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你的空虛與焦慮我都懂,告別無效社交專注於自身,一切皆可治癒

一、我們為什麼會空虛和焦慮?

現在的生活、社交空前便利,我們只要下得樓來,步入戶外,想買的東西應有盡有,若不想出門,只要上網輕輕一點,你要的東西也有人會及時送到你面前。社交也同樣是,只要你出門,不同的社團爭相邀你加入,關上門,手機上有海量的信息推送和加好友的邀請,你只需輕觸屏幕就可以接受一個陌生人的來訪。

但是,如此迅捷便利的生活,不但沒有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卻讓我們越來越室虛與焦慮。相較之以前的簡單生活,我們更懷念過去,“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人”,我們窮,但我們恬淡適宜。而現在,我們每個人像打了雞血似的,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勁頭十足,在人前似乎永遠不會累。

你的空虛與焦慮我都懂,告別無效社交專注於自身,一切皆可治癒

可是,當我們從這種生活中抽離出來,站在遠處看這一切的時候,會覺得這非常不真實,會不禁懷疑這是人類的生活嗎?如果是人類,誰會保證自己永遠不累?

這就是人生的不容易,因為人的情緒有漲躍,有高潮也就有低潮,人的精力也有限,有精神抖擻也有意志委靡的時刻,但現實不容你喘氣。因為你一喘氣,就有可能被你身旁急待前進的後來者毫不留情地擠出局,千辛萬苦才奮鬥來的一點成績被掩蓋得渣都不剩。

我們的焦慮來自我們身在局中的不得已,我們的空虛始於回到自己小窩的冷清。我們習慣喧囂,外面鬧哄哄的世界日夜轉不停地,我們怕被拋棄卻又不能時時抓住前進的齒輪,我們想找尋自己卻又沒有辦法抽離,只能在焦慮與空虛之間搖擺。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被某種無形力量而裹挾的無效社交,雖然頻繁的社交中我們收效甚微,但卻不願放棄任何一點與別人接交的機會,或許正因為收效甚微,我們才更不敢放棄任何一次社交的機會,由此形成的惡性縮環,讓我們越來越身心疼憊,卻越來越放不下社交。

社交讓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別人的成功,也覺得成功就像是放在窗臺觸手可及的花兒,只需伸手就可以抓住,於是對自己說,何妨伸手一試呢?

可成功畢竟虛妄,沒抓住的時候,覺得它如此好,可真正抓在手裡的時候,誰又能相信它不是個贗品呢?因為更好的正掌握在別人手中。這就是社交帶給我們的虛妄,它讓我們的眼睛只盯著別人,相信只有別人擁有的才比我們更好、更多,卻始終無法看到自己、感受自己。

而當我們獨處時,看見的自己卻是一個永不令自己滿意、頹廢的自己,於是人前裝笑,人後莫名空虛。過度的社交,讓我們迷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所在。而現在很多職業都需要你有氣場你能身處熱鬧,你身心不適,也無法放棄無效社交。

如果你不能把社交僅僅看成社交,看成是生活的調味品,而是把社交當成你的生活、你的目標和你人生的中心,你不焦慮與空虛是不可能的。

適度社交才應該是我們的生活,過度社交不僅毀壞你的生活,還會使你的人生崩潰,它不僅會表現在外賣小哥突然的嚎啕大哭,還有可能是高以翔猝不及防的猝死。

二、如何不空虛、不焦慮?告別過度社交,回到自身

上述這一切,並非危言聳聽,因為現在流行最廣的一句話便是“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這句話包含了成年人集體的恐慌和感同身受。

因為社交,帶給我們太多幹擾性信息,讓我們無法專心做某件事,無法專注於某種感受,特別是現在無所不在的挑逗性廣告,它們植入你任何所見的場所,連文章也不再是文章,它們也淪為廣告的重災區。因此,屏蔽廣告,告別無效社交顯得尤為重要。

你的空虛與焦慮我都懂,告別無效社交專注於自身,一切皆可治癒

而基於此,百萬暢銷書作家李維文所作的《社交減負》,就深刻地談到了無效社交對我們人生的危害,並告訴我們如何從無邊無際的無效社交中脫身而出,找回真正的自己,開啟新的生活。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向我們闡述社交於我們人生的意義,提出“能力是1,人脈是後面的0”的全新理念,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社交在我們人生中所起的作用。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認為有了關係好辦事,到處結識一些比自己“厲害”的人,可是關係正到用時才知無用,怪別人無情無義,不把你的付出當回事。與其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拿來做無效投資,還不如把它拿來用於提高自身,讓自己變成一個“比較厲害”的人。

因此,我們只有回到自身,專注於自身的發展,我們才會不空虛、不焦慮。那具體該如何做呢?

