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糧食生產出路在科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糧食生產出路在科技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

——在河南考察時的講話(2014年5月9日~10日),《人民日報》2014年5月11日

學習札記

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2020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達到5400億公斤以上。要實現這個目標,從一個科技工作者角度考慮,我想結合近十年提出與實施的“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談幾點體會。

我國耕地資源有限,且一半以上為中低產田,是糧食增產的新空間。繼中國科學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治理之後,我們瞄準了環渤海低平原區5000萬畝的新空間(包括4000萬畝的中低產田和1000萬畝可開墾的鹽鹼荒地),預計經過改造有50億公斤糧食的增產潛力。

針對環渤海區淡水資源匱乏和土壤瘠薄鹽鹼兩大制約因素,我們開發了耐鹽小麥玉米品種、微鹹水灌溉和使用微生物有機肥改良鹽鹼土等技術措施,受到當地農民和政府的歡迎。據此,2013年國家啟動實施了“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2016年工程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全面推進。

工程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到2017年增產糧食30億公斤,2016年已增產25億多公斤,增效30多億元,將按期完成任務。通過項目實施,培育帶動了種業、畜牧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服務業等發展,變糧食生產為糧食產業,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

通過渤海糧倉的實踐,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談“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和“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開闢新途徑、挖掘新空間、培育新優勢”的深刻含義,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的信心、主動性和使命感。

——李振聲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

融會貫通

中國以不到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全球近21%的人口。“十二五”期間,我國糧食實現了“十二連增”,但是這樣的發展主要靠的是資源的大量消耗和農藥化肥的高強度使用,農產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要改變中國糧食產業的這個現狀,必須依靠“科技興糧”。只有依靠“科技興糧”,才能突破農業資源約束,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只有依靠“科技興糧”,才能充分利用糧食資源,進一步提高糧食儲存、物流和加工的現代化水平;也只有依靠“科技興糧”,才能健全現代糧食市場以及物流、儲備體系,進一步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

要實現“科技興糧”,就得把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糧食科技工作的核心。首先,要加強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在關鍵技術問題上能取得突破,在成果轉化應用中能獲得實效。其次,重視體制和機制創新,加強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將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與科技服務結合起來。同樣不能忽視的是,探索“科技興糧”的發展之路,離不開高水平的農業科技隊伍。因此,還需要努力構建良好的糧食科技人才工作環境,建設和完善有利於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管理制度。

(本報記者胡珉琦整理)

《中國科學報》(2018-05-17 第1版 要聞)

相關閱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科技創新的“三個把握”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科技發展要採取“非對稱”趕超戰略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