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學習的語言,是從重複和模仿開始,這個權利家長可不能剝奪


學習的語言,是從重複和模仿開始,這個權利家長可不能剝奪

“我的孩子正處於語言敏感期,最近她變得有些奇怪。那天我正在廚房做飯,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自己在客廳裡玩遊戲。忽然,我聽見孩子叫我:‘媽媽!’於是我趕緊放下手裡的活去看她。我問她怎麼了,她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於是我又回到廚房,沒過一會兒,孩子又叫我,我跑出去看發現還是沒事。就這樣來來回回重複了好多次,我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是一個正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媽媽:“寶寶,我們去花園裡吧?”

孩子:“寶寶,我們去花園裡吧?”

媽媽:“你真淘氣!”

孩子:“你真淘氣!”

媽媽:“告訴媽媽去不去!”

孩子:“告訴媽媽去不去!”

媽媽:“我要生氣了!”

孩子:“我要生氣了!”

其實上面出現的兩種情況都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孩子的語言基本上是從重複和模仿開始的。


學習的語言,是從重複和模仿開始,這個權利家長可不能剝奪

大多數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都喜歡重複同一個詞,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孩子剛剛開始學會語言的時候可能並不能把語言和物品對號入座,直到有一天他驚喜地發現自己說出一個詞,媽媽竟然遞給他一個東西,這個時候他們就知道原來自己的語言是有力量的,她可以幫助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於是他就會開始有意識地把自己知道的語言和物品配對,就像第一個故事中的孩子一樣,她在和媽媽的一問一答中體驗到了語言所帶來的樂趣。這種重複的現象正是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的第二階段的標誌。

隨後,孩子會放棄這種簡單的詞語重複,進入一種更高級的重複階段,那就是模仿別人所說的話。在這一階段,孩子就像一個“復讀機”,別人說什麼,他也說什麼,別人問他話他也不懂,只是機械地重複別人的話。

也許最早的時候,孩子是模仿父母說的某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模仿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句子也會越來越長。

不過孩子對句子的模仿通常不分場合,只要自己高興或者感興趣,他就會說出來。這有時候會讓家長很尷尬。還有很多家長,他們會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當做是“淘氣”的一種,常常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其實這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是很不利的。

學習的語言,是從重複和模仿開始,這個權利家長可不能剝奪

模仿是孩子最重要的一種學習語言的方式,也是語言敏感期的兒童常見的表現。如果家長強行剝奪了孩子模仿別人說話的權利,那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就會大大減緩。

所以父母在這個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定不要強迫孩子,要給他自由,讓他隨意模仿。孩子本身沒有是非觀念,所以這個時期他所學的話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有可能是動人的詩句,當然也有可能是不雅的髒話,對這些話他們都會不加選擇地去重複,而且很開心。如果聽到孩子學會一句詩歌,父母大多會很高興;但是孩子嘴裡說出髒話的時候,家長就很難保持平靜了,其實罵人的髒話和優美的詩歌在孩子眼裡並沒有區別,所以父母不必很著急,也不必強迫孩子不去說。等到孩子失去對這個詞彙的新鮮感,他就自然不會再說了。

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模仿別人說話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語言訓練。比如,給孩子讀一些文字優美的故事,讓孩子去模仿這種精確優美的語言,體驗語言的魅力;也可以把孩子已經會說的話放進新的句子裡,不斷加長句子讓孩子來重複。這樣孩子就能從最初的單純模仿慢慢過渡到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的語言,是從重複和模仿開始,這個權利家長可不能剝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