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鄉鎮公務員一邊是提副科,一邊有機會調到市直單位,該如何選擇?

水神4259


市直機關很隨便就能當正科,再下去任職就是副處。即使不下去,待遇也比基層機會多,待遇好


維也納206636717


正常情況下,毫無疑問應該選擇市直單位!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一箇中學同學和一位大學同學,中學同學大學畢業之後考入了某鄉鎮公務員,而大學同學先是當兵2年,然後考入了重慶市某部門單位公務員。

而中學同學一直都在鄉鎮工作,工作了近20年,前不久終於被提拔為正科級領導。按他的話說,可能這輩子能夠被提拔到副處級領導,便是到頭了,所以他還在繼續努力,希望能夠現實自已這個最終的目標。

而我的大學同學早在2009年便已是重慶市某部門單位辦公室主任了,已經當上了正處級領導,在2018年他便被調到重慶市某部門做單位副職領導,已經躋身副廳級高幹行列,現在可謂前途無量。應該是我大學同學裡仕途最好的一位了。

這就是差不多同期參加工作,只因所處的工作平臺的不同,多年之後便出現了天差地別。所以足見工作平臺越高,升遷的機會便越大。

所以按通常思維來選擇,那麼題主最好選擇市直單位,而不是鄉鎮副科級領導,畢竟市直單位晉升的空間更大,機會更多。

當然如果題主選擇市直單位,往往是機會與挑戰並存,如果沒有突出的工作能力,要想被提拔還是很不容易的。

更重要的是題主現在的年齡狀況如何。若是而立之年了,在市直單位去上班工作,從零開始起步,那也是沒啥機會的。因為根據《新公務員法》的要求:幹部隊伍年輕化。所以你根本就不佔年齡上的優勢。

因此如果題主年齡較小,不到三十歲,便大膽去市直單位;若是三十五歲了,即使有能力,也還是選擇鄉鎮副科領導為好!如果題主在市直單位有很好的人脈資源,則另當別論了。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毫不猶豫去市直。我11年考公務員到鄉鎮的,去年考了遴選跳到市直單位,走之前已經幹了兩年副職班子成員,能切切實實感受到這其中的差別。鄉鎮工作千頭萬緒,進了班子,自己分管一塊,還有駐村,還有扶貧、環境整治等各種工作抽你幹活,如果手底下沒得力幫手,比干辦事員還累。市直單位也不然,市這一級,又不制定政策,又不具體落實,它主要是上傳下達,搞搞材料,督促下級落實,所以工作輕鬆還單純。而且,正如其他人講的,鄉鎮幹個副科都不容易,幹上了,後面到正科,至少還有兩三個臺階,每個臺階至少兩三年,如果還有平級調動的,40歲能幹正科都算快的了。市直很多都是職位等人,到年限就提,幹正科容易還快。


體制內生活


題主遇到這糾結的選擇,確實令人頭疼,其實,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平臺的選擇而已,如果想更好的發展,當然是要去市直單位。

一、一個類似案例分享

我表哥,當時畢業後,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考進了鄉鎮的勞動局,當時,我大姨一家甚是高興,一來,表哥考進了老家的好單位,家裡人倍有面子,出去逛街臉上都有光,為家族爭光,二來,離家裡近,父母也放心。

但是,表哥可不是這麼想,表哥畢竟是在大城市讀的大學,在大學四年裡,他見識到發達城市和落後城市之間的巨大差距,經濟水平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水平,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考進鄉鎮勞動局這兩年,表哥想了很多,他如果一直待著這種小地方,雖然,生活會過得不錯,起碼比同齡人強多了,但是,時間越長,他身上的稜角就越磨越平,他擔心,再這樣下去,他會慢慢變成行屍走肉,毫無追求。

幸好,這兩年,他沒有放棄學習,工作業績也得到領導的認可,而剛好,市勞動局有一個空缺,問表哥是否有意願過去。

表哥聽到這信息,就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樣,這就是他一直在苦苦等待的機會。

現在,一年過去了,春節的時候,我看到他的精神面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對我說,他在市勞動局這一年時間裡,學到太多東西了,每天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優秀的企業家,各行各業,每個年齡段的老闆,跟他們交流,在他們身上會學到很多先進的知識,也顛覆了我的認知。

表哥說,如果不是這次機會,或許,在鄉鎮那裡,就這樣一直廢掉了。

我們不妨跳出來,放到職場這個大環境,就更好理解了。

二、好平臺,是我們成功的加速器

1、成熟的工作體系

在大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只要你按照步驟去做就行了,這個有什麼好處呢?

