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克里米亞現在歸屬俄羅斯,但烏克蘭不同意,聯合國是否要明確表態克里米亞的歸屬?

水星駐地球辦事處主任


克里米亞問題已經過去了4年,烏克蘭也亂糟糟地過了4年了。

西方國家的抗議、譴責、制裁等手段都使用過了,然而克里米亞還是公投加入俄羅斯了。美國與西方國家在這個問題上,與俄國斯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分歧,在很多國際事務中打壓俄羅斯。

俄羅斯的大膽風格再次出現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在全世界都在懷疑核平衡時代,還能否吞併別國領土。俄羅斯將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結果:能。

(普京在邊境危機上四處救火)

西方和美國實際上也在進行著另一個嘗試,在核平衡時代,能否不動刀兵,用制裁手段就可以制服一個大國。西方國家將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結果:很難。

現在討論克里米亞問題的來由已經是學究氣了,克里米亞問題的實際現實意義,對於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都有著非常好的借鑑意義。

由於俄羅斯是聯合國五常之一,有一票否決權,因此聯合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它的表態也既不會明確,也不會是支持。

遙想當年俄羅斯在南斯拉夫受到的屈辱,科索沃獨立成為俄羅斯勢力在東南歐全面衰退的標誌性事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軍事手段,讓科索沃地區獨立了。之後,西方國家和美國卻一直不願意承認科索沃獨立,因為此例一開,就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世界各地都會發生科索沃事件。對應於克里米亞問題,其實質與科索沃事件的性質是相同的,所以俄羅斯就拿科索沃事件來堵西方國家的嘴。

(科索沃:開啟主權國家分裂的魔盒)

可是,克里米亞問題不僅僅侷限於此。從全球勢力重新佈局的視角來看,克里米亞問題實際上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美國及其盟國沒有“捨得”的大智慧,註定要事事與俄羅斯硬碰硬。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美國及其盟國不可能對俄羅斯示弱,放棄克里米亞(實際上是放棄烏克蘭),美國的龐大的軍事機器,必然以盟國體系來維繫(北約、美日韓等),因此美國的態度問題實際上即是立場問題。

然而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俄羅斯已經退無可退。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普京不會以現在的俄羅斯去硬抗整個西方盟國,普京希望尋求和解,一再的拋出橄欖枝。可是美國及其盟國一直視俄羅斯為大敵,不停的抹黑、攻擊俄羅斯。不僅在短短數年功夫將蘇聯此前的勢力範圍逐個收編,還通過“街頭革命”這樣下三濫的手段打到了俄羅斯的臥榻之側——烏克蘭。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是真的做的太絕了,這等於是逼著俄羅斯攤牌。於是,才有了克里米亞問題。

美國國內早就有智囊分析過烏克蘭事件中,一直默不作聲的中國是最大贏家,然而美國作為一個兩黨輪流執政的國家,不可避免在長期戰略規劃方面有先天不足。美國只能著眼於眼前,美國的全球霸權,必須要以盟國體系來維繫,這就意味著美國不能表現有立場鬆動。

俄羅斯在得罪了整個西方世界後,必然要尋找東方盟友。東方盟友的韜光養晦的策略,舉世皆知,然而,西方國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工業產值超過美國的同時,在國內還有很多問題急需解決的東方盟友,依然還需要增強自身的實力,包括在科技、軍事及經濟方面。

(吹填作業下的南海島礁)

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的出臺,說明美國已經意識到了,擁有獨立的意識形態和獨立的經濟體的中國,會是美國霸權的強有力的競爭者。因此,一個是韜光養晦的陽謀,一個是戰略阻遏的陽謀,都在東海、南海、臺灣問題上表現的極為突出。有一段時間,南海問題風急浪高,中國穩步推進島礁建設,也是未雨綢繆的一種舉措。

此時,克里米亞問題和敘利亞問題的相繼出現,西方及其盟友逼反了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問題上都做出強烈的回應,有一段時間,戰爭烏雲密佈,將西方國家的精力都給栓在歐洲和中東。美國的亞太戰略雖然明確提出了,然而美國急於解決眼前的麻煩。而美國越是想解決,就越是把俄羅斯推進了與中國結盟的現實政治中。

