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全自動機械錶是什麼意思?

安其拉14


玩表的人肯定會說,手動上弦的機械錶最經典,可以保證不會被淘汰。但是機械錶講究複雜勁兒,其複雜功能包括月相顯示、世界時、測速計時等等,這些最具劃時代意義且最不起眼的複雜功能其實就是自動上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自動機械錶的那些事兒!

傳統機械錶受到石英的衝擊

20世紀70年代,鐘錶工業受到石英的衝擊。大批量生產的石英機芯,以其低廉的價格、纖薄的尺寸而且不用上弦等優勢,可以說是對對傳統機械錶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就方便性和精準性來說,石英機芯幾乎可以超越機械機芯的表現。

所以,在20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自動手錶製造商的數量就開始銳減。當時甚至有預言說:石英機芯將把自動上弦的機械手錶塵封起來。就當時的發展來看,這一言論人們有絕對的理由去相信。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時尚總在變化,石英的絕對主義沒有維持太長時間。

自動機械錶(通常在錶盤寫著Automatic)

20世紀90年代人們又開始了對機械手錶的迷戀,這是因為人仍對高複雜手錶設計和製造持有崇高的敬意。而且這時候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開始起作用了,電池生產使用和處理都對環境有一定的汙染。

自動機械錶早於手動機械錶

你知道嗎?自動上弦比手動上弦的出現要早半個世紀,不過自動上弦是目前最主流的選擇倒不一定是因為這個。第一個製作自動上弦的是亞伯拉罕•路易•佩雷特,在1770年他推出了一塊非常前衛的表。那裡面有旋轉塊的重塊,當你戴著錶行走時,那重塊會跳上跳下。

自動上弦聽起來好像很高級,但是在那個年代並不受歡迎。因為那個一個紳士們揣著或者在腰間掛著表的年代,由於這些自動錶缺乏足夠的運動自由度,自動上弦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就算現在坊間也流傳這一句話,不運動或者運動的很少的人不適合戴自動機械錶。

從口袋到手腕

直到後來腕錶的出現,使得手錶從口袋到了手腕,自動上弦機械錶才有了發展。自動機械錶其內部結構基礎與手動機械錶相同,只是在表內部加入了一個擺陀,而在佩戴上自動機械錶後,表內部的擺陀因為手腕的活動而擺動,進而為手錶上緊發條,從而實現了手表的自動化工作。

那自動機械錶除了環保和方便,還有什麼優勢呢?

他們能更好的記錄時間,因為他們經常性地上弦而獲得了恆定的扭矩。這個恆定的扭矩反過來給擺陀一個健康的動能和劃一的擺幅及速率。

如果說手動機械錶一般是正裝表的話,那麼自動機械錶更多就是運動表。尤其是具有潛水功能的運動表來說,自動上弦,那是必須的!因為防水錶的密封性要求錶冠或者其他操作部分儘量不要鬆動。舉個例子,勞力士的運動系列和長期以來炙手可熱的迪通拿都是自動上弦的,且都具有強大的防水能力。

如果想了解手動機械錶知識的可以看我們之前的一個文章《瞭解手錶,還得從手動上弦入手!》

圖片源於網絡

萬表手錶交流,只做有趣實用的名錶科普 專業導購,權威測評,懂點手錶,多點談資


萬表手錶交流


自動機械錶是手動機械錶的一種改良,在表裡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配戴時,表內的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 ETA 2840 自動機芯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一般的自動機械錶仍保留手動上發條的功能,換言之仍可以轉動錶冠來上發條,只有一些較為便宜的自動機械機芯,例如精工的 7S26、7S36及 ETA 的 2842,才會省略此功能。而且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錶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損壞全自動機械錶不用電池,但要有發條的,和普通機械錶唯一不同的是全自動機械錶內沒有人工上緊發條的手柄,而是在表內設置一個圍繞發條齒輪的可轉動的重錘,當人的手在運動的時候,重錘就做小幅度的圓周運動,帶動發條齒輪,將發條上滿,當發條緊到一定程度時,重錘仍在動,發條上滿後齒輪不空轉,不再給發條上勁。


AIG81975492


全自動機械手錶的內部機芯部件都是機械零件組成,是以發條為動力的擺輪遊絲式手錶。機械手錶是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
全自動機械錶不用電池,因自動機械錶須靠手臂的擺動而自動上弦,所以每天必須配戴八小時以上,才能確保計時準確。

主要特點
全自動機械錶不用電池,有些是帶手動上發條的,有些不帶,但還是有手動上發條的最好。一般在發條上滿的情況下可以連續運行30小時左右,看機芯而定。老年人和常坐辦公室以及運動少者最不適宜佩戴此類手錶,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佩戴者定期給手錶手動上弦。自動機械錶在常溫下,24小時誤差在±45秒者為正常誤差。因自動機械錶須靠手臂的擺動而自動上弦,所以每天必須配戴八小時以上,才能確保計時準確。
操作方法
機械手錶怎樣上條應使用手指來回上條比較好,因為來回上條,用手指將大鋼輪帶回來,這樣起到回彈減速,防止齒輪相撞,而且來回上條也很省力。如果總是往前上,發條越接近上滿時,它的反彈力也越大,每次上條就會出現回彈一次,而每次回彈都會增加上弦齒輪相碰,使齒尖容易折斷。
按照傳動比推算,柄頭轉18圈多一些,即可滿足手錶走時持續36小時。但是,由於每個人的上弦力度不一樣,以及柄頭內防水膠圈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在發條完全放鬆時,柄頭最好旋轉20圈以上。發條全部上緊,理論上可以延續走時40小時(特殊錶款除外),但是24小時後卻不能保證手錶走時精準度。
當擺輪遊絲處於靜止狀態時,給發條施加一定的力矩,即上一層弦,此時不晃動手錶,而擺輪遊絲能自動擺動,則說明這隻手錶的靈敏度高。若上條後需要晃動手錶後才能走動,說明該手錶靈敏度低。這種現象一般是擺輪的位差過大造成的。


張叔叔


自動機械錶:是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相對手動上鍊手錶來說,自動上鍊的錶殼會更厚些。


用戶85142694130


意義是,你給他動力,他給你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