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暈怎麼拍?

藍色希臘


日暈本身無需對焦的,就像太陽一樣,大致在對焦範圍內不要太虛即可。單拍攝日暈畫面難免有些單調,可以以日暈為背景尋找前景進行創作,比如拍些創意有趣味的照片。對焦對前景想要表達的主體,光圈可以稍小一點讓想要表達的內容儘量清晰。iso與快門只要滿足拍出來的照片,沒有死黑死白即可,必要情況可以用三腳架穩定,多曝光幾張增強照片的可後期性。最後,想拍日暈還是需要一定運氣的,可遇不可求。附上我以前拍攝的照片,希望對你有幫助。😃(手機略微後期了一下)






Richgogo


日暈可以直接用手機或者單反、數碼相機拍攝,拍攝的時候注意保護眼睛,別讓太陽灼傷了,有條件的可以戴上偏光眼鏡。下面的照片是我用手機2017年8月7日12:05分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小七孔景區門口拍攝的。很簡單。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護好眼睛。


攝影愛好者阿江


大家好,我是侍墨。

又到了看圖說話交流實拍攝影經驗的時刻了。答題之前先審個題。要想知道“日暈怎麼拍”,並且真正把日暈的照片拍到手,咱們先要搞清楚日暈是什麼,在哪裡能夠找到日暈,再說怎麼研究構圖色彩,怎麼設置拍攝數據——無論您計劃想要拍什麼,先知道在哪裡能逮著攝影主體,然後做相關準備,最後實拍……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步一步的做。抽絲剝繭,這道理不難理解吧?

因此,問題中的“日暈怎麼拍”也可以拆解為以下幾個要點:

  • 什麼是日暈?

  • 哪裡能夠拍到日暈?

  • 拍攝日暈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 拍攝日暈的實拍數據?

既然要分享攝影經驗嘛,當然是實拍出真知嘛!所以在正式行文之前,我還得照例再加上一句——


什麼是日暈?

日暈是大氣光學現象的一種,和彩虹一樣,都是由空氣中各種形態的水分子(冰晶/水汽/雨滴)折射太陽光而形成。

彩虹大家都熟悉得很,夏天下完雨,雨滴反射太陽光就會形成彩虹;日暈呢,道理是一樣的,但形成時的溫度和溼度就不一樣了。彩虹形成的天氣,一般都是零上,下完雨;日暈形成的天氣一般都是零下,要麼有雪,要麼有霧,還經常伴有5、6級甚至以上的大風,把細碎雪屑颳得漫天飛舞——反正我在拍攝日暈的時候,實際見到的場景就是如此。溫度在零上的日暈,我沒見過,更沒拍過,實話實說,如果您拍過或者見過,歡迎您在評論區給我留言,也讓我長長見識。

值得一提的是,彩虹有時候會只有半個,日暈也是。整個圓弧的日暈確實不好逮,我在太陽快下山時拍到過,也在上午九、十點鐘的時候見到過。如果空氣中的冰晶不多,很有可能日暈的圓弧並不明顯;也有可能會在太陽的上、下、左、右集中反射,同時出現三、四個光斑的現象(也就是人們俗稱的“三個太陽”的特殊景象)。

哪裡能夠拍到日暈?

和彩虹一樣,日暈並不稀缺。可能南方的小夥伴們覺得挺新鮮,但是身在北方的攝影愛好者們,尤其是以天氣為令的攝影老師們,對於拍攝日暈並不陌生。

日暈這種天氣,我在河北見過,我在內蒙拍過,我還聽到東北的小夥伴們提起過。一句話,越容易颳風、下雪的地方,越容易看到日暈。尤其是在多風的季節,空曠的高原上,陣風把地表細碎的雪末刮到空中飛舞,讓這些冰晶在空中形成光線反射,偶爾還會有幾片薄薄的浮雲……當天空變得不那麼通透時,日暈就來了!

民間有“日暈三更雨”的說法。不過呢,我在拍攝日暈的時候都是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零下三十來度的時候也有過)……白天日暈,晚上下雨我沒見過,下一晚上雪倒是有可能的。

拍攝日暈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日暈這種現象,北方常有,而南方少有。究其根源,還是溫度和溼度的原因。天氣暖和氣溫就高,溫度高於零度時,空氣中的水分子不會凝結成冰,自然也就無法形成日暈了。

1、自身防護

既然日暈是常見於有風、有雪的地方,那麼防風保暖的衣褲自然是必需品了。推薦內膽帶抓絨的衝鋒衣褲,滑雪服或者防風羽絨服也行。鞋子要穿高腰的,最好再準備一副雪套。冰爪倒不是必須品,不過帶上也無妨。

另外,帽子、手套以及護臉也是必備的。經常在戶外行走的攝影老師們,鮮見有人戴口罩的,基本都是戴護臉。尤其是在冬天,因為戴口罩會漏風的呀……這一點,實拍一趟就能體會到了。

2、攝影裝備

拍攝日暈,需要準備兩塊電池。低溫狀態下電池掉電快,備用電池不可少。兩塊電池,也算是低溫環境拍攝時的“標配”了。

拍攝日暈,需要帶上長焦以及廣角鏡頭——具體怎麼取景,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但是兩個鏡頭都要帶上,無論場景大小,取景時一概不能放過。

三腳架和獨腳架……視個人習慣而定。我在實際拍攝當中基本不帶三腳架。拍攝日暈都是在白天,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有雪,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地,帶著架子太累贅了。

拍攝日暈的實拍數據?

