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存款30萬是買理財產品還是定存?

周名湖


買理財也也好,存定期也好,就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了,其實和你的年齡有關係。經濟風險承受能力是與你的年齡成反比,也就是說年齡越大,經濟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定期存款的利率現在確實不是很高,即使上浮也就是在30%左右,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做定期存款。

現在有30萬可以做如下一些安排。

第一、大額存單

現在我們的大額存單個人起存點是20萬,所以可以選擇大額存單。

按照現在的大額存單利率來計算,三年期的大額存單一般利率可以達到4%以上。

300000*4%*3=36000元,也算是比較好的一種理財方式,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大額存單可保本,即使未來銀行的利率下調,也是可以保證本金和既有利率不受損失。

第二、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短期的,近幾年的市場上的各種銀行理財產品整體的收益率都不是很高。一般我們在銀行看到的銀行理財產品公佈的都是預定利率,而且現在打破銀行理財的剛性兌付,如果未來達不到預定利率也是有可能的。銀行理財產品得優勢就是比較靈活,期限短,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小賺一筆,但是長期做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點本金有點兒不值得。

第三、大額存款

大額存款的起存點相對較低一些,現在的大額存款起存點是5萬元,存期一般都是一年結算。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他們的利率是可以達到4.5%以上的。

我們按照30萬計算,每年給4.5%的利率

300000*4.5%=13500元,這個收益是很多其他的理財產品達不到的,而且也是非常安全的一種理財方式。還有就是資金的週期短,只有一年的時間。

老炮建議:不建議存在銀行的普通定期,可以選擇上面三種理財方式,他們的收益一定是高於普通定期存款的。


老炮說財經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說,尤其是年齡偏大的人來說,30萬做定存是比較合適!

如果30萬的資金,你存到銀行,利息少的可憐,即便去做定存,再去找利率浮動比較高的小銀行,3年的話,年利率大約在4%左右,個別區域性的小銀行,可能會超過4%。

這個定存的利率已經不低了,但是你仍然跑不贏GDP的增長速度啊!

目前還有很多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利率也比較高,這些智能存款滿期是5年時間,滿期利率有些銀行可以達到5%以上,而且這些智能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掛檔信息,個別銀行存滿一年以上提前支取利率就可以達到4%以上,這個還是比較划算的。

也有的是按月付息,每個月都可以領取利息,這些利息可以用於支付日常開支。

這需要大家自己找到更合適的銀行和合適的存款產品,從而獲取更高的收益,這裡切記,一定要找正規的銀行,並且在正規的窗口去辦理存款,記得是存款業務!

理財產品,,在風險程度、投資品種、時間週期、預期收益率的活動範圍等各方面,選擇的品種比較多,但是不足之處也比較明顯,收益是浮動的且不保本,需要你自己承擔一定的風險。

2018年5月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國家就不允許銀行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現在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不保本保息的。

目前看,大部分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4%~5%之間,但從數字看,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要略高於定期存款的。

但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稱作年化收益率,也就是一個預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為資金的風險埋下了伏筆。

貨幣基金類的理財產品,雖然年化收益率少一些,但是安全度還是比較高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我認為買理財可能更適合你,畢竟經常理財產品收益高於其公佈的年化收益率。

最後,我提醒大家一下,你的資金不要輕易進入股市,貌似炒股做對了一天就能賺百分之十,但是風險一樣存在,你們也專門的理論知識體系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在股市中大概率是賠錢的!


禪壹


強烈推薦銀行定存!

“定存”在一定意義上也屬於“理財”。選擇銀行理財還是定存應該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收益率、流動性、安全性。

一、收益率

根據2月份最後一週對207家銀行理財產品的統計來看,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4.07%,最高收益率5.29%。

銀行存款:1年定期基準利率1.3%,2年定存基準利率1.5%,3年和5年定存基準利率2.75%。各銀行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上浮。

拿5年期定存來說,一般銀行上浮幅度最高50%,也就是年化4.125%。但是有些城商行利率已經突破5%,像南充市商業銀行5年定存5.3%,恆豐銀行、溫州銀行等5年定存5.225%。

從利率上對比,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4.07%,5年定存一般利率4.125%;理財最大收益率5.29%,定存最高收益率5.225%。

對比發現,銀行存款年化收益率並不比銀行理財低!