首先,我們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評價,問自己3個問題:

1、我憑什麼在這個世界立足?(資本)

2、我用什麼贏得別人的尊重?(獨特性)

3、我如何與合適的人建立優質關係?(方法論)

如果我們沒有在這個世界立足的資本,只靠在外向人諂媚討巧拉關係,靠別人成功後分分一杯羹給你,那你怎麼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又如何不在被別人輾壓和拒絕後不空虛不焦慮?

我們要與別人建立優質關係,必須與別人站在同一高度,有利益交換也有情感溝通。要不然,兩個身份地位不等同的人,想利用社交獲取自己想要的資源是不可能的。你有的資源,別人可以輕易地獲取,又何必一定通過你?

因此,與其把自己的人生寄託於社交,還不如打造自己的紮實基本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有一份拿得出手的本事。只有這樣,我們就能有的放矢地開展自己的社交,才有可能在社交中呈現出自己的價值,讓別人刮目相看,從而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使自己不致焦慮與空虛。

其次,當我們手握資源,在社交中開始角逐時,要圍繞這三個問題來展開社交,切莫偏離了方向:

1、我需要從社交中得到什麼?(我的目標)

2、我能在社交中提供什麼?(我的價值)

3、哪些人能滿足上述的兩條要求?(我的定位)

當一個人對自己有著準確的定位時,他就不會患得患失,在人群中搖擺不定,被無效社交牽著鼻子走。

你的空虛與焦慮我都懂,告別無效社交專注於自身,一切皆可治癒

安.蘭德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說:“一個缺乏和不善於凸現自我價值的人,在社交中是非常失敗的,就算他無比努力,甚至變成這個世界上最努力的人,他仍然有可能成為一個不為朋友和圈子所接受的人。相反,一個不怎麼合群的人,如果他能夠散發出自我價值,哪怕他有著全世界最嚴苛的交友標準,生活中他也不缺乏重量級的朋友。”

這就是自我價值的力量。你對自己有著清晰的定位,又掌握著足以令你自信的某項技能,你在人群中是不會被冷落的。一個人只有迴歸到自身,從自己身上搜尋能量,他才不會執著於社交,才不會陷入空虛和焦慮的人生境地。而一旦他能夠做到這一點,他也就不需要出去尋找社交,而社交卻會主動找上他。

三、如何做到為社交減負?5條原則告訴你

為社交減負,也許不僅僅是空虛焦慮的人應該做的,對於找到了自己,已經實現了自我價值的人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需要被迫做出改變的,後者往往是主動屏蔽社交。

但做到真正社交減負,我們該如何做呢?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五大原則,即:

1、選擇性地“斷舍離”

2、從此時、此刻、此地開始

3、最少,但最好

4、有加法也有減法

5、聚焦和“深耕”原則

知道了這五大原則,我們要如何進行理解並運用呢,現在我就來詳細講解一下。

選擇性地“斷舍離”

首先,分析下自己當前社交的價值關係,自己建立一個“社交價值模型”。這個模型包括三個指數:價值貢獻指數:輸出和接收的價值之比,數值越大,則說明你在社交中對別人越重要。單位價值指數:關係數量與社交價值總量之比,數值越小,則說明你的社交圈的質量越高。

時間價值指數:投入社交中的時間與社交價值總量之比,數值越小,說明你的社交效率越高。

這三個指數可以量化我們的社交狀態,讓我們一目瞭然地發現問題。然後,我們根據這三個指數去做出調整,對某些朋友進行“斷舍離”。當然,“斷舍離”時,我們應該遵循三條原則:

①產生社交目標。我需要哪些朋友?