(用生命在為中國提供實踐經驗)

美國人借用克里米亞問題,向世人宣佈,美國依然有實力維繫現有國際秩序的運轉,不管是誰,違反了規則,都將會被懲罰。美國人過的是今天。

俄羅斯借用克里米亞問題,向民眾表明,政府依然有足夠的實力應對外界威脅,俄羅斯依然是世界大國。前段時間,俄羅斯的一個宣傳片,俄羅斯的小朋友編寫的一首歌,戰意昂揚,可想而知,俄羅斯現在的國家處境。俄羅斯能夠維繫一個穩固的政治實體,只是因為民族意識和政治強人,並沒有一個獨立的意識形態,因此俄羅斯國家政體會很脆弱。俄羅斯人過的是昨天。

中國依然是人畜無害,在很多問題上,中國都願意用“太極”的方式化解,俗語叫做“政治協商”,人際關係處理是個中能手。然而中國在穩步積累實力,韜光養晦到一定境界,已經是不怒自威,重劍無鋒。這種東方的智慧,西方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中國人過的是明天。

明天,太陽照常升起,眼前所有的問題,都是未來世界的一個小小的註腳。我們只是身逢其中,懵懂不自知。


而知而行的歷史


克里米亞,稱為吞併也好,叫做迴歸也罷,反正在事實層面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對於由俄實控這一點,恐怕親歐美陣營的同胞們也不會睜眼反對吧?當然,對於對俄有好感的先生女士們,那更不會反對實控這種表述了。

話說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奪走,烏克蘭當然是不同意的,至於原因,一句話就是:你覺得原來你手裡東西被別人硬生生奪走後你樂意嗎?肯定是不樂意,不過其實如果將原因細化一下,又可以至少分為三方面(如果有其他原因,歡迎補充,不同意見也可以反駁我,歡迎理性討論)。一則克里米亞本身就是貼在了烏克蘭身上好幾十年的肉,在蘇聯分家時也屬於自己,國際法上佔理;二則就算內心知道收不回來,不吼幾嗓子也太過恥辱,國際上丟人,國內也會將這樣的政府推翻;三則反正也收不回來,即使“迴歸”俄羅斯,也回不來了,很難想象烏克蘭一旦又親俄,俄羅斯就又把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俄羅斯心裡也琢磨,那萬一以後又上去一個反俄政府呢?反正也收不回來,烏克蘭領導層也就以此為契機與俄羅斯決裂,讓西方相信自己一條路走到黑鐵定跟了西方,如此一來,即使俄羅斯反對,那烏克蘭加入北約及歐盟,也是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至於聯合國是否要明確表態克里米亞歸屬這一問題,一句話:聯合國核心機構(安理會)根本沒法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表達明確態度,再囉嗦點就是聯合國既不能支持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也更加不會支持克里米亞歸俄羅斯;而非核心無強制力的聯合國大會倒是表明了態度,要確保烏克蘭領土主權完整,但是隻是道義上的,沒強制力,沒強制了,對於俄羅斯這種猛人,沒任何作用。

做不出啥像樣決定,難道是聯合國怕事兒?那倒真不是,如果追問原因的話,還得從聯合國的權力架構和成員組成上去分析。

聯合國於1945年10月成立,其權力核心在安理會,安理會是聯合國唯一有權作出強制性決定的機構,也就是說安理會作出啥決定,成員國都得遵守,不遵守後果很嚴重。這麼厲害的機構,那對克里米亞歸屬做個決定唄,比如就決定屬於烏克蘭,那各國都得認,俄羅斯不認,就要挨懲罰,如此豈不是完美解決問題了?