二、流動性

銀行理財在沒到期之前是否可以取出來取決於理財產品的類型。比如固定期限類理財在沒到期之前是不能提前支取的,而像基金類理財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提前贖回手續費。

銀行定存大家都知道,可以隨時取出,只是會損失部分利息。

對比發現,銀行存款可以隨時取出,部分類型的銀行理財可以隨時支取,因此,銀行定存更有優勢。

三、安全性

銀行存款50萬以下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全額保障,存款安全性幾乎100%,這一點就不贅述了。

銀行理財產品除個別的有保本協議之外,絕大部分不是保本的。

對比發現,銀行存款安全性完勝銀行理財。

總結建議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收益率方面,銀行理財已經不具優勢了,部分銀行的存款收益率甚至已經超過了理財產品;流動性來說,銀行定存流動性更好;安全性來說,銀行定存完勝銀行理財。

因此,我更推薦銀行定存!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你有三十萬,完全可以分開來存啊!一部分理財,一部分存款嘛!這樣就不糾結了。理財可以選銀行理財,存款可以選大額存單。

據我瞭解銀行理財和大額存單都是金額越高,利率越高。銀行理財是1萬、5萬、20萬、50萬、100萬各有不同的利率。大額存單是20萬、50萬、80萬、100萬利率各有不同。

由於大額存單是20萬起,所以分配方式應該是20萬大額存單、10萬銀行理財。再或者25萬大額存單、5萬銀行理財。其他的選擇,要麼買不了大額存單這個存款王牌產品,要麼理財的利率可能在利率檔位上偏低。

無論怎麼選一定要注意搭配,尤其是期限搭配。

大額存單要選擇期限比較長的,最好是三年期,這樣利率能夠達到最高。理財要儘可能選擇期限短的,最好是半年期。這樣做可以平衡大額存單流動性低的缺點,也可以平衡短期產品利率較低的缺點。

以上是我最推薦的一種方案,其實還有其他方案,比如說少量資金投資於存款,大量資金投資於銀行理財。這種方式的綜合收益是要高於上個方案的。因為銀行理財的利率是要高於大額存單的。與此同時,這個方案的風險也是相對較高的。

再比如,我們把理財換成國債,這樣一來,方案的安全性大幅增加,方案的利率也沒有減少太多。畢竟國債的安全性是比銀行理財要高的,但是利率也沒有差多少。

總結:

銀行的產品有很多,銀行理財經理也越來越專業,我建議題主可以到銀行,尋求理財經理給你幫助,他們會為題主提供很多可供選擇的產品。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經理會推薦很多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各種理財、基金等。我不建議貿然購買,還是瞭解清楚它的風險等級再進行購買。


銀行研究僧


存款30萬元,一般老百姓大概五六年才能攢到。如何好好的打理這筆錢成為能否超越同類型人的關鍵,理財做得好,很快膨脹到50萬元,理財做的不好可能達到天花板。如果是我有30萬元,肯定採用存款+基金模式,綜合收益率可以達到8%左右,甚至更高。

存款產品。

選擇存款產品也不要選擇一般銀行存款,利息太低,不划算。我主要推薦兩種存款:大額存單與民營銀行存款。

大額存單起存金額20萬元,利率三年期4%左右,可以選擇按月返息或者一次性到期,到期之前大額存單可以轉讓。30萬元選擇大額存單產品,一年獲得利息1.2萬元。

民營銀行存款屬於存款一種,受到存款保險保障,安全性與一般存款沒有區別。民營銀行存款有活期產品、按月返息、到期付息、靠檔計息等多種形式,比大額存單更加靈活。利率三年期利息達到5%,30萬元本金,一年利息達到了1.5萬元。

