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購買地鐵房,容易陷入哪些誤區?

購買地鐵房,容易陷入哪些誤區?

地鐵的主要作用還是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性,如果有地鐵盤是位於市核心周邊配套成熟區,那麼該樓盤價格並不該過多的被地鐵影響。相反,郊區的地鐵由於周邊配套並不完善,地鐵又會帶來周邊商業交通等配套的完善,那樣的房子才有增值潛力和投資價值。投資者們投資地鐵盤時,一定要看清楚該樓盤的被地鐵影響的附加價格到底值不值。

很多建在地鐵附近的樓盤,都打著“地鐵盤”的噱頭,吸引購房者。但是所謂的“地鐵盤”很多被購房者買了後,住進去就後悔。究其原因,還是對“地鐵房”的瞭解不夠正確,總結了一些購房地鐵房的誤區,供購房者參考!

购买地铁房,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誤區1:離地鐵近就是地鐵房

規範來講,地鐵房的標準是,距離地鐵站點步行5分鐘可到達的房子稱之為“正地鐵房”,10分鐘內到達稱為“準地鐵房”,15分鐘內到達稱之為“近地鐵房”。超出15分鐘的就不再是地鐵房了。那麼,購房者可以想一想,你在看房的時候,開發商是怎樣向你介紹自己的樓盤距離地鐵的距離的?應該對著沙盤,拿著閃光筆對你說是直線距離的居多吧,項目離地鐵是近,可步行過去的時間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誤區 2:離得越近越好

購買地鐵房除了出行便利之外,還要考慮到它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如果距離地鐵距離太近,出行固然方便,但是地鐵運行造成的震動和噪音以及龐大的人流量會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與休息。地鐵站處於地下,複雜的運行設備和各種不確定因素隨時都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安全隱患,威脅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距離地鐵並不是越近越好,一般而言,社區與地鐵站距離最少需要保持200米,人流量較大站口與社區之間則應距離300米左右。

誤區 3:是地鐵房就值得投資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