像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缺少經驗,如果有幸加入大公司,你會少走很多彎路,因為別人已經把成功的方法跟經驗總結出來,你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去做,就能達到效果,這就比那些進入小公司的同學進步更快了。

更關鍵的是,他們能幫你建立起很好的工作習慣和思維,這對你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2、優質的資源和人脈

好的平臺,是擁有很優質的供應商,優質的客戶和合作夥伴,還有各方面素質和能力很強的同事。

只要你要有好的想法,好的創意,在這些優質的資源支持下,都是輕而易舉就可完成。

3、為個人能力提供很好的背書

每個人不可能在一個企業待一輩子,總會抓住那麼幾個跳槽的機會,如果有一個好的平臺為你提供背書,根本不需要你去自賣自誇,自然會有人自動找上門找你。

華為被裁的員工也是如此,好平臺的加持,必然成為其個人簡歷上閃亮的一筆,能夠得到更多獵頭或者業內其他公司的關注和機會。

平臺,就好比是“1”後面的“0”,每多一個,你的量級就會指數級攀升。

離開它們,你就會貶值到底,畢竟,1元錢再好看,也不如100元招人愛。

一罐可樂,在餐廳可能是5塊,在酒店可能是10塊,在高端酒吧就要20塊;

一根稻草,放在街上是垃圾;用來捆白菜,那是白菜價;用來綁大閘蟹,那就是大閘蟹的身價了。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當然,人各有志。曾經我挺崇拜的一個人,一箇中學老師。因常投稿文學作品,被調到縣委宣傳部當記者,2000年的時候又成為省報特約記者。縣政府在考查他當縣電視臺副臺長(副科級)時市委宣傳部也來調他。

那時候他在我們縣,可能也就提到文化局長的樣子吧。縣文化局長也就正科級了。

當時市委宣傳部調他去做一般工作人員,他挺糾結的,後來還是去了市裡,兩年後直接提的正科,然後統戰部,文化局幾個單位調動,現在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正處級)。

在更高的機關,你有才有財,升職還是較快些。當然,上級機關文憑高的也多,市級部門招聘都是本科起點,而縣鄉級大專就行了。


夜郎春秋


市直機構比較難提拔,一個蘿蔔一個坑,沒啥關係就等著工齡到了自動晉級,但是好調動工作,進市區,醫療教育,遇見的人都不是一個層次。基層待久了感覺就廢了,鄉鎮幹部,你基本調動不了了,不是危言聳聽,我工作十來年,省直機構,我老公也是,在基層副科和市區,選擇了後者,說實話,鄉鎮做不了一把手,你也不可能做一把手,都是空降,不如去市直屬


狗吃了了狗不理還不理狗


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我在參加省組織的一個檢查組時,認識了一個叫小唐的同事。小唐是85年出生的美女公務員,畢業後一直在地市工作。由於老公和家人都在下屬縣裡,當小唐有機會調副科級別時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在市裡繼續在本職崗位上當副主任科員,二是去縣裡某某局(縣裡的各個局是科級)裡當副局長。

小唐選擇了去縣裡當副局長。本以為這樣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可以當“官”,是兩全其美的好事。殊不知,從市到縣煩惱連連!……更早命的是,從市到縣容易,想從縣重新回市裡比登天還難。現在說起這事,小唐真是後悔不迭。

給你個清晰的建議:

這是一個與題主情況相反的案例!其實,事情不同但道理相同。我建議你的選擇是:寧當鳳尾,不做雞頭!能去縣裡就不要留戀鄉鎮。級別高的單位,“天花板”也高些,視野開闊些,人際關係容易處理些。

當然,鄉鎮公務員很辛苦,也很光榮!是國家政權的根基和基礎。如果你選擇紮根鄉鎮,也絕對沒有錯!


