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累計2500公里接送130多位病人到19家醫院,51歲幹部一月跑成“活地圖”

累計2500公里接送130多位病人到19家醫院,51歲幹部一月跑成“活地圖”

累計2500公里接送130多位病人到19家醫院,51歲幹部一月跑成“活地圖”

楚天都市報3月5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昌宣)“小王,不要跟著導航走,要從三弓路進,穿過一個社區繞進去……”昨日,51歲的馮宇雁“自帶導航”指揮著隊員將一名病患接送到指定地點,自己則獨自前往另一地點接一名病人去隔離點。

馮宇雁是武昌區珞珈山街公共服務辦公室科長,此次疫情期間被臨時任命為珞珈山街醫療組副組長,分診治療和轉運病人成了他每天的主要工作。經過一個月的打磨,如今他已“自帶導航”,心裡有本“活地圖”。

武昌區珞珈山街醫療組剛成立的時候,固定人員只有馮宇雁一人,主要工作是轉運重症患者。“街道指揮部告知病人具體地點和信息,由我將其轉送到定點醫院。”馮宇雁二話沒說,開著自己的私家車,為轉運車輛“保駕護航”。最艱難的時候,他既當司機、又當轉運員,還兼任跟車人員,夜以繼日奔走在轉運病患的戰線上。

累计2500公里接送130多位病人到19家医院,51岁干部一月跑成“活地图”

慢慢地,轉運組擴展為包括3名專職司機在內的9人轉運團隊,還配備了3輛轉運專車,轉運對象也調整為轄區所有病人。除了將出艙患者接到隔離點,將隔離期滿人員送回家,送病人去醫院做核酸、CT檢測,有時還要送其他基礎病人去醫院就醫。

“工作最晚到臨晨3點,最早也要持續到晚上12點左右。”馮宇雁說,多的時候,一天要接打300多個電話。

一個月下來,馮宇雁駕車護航、與轉運病患同車護送里程超過2500公里,遍及武漢市19家定點醫院,轉運了130多位病人。對各家醫院的到達路線、進入方向、發熱門診位置、交接程序等了如指掌的他,跑出了一條“珞珈轉運路”,還笑稱自己已經成了此次抗“疫”戰鬥的“活地圖”。

累计2500公里接送130多位病人到19家医院,51岁干部一月跑成“活地图”

轉運人員經常會近距離接觸病患,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馮宇雁細心地給每位隊員準備了一個小噴瓶,裡面裝滿醫用酒精。每一次出任務,他都會再三叮囑隊員,要隨手帶著小噴瓶,隨時對門把手、袖口、鞋底等部位進行消毒,防止感染。每趟任務回來,他都叮囑隊員及時將小噴瓶裡的酒精補滿備用。截至目前,轉運團隊工作運轉及人員身體狀況均保持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