基金。

基金中我推薦債券基金與指數基金。

債券基金屬於基金中風險比較低的產品,一般來說純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8%左右,從風險角度來看,只要不是太背,即使15年債券市場很差的時候也是正收益。

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有很多種類,大盤指數、中小盤指數、行業指數等等,多的數不過來。但是最能反應我國股市的指數是滬深300指數,所以只要你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信心,建議可以選擇滬深300指數你基金。比如去年一年漲幅達到了20%,當然如果你是15年買的可能現在還沒有回本。所以購買的時候建議使用定期投資的方式,分散風險,雖然同時會降低收益。

以上存款+基金組合我認為是最佳理財方式,提升收益率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


談財論道


定存其實就是理財產品的一種呀,所以你問的應該是“除了定存之外還有什麼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嗎?”

首先早知道的是理財的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期望理財收益越高,風險就越高。

我們常說的定存是指銀行定期存款理財,是一種低風險的理財方式,有一定的封閉期,同時理財收益也比較低在3%-4%左右,也就是說每30萬資金的每年收益大概9000-12000之間。

銀行的定存理財收益是比較低,我一般都會把閒錢放在支付寶裡面理財,購買低風險類的淨值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會比銀行好一些。

淨值類理財產品是指由銀行、券商以及險企發行的有一定期限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通常可以在支付寶或者微信理財通上購買,而且比較容易尋找到年化收益在4.5%以上的理財產品。

除此之外,券商資管類理財產品也可以考慮,由於資金門檻較高因此整體理財收益也會更高可以達到6%以上,如果是30萬資金的話,每年收益可以達到1.8萬左右還是挺不錯的。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其實現在很多銀行存款的利率,已經和理財產品收益率差不多了,但是銀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而前年資管新規下發後,理財產品已經打破剛性兌付,所以我認為,現在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比購買理財產品要好。

從我的投資理念來說,我屬於穩健型投資者,如果銀行存款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進行對比,我可以犧牲1%~1.5%的收益率,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為5.5%,如果銀行存款的收益率在4%~4.5%之間,那麼我會選擇銀行存款。

現在來看,有很多的銀行存款利率達到4.5%,而超過收益率5.5%的理財產品,大部分屬於中等風險以上的,其風險程度已經超過了安全可靠的範圍,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銀行創新存款產品比較火的原因。

其實從2018年開始,很多民營銀行就開始推廣創新存款,記得去年,一家民營銀行的創新存款,5年期存款利率超過了6%,當時我就感到非常吃驚,曾經提醒大家要抓緊購買,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我一個朋友聽了我的建議,在裡面存了30萬元,一年利息可以達到18,000元,現在想想比購買理財產品要好多了。

隨著lpr利率的下降,我發現銀行創新存款利率也在降低,現在5%的銀行存款已經幾乎沒有了,而去年超過5.5%的銀行存款非常多,所以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如果有5%的銀行存款也是可以購買的,將來5%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你都會很難找到。

我們可以看到在某寶的固收理財產品中,銀行定期存款產品的熱度已經超過了養老理財產品,這說明絕大多數投資者已經認識到,在收益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銀行存款更好一點些,其優勢如下:

一是銀行存款保本保息,而且還有50萬元的優先賠付,理財產品是不保本保息的;

二是銀行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比如5年期存款利率為4.5%,那麼始終會按4.5%結算利息,但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浮動的,哪怕現在是5.1%,三個月後可能會變成4.3%,這一點誰也沒法保證;

三是銀行存款可以達到5年,但是一般的理財產品通常是一年期限,這樣在利率下行的趨勢下,長期銀行存款可以提前鎖定收益,理財產品就沒有這個功能。

所以我的觀點是,現在的情況下有30萬元,最好選擇高息的銀行定期存款,而且儘量選擇5年期的產品,或者購買5年期國債,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互金直通車


朋友們好,非常明確的回覆:存款30萬,定存,安全性高,流動性好利息略低。理財,預期收益高,風險大於存款。因此根據標題中的情況,存款30萬元,進行優化,組合存款,理財,並且控制在低風險,循環漸進,較為合適。

