征服西夏,大理,南宋,一統中國,那算不算吞併呢?此後,滿清利用中原亂局,入關擊敗李自成及明朝抵抗力量,一統中國,算不算吞併呢?嚴格算來,既然是蒙元和滿清征服了消滅了中原王朝,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新的政權,那應該就是吞併。近代以來,日本侵略野心膨脹,一度侵佔了中國的半壁江山,目的也是吞併中國。當然,我可以說日本侵略與蒙元、滿清不一樣。然而,在南宋,明朝的士大夫眼中,蒙元和滿清應該就是教化之外的侵略者。金庸先生的小說,如天龍八部,也是堅持這種史觀。



然而,值得深思的一個現象就是,蒙元佔領了中原,隨後成了蒙古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滿清佔領了中原,最終也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員。佔領者不僅沒有同化掉被佔領者,反而被被佔領者同化,主要原因還是文化。因為佔領者從人類發展階段和文化層面看,要落後於被佔領者。同時,無論是蒙元還是滿清,其人口基數都遠遠少於中原地區的漢族。這就如一滴淡水落入大海,只會成為海水的一部分,而不是將海水變成淡水。因此,蒙元和滿清最終只可能成為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不是將中原的漢族變成草原民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安身立命,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我們需要做的是呵護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去其糟粕,讓中華民族更好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西域都護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簡單說來,在幾千年的漫長曆史中,之所以沒有政權吞併我國,甚至近代以來列強也無法徹底吞併我國,究其原因,與我國面臨的內外環境有巨大的關係。


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體量太大

題量大指的是我國的自然疆域大,人口數量多。

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特別是在甲午戰爭之後,列強掀起瓜分我國的狂潮,我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然而,清朝最終躲過了被瓜分和被殖民的命運,躲過了像奧斯曼帝國這樣被肢解的悲慘結局,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清朝的體量太大。

因為清朝的國土面積到甲午戰爭後還保持了高達1100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積僅次於英法俄等殖民帝國,同時,清朝還擁有超過4億的人口,這對於任何一個帝國主義而言都是一個難以蛇吞象的龐大大物。

因為大,所以不能可有可無。

一方面,列強想從清朝身上分得一杯羹,所以列強想要分割清朝,比如沙俄日本;而另一方面,列強又不想因為彼此的瓜分導致自己失去自己獨佔清朝這塊大蛋糕的機會,比如美國。所以矛盾重重的列強最終放棄了瓜分我國的瘋狂計劃,我國領土大部得以保全。

清朝晚期,西方已經進入帝國主義時代,殖民目標覆蓋全球。對於著眼世界的列強而言,清朝尚且是龐然大物,在更早的古代,認知範圍較小,我國封建王朝更是周邊政權難以吞下的存在。

包括元朝和清朝這樣軍事強大的政權,為了有效統治廣大漢人,不得不起用漢人官僚,推行“以漢制漢”,他們的人數始終是少數派。

2、制度優秀

優秀的制度,是我國難以被周邊國家吞併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在西方世界,猶太人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因為猶太教的排他性,使得猶太人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國家,但依然和主流的基督教世界格格不入。所以猶太人流亡西方世界2000多年,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點未被同化。

但是,北宋時期進入我國的猶太人族群卻被同化了。

一直以來,我國遭遇的少數民族和外夷入侵數不勝數,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少數民族真正征服中華民族。元朝作為第一個實現大一統的少數民族王朝,雖然以強悍的軍事力量實現了對漢地的統治,但是,為了實現統治的穩固,元朝統治者不得不進行漢化的改革。

忽必烈啟用了大量的漢人官僚,還興建大都城,將國號改成“大元”。

清朝為了實現統治的穩定,更是強行進行滿漢的結合,實現天下一統。

從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創立皇權專制和大一統制度開始,我國就成為一個成熟而完整的統一形態,雖然後來出現了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大分裂時代,但是終歸都會走向大一統狀態。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皇權專制和大一統給統治者帶來了巨大的利好,比如至高無上的地位,萬國來朝的榮耀以及天下為家的獲得感。

因為皇帝的唯一性,使得皇帝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使得無數人趨之若鶩。同時,擁有九五之尊地位的人有想要號令天下的野心和慾望,這促使他們千方百計實現統一,並且瘋狂擴張。

皇帝這個職業,不分老幼,民族,皆可嘗試,所以對於少數民族而言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這是他們在佔據中原後,最終接受大一統思想的重要原因。

所以,雖然他們軍事上征服了中原,但是最後卻不得不被優秀的中原制度反征服,這是我國難以被吞併的重要原因。

3、形勢穩定

相對於西方國家分分合合、打打殺殺,虛虛實實的歷史形態,我國的發展可謂“一潭死水”。

從夏朝建立,我國就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中原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的和戰成為我國曆史發展的主旋律。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我國在地形上相對封閉。

以長城為界,南部為農耕文明,北部為遊牧文明。農耕文明東南為海洋,西部為青藏高原、橫斷山脈。而遊牧文明南至長城,北至西伯利亞凍土區。

因為氣候的緯度地帶性變化規律,在亞歐大陸北緯40度到60度地區形成了面積廣大的溫帶草原帶,但是根據經度地帶性變化規律,在我國新疆地區形成了大面積的沙漠。

這就導致雖然遊牧民族可以順著緯線東西遊走,但是因為大漠的阻擋,大漠東部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遊牧族群。

因為和農耕文明長期拉鋸戰,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剽悍異常。在他們南下受阻時,他們會選擇大規模西進。因為向西緯度降低而向東緯度升高,使得向西更容易,所以歷史上遊牧民族基本是西進而很少有東進的情況。

所以,大漠以東的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形成了穩定的區域。

在大航海時代到來前,這片區域內主要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相愛相殺,周邊蠻夷由於體量小,制度落後難以撼動二元制的結構。待到西方開始紛至沓來,我國也完成了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組合(清朝統一蒙古),合二為一的我國成為西方人眼中的龐然大物。

所以,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以後,吞併我國都是一項可望而不可即的工程!而事實證明,吞併我國不但不容易成功,更大的可能是被同化然後反殺!成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