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哪些頸動脈斑塊最可能誘發腦梗?

醫學小偵探


頸動脈斑塊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頸動脈斑塊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兩種,這兩種頸動脈斑塊的危險程度不一樣。其中,不穩定型頸動脈斑塊的威脅性更大,因為它很容易誘發腦梗塞。

不穩定型斑塊就是指患者頸動脈上的斑塊很容易脫落,並隨著血流進入大腦血管,一直到一根更細的血管,這個時候,這個脫落的斑塊就會過不去了,將這個血管完全堵塞,引起腦梗死。因此不穩定斑塊是最容易誘發腦梗的頸動脈斑塊。

不穩定斑塊有什麼特徵呢?如何識別不穩定斑塊?

識別不穩定斑塊最好的檢查方法就是頸部B超。這種檢查方法無創、無輻射,簡單易操作,快捷便宜,是檢查頸部血管斑塊最好的方法。

如果B超檢查發現頸動脈斑塊低或無回波性,那麼這個斑塊中含有的脂質成分較多,容易出血脫落。這種斑塊就是不穩定斑塊。同時,這些斑塊表面不光滑,容易在血流衝擊下脫落,如果血壓突然升高,這類斑塊就容易被衝下來,脫落到腦動脈中形成腦梗死。


哪些因素可以增加斑塊脫落的風險呢?

1.高血壓

高血壓可以導致血管內壁受損,斑塊形成,同時,突然升高的血壓也可以導致斑塊被衝下來。

2.吸菸

香菸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以毒害血管,吸菸者更容易出現頸動脈斑塊,也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吸菸同時也會加劇斑塊的不穩定性

3.尿酸增高

有研究發現,尿酸增高也可以增加斑塊的不穩定性

4.糖尿病

5.攝入過多脂肪, 引起高血脂

斑塊中脂肪越多,越不穩定


人體探索者


很多老年人都有頸動脈,大部分人其實問題不大,僅需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即可;但確有一部分(20-30%)最終會誘發腦卒中的嚴重事件。哪些頸動脈斑塊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呢?主要和頸動脈斑塊造成的狹窄程度,斑塊性質、伴發高脂血症等情況密切相關。



首先,動脈斑塊也是人體退化的一種生理現象,中國有三分之一成人存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頸動脈分為外膜、中層和內膜三層,內膜與中層厚度(IMT)相加不一般<0.9mm,如果頸動脈IMT>0.9mm,叫做頸動脈內膜中層增厚;如果IMT>1.3 mm,就是所謂的頸動脈斑塊。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都會有頸動脈斑塊,大部分人不會有什麼症狀及不良後果,不必過於擔心。但確實一部分頸動脈斑塊會導致腦卒中等心血管事件,是需要積極干預的斑塊,常見於以下幾種斑塊:

1、造成頸動脈明顯狹窄的斑塊。根據動脈狹窄程度分為輕、中、重度狹窄。動脈狹窄50%以下為輕度狹窄,50%-69%為中度狹窄,70%以上為重度狹窄。如果斑塊造成頸動脈狹窄超過50%的,都是容易發生一些腦血管事件的斑塊,是需要積極干預的,包括他汀類降脂藥、頸動脈剝脫術及支架手術。

2、斑塊性質為易損斑塊。通過頸動脈超聲灰階圖像可將斑塊分為高回聲斑塊、等回聲斑塊、低迴聲斑塊及異質回聲斑塊,其中異質聲斑塊內多含有脂質成分、壞死物質或有斑塊內出血,常提示為易損斑塊;而高回聲斑塊則多鈣化或者富含纖維成分,提示斑塊較穩定。這些易損斑塊不太穩定,即使造成的頸動脈狹窄不厲害,但受血流衝擊容易發生破裂,特別是位置不太好的易損斑塊。這種斑塊也多需他汀類降脂藥穩定斑塊。

3、合併有高脂血症或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或疾病多的斑塊。如果頸動脈斑塊的同時,合併有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情況,容易長出新的斑塊,發生腦卒中的概率也較大,也是需要他汀類降脂藥控制血脂穩定斑塊的。

多數人的斑塊如果已經鈣化,沒有以上幾種情況,僅需要控制體重,戒菸限酒,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即可,不必過於擔心。


醫患家


頸動脈斑塊是否能誘發腦梗,主要取決於動脈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的程度。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斑塊?

斑塊的主要成分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當患有高血壓,或是吸菸時,呆滯血管內皮損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隨著不斷的沉積,就形成斑塊。此時做血管超聲檢查時,就會出現內中膜增厚,如果內膜在1~1.5毫米是,只是內膜增厚,如超過1.5毫米時,稱之為斑塊。

斑塊與血管有什麼關係?

