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

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欽定四庫全書《河南通志》·《卷五十二·古蹟志下》載“牡丹村,在南召縣西北八十里,呂純陽飛劍(斬黃龍)處。”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誌》“卷之二”《古蹟志》載:“牡丹村,在南召縣西北八十里,呂純陽掛劍處。”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當時的南召縣治是雲陽鎮,以上所載是說雲陽西北八十里有一個村叫“牡丹村”,八仙之一的呂岩(字洞賓),道號“純陽子”,曾在此“三戲白牡丹”、“飛劍斬黃龍”。現在“牡丹村”到底在哪裡?筆者遍尋古籍,並請教南召碩儒,皆曰不知,按方位推算,應該在演藝山深處,小店與留山交界處。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牡丹村成了歷史迷津,但南召卻留下了綠野仙蹤。我給同事講這些的時候,同事突然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八仙?而不是七仙或九仙?並且每個地方都有八景,‘八’字到底有什麼魔力,使人們從古到今倍加推崇?”,就這個問題,我給同事講了很多——

現代人對“八”這個字十分推崇,車號帶“八”,手機號帶“八”,出行選擇含“八”的日子,因“八”和“發”字音相近,所以認為非常吉利。其實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古人也非常推崇“八”這個數字,但和今天人們的理解卻截然不同。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八”,甲骨文寫作“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說文》解釋“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這說明中文裡的“八”剛剛出現的時候,與方位區分有關。古代有關“八”字的詞語非常多。八卦之象被說成了八個方位之象: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這八個方位被稱為“八極”、“八維”。它派生出了很多帶八的詞語,如八柱、八荒、八音、八陣、八靈、八神、八字、八景、八仙等。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在中國古代,10以內的數字都與天地對應,奇數代表天,偶數代表地。天大地大王亦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說明天子是喜歡土地的。八是“數之大者”,說明天子的胃口很大。古代天子享受用“八佾”,祭祀用“八簋”,用車需“八鸞”,馭臣用“八柄”,統率萬民用“八統”,治理國家用“八政”等。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八字算命始於唐朝時期,大概從那時開始,“八”的迷信色彩開始濃厚起來。這是對“八”的崇尚與佛教有直接關係。由於釋迦牟尼的生日是中國農曆的四月初八,所以中國人更加崇拜“八”字。這種崇拜也影響到法律,例如清代律例規定,四月初八不理刑名。同時影響到道教,把一些神通廣大的人稱為“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大概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成語,也刻意探尋過過海的“八仙”都有誰?結果是從小就知道“八仙”是“張果老、鐵柺李、漢鍾離、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藍采和與曹國舅”幾個修道成仙的人。並且知道鐵柺李的葫蘆,漢鍾離的芭蕉扇,張果老的漁鼓,呂洞賓的純陽劍,何仙姑的風荷,藍采和的花籃,韓湘子的洞簫,曹國舅的玉笏板稱為“八寶”,都有包羅萬象之能,鬼神莫測之機。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八仙”的印象定格在腦海裡,一直到過了不惑之年,快知天命的時候,和三姐,小妹一起,領著我那個最小的“棉襖”,遊覽了中原規模最大的千年皇家道觀,東漢湖陽公主修真之所——煉真宮。頓時大吃一驚,顛覆了我對“八仙”的認知,原來在道教供奉的諸神中,我所“認識”的“八仙”只是“中八仙”,除了他們外,還有“上八仙”和“下八仙”的存在。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煉真宮供奉的上八仙是“福、祿、壽三星,張仙、東方朔、陳摶、彭祖、驪山老母。”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煉真宮供奉的“下八仙”是“廣成子、鬼谷子、孫臏、劉海、和合二仙,李八百、麻姑。”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從南召的“仙人遺蹤”來認識人們眼裡的“八仙”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下八仙的傳說種種不一,跟地域時代都有關,所以下八仙很混亂,基本上有四組。還有三組分別是:

王喬、陳戚子、徐神翁、劉伶、陳摶、畢卓、任風子、劉海蟾。

張仙、劉伯溫、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魯寧秀、牛郎、織女。

羅聖主、張仙、魯班、張千、李萬、劉海、劉伶、杜康。

這些八仙的傳說,都是起源於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所以傳說也就不一樣。在民間影響頗為廣泛的、眾所周知的也就是所謂的中八仙了。

仙人已去,軼聞傳世。道教所敬奉的仙人在當時都是活生生的人。看來襟懷超脫,世事洞明便是神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