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你看來,快手和知乎哪一個是比較成功的公司?

柯是我


知乎和快手雖然都可以歸為互聯網企業,由於未上市,沒有足夠的詳細資料對兩家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但可以從用戶、流量兩個角度對兩者進行比較。

用戶

快手已經成為了中國用戶數最多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日活量在2017年年底已經超過一億,雖然受到競爭對手的衝擊,但仍坐穩了國內短視頻市場老大的位置。而根據知乎2018年三月的數據,其日活用戶為3400萬,在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在各自的領域兩者都處於行業龍頭。

快手作為一個視頻平臺,有大量用戶來自三四線城市、農村、還有二線城市的務工者,導致快手用戶的支付能力較低。由於知乎的定位為知識分享平臺,其客戶的支付能力可能較高。

流量至上

像知乎和快手這樣的互聯網公司盈利的基本途徑是流量變現。簡單地說,流量就是網頁或app的訪問量和活躍度。

流量變現最經典的手段是廣告,一般在此類產品中以banner廣告的形式體現,知乎就採用了這種方式。由於知乎的目標客戶對廣告的敏感度較高,容忍度較低,廣告投放在知乎的效率較低。

據統計,知乎有大量流量來自轉發和搜索引擎,此類流量的變現能力較差,而知乎在近兩年採用的知識付費這一商業模式則需要其具有忠實的用戶和大量的流量。

快手於2017年嘗試商業化,脫離了傳統廣告的商業模式,目標使用信息流廣告,直播禮物打賞及遊戲的聯合運營來盈利。由於快手的商業模式較為新穎,難以預測此商業模式是否能有效地帶來大量利潤,但由於快手未採用傳統banner廣告,而結合其產品特性推出了信息流廣告,有助於保護快手的用戶存量。

從用戶和流量來看快手的體量大於知乎。但兩者的市場和目標客群不同,不能說快手比知乎成功。由於全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知乎如果能找到有效的方式擴展用戶量,拓寬流量,則有著更大的發展前景。


華爾街見聞


從人玩的程度來看確實快手更勝一籌。

但是,如果從精神層面來看知乎確實更勝一籌。


這麼說吧!其實我玩快手的時候應該是在二零一五年,那時候應該還是蠻火的,快手一種視頻製作,可謂說非常的火,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很多的人都用快手拍視頻,可以說上面有很多的網紅月收入過百萬的。

但是人玩的越多當然管理起來也比較難,甚至出現了一些比較低俗的畫面,基本上快手的人年紀都是分佈比較廣的,有零零後也有稍微老一點的人,但是快手上面基本上低俗的視頻比較多。


同時受到了央視的批評,快手可以這麼講,快手視頻裡面做的比較成功的app,但是一般視頻製作很難逃脫低俗的內容,這也會誤導孩子。

知乎從精神意義上來講,遠超了快手

知乎來講的話,他的專業性更具有獨特之處,可以說知乎裡面基本上很多都是各行各業精英的人在寫各種提問的答案,同時,看的人基本上都不太可能是十八歲以下的,基本上都是二十歲以上的人。


同時知乎解答的是專業性的難題,自然看的人也比較少,看的懂的人就更少了,但是,基本上都是屬於正面的,同時,也是積極性的,並不像那種低俗的視頻一樣,可以這麼講,雖然,知乎的人流量不如快手,但是從精神上更能給人一種嚮往正能量。

不知道你所謂的成功是哪種成功,如果是人流量的成功那麼是快手,如果是精神意義上的成功那麼是知乎。

小呱談財經!點到為止


解四爺


在我看來兩家都是比較成功的公司,其實沒必要把兩家公司進行比較,知乎和快手完全是在做不同的市場,其估值(由於還沒上市所以都是估值)也都是由所在市場天花板決定,從估值高低來對比除了滿足我們的心思外其實沒什麼價值。


上一輪融資後快手對外的估值已經超過兩百億美金,互聯網乃至整個中國、全球估值超過兩百億美金的公司也屈指可數。而其日活數更是超過1.2億,成為中國互聯網日活數排名前列的應用之一。

知乎上輪融資夠對外的估值已經超過十億美金,和快手對比當然顯得市值並不高,但在創業公司中已經是獨角獸級別,可以看做是巨大成功了。要知道在中國經濟歷史上,能超過十億美金的公司並不多,更遑論八年之內就把公司做到十億美金級別。周源、李申申、黃繼新、張亮等都是非常厲害的知乎創始團隊了。


從用戶群體和產品特性來講,兩者也是做得完全不同的市場:快手是短視頻分享社區,知乎是問答社區,兩者的用戶群體、產品特性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我們最好不要單獨下結論評判對比兩者對社會以及他們各自用戶所貢獻的積極意義和負面影響。外界可能普遍認為快手比較low而知乎比較精英,但其實快手滿足的是普羅大眾的娛樂需求、知乎除故事部分外的積極意義在於降低知識、技術性信息傳播門檻,確實幫助用戶乃至整個社會積極成長,但正如郭德綱老師所說:雅俗共賞。“雅”和“俗”其實沒有高低上下之分。


快手和知乎都是我們互聯網行業比較成功的代表,還真的沒有必要對比,滿足人們真實需求的產品就都是好產品,其走出的商業模式只要不損害整體社會效益我也都支持,兩者都是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