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熟悉湘潭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湘潭市區特別是河西其實有很多的歷史建築和名人故居,但缺乏統一有效的規劃,1月20日,湘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湘潭中心城區核心區“一江兩岸”城市設計》規劃修編,欲將湘潭市中心濱江片打造成“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核心景區。


規劃範圍


位於湘潭市中心城區核心區湘江兩岸,總用地面積7.74平方公里。其中河東部分由湘江-湘黔鐵路-福星東路-雙擁北路-河東大道-寶塔北路-福星中路-東泗路圍合而成,用地面積5.6平方公里,河西部分由湘江-湘黔鐵路-熙春門路-新梁街-沿江路-新馬路圍合而成,用地面積2.14平方公里。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區位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衛星圖


總體空間結構


一江兩岸核心區以一帶·一軸·一核為總體空間佈局,延續歷史,聚焦兩岸,強化中軸。實現古與今的對話,江與城的互動,歷史與生態的延續。

 一帶:河西曆史風情帶,串聯六大景區,延續千年歷史。

 一軸:河東現代文明軸,連通城市地標,重塑湘潭中心。

 一核:古城寶塔隔江環抱,構成湘潭綠核。多條綠脈通江,匯聚濱江活力。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總體空間結構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功能結構圖


總體功能佈局


 “一軸”:中央公共活力軸

 “兩帶”:河西濱江風光帶、河東濱江風光帶

 “八片”:十八總河街片區、雨湖綜合片區、古城核心、三義井生活片區、建設路生活片區、寶塔核心、五里堆生活片區、月華商貿住區

  

城市設計設想


  1)河西片區 —— 四大構想,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的核心景區,留住城市記憶。

構想1:找尋古城牆的記憶 —— 環城帶狀城牆公園。

構想2:保護馬車時代的千年老街 —— 永不拓寬的步行街城正街。

構想3:留住城裡頭的記憶 —— 三大古城懷舊地,湘潭歷史基因庫。

構想4:再現城外十八總商業街的輝煌—— 十八總、扁擔市、金湘潭。

 2)河東片區 —— 三大構想,強化城市中軸,重塑城市中心

構想1:強化中軸 —— 建設月華通江軸,打通都市任脈。

構想2:搶佔高點 —— 規劃湘潭第一高樓,重建湘潭商務中心。

構想3:一花五葉 —— 綠道興城。

 3)兩岸互動 —— 兩大構想,點亮湘江

構想1:保護老祖宗留下的風水金三角——萬樓-寶塔-唐興寺視線通廊。

構想2:水上游湘潭—— 完美展示千里湘江第一灣的魅力。

控制性規劃詳細內容


 (1)規劃規模

規劃區用地面積為774.20公頃,其中建設用地765.58公頃,佔總用地的98.89%。考慮規劃區的功能定位、就業容量和用地的彈性調整,規劃區可容納總人口為10萬人。

 (2)土地利用規劃

居住用地:規劃居住用地為153.36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0.03%。各居住區規劃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選擇合理地段,配置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形成良好的居住環境。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規劃區內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總面積121.63公頃,占城市建設總用地15.89%。主要包括行政辦公用地、文化設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醫療衛生用地、體育用地、文物古蹟用地和宗教用地等。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區內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包括商業設施用地、商務設施用地、娛樂康體用地和公共設施營業網點用地五類,總用地面積90.68公頃,佔建設用地的11.84%。

商住綜合用地:規劃商住綜合用地面積46.65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6.09%。

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規劃交通設施用地163.25公頃,占城市建設總用地的21.32%。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用地、軌道交通線路用地、綜合交通樞紐用地、交通站場用地、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和社會停車場用地。

公用設施用地:包括供應設施用地、環境設施用地、安全設施用地及其他公用設施,總面積10.47公頃。其中供應設施用地面積0.32公頃;環境設施包括垃圾中轉站和公廁,用地面積2.48公頃;規劃安全設施主要包括消防站、防洪設施用地,總用地面積7.67公頃。

綠地:規劃綠地主要包括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和廣場用地,共179.54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3.45%。公園綠地結合城市主要幹道和居民生活中心佈局,包括一橋橋頭公園,雨湖公園、三橋橋頭公園、寶塔公園、木魚湖公園、濱江風光帶等以及沿城市幹道和居民生活中心呈點狀佈局的街頭綠地等,總用地168.08公頃;防護綠地主要沿鐵路專用線佈置,用地面積6.65公頃;廣場用地主要包括木魚湖廣場、寶塔公園南廣場、廣場南路北廣場入口廣場、紅旗路與福星中路交叉口,用地面積4.81公頃。

 (3)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規劃區內公共服務設施眾多,包括行政辦公設施、文化設施、教育科研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社會福利設施、文物古蹟、宗教設施、商業、商務、公用設施營業網點以及其他服務設施,總用地面積121.64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15.89%。

 (4)歷史文化保護規劃

保護框架結構:將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遊覽有機的融入城市景觀大系統之中。

城正街——湖園路景觀軸:以城正街街區、雨湖公園兩大景觀區為主體,內容包括傳統商業街、文廟、三義井、抗日英雄紀念碑、關聖殿、夕照亭等。

歷史文化街區:街區西側有教育設施用地和歷史的文化遺蹟,傳統文化氣息濃厚,參觀場所較為安靜,民俗活動場所較為熱鬧。與其相鄰的城市公共綠地:雨湖公園和湘江風光帶等,既是富含湘潭市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氣質的公共空間,又是舊城區的生態基礎設施。

月華軸:以寶塔公園為主體,主要建築為寶塔、天師宮以及周瑞龍父子墓。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

文物古蹟保護:區內文物古蹟眾多,規劃依據《湘潭城市歷史人文保護名錄調查》以及《湘潭市2018年曆史建築名錄彙編》對區內歷史文化設施進行落位,其43處集中在河西片,河東片1處,合計44處,佔地約3.59公頃。按照保護級別將各文物估計進行分級,片區內擁有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未定級文物以及歷史建築,規劃將保護與利用相結合,保存湘潭老城的歷史格局,形成湘潭獨有的古城記憶。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

核心保護區範圍及保護要求

城正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區範圍:北接西禪路,南臨濱江中路,東西兩側至湘潭文廟和湘潭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的保護範圍,面積2.79公頃。

依法保護文物保護單位、文保點,如需改動必須嚴格按照保護規劃執行並經過上級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審定批准。較大的建築活動和環境變化應由上級城市規劃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會通過方可執行。

    建設控制地帶範圍及保護要求。

  城正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的範圍:南至沿江中路,北至西禪路,西至喇叭街,東至通濟門路;總面積為8.86公頃。

    控制該範圍內建築的性質、高度、體量、色彩及形式;保護該範圍內歷史街區的外部自然環境:湘江、濱水岸線,雨湖公園等;保護區域內散點分佈的文物古蹟;引導該範圍內園林景觀設計;保護碼頭、河埠和纜石等十八總商業街設施。

 (5)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區內道路骨架採用“方格路網”的形式, 規劃區道路幹路網結構為“五橫三縱”。

五橫 ——熙春門路、沿江中路、濱江中路、福星中路和河東大道。東西向道路主要承接聯繫不同功能組團的作用,加強片區對外的聯繫。

三縱 ——分別為建設北路--建設中路、通濟門路—寶塔北路和文星門路-雙擁北路,加強河西、河東兩個片區的聯繫。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土地利用規劃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開發強度控制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建築高度控制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道路交通規劃圖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公共交通系統規劃

打造千里湘江第一灣5A景區!湘潭中心城區濱江片規劃修編

城市設計框架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