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窮人就是要折騰,折騰對了,就變成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這句話對嗎?

戰神1960721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一句話,“生命在於折騰”,事實上,這句話真的不一定對。首先,折騰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和精力的事情。這種耗費體力不等於是以勞動力為換取籌碼,而是指過度的透支(消耗)自己的身體。所以,如果你的身體無法承受這種折騰,那麼所謂的折騰也就變成了一個空口號而已。

其實,折騰是不分對象的,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也從來沒有說折騰會有特定的指引。所謂的“窮人”和“富人”更多的是很多人以一種以財富積累而被劃分出來的類型。事實上,如果單單只是以財富價值論來做區別,我想,無非就是有的人財富多一點,有的人財富少一點。所以,對於“窮人”和“富人”這兩個名詞解釋,我覺得還是應該用財富多和少比喻會更為貼切。

折騰的另一個說法就是努力,說白了,努力的方向對了,那麼你就有可能會鹹魚翻身。只是說有可能,而不是一個絕對值。因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換來你想要的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就不會有結果。但是,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對,就算你再怎麼努力,那也只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可能很多人會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會把自己努力當成一種賭注,有一種博弈的心理。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其多半是不會成功的。心理學上有一種概念,叫心理映射。通過自己的情緒,想法,來對一些事情做出一些主觀性的判斷。當然,我們不否認說人要有一點冒險精神,要敢於挑戰自己。但是任何的一項冒險和挑戰,它是有參照值的,它會相應的完成我們個人的匹配度。一旦超越了這個匹配度,人的身體和心理都變得無法承受和掌控,最後就會導致人全面失控。說得通俗一點,心理承受的失敗感和挫折感會把一個人的內心給徹底擊垮,增加了人的崩潰值。

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管你處在什麼什麼樣的年齡。有人覺得年輕就是資本,所以給自己儘可能多的選擇性。但是當你發現,你的年輕在同齡人中已經處於劣勢的時候,你的年輕就可能不再是你所謂的資本了。

所以,回到題目本身,我個人並不認為,折騰對了,就能變成所謂的“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關鍵點還是在於是否能耐夠完成相應能力的匹配。折騰,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帶有一定的隨意性,且帶有導向性。所以,覺得並不太合適。用努力,表達會更為貼切。因為它更為嚴謹,會讓人變得更加專注。


菩提天天談


對!對極了!

以我為例,我結婚在窮鄉僻壤,又超生了,分的幾畝貧瘠的土地,一年做下來也沒有多少收入,再看看身邊的老人,我不想象他們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去,也不想我的孩子做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一言難盡,就說說我做過的工作吧:

1.餵過老母豬(後來小豬仔賣過幾元錢一頭)

2.餵過大群‘來航雞’(雞蛋賣五角錢一個,因為喂得人太多,在農村集市上,根本就賣不出去)

3.進過包裝袋廠,縫紉袋子(沒有休息日,按天計算,滿勤月薪35元)

4.自己學著做豆腐賣,(老百姓沒錢買東西,都是用小麥交換,為得是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可以餵豬)

5.開過小店,風裡來雨裡去,到山東臨沂市,到浙江義烏市,購買日用百貨商品(可是在小村頭巷尾,也賣不出多少,後來也跟著別人倒騰過服裝都不了了之)

6.好在我能吃苦,又不愛賺便宜,有一位熟人說他們有個遠房親戚,在縣城做天然水晶眼鏡,賺很多錢,我讓他帶我去見見那位親戚,從此,我成了他們家工廠的一名員工!

一年以後,我自己當了廠長(說是廠長,也就是家庭小工廠)三年以後,我們在縣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的孩子們都走進了當地最好的校園!

多年後我的兩個孩子都出國讀了碩士!

我想說的是:沒有折騰,就沒有進步!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同行,千萬別賺小便宜,要有個好人緣,人緣好,機會就多,總有一個機會,會讓你翻身的!

那位熟人,我一直記得,後來我們幫助他家很多很多,再後來,我大兒子牽線,讓他的小兒子出國打工,在我大兒子工作的公司,時時在關照著,至今還在那裡工作!


