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天津人的口味就像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老神仙,你永遠都捉摸不透。

功夫再高,不敵菜刀,

何況對面那說相聲的天津人,

他無招勝有招。

刪掉了那些對於天津早點和那些本地菜的尬誇,放棄做一個“地道天津人”的想法,介紹一下外地人能接觸到的天津美食。

1

天津人早餐究竟吃什麼?

“漿子+果子”這個組合是最基本的搭配,全國人民都這樣吃,往往沒有辨識度。但是換成“煎餅果子+漿子”,就是入了天津早餐的門兒。“鍋巴菜+漿子”是地道天津人才懂的樂趣:當然,那些用綠豆麵做成的餅皮塊兒不能字正腔圓地讀成“鍋巴”,而是“嘎巴”。“豆腐腦+麻醬燒餅”是北方很多地區都有的組合,天津豆腐腦的滷子要“盛而不散”,透亮。唯一的渾,只能來自那勺由你自己染指的芝麻醬,或者可加可不加的蒜汁兒和辣子。至於那些吃

“雞蛋雲吞+大餅果子”的人,你查他們身份證,一水兒“120”打頭。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熱衷於早點文化的天津人

如果你沒有記住上面這些,那恭喜你沒有浪費時間。其實,這些話都是我以前認真記下的筆記,但是後來我發現怎麼寫好像都不對,因為我是一個外地人。天津人的早餐搭配往往是當地人秘而不宣的奧妙,窺其根本,就倆字兒:

隨便。

只要果子、漿子、大餅、煎餅果子、燒餅、雲吞、包子、麵茶這幾樣東西,你乾的配稀的,不噎著怎麼搭都行。

此外,“大餅卷一切”算是另一個體系,早上的餅裡夾卷圈和滷蛋,中午那頓可能充其量就加塊雞柳或者蟹棒,或者卷個地球。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墨西哥的餅也是真的能卷一切

天津人沒有夜宵,所以早餐那老幾樣也可以挪到半夜吃,如果你看見南樓煎餅前凌晨一點還在排長隊,不要驚訝——這是那些說相聲的老藝術家們留下來的習慣。

2

天津人到底推薦哪家煎餅果子?

天津人一般會給出四種選項:

A.楊姐煎餅 B.二嫂子煎餅

C.南樓煎餅 D.家樓下的煎餅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如果你告訴他ABC三個選項你都吃過,他們就會很刁鑽地問你有沒有吃過“李嫂煎餅”或者“楊老二煎餅”,這些店往往你沒吃過,因為這些不僅你沒吃過,連他們自己都沒吃過。唯獨只有D選項才是他們真正會吃的,但是你稍微再問深一點兒:“你家樓下的那家哪裡好?”往往一個不大懂吃的人就被你問倒了,懂吃點兒的就會告訴你因為那家煎餅旁邊還有家賣果子和餜篦兒的,原料都是現炸。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天津人管薄脆叫“餜篦兒”,管油條叫“果子”

其實在天津,不僅在他們家樓下,別人家樓下往往也有好些這種“油鍋邊的煎餅攤”,他們始終在家樓下買煎餅的原因是因為圖方便,而且他們打心眼兒裡覺得這些煎餅攤都差不多。我親眼所見,有一天那口油鍋的主人消失了,排隊買煎餅的還是那些人。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3

“八珍豆腐”到底是哪八珍?

如果有個天津人建議你去吃八珍豆腐,你千萬不要多嘴地問上一句“哪八珍?”別人好心好意跟你指路,你這不抽人大嘴巴子嗎?十個天津人,十個都不能準確地回答出這個問題,因為這道菜的來源沒有明確考證。

最有道理的說法:這道菜是紅旗飯莊當年從孔府菜“一品豆腐”改造而成,紅旗飯莊在1999年天津市“茅臺液杯”津菜烹飪技術比賽上,在傳統一品豆腐中加入蝦肉、海參、乾貝、蟹黃、筍、鮮蘑、雞肉、青豆八珍,獲得熱菜項目金獎,只是那時候得獎菜仍然叫“一品豆腐”。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一品豆腐

這道菜被更名為八珍豆腐是在天津人把它帶進自己的家庭廚房之後。那時候家裡有什麼就用什麼,那些不常見或者昂貴的食材也就被替換成了火腿、木耳、黃瓜等。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在桂園餐廳裡,八珍是指:全貝、蝦仁、海參、口蘑、雞脯、豆腐、墨魚花和魚片

