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長輩為老不尊怎麼辦?

範東臣


回答這個似乎有點難以啟齒.作為長輩應該是後人的榜樣.他的一言一行對後人的影響都是很大的.一個老人如果為老不尊.道德敗壞.不僅自己顏面掃地.後人也感到臉上無光。給自己和家庭都會帶來負面影響.有這樣一位老人今年七十多歲.兒子在外打工.兒媳一個在家.他經常趁兒媳睡著.前去騷擾.弄得兒媳整夜不敢睡覺.為這事告訴了丈夫.丈夫回來跟父親理論.父親死活不承認。兒子沒辦法.在家安裝了攝像頭。但為時已晚.妻子由於受到打擊患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一個好好的家庭就這樣毀了.記得前幾天看到一篇報道:說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去嫖娼.因不滿漲價.最後報警.因考慮其年事已高.免於處罰。但他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也會使他抬不起頭來.象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這需要全社會來關注.讓有些行為不端的老人感受年老不是法外之地。希望這些老人控制好自己的不當行為.確實為後人樹立個好榜樣.上賢才會下孝.幹萬去做那些令人唾棄的事.免得遺恨終生。


春夢秋雲


從前不敢說為老不尊,怕別人誤以為我不尊老,如今自己也是一把年紀,在地鐵裡已經有人為我讓座了,於是,增添了些許勇氣。

在我還是少年的時候,年長的人最喜歡說,你們這些孩子如何如何,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做事不及他們。的確,他們處事講規矩,待人有禮貌,把品行看得很重。在我生活的那座大院裡,年長的人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高聲喧譁,所以,他們也理直氣壯地制止我們扔石子、砸玻璃、打路燈,更不准我們打架罵街;他們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喝有喝相,因此也以身作則地告訴我們,吃飯不該趴著歪著,吃東西不能出聲,夾菜更不要如雞頭啄米,立時挺胸抬頭,坐時身板端正。不過,當他們被打倒、受批判、或者忙於各類運動時,我們就沒人管或者沒人敢管了。

在農村生活時,村裡還有不少受傳統社會環境薰陶過的老人,無論“成分”如何,也不管識不識字,對讀書、對文化,從眼神裡都透出一股敬仰之意。那份尊崇,我銘記在心。一位過去做過長工的老人,一位曾經乞討過的老人,一位有過殷實家底的老人,與我一起下田幹活,或一道進豬圈起圈時,都一再叮囑我:“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啊!而“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良言三冬暖,惡語六月寒”,也是幾位老鄉親的不時提醒。不過,村裡的年輕一代,從眼神到話語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當曾經教導我的那些老人已經故去,而我也邁向老年時,情形又大不相同了。吐痰、吵架、罵街、打赤膊、不排隊、高聲喧譁、攀折花木、不走人行橫道,長者的數量在增多;將救人誣為撞人的,也是一把年紀;我住的小區門口,總看見有人白髮皤然,卻雙手抓住樹幹來回晃悠,自稱鍛鍊。幾年前在公交車上遇見的一幕,我更是終身難忘。一排4人的座椅,有一對老夫婦佔了2個半,我請他們挪動一下,不料被老太太罵了15分鐘,“你個年輕人,有座就不錯了!”我告訴她,我的路程是1個半小時,現在半個屁股懸在半空中,而且我也早已不是什麼年輕人了。她的老伴卻衝我喊道,你少說兩句!我在美國和歐洲旅遊,多次看到同行的小孩在不斷提示爺爺奶奶,過街要走人行橫道啊、說話不要那麼大聲啊、吃自助餐別浪費啊!而這些,原本應該反過來提醒才合乎情理。

人,是看著父輩的背影長大的。品行的教育,書本不管用,課堂不管用,只能依賴家庭和周圍的長輩言傳身教,靠的是耳濡目染。回想我們這一代和年紀稍長的那一代,成長期間有許多空白,也有很多盲點,最該接受道德哺育、情操導引、汲取文明的時候,不是浩劫,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結果,等到當了父母輩或者祖輩,以身作則,也就無從談起了,而為老不尊,則更成了一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