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江蘇十三地市中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座城市,也全都歷史悠久

江蘇省,位於我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擁有吳、淮揚、金陵、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徵,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江蘇十三地市中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座城市,也全都歷史悠久

江蘇擁有悠久的歷史,有十三座城市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十三座省轄市就有十座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餘的三座也都歷史悠久,它們分別是:鹽城市、宿遷市、連雲港市。

江蘇十三地市中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座城市,也全都歷史悠久

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揚州瘦西湖

鹽城市,位於江蘇中部沿海,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30.5萬人(2016年末),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鹽城是我國東部沿海開發較早的地區,古屬揚州,西漢時設鹽瀆縣,鹽鐵業相當發達。東晉時,鹽瀆縣改名鹽城縣,沿用至今。鹽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歷代人文薈萃,孕育了陳琳、陸秀夫、張士誠、王艮等名人,北宋時晏殊、呂夷簡、范仲淹先後在西溪任鹽官,後相繼入朝為相,人稱為“西溪三傑”,被傳為千古佳話。

江蘇十三地市中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座城市,也全都歷史悠久

宿遷市,位於江蘇省北部,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總人口591.6萬,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儘管宿遷市成立不久,但宿遷歷史悠久,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宿遷春秋時為宿國國都,秦時設下相縣,東晉時改下相縣為宿豫縣,唐時改宿豫縣為宿遷縣。宿遷名人輩出,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洋河、雙溝出產於此,所以宿遷又被稱為“中國酒都”。

江蘇十三地市中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座城市,也全都歷史悠久

連雲港市,位於江蘇省東北部,瀕臨黃海,古稱海州,總面積7615平方千米,總人口534萬。連雲港古屬徐州,春秋戰國時先屬魯後屬楚,秦漢時屬東海郡,東魏時始置海州。民國時期,隴海鐵路的修建極大的促進了連雲港的發展,曾成立連雲市,是當時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建國後,連雲港先屬山東,後劃歸江蘇,1984年被確立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江蘇十三地市中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座城市,也全都歷史悠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