②產生評估報告。我當下的朋友達標嗎?

③產生選擇計劃。我該剔除哪些人?

沿著這三個步驟走,我們會發現“斷舍離”其實是一個非常輕鬆的過程。我們每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社交空間就會加大一些。

你的空虛與焦慮我都懂,告別無效社交專注於自身,一切皆可治癒

從此時、此刻、此地開始

從此時、此刻、此地開始,就是不要等一個不確定的時間才去清理朋友圈,而是現在就拿起手機,打開通訊錄,想一下“我要刪除哪個聯繫人”,然後果斷地把他刪除,不要有絲毫的猶豫。

當你發現一段關係需要“斷舍離”時,不要管他是認識多少年的朋友還是未來能用得著的貴人,只要現在判定可與之斷開聯繫,就立刻斷開,別再留戀。

最少,但最好

我們的朋友數量要做到最少但是最好,這個怎麼說呢?這要看你與朋友的心靈契合程度。一個人的興趣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與許多人都保持著深度交往,但如果是一個真正與你同頻而且人品值得你交往的人,你最好還是要珍惜,而其它可有可無的人,我們要做到儘量精簡。

朋友的數量並非是越多越好,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往往是朋友多的人,他們有很多交往方面的問題和社交的煩惱,不敢輕易拒絕別人但交往下去自己又非常堵心。人生在世,知己難求,如果沒有,最好也別為自己添堵,保持泛泛之交也可。

有加法也有減法

社交方面有加也有減,就像我們呼吸一樣。在狹小的空間,我們需要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呼的過程就是減,吸的過程就是加。人際關係的“斷舍離”,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能使我們的朋友圈不斷進行優化,直到找到那幾個“又精又少”、能保持適度呼吸又不致疏遠的朋友。

聚焦和“深耕”原則

社交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就像一棵樹,我們要不時對它修修剪剪,保留最有用的部分,去除過多的枝枝丫丫,以便把營養輸送給最應該值得保護的幾個主幹。

遇到好的人或值得深交的朋友,我們應該聚焦和“深耕”,便得這段關係得以更鞏固。好朋友不可多得,我們一定要珍惜。

你的空虛與焦慮我都懂,告別無效社交專注於自身,一切皆可治癒

通過這一番減負操作,你的朋友圈裡還剩下多少個值得深交的朋友?也許你在這一連串動作之後,會發現自己人生真正的意義和現在真正值得你去做的事情。

曾子曾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雖然現在我們不至於每日三省,至少在我們不定期清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和檢視自己行為的意義,會更發掘出自己內心的渴求,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更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不至於陷入對外界的無限追逐當中,被無效社交的惡循環裹挾,整日身體忙到崩潰心裡卻空虛焦慮不堪。

我們告別無效社交,目的是要使我們迴歸自我,找到自己心靈的平衡和真正的慰籍。常言道,家才是一個人身體和心靈的歸宿,那裡有不管你歷經悲傷或是喜悅、享受成功或是挫敗都等你回家的人,然而很多人執著於無效社交,為應酬而冷落了家人、疏遠的孩子,讓我們的心靈再也找不到可以停放的地方。而離婚,更是讓我們的生活雪上加霜,付出了半世情感的人生,就這樣飛灰煙滅,一切都得從頭來過。這種心酸和刺痛,這種無望和追悔,都是我們每個人不願意面對的,但是面對不可以回首的過去,我們誰又有勇氣說“不”呢。

所以在最後,這本《社交減負》告訴我們,有五種人是切不可減的,第一位就是家人,其餘四種人足在你窮困時借給你錢的人、給你指路並提拔你的人、願意讓利不計得失的人、願意分享能共同承擔責任的人。

本書作者李維文,不愧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他熟識心理學,不僅在這本《社交減負》中告知我們導致無效社交的根源、社交減負的方法,還讓我們迴歸自己,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幸福感。他著有《六度人脈》、《找對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個人》等暢銷書,在人脈的理論與實踐方面有卓有成就,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不同的啟迪。看他寫的好書,實在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