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作為父母,不要在人前數落自己孩子的缺點”,對此你怎麼看?你做到了嗎?

海雲海


在外人面前總是數落自己孩子的缺點,這應該是一種發洩,特別是當對方也在談論孩子的種種問題時,更容易產生共鳴,久而久之,這會變成一種習慣,不管在何時何地,遇人就會數落孩子。



非常反感這樣的行為,每個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要給予平等的尊重,何況是自己的孩子呢,很多時候,對別人都是無條件寬容,唯獨對自己家人各種要求,這種情況普遍存在,絕非個例。可以看下我寫的另外一篇文章《日本教育帶給我們的思考》,希望對你有一些幫助。



首先,孩子有缺點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受這個年齡段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環境限制,他們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也會所不同,什麼是正確的,什麼又是錯誤的?其實是相對的,我反對的成年人總是以“我認為,我覺得”自居,彷彿自己說的就是真理一般,可想成年人的認知也是千差萬別,有的還不如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也是一位孩子的媽媽,雖然在一些方面還需要努力提高,但是我不會人前數落孩子,給他一定的尊重,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一樣的,錯了就要批評,虛心接受,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孩子的安全感也是建立在家人的信任基礎上,願每個人對孩子少一點責備,多一點理解,共勉〜


米米的時光日記


我從小就挨我父親打長大的,我記事起,我和大我五,六歲大哥哥玩,回家我父親暴打我,看見人家比我大的孩子回家吃大餅炒雞蛋,而且我父親大手特別有力氣用很粗鐵棍暴打我屁股,我父親在我心裡是反面教材,所以我很少打兒子。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太重要了!


順利33906256


很認同,我就是從小在人前被我媽媽數落大的,我馬上30了。現在見著鄰居都挺尷尬的,不自信。

我現在也有孩子了,從來不會在外人面前貶低我的孩子。有時候犯錯了,我會及時糾正,告訴她這樣是不對的。但不會一直在外人面前貶低她


張三沒


如果您是父母,則不應將您的孩子數在別人面前。 不要以為孩子還年輕。 實際上,他們非常敏感,自尊心很脆弱。 就像我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女兒兩歲半一樣。 她生氣了褲子,低下頭,尷尬地躲在我身後,但是她不敢看著別人。 實際上,她還知道,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也討厭父母將自己的成績和其他方面與他人進行比較。 也許在她的心中,這可以激勵我,但它實際上也會導致我的自卑,並覺得一切都遜於別人。


勁嗨音樂


每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能夠有所作為。但隨著社會步伐的加快,信息渠道的擴寬,很多孩子在家長的期望下未能如家長所願,真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
面對孩子不理想的成績、不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部分家長一籌莫展,心裡憋得慌,於是在親朋好友、鄰居面前一吐為快,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把自己的孩子數落的一無是處,而且是越說越生氣,類似於“廢鐵一塊”“笨蛋一個”“沒出息”“比某某家的孩子差遠了”“不知道給自己爭氣”等等宣洩之詞是出口成章、連綿不絕。說實話,孩子在此等情況下是很丟面子的,恨不得找個老鼠洞鑽進去。
如果家長經常毫不考慮後果的在外人面前如此數落孩子,將會給孩子和家庭埋下深深的隱患。

第一、有些孩子會越來越自卑,尊嚴和自信也就沒了,因為好事不出村、壞事傳千里,家長說完痛快了,但孩子今後可能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下生活,他很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孤僻、在同學尤其是親戚面前抬不起頭來。


第二、逆反心理強的孩子,會在丟面子的同時滋長逆反心理,
有些家長會說:“有逆反心理他能把怎麼著。”但問題不是這麼簡單,矛盾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有爆發的時候,現在由於教育方法不當而引起的悲劇已經很多了,因為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也是易傷害的,如果家長不加以注意,總是在公眾場合對自己的孩子橫加指責,那麼與孩子的隔閡會越來越深,當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家長的話孩子一句都聽不進去,就會出現無論家長說什麼孩子都抬槓的現象。有些家長和我聊天時非常納悶,總是找不到原因,而造成說什麼都抬槓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當著外人數落孩子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希望部分家長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美好的的未來、為了自己不生氣、少鬱悶、為了家庭的和睦,能夠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改變一下對孩子的教育策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5165051580e41538c1247362a0b60bc\

徐開心


人前教子,人後教妻,可能是一種傳統觀念,但我並不認同。記得,一次我聽到一個媽媽抱怨,唉,我這個孩子呀,學習又差勁,天天晚上就是看電視,作業也不好好寫,出門見到人也不打招呼,頭疼死了!