1、斑塊形成早期,不會造成明顯的血管狹窄,如果斑塊逐漸增長,便可導致血管狹窄,當血管狹窄達到70%以上時,就可以引起腦梗死的情況,隨著狹窄的加重,斑塊可能脫落黏附的血管,隨著血流堵塞到腦內血管,從而導致腦梗塞的發生。

2、斑塊為不穩定斑塊,不穩定斑塊容易脫落,易隨著血流至腦內血管,堵塞腦血管導致腦梗塞發生。但是斑塊是否穩定一般很難判斷,只能根據臨床檢查及經驗來判斷。比如血管超聲顯示不均質回聲,多發性斑塊,偏向於不穩定斑塊。以及血管狹窄較為嚴重,血管狹窄越嚴重,表示斑塊越不穩定。

所以,斑塊是否會導致腦梗塞的發生,主要取決於血管狹窄的程度,血管狹窄越嚴重,發生腦梗塞的危險係數越高。如果只發現斑塊,但是沒有血管狹窄時,發生腦梗塞的幾率較小,但不能排出不發生。

發現血管斑塊需要進一步治療,避免血管堵塞導致相關疾病的發生。

是否需要治療,主要是根據患者患有心腦血管的風險,是否有過腦梗塞和心絞痛的病史,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是否有家族病史,吸菸等多種因素綜合判斷。如果伴隨因素較多,則需要正規治療。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實際上,只要有頸動脈硬化、頸動脈斑塊,腦梗死的風險就比沒有頸動脈硬化的人增加了,不光腦梗死的風險增加,頸動脈斑塊還提示心血管病風險增加。

那麼,相比之下,什麼樣的頸動脈斑塊更容易發生腦梗呢?

簡單來說,這幾種類型的頸動脈斑塊造成腦梗死的風險更高一些:

斑塊的數量多、斑塊的體積大、不穩定斑塊、伴有炎症的斑塊、有微栓脫落的斑塊。

斑塊的數量不用解釋了,斑塊越多,提示頸動脈粥樣硬化越嚴重,心腦血管病風險越高。

斑塊的體積和腦梗死的風險也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斑塊越大,造成的頸動脈狹窄越嚴重,越容易造成腦梗死。

重點說一下不穩定的斑塊。可能很多人會存疑,你怎麼能知道斑塊是穩定還是不穩定呢?說實話,目前的醫療技術還不能百分之百做出評判,但是有些特徵可以幫助我們來識別。

1.如果做超聲檢查,如果發現斑塊的回聲比較低、斑塊的表面不規則,提示是不穩定斑塊。

2.如果做經顱多普勒,在腦血流中發現微栓信號,提示頸動脈的斑塊可能是不穩定斑塊。

3.如果做頸動脈CT血管成像,頸動脈斑塊是低密度影,表面上有潰瘍或者纖維帽薄,提示斑塊不穩定。

4.如果做核磁共振斑塊分析,同樣可以發現大的脂質核心、斑塊表面有破潰、斑塊內部有出現等,提示不穩定斑塊。

5.再來說說斑塊伴有炎症,這一點從斑塊形態是無法分辨的,不過可以通過化驗C反應蛋白等炎性指標來提示斑塊不穩定。

不管目前是多大的斑塊,斑塊的性質如何,積極穩定斑塊、控制斑塊的發生發展仍然可以減少腦梗死的風險,具體的做法可以參見我以前相關的問答。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頸動脈斑塊?頸動脈在哪?

你伸手摸一下脖子兩側,能摸到搏動的那根就是它。頸動脈負責將營養和氧氣輸送給大腦。這個工作很關鍵,如果大腦缺血缺氧,有可能會造成腦組織不可逆轉的損傷,人體就會出現偏癱,或者影響說話。

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像臘一樣的脂類,這些沉積物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當這些臘樣的沉積物一塊一塊形成時,就稱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當頸動脈動脈硬化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開始影響頸動脈的血流時,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評估和治療,以防止發生血管事件。


神經內科醫生吳春平


不穩定斑塊包括:1)脂質性斑塊。斑塊內部成分以脂質為主,超聲顯示為低迴聲或中低水平均質型回聲特徵,內膜不均勻增厚,以扁平斑塊多見。2)混合性斑塊。斑塊內部回聲明顯不均勻,呈點片狀分佈,強、中、低迴聲混雜,斑塊形態多為不規則型,表面不光滑,血流充盈不均勻,可發現潰瘍形成的“火山口”徵。3)斑塊內出血。無論規則型或不規則型斑塊均有可能出現斑塊內出血,聲像圖顯示斑塊中央形成低迴聲或無回聲區域,斑塊周邊為等回聲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