優雅中帶自信


我是一個工薪階層,哥哥是個農民出身的商人,我和大家聊聊我哥哥的發展歷程,也許對正在創業的你🈶點幫助。哥哥從小生長在農村,初中畢業沒考上重點高中就輟學了,輟學以後,他沒有向大多數同學那樣回家務農,因為他覺得那時候的農村,讓他看不到希望,也不會實現它的夢想。他留在了縣城裡,在一家養殖場做小工,餵雞餵鴨,他原本打算學點技術自己辦養殖業,但他發現這個行業自己已經不喜歡了,工作環境味道太大了,可以說是頂風臭十里,完全不適合自己。於是他選擇了自己最愛的汽車駕駛,從學徒修車開始,學開大車,工錢逐漸增加,貸款買了自己的第一臺卡車,跑起來了運輸,營業額暴漲,賺了第一桶金,後來覺得危險品運輸市場廣闊,他又自己買了罐車,誠信經營,逐步壯大發展,現在已經是危險品運輸公司的老闆了。總結一下哥哥的歷程:做自己喜歡的事,腳踏實地,不斷開闊眼界,敢於嘗試,誠信經營,才會成功。



知足者常樂8423


理論上真的很對,折騰好像就是不斷的嘗試,一戰成名的也是有的。應該說不幹肯定不能成就事業,但是幹了也不一定成。我有個朋友就是真能折騰;第一次出國打工掙了50萬,回來後就來了個酒場,2年50萬賠了乾淨。後來又做生意,有積累了300萬,就投資開了個食品廠,結果5年有把這300萬打了水漂。你說他是折騰好,還是不折騰好?


大愛無恨劉成軍


我四年前就告訴我老公,中國有句話叫窮折騰,因為窮才要折騰,折騰有兩個後果,一個是折騰折騰就富了,另一個是,大不了還是窮,我老公聽了我的,前半年賠了8萬,半年後我們還清,又過了一年半,我們兩套房,一臺車,還厚微波存狂


奔跑的高跟兒鞋


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

1、乍一看的確很有道理。很多窮人走投無路,敢於一拼,結果成功了。其實深層次地看,

很多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窮才成功,而是因為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由量變變為質變,加上敢於拼搏,最後的成功僅是水到渠成而已;

2、其實創業風險是很大的,過程是艱辛的。你看到的只是極少數獲得成功的人,而絕大部分創業者一生默默無聞,有的生活倒退,連累家人,極少數甚至死都沒地方埋;

3、創業者的精神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沒有平時的積累,僅靠"敢幹″,那麼你的一生,將生活在焦慮和恐懼當中,以至於抑鬱症甚至於自殺,我並非危言聳聽;

4、這個觀點會對青少年有很大的負面作用。這個觀點忽略了要人要厚積薄發,沒有知識的積累, 你再怎麼折騰,也不會成功。當然,萬事都有例外,但是概率會非常的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僅強調折騰,而忽略知識的作用,以篇概全,對青少年是非常有毒害作用的;

5、所謂的折騰,我覺得更多的是指敢於奮鬥,青年人要敢於奮鬥,要鼓勵青年人奮鬥,這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但一定要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失去了這個前提,奮鬥就變成了瞎折騰。


窗戶紙那邊的你


這句話對不對,要靠實踐來檢驗,凡事沒有絕對,但就普通人的能力和運氣來講,還是輕易不要折騰,老老實實找個班上最好,這是因為:

1.窮和富的界限很難弄清楚。什麼是窮,什麼是富,誰給你定的標準?我國現在已經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月均一萬元是個標準,看看你能否達到這個標準,再說折騰的事吧。還有一個標準就是領低保的叫窮人,剩下的算什麼人就千奇百怪了,大衣哥沒出名時一年收入不到5000塊,但也不是村裡的窮人,出名後捐出一兩百萬了,但他的身價和三線明星比都不入流,你說他是窮人還是富人呢?基本標準都定不準的話能信嗎?