職場探秘者


去市直,不用費勁就可以到副科,當個科長就是正科,運氣好可以到縣處,鄉鎮副職乾的辛苦不說,晉升正科也是很難,縣處就是鳳毛麟角了,人往高處走,而且社會地位也不一樣,鄉鎮見了縣上市上都是領導,點頭哈腰,好話說盡,完了說這個不合適那個不合適,給你提出一大堆問題去整改,社會價值存在感極低,幹久了會心很累。


山不厭高16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有兩個疑問,第一個:市直單位是指的縣級市直單位,還是地級市直單位?第二個:你去市直單位是平調過去還是提副科過去?

先來說第一種情況:鄉鎮副科和縣級市直單位

這裡不討論直轄市、副省級城市以及像我們這種正廳級的區等特殊情況,以全國大多數縣鄉級別討論,縣級市也就是正處級單位,市直單位一般也是正科級單位,鄉鎮也是正科級單位。那麼,公務員在鄉鎮如果提拔為副科,一般就是副鎮長或者同級別的領導幹部了。如果去市直單位,基本也是副局長或者同級別的領導幹部了。也就是說,不管是在鄉鎮還是市值,你都能成為副職領導。所以,就很好選擇了,

如果去市直單位是平調,那麼不去,因為你想調一級可能要推後好多年甚至調不上這一級;如果去市直單位是調職,那麼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其他想法比如說離家遠近、工作便利等因素來抉擇了,兩個崗位都差不多

再第二種情況,鄉鎮副科和地級市直單位

這個應該就很好選擇了,不管去市直單位是不是調職,都要義無反顧的去。因為市直單位是正處級單位,公務員別說副科,幹個正科也不難,如果年輕的話,多靠幾年上個四級調也不是不可能,這要是回縣裡那可就是副市長級別起步了,兩者絕對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需要提醒一點,:不用太多顧慮,現階段公務員是非常吃香的。

幾乎沒有一個鄉鎮或者市直單位不缺年輕公務員的,即使有的單位公務員滿編,也有不少是佔編不幹活或者佔編人不在的,所以公務員只要自身能力不是差的沒譜,基本上都能夠靠到上一級職務。在這一點上,事業編和公務員是沒法比的,公務員具備天然而巨大的優勢,不用不相信,這就是身份決定地位。

綜上所述,如果有機會到更高一級的單位去任職,對個人發展還是很有幫助的,但縣級市直單位和鄉鎮評級,不是提拔的話沒有必要去折騰!

以上。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職場卡哇伊


如果調到市直單位,仍然保持公務員身份,不要留戀遲疑,直接選擇市直公務員,如果上去改變身份,那就選擇鄉鎮副科,原因如下:

1、你可以在鄉鎮提拔副科,說明任職科員的年限已經足夠了,這種情況下,去了市直單位,一般也就兩年內可以解決副科問題了。

2、在發展潛力上來講,鄉鎮副科遠遠不如市直科員。假使你是鄉鎮副科(副鄉長),那麼要提拔到正科實職,最少要經歷黨委委員(小鄉鎮、大鄉鎮)、副書記(小鄉鎮、大鄉鎮),然後才是實職正科(鄉長、書記、人大主席),而且人大主席、鄉長可能性居大,這其中需要大概8年左右的時間。而在市直機關,副科到正科,也就是3年左右時間,這時候,你想去基層,可以走掛職任職程序,直接都是鄉鎮黨委書記(差點也是街道辦主任)。

3、如果改變身份,其實選擇也有些難選,如果貪圖安逸,還是市直單位,如果想拼搏奮鬥,鄉鎮也是不錯。不過,從收入上來說,市直可以保證工資、績效足額髮放,鄉鎮就不一定了。

具體如何選擇,自己考慮,家、事業都得權衡,不過一旦選擇,不要遲疑,做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