首先,對標題中理財的需求,和條件,進行一個分析:

1,存款30萬。資金量較大,很多的銀行業存款理財產品可選。通過優選產品,有進一步提升利率和收益的空間。

2,買理財產品還是定存。初步分析,理財經驗還不十分豐富,因此,需要循環漸進,控制風險,為積累經驗,大展宏圖,打下基礎,贏取時間。

小結:優勢是資金量較大可用時間週期較長,不足是經驗還不十分豐富。以此為基礎制定理財方案,目標清晰。

其次,來分享一個,適合存款30萬元,低風險,保本型的,過渡理財方案。既相對安全,又能獲取更高收益,更靈活,讓理財生涯有一個好的開始。

1,二十萬大額存單,5年期。

年化收益率5%左右。保本保息,存款保險保護,有了他,30萬理財,就有了一個穩穩的基礎。

2,5萬元,5年期電子是儲蓄國債。


國家信用口碑好,利率4.27%,有個很大的優勢:按年付息,收益年年見,國家個人雙贏。

3,5萬元一個月,或7天期限,商業銀行存款。

年化收益率4.5%。到期返收益,本金可自動滾入下一期。本金安全性高,相當於,收益月月見,週週見。週期短,靈活性高。

小結:這個方案,適合經驗還不十分豐富的朋友,穩健謹慎的理財。

最後,總結分析:

存款30萬理財,或是定存各有優勢。

根據自身的情況,優化優選產品和方案,將二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既分散了風險,又適當的提升了收益,而且節省精力。更重要的是,整個資產的穩定性,收益率全面提升,保值增值更開心,還安心。


理財迦


都不要選,建議買當前保本保息類型的理財產品,或者直接購買當前民營銀行所推出的智能儲蓄,包括一部分地方性的商業銀行所推出的特色儲蓄。因為上述所說的這三個都是在當前2020年還是可以買到性價比最高的穩健型投資理財產品。


相信你們都在糾結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風險,不管是銀行理財產品它的風險至少是理論上的風險,都是有虧損本金的可能性。我們所經常見到的銀行理財產品,它的風險等級分為4級分別是R1、R2、R3、R4級別。大多數的理財產品風險基本上穩定在R2-R3之間,而此時的年化收益率,按照當前的市場均價來看就是3%~4%。

而如果選擇銀行定期儲蓄的話,包括大額存單在內年化收益率是達不到3%,到4%的,這裡指的是一年期收益率。因為風險和回報永遠是成正比的,這在當前的金融投資市場是永恆的定律。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當前推遲一年的保本保息類型理財產品,包括雖然度過了紅利期,但是目前穩健收益率性價比依舊排名較高的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和地方性商業銀行的特色儲蓄,它們都是本質上屬於銀行存款年化收益率一年期基本上可以穩定在3.5%~4.5%,並且零風險。


晴天財經閣


在風險度相似的前提下,目前一般的理財產品和定存就收益而言已經難分伯仲,部分中小銀行定存收益甚至已經高於理財產品了。

我們總是將理財產品誤認為收益要高於銀行定存,但實際上完全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銀行最主要的業務就是存貸,也是銀行的基礎業務,理財產品是銀行在基礎業務的基礎上創新而出的產品,其底層資產全部是存貸款業務、票據、現金以及一些低風險的非標資產,但是以存貸業務為主。換言之,理財產品實際上是這些基礎資產的延伸,再怎麼高收益,總不會脫離太遠。反之,如果作為理財產品收益過高,我覺得這時的重點已經不是收益,而是要考慮風險了。

目前銀行的定存以三年期為主打產品,其基準利率2.75%,但是各銀行在此基礎上有一定上浮,去上浮的幅度30%到55%不等。

通常而言,國有大行和不愁存款的股份行上浮30%或者40%,而區域性的中小銀行由於KPI考核指標的不同,可以上浮55%,其分別對應著約3.5%、3.85%和4.2625%的年化回報。

這個回報實質上和銀行絕大部分理財產品收益差不多,選擇的意義不大。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