2.大部分窮人都抗不起折騰。

窮人基本上沒有什麼資本來折騰,能有份按月開工資的工作就很不錯了,想創業基本就是賣房抵押四處借錢,但又沒人脈資源和內部消息,折騰一歸招,大部分人都是被資本割韭菜的命。這次疫情之中,多少創業的商家沉舟折戟,連一個月都挺不過去,有個朋友辭職跑到海南花60萬盤個小店賣奶茶,從春節到現在只賣出一隻茶葉蛋,半生積蓄全沒了,搞不懂這類人折騰個什麼勁兒,好好上班不行嗎?

3.窮人的折騰叫瞎折騰,折騰光了連窮人都做不起。種菜的改養豬,賣服裝的改賣皮鞋這種算不上創業層面的折騰,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從擺地攤做起就能脫貧致富了,得開奔馳賣襪子才有搞頭。窮人折騰不對,會賠得血本無歸,原來的一點積蓄一點立足的資本都沒有了,你想當窮人,能夠低保條件嗎?靠折騰能致富,這個有點扯,還不如一招鮮,吃遍天,能在一行裡牟住勁幹成專家級的人物,才有可能改變命運。一家三代攤煎餅炸油條,搞出個百年老鋪,沒有不發財的。

關注梨酥情感 為您答疑解惑


梨酥情感


窮人要折騰是對的,但不能瞎折騰。

記得往年過年時,幾家人聚在一起,就開始談自己的小孩。

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一個阿姨的女兒,沒有什麼社會經驗,還嚷嚷著不過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要自主創業。

要搞微商,微商沒有弄起來。借爸媽的錢開服裝店,但生意慘淡,賠的血本無歸。

本來就是窮人,借來的資金折騰,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裡搞搞,那裡搞搞,美名其曰:我在創業,創業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經歷挫折難免。

這不是瞎折騰嗎?“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這句話對,也錯。是窮人沒有錯,只不過是更窮。畢竟你還負債了。


花辭春


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折騰是一種奮鬥的進取精神,不對是這樣就把富人給屏蔽了。

其實,應該是這樣 ,窮人手裡資源少,信息少,人脈少,能力不高,所以用折騰一詞有一種剽悍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但對於手裡有資源,有信息的富人來說,他們自然也要折騰,不過他們折騰的風險比窮人高,所以他們一般較冷靜,是用手裡的資源和信息,做規劃和預測。

本質上來說,大家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在不斷前進,只不過不能確定未來,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句話下半句說窮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那可曾聽過一句話,從身無分文,到負債累累?

不是所有人都是身無分文,到白手起家,那些負債累累的很多都沒有了以後,所以才聽不見消息,富人折騰的最大風險是變窮,窮人折騰的最大風險是自己的後半生打工還債。

其實風險都是不小的,可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切都是很短暫的,我還是覺得,我們更好的道路還是奮鬥。

讓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他取的經,而是他走過的路,讓千里馬成為千里馬的,不是它健壯的身姿,而是它跑過的千里。


成年人的悟道地


錯。

窮人之所以窮是思想還沒有改變,所以有句話叫“會賺錢的都是用腦力賺錢,不會賺錢的用苦力”。

窮人需要學習!這裡的折騰是多學習,多看,多實踐來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你如果總是一味的嚇折騰,那結果也真還是那樣“窮”。你要學會變通,從而舉一反三,那樣才會進步,所以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你不能以不變應萬變,那樣你會跟不上時代,思想一落後你註定還是窮人。

窮人需要堅持!富人之所以能富,很多的就是多堅持一下。當我們在看著一山還比一山高時,富人就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在做實事。當我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時,富人已經賺了第一桶金了。當我們怨天尤人,己人憂天時,富人已呼風喚雨而高枕無憂了,當我們丟了西瓜來撿芝麻時,富人已是富可抵國了……

窮人需要感恩!人窮志不窮,為什麼有窮,窮不過三代呢?為什麼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呢?這裡是告訴我們窮人,只要你學會在挫折中能站起來,多總結失敗的經驗,你一定會成功的!當然,我們要多懷感恩之心,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你人生中最支持你的人,感謝自己沒有放棄。

中國古往今來那些有成就的人,小的時候都是窮人,我們只要努力都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