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李煜《虞美人》中的句子,李煜類似細膩率真的詞作不知感動了多少人,很多人都認為南唐後主李煜長得非常的俊美脫俗。實際上李煜是一個臉蛋肥碩、牙齒畸形、一個眼睛裡面有兩個瞳孔的人,是李璟的第六子。

“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

李煜在兄弟間雖然排行第六,在以嫡長子繼承為皇位繼承原則的時代,並無任何優勢,然而他的我一個哥哥都早早夭折,皇位就落到了“心疏利祿”的李煜身上。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向北宋俯首稱臣,安於享樂

南唐在李煜之父中主李璟統治死亡時候,已經在與北周的戰爭中,喪失了大量的土地,李煜繼承皇位的時候,已經是國力薄弱,針對國家的局面,李煜在內政上採取了一些惠民措施

“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

幻想通過俯首稱臣來換取江南一隅的苟安,所以頻頻籌備物資錢糧,派人送到北宋入貢,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宮廷生活和曲藝創作中。

李煜的大周后,是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可謂多才多藝,書史、歌舞、表演、下棋可謂樣樣精通,史書記載大周后:

“通書史,善歌舞,採戲、奕棋,靡不妙絕,靠殘譜重新演奏已經絕版的《霓裳羽衣曲》”

李煜對這位皇后非常寵愛,收到大周皇后的影響,李煜改變了自己的愛好,荒廢政事,寫了一首詞來形容與大周后錦衣玉食、徵歌逐舞的生活片段: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在大周后死後,她的妹妹小周後成了李煜的第二位皇后。小周後雖然沒有姐姐大周后多才多藝那麼多才多藝,但是她年輕浪漫,李煜對小周後的寵愛甚至超過了大周后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從留存下來的史料可以看到,李煜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與兩位皇后奢靡享樂的宮廷生活上,對於曾今提出的治國措施,如同曇花一現,並沒有真的付諸實施,對國家的前途更是沒有什麼遠見,只是安於現狀,並沒有把握住用一批批金銀換來的太平時光。

大軍臨境,殺了南宗的中流砥柱

北宋在把南唐周邊的政權都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終於開始準備對南唐動手了,971年的十月,北宋滅了南漢,在漢陽打造了數千艘戰船,囤積了大量的部隊。

李煜知道消息之後,非常恐懼,讓弟弟李從善朝貢,通過自我降低名分的方式向北宋表達恭順之情,更改了一些機構的名稱;把他弟弟們的封號,從“王”降至“公”。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當時林仁肇在南昌訓練了十萬水師,向李煜諫言說,趁北宋對外連年戰爭,帥老兵疲的時機,出兵奪取江北舊境,李煜看到北宋勢如破竹地蕩平諸國,害怕都來不及,哪裡敢主動出擊,最終這位南宋本可以依靠的中流砥柱被趙匡胤用反間計利用李煜之手除掉。

趙匡胤終於做好了最後的準備,也找到了出兵的藉口,北宋的大軍已經水陸並進攻打南唐,李煜仍然還心存幻想,再次派弟弟李從鎰向北宋進貢,不久後北宋的大軍攻下池州,李煜求和的錢財打了水漂。

在北宋的攻勢下,南唐節節敗,屋漏偏逢連夜雨,南唐的東邊又受到吳越的進攻。此時李煜終於知道自己的處境有多危險,於是給吳越國王錢俶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賞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

話雖然說的不錯,也是這麼個意思,但是大禍臨頭才有此認識,顯然沒有機會改變了。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974年,南唐東部的常州被吳越攻破,吳越軍隊進圍京口。李煜千挑萬選,讓劉澄、盧絳李煜視為心腹的劉澄,到任之後,把盧絳支走,帶領將士直接向吳越投降。

被李煜視為救命稻草的朱令贇所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在趕往金陵的路上被北宋軍隊擊敗。975年,宋軍攻破金陵,南唐亡國。

李煜以生病為由拒絕北上去汴京的時候,對下屬說,如果有一天北宋與南唐開戰,他將親自帶兵出戰,以保存祖宗的江山社稷,如果戰敗了,將自焚,死都不做亡國奴。

“他日王師見討,孤當躬擐戎服,親督士卒,背城一戰,以存社稷。如其不獲,乃聚室自焚,終不作他國之鬼。”

在南唐城破國滅之時,李煜並沒有像他說的那樣自焚而死。有意思的是,北宋大將曹彬提醒李煜說,趁著登記戰利品的人員尚未開始工作,讓李煜多攜帶一些,以免以後花銷不夠。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李煜被押往汴梁的那天,恰好下著大雨,場景可謂慘不忍睹,後來李煜寫道: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北遷汴梁,過上亡國奴的生活

李煜一路顛沛流離,在江上走了幾個月才抵達京師,趙匡胤封李煜為“違命侯”,976年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繼承皇位,改封李煜為隴西郡公。

寄人籬下,無疾而終亡國後,李煜再也不用操心政事了,剩下的就是白天黑夜了,閒下來的李煜經常觸景生情,深夜難以入眠,在《烏夜啼》寫道:昨夜風雨交加, 窗簾被被秋風吹得颯颯作響。蠟燭被燒了只剩一點點,斜靠在枕頭上,輾轉難眠。 人生之事如同東去的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一生跟做夢一樣,為由喝醉了才能稍解心中的苦悶。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在《浪淘沙》一詞中,李煜寫到: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作為一國之主的李煜,成為亡國奴之後,寄人籬下,言行受到嚴格的限制,基本不敢於之前舊臣來往,李煜的舊臣鄭文寶,裝扮成打魚人混入李煜的府中與李煜見面,二人見面之後,鄭文寶規勸後主要小心做人,不要妄想妄動。

宋太宗派南唐降臣徐鉉去看望李煜的時候,李煜心中無限感慨,想到昔日君臣同享富貴,何等的輝煌,現在在別人的國土之上苟且偷生,又是何等的悽慘,李煜表示現在非常後悔殺了潘佑、李平二人。在李煜那首《虞美人》在市井流傳的時候,宋太宗再也容忍不了李煜的牢騷,於是以“牽機藥”將其賜死。


被宋太宗用“牽機藥”賜死的唐後主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君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表面上是在訴說自己的亡國之痛,實際上說的是北宋朝廷對亡國之君的安撫工作,與國破時說的不一樣。

牽機藥據說是一種奇特的毒藥。據說服藥後,身體開始痙攣,最終身體扭曲成頭與腳相合的模樣,其過程就像拉牽織布機的樣子,因此得名。

李煜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