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人也“呵呵"

“流言止於智者,聊天止於呵呵”。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近年來,“呵呵”幾乎被公認為是最令人反感網絡詞,沒有之一。“哦”可忍“呵呵”不可忍。

“呵呵”幾乎可以用到任何地方:贊同時,呵呵,反對時,呵呵;又贊同又反對時,呵呵,不贊同不反對時,呵呵;高興時,呵呵,難過時,呵呵;相聚時,呵呵,分別時,呵呵。在興高采烈的聊天激流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呵呵”,意味著對話到了盡頭,應該結束了,大家各自洗洗睡吧。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這句言簡意賅約定俗成的結束語,想必大家都用過,但你知道嗎,“呵呵”這個詞不是今人的獨創,而有悠久的歷史。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呵呵”:我本清純

有人考證,“呵呵”的使用記錄,最早出自《晉書·石季龍載記》: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韜得寵,派遣刺客殺了石韜。臨葬前,石宣


《晉書·石季龍載記》


“乘素車,從千人,臨韜喪,不哭,直言‘呵呵’,使舉衾看屍,大笑而去”。


“呵呵”本來是胡人之間流行的一種笑聲。入唐後,唐王室本來就有胡人血統,加之採取兼容幷蓄的國策,“呵呵”這種胡人的笑聲也順理成章地傳入了中原。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晉書》


這個“呵呵”簡直意味深長,有春秋大義,是斟酌用詞的範本。曾有人認為蘇軾最早使用“呵呵”一詞。後有“好事者”繼續尋找——感謝網絡資源——並發現,在蘇軾之前,唐代詩僧寒山寫過“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唐代詩人韋莊寫過“熏熏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長笑人生能幾何”和“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可見“呵呵”二字,既表示類似太子石宣這種冷囂張,還代指情緒上的灑脫、豁達。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全唐詩》中“呵呵”一詞有三見:


《全唐詩》


1.寒山《詩三百三首之五十六》:“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

2.韋莊《天仙子》:“醺醺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長笑人生能幾何。”

3.韋莊的《菩薩蠻》:“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景佑元年(1034年),歐陽修在《與王幾道一通》中寫道:


《與王幾道一通》


“某頓首白幾道先輩足下:段氏家人至,蒙示書及詩,並子聰、聖俞書與詩。後於東山處,又見詩。何其勤而周也。聖俞得詩大喜,自謂黨助漸熾,又得一豪者,然微有飢態。幾道未嘗為此詩,落意便爾清遠,自古善吟者益精益窮,何不戒也。呵呵。”


宋代歐陽修、蘇軾等人常在信中和文章中使用“呵呵”,表示情緒上的樂觀,快樂,顯示了這個詞的“源遠流長”。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其實“呵呵”在宋朝是最流行時期。蘇軾最喜歡在書信裡用“呵呵”,在已經整理出來的書信中,

他至少對別人“呵呵”了45次。

例如:

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與鮮于子駿》)

大意:我寫的詞雖然沒有柳永的範兒,但是風格獨立,也自成一家,呵呵。

不爾,不惟到處亂畫,題雲與可筆,亦當執所惠絕句過狀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與文與可》)

大意:你要不給我的詩畫畫,我就自己亂畫,然後寫上你的名,還到法院告你答應了卻不給畫,讓你賠250匹布帛。呵呵。

黃州時期,蘇東坡在《與陳季常》一信中寫道:“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

大意:只要晚上睡得好,和你的詩很快就能寫出來,你難不倒我的,呵呵。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但其實,在宋代最喜歡用“呵呵”的是一些著名的禪師,尤其是在說一些偈語時。

從這個意義上講,“呵呵”可謂是根正苗紅。蘇東坡恐怕也不會想到,在若干年後,他喜歡用的“呵呵”竟落得如此下場,呵呵。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禦寇所居,國不足,豈賢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貧樂淡,乃士常事,一動未可知,宜審決去就也……(米芾《德忱帖》局部)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呵呵”:我也可以很潮


再往後,魯迅先生也玩過“呵呵”,壹讀君隨手翻翻就看到了兩處(見於《立論》和《且介亭附記》),而且魯迅先生玩法很潮,和當下最新的用法十分接近。下面是《立論》全文:

魯迅《立論》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閤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願意既不謊人,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 he he he he!’”


魯迅先生,您的“呵呵”實在用得太九零後了,呵呵。


收藏趣談 | 古人也“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