1、構圖和色彩

日暈多出現在有雪有霧的寒冷天氣,所以拍攝日暈多以冷色調為主。當然日暈也有可能是在傍晚發生,比如夕陽西下的時刻……但是因為拍攝環境比較冷(比如夕陽雪景),所以即使是有一抹暖色,實際拍攝時的色彩也會是冷暖交疊,鮮有以暖色為主的情況。

拍攝日暈,必然會拍到天空。而且大部分情況下,為了儘可能多拍一些日暈的圓弧,攝影愛好者在取景時,通常會讓天空會據畫面中的絕大部分——所以很多攝影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照片沒有前景,日暈只拍天空。

一張日暈的照片,如果沒有前景,只是天空中的一個光環……那就好像太陽在天上蓋了個戳似的……這樣拍出來的畫面,必然不好看。

所以咯——拍攝日暈,前景非常重要!

我在實際拍攝當中,通常會以雪包、樹林或者其他植物當做前景。如果是有動物或人物出現的話,那就更好了——可以讓畫面顯得更加生動。

2、實拍數據

拍攝日暈,一般都是逆光。所以光圈要放小,建議最大光圈不要超過F8;而且日暈的時間必然是在白天(晚上那叫月暈),所以快門速度也不必設置得很慢,1/500秒~1/2000秒,視拍攝時的情況而定(我在上午十點多拍過,也在下午四點多拍過,光線情況不同,拍攝數據必然不會相同);iso數值更不用設置得很高,100左右就行了。不過有些相機的iso數值裡最沒有100,比如尼康D90(不過這機器夠銳)……那就只能設置為200咯!


當然,如果是用手機拍攝的話,有些手機的光圈和iso是不能調整的,那就在測光的時候,儘量以暗處測光吧!比如下圖中,我用iphone4S拍攝的這張日暈(拍這張的時候喬幫主還在世)——iphone4S自帶的拍照功能裡只能調節焦點和測光,光圈啊、快門速度啊、iso數值什麼的都是自動的,用戶自己調整不了。



我是“優質提問官”和“優質創作者”柳侍墨,我是雙優質哦!

回答“優質提問官”提出的問題,更容易出爆文喔!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轉發~~O(∩_∩)O~~

喜歡就來關注我吧!

記得給我留言吖~~(。・∀・)ノ゙


柳侍墨


日暈奇觀一般在高原上出現的比較多,在西藏拉薩是經常能遇到的。

日暈其實就是日光通過雲層,圍繞太陽而折射出來的一種光的現象。我分享一下遇到日暈奇觀的感想,供參考:

那天拉薩大昭寺在做法事,大昭寺廣場人山人海,都是藏民,一手搖轉經筒,一手拿著佛珠,口中唸唸有詞……我從大昭寺出來,直接去布達拉宮,那天太陽高照,非常刺眼,抬頭忽然看到天空中的日暈奇觀,很是興奮,拉薩我去過三次,這是我在西藏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奇觀,非常激動,拿著長焦和廣角分別拍了很多,分別用不同的參數拍了幾張,事後看片明顯感覺廣角的要好很多。拍攝天空一定不能大光圈,基本在f7.8-11就OK,如果天空的雲層走動速度蠻快的,所以快門最好在250-800之間都可以,ISO一般160以下是可以的,如果覺得曝光過了,ISO再可以降低一點,另外鏡頭是24的,可能不夠,最好選擇16以上的大廣角的,那樣在構圖中可以考慮前景的元素,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比如一棵樹、一幢樓,那樣出片時不會覺得太單調。後期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我個人偏愛藍調的,尤其是大白天拍的,藍調更能突出藍天白雲的層次感……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幫助,也祝您拍出大片!



愛攝影de保險人


拿單反拍的,焦距偏長一點,讓太陽稍稍入鏡的時候比較容易出日暈效果


攝影達人小寶


一般來說是透光率不夠好造成的

所以大變焦比鏡頭,大光圈,焦距偏長一點,讓太陽稍稍入鏡的時候比較容易出日暈效果


東溪小胡


什麼是日暈及形成原因

  日暈也叫圓虹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往往在太陽周圍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以太陽為中心、內紅外紫的彩色光環,有時還會出現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點和光弧,這些光環、光點和光弧統稱為暈。

  日暈拍攝技巧

  拍攝日暈時應對光環測光,因為是逆光拍攝,所以直接按測光數據曝光即可。在構圖時儘可能地配有前景,如樹木、動物、建築等,以免畫面顯得空洞、呆板。

  溫馨提示:為保證照片的清晰度,需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若想得到細膩的畫面,需使用較低的感光度,如ISO50或ISO100,同時也能防止曝光過度。使用廣角鏡頭能將更多的景物納入畫面,為的是不讓月亮像白餅一樣單調地呈現在畫面中。

  若使用高倍變焦鏡頭,焦距越長,變焦比越大,色散情況就越嚴重,在拍攝時注意把握。


中原阿靳


個人認為拍“日暈”要有參照物,效果會更好點。






yang故鄉的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880000c1e0eb75f1e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