她孩子在一邊,露出不屑的神情,頭扭向一邊。

這種教育,有時候不僅得不到正向效果,反而激發孩子的逆反,叛逆,或者自卑,不自信,孩子雖小,他有時候只是自控力差,貪玩,他也有自尊心,而且很脆弱。

前兩年石門一中跳樓自殺事件,正是父親當眾辱罵兒子導致的悲劇。

民國文學家胡適的母親,就深深懂得人前不訓子。他父親去世早,母親將他撫養成人,家教是很嚴的,如果犯了小錯,母親會嚴厲地望他一眼,他立刻就不敢再犯,次日早晨,母親會好好教育兒子,反省錯誤。如果是大錯,母親再生氣,也會等晚上再單獨責罰。正確的教育,讓他改掉了調皮搗蛋,變得很有教養,專心鑽研學問。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當眾批評教育孩子,而是沒有外人在場時候再好好教育孩子,分析錯誤所在,總結原因,讓孩子明白利害關係。

這樣才能保護孩子自尊心,讓孩子誠懇接受批評,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飛鴻一現


。往往有時會弄巧成拙了,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更多的煩惱。這也是體現父母的素質問題,在別人面前說孩子的缺點也折射了做父母的教育不當。以前我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孩子多少天都沒搭理我。後來就是當孩子有缺點時回家再教訓,再說服。有句老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聶梅花


以前聽說過一句“當面教子,背後教妻”,意思是說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以便讓他有羞恥心,下次不再犯。妻子出現錯誤,應該在背地裡討論,不能當著人面,照顧妻子的自尊心。

這實際上是親子關係問題,親子關係好,才能溝通。

現在我認為應該是當面表揚肯定孩子,當孩子高興時心情平靜時,孩子允許時指出孩子缺點,提升的地方,這樣孩子容易接受。

在人前數落孩子,孩子沒有自尊心,如果孩子有力量,孩子會反抗,讓父母下不來臺。在人前數落孩子增強其他人信心,讓外人有所學習。

同時人前數落孩子顯示出家長以大欺小,顯示出家長無能,顯示出家長不冷靜。

相信您已經有了滿意的答案。





心理社工暖光


有些父母有時喜歡和鄰居和客人交談:“我的孩子學習成績總是不好,經常考試不及格”或者“我的孩子就喜歡打電腦,還沉迷其中,讓我很生氣!”父母這樣說的時候,可能本意並不是要說孩子的不好,只是一時的憤怒或心血來潮,或解釋自己的責罵孩子的原因。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這都不對。所以在前面外人說孩子的缺點,一點也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孩子可能在親戚朋友或者其他人面前很沒面子。

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時,他們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並且也會感到羞恥。孩子自己的缺點,家庭成員知道其實無所謂了,但如果外人知道了,孩子會覺得很沒面子,甚至感覺自己面對別人的還是都會抬不起頭,讓孩子感到羞恥、尷尬。因此,在與外人交談時,父母應該要避免談及孩子的短處,不揭短是最重要的。因為父母無意中告訴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缺點,這無異於告訴第三個人他不是一個好孩子,這對於父母教育孩子和孩子未來的成長都是很不好的。

相反,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在孩子身上的那些細小的進步時,父母們必須始終堅持要予以肯定和適當的鼓勵,讓孩子不斷朝著好的方向繼續努力。例如,當一個局外人稱讚某母親或她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說:“是的,孩子最近很努力,取得了一些進步!”孩子感到光榮的同時,也會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棗莊人身邊事


是的,作為父母不要在人前數落自己的孩子

首先,換位思考一下“我們自己喜歡被人人前數落嗎?即使我們知道確實是自己做錯了,也希望對方可以私下裡溝通,對吧?”

其次,孩子在2歲左右,就已經有自我意識,開始明白“你,我”的概念;當孩子在3歲左右,邏輯概念形成,自尊心也開始形成;而到了5、6歲自尊心開始加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個沒有太多經歷的孩子;作為家長如果經常在人前數落孩子,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自尊心受到威脅;容易促使孩子面對困難就退縮,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什麼都幹不好!

所以,想要孩子能夠獨立思考、有自信心、有責任心、有優良的品格;作為父母遇上任何問題都不能在人前數落孩子;而是以賦能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

我是從孩子出生到今天都沒有在人前數落孩子的任何;即使知道孩子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我也就放在心裡,然後回家關起門來,抱起孩子/拍著孩子的肩膀跟他面對面,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與他平等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