,當然他們也會根據當天的食材稍加改動。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八珍已經是包括豆腐在內的八種食材了(比之前少了一種)。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桂園餐廳的八珍豆腐

到了現在,多數天津家常菜館都有一種或幾種做八珍豆腐的搭配,幾乎沒有有重樣。八珍豆腐的八珍也就一直被改來改去,反正天津人覺得吧,只要豆腐還在,盤子裡的東西能勉強數出八樣,就稱得上八珍豆腐了。

4

天津人吃罾蹦鯉魚嗎?

你問一個天津人,天津有什麼名菜,他們往往脫口而出四個字:罾蹦鯉魚。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罾蹦鯉魚啊之於天津,就像辣子雞之於重慶,它這可是一張城市名片啊!

宰殺去髒留鱗,沸油速炸,全尾乍鱗,撈出盛盤,備糖醋汁待用’,那汁兒啊,得當著客人的面澆在魚上,吱吱作響,栩栩如生,如同蹦起。這種菜響聲菜,做的時候講究火候,看的時候講究食趣......”

天津人的一張好嘴往往就是這麼不遺餘力,一頓描述把你搞得口水直流。

有學問的還能謅出兩句古話:

“北箔南罡百世漁,東西澱說海神居。

名傳第一白洋鯉,烹做津沽罾蹦魚。”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倘若你再問多幾句,沒詞兒了。天津人吃罾蹦鯉魚嗎?吃!不過是在請外地朋友吃飯的時候捎帶腳兒夾了倆筷子,這道菜從來都不是天津人主動的選擇。當他們自己走進一家天津菜館的時候往往會把這道菜主動屏蔽掉,為什麼?因為對於天津人來說,罾蹦鯉魚永遠都只是一道造型菜,是面子,難成裡子。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麗思卡爾頓酒店天香樓的罾蹦鯉魚

5

天津人的口味真的很保守嗎?

如果問一個天津人他的口味是不是很保守,他往往會點點頭。因為在他們自己眼裡,天津人就是保守啊,是不會離開家鄉的,不管日子好歹,都在那地界兒樂呵樂呵過了,跟楊光的快樂生活似的。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嘛兒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是天津人的宗旨

晚上10點的濱江道步行街只剩下路燈了,夜生活是沒有的,回家是最幸福的事。保守,是一個城市的性格。所以他們也經常會錯誤地認為連同自己的口味也是保守的。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夜幕降臨後的濱江道步行街

天津菜鹹鮮為主,帶點兒酸甜,勾芡,也不太講究美觀,所以也總會給外地人留下一種他們很守舊的感覺。其實恰恰相反,天津人的口味是非常包容的,他們更願意接受外來的口味。

這種包容大多是源於民國時期的租界文化。起士林和晚一些的成桂西餐都是例證。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1944年,24歲的張愛玲在《私語》中寫道:“姨奶奶不喜歡我弟弟,因此一力抬舉我,每天晚上帶我到起士林去看跳舞。我坐在桌子邊,面前的蛋糕上的白奶油高齊眉毛,然而我把那一塊全吃了……”

其實從那時候起,天津和大部分城市相比在口味上已經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張愛玲提到的那家起士林餐廳,見證了天津的殖民、戰爭、物資匱乏,斗轉星移,現在依然在小白樓對面屹立不倒,以便滿足那些外地遊客的好奇心。但是你若去問一個天津本地長大的孩子,他多半以為起士林是那家街邊隨處可見的同名麵包店。他們沒有吃過起士林餐廳,或許也聽過,但還是離生活太遠了。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作為生活中的調劑,現在他們更喜歡的是馬克西姆這樣適合約會的好地方,或者是Pizza Bianca這樣好吃又實惠的“時尚餐廳”。他們會在“大吉利潮汕牛肉”前排長隊,也會在週末的時候約上閨蜜去吃上一頓酣暢淋漓的牛蛙火鍋。

不吹早點不聊民國,天津人的口味,倍兒哏

△天津做得好的牛蛙火鍋不輸川渝

至於那些天津老菜館的地道變成了故事,尋常的小酸甜鹹鮮口兒則融入了生活,不僅是餐桌上的美饌,也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