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他,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災,奮戰一個多月;

他,參加河南省省直工委舉辦的“學習強國”挑戰賽,獲得一等獎;

他,1月21日參加河南省第一例確診病人的流調,先後到南陽、周口等一線開展疫情防控技術指導;

他就是河南省第二批援鄂防疫隊員,省疾控中心消殺所副主任技師唐振強。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2020年2月21日,在得知中心將要選派援鄂防疫隊員時,唐振強第一時間報了名,並獲得批准。晚上回家時,他才對在醫院上班、同樣春節一直加班的妻子說:“消毒工作需要專業和體力兼備,我是男同志又是黨員,我必須上”。疫情發生以來,因工作需要,他們倆口每天要上班,只有把剛上初一的女兒送給小孩姥姥照看。在生活中,他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在疫情面前,他牢記自己是衛生防疫戰士,毅然選擇做一名逆行者,奔赴疫區!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到達武漢的當天晚上,他和消毒組的所有成員就投入到了當地的消毒防控工作。每次執行消毒任務都是與病毒的正面交鋒,防護服就是他們的最強盾牌。但由於物資還相對緊缺,為了節省防護服,他們一整天幾乎不喝水,穿尿不溼進行消毒作業。雖然是冬天,但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裡還是捂得汗流浹背,護目鏡和口罩在臉上一遍遍留下印痕,三四十斤的消毒液一背基本就是大半天!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由於防護的密閉性導致護目鏡充滿霧汽,再加上有時室內的光線比較暗,更需要消毒時百分之百的謹慎。然而對我們來說,消毒難度並非只有這些,負重涉“水”消毒則是更大的考驗,地面因噴上消毒液後,穿著防護服,變得非常溼滑,一步走不好就會摔倒,甚至受傷。有時需要扶著牆壁,對著一片又一片的地面和空間噴霧,不留一點死角,近一個小時才能完成一個病人家的終末消毒。然後下樓,再爬上其他樓層患者的家裡……再下樓再爬樓……消毒結束後,把噴霧器放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一二十分鐘後才緩過來勁!摘掉護目鏡,脫掉防護服,身上的衣服早已溼透。”唐振強說,為患者家庭終末消毒,這是我和隊友賈永華、姬衛華在武漢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密閉的防護服再加上沉重的噴霧器,一天下來,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但我們仍然要堅持著,直到完成每天的最後一個病家終末消毒。有時,完成當天所有任務到達駐地已經是晚上7、8點,衝完澡,換上衣服,吃完隊友們重新給我們加熱的盒飯,雖然疲憊,但過得非常'充實'”。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唐振強和隊友在武漢的工作除了直接承擔消毒任務,還要參與對當地消毒工作技術指導和方案制訂,這對他們來說這原本是相對“輕鬆”的一項工作,現在,因為疫情防控的緊迫,時間就是生命,他們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了極致。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在與唐振強連線時,他說,“3月2日,我們來武漢的第九天,早上6點,吃過早餐,和隊友們一起乘坐30分鐘左右路程的班車前往辦公場所——礄口區疾控中心,武漢的天空,黑色的濃雲擠壓著,掩去了剛剛的滿眼猩紅,颳著冷風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剛到辦公室,接到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需要消毒專業人員和傳控人員一起,配合有關民政部門同志檢查礄口區數十個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和消毒措施。此時,雨滴就像千萬個傘兵,從空中跳下來,降落在地面上,向上看去,雨滴連在一起像一張大網,掛在我們的眼前。為了及時完成工作任務,我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認真細緻的查看每一家養老機構的消毒物質儲備,消毒記錄,不同消毒劑使用的適用範圍和注意事項等等,確保每一個消毒措施落實到位,徹底切斷病毒傳播。由於時間緊迫,午飯也顧不得上吃,一直到下午5點左右完成任務。脫下防護服,全身衣服已經溼透,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

疫線疾控人:“強”勢出擊,消滅“病毒”

回到到駐地,收拾完畢,吃過晚飯已經是晚上8點20分,突然又接到國家疾控中心通知,到武漢市疾控中心參加消毒方案制訂討論會,直到凌晨2點,討論才結束,坐上返回駐地班車,我凝視窗外,路上異常的沉寂,下了一天的雨,變成了綿綿的細雨在黑夜裡飄著,看不清,卻聽的真真切切,望著一棟棟高樓,思索著困在住宅裡的武漢同胞不能出入,他們忍受著孤獨、委屈以及生活中各種的不易,不禁潸然淚下。”在電話中,聽著唐振強的聲音有些沙啞……


疫情不退,我們不還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黑夜過後,總能看見最美的太陽

冬日已去,期待春暖花開

希望四月櫻花爛漫時

武漢不再封城

千千萬萬人在樹下看櫻花

櫻花在樹上看遍千千萬萬的人!

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