嗯,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咱看看這個機構的構成吧,由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若干非常任理事國組成,這個機構可不是執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而是五個常任理事國有一個不同意,那事兒就成不了,也就是全球知名的“否決權”。

那好,安理會提出一個議案: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俄羅斯第一個就跳出來反對,這議案沒戲了。俄羅斯轉而又提議: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美英法三個跳出來反對,得,這議案又沒戲。所以,你說聯合國還能明確表態麼~事實上美國在2014年3月就在安理會上提出了關於烏克蘭問題的議案,而俄羅斯也確實是立刻投了反對票。

那再說說那聯合國大會的涉及烏克蘭的決議,烏克蘭確實也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一份確保烏克蘭領土完整,克里米亞公投無效的的議案,最終100票贊成(當然是美英法這些國家),58國棄權(包括我們),11國反對。讓我們看看這11個反對國家吧,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俄羅斯有幾個“朋友”,這11國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有亞美尼亞、白俄羅斯(驚奇嗎?)、玻利維亞、古巴、半島北部國家(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就好)、尼加拉瓜、蘇丹、敘利亞、委內瑞拉、津巴布韋。

從這次投票對比來看,支持烏克蘭對克里米亞擁有主權的居多,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兩方面都是朋友,你們自己解決吧,不干涉,還有10來個反對的。但是,這決議也就有國際道德層面的意義,根本沒有國際政治現實強制力,而俄羅斯這種生猛國家,哪管什麼虛幻的國際道德,對它來說,跟自己國家擴大地盤,獲得最大國家利益才是最大的道德。而且,這決議本身,就沒有提及俄羅斯的名字,這種不痛不癢的決議,再來幾個,俄羅斯都不怕,怕的反而是聯合國,因為這種決議做多了,俄羅斯又不尊重,那豈不是有損聯合國威信。而對於烏克蘭,也就是讓大家都知道了自己被一個世界上一級橫的國家給欺負了,除此之外,無甚實際作用。

總之,克里米亞歸俄羅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也不會再回到烏克蘭手裡,烏克蘭當然也不會鬆口,經常會進行“嘴上戰爭”,但是沒什麼用,而聯合國,也不能做啥像樣的決定,最多做個沒有強制力的決議,就算反對克里米亞歸俄羅斯,也沒什麼實際作用。


北玄武


世界上啥是強權政治?克里米亞起碼在蘇聯尚未建立之前,就已經是在俄羅斯的版圖內。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所管轄,也僅僅是在赫魯曉夫執政期間的事。

蘇聯解體後,有過短暫的所謂的獨聯體這個機構的產生。由於葉利欽執政俄羅斯期間,國內矛盾此起彼伏,人民生活水平降到讓人難以承受的地步,他根本無暇關注獨聯體這一機構的存活,更別說討要本屬俄國領土的克里米亞。

普京當政以後,重拾雙頭鷹的戰略規劃,改變了葉利欽只看重西方國家眼色的單一外交路線。普京看到北約集團不斷東擴這一殘酷現實,而夾在北約與俄國中間的烏克蘭,選舉了巧克力大王波羅申科當了總統。這位總統做生意是把好手,治理國家可謂是又臭又爛。

普京看到克里米亞當地民眾脫烏公投已成現實,這一不費一槍一彈就能佔領的絕佳地盤,何樂而不為?立馬出兵克里米亞。讓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版圖中的一個新的行政區域。到了嘴裡的美味佳餚,能會隨隨便便由誰說讓吐出來就吐了出來?聯合國也僅僅是一個議事機構,並且俄羅斯還有一票否決權。

克里米亞的地位已經歸屬俄羅斯,這已是不爭事實。至於烏克蘭願意不願意,他說了也不算。面對雙頭鷹的強勢行為,烏克蘭剛選出來的喜劇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當總統,估計在他的任內,也只有繼承他的前任一樣,有苦難言。(2019/11/13)


吉祥如意


歷史上的克里米亞可謂是命運多舛。1443年建國後,僅維繫了兩百三十年的獨立命運在被沙俄吞併後告一段落。

1918年,克里米亞被劃入了蘇俄(蘇俄非蘇聯,而是構成蘇聯的一部分)的勢力版圖,並組建成立了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但只是名義上的國,實際還受蘇俄的管轄。

到了1946年,由蘇聯最高蘇維埃頒佈法令:撤銷克里米亞的自治共和國身份,將其降為克里米亞州。緊接著,又在1954年的紀念俄羅斯同烏克蘭合併三百週年之際,同樣是在最高蘇維埃的授意下,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烏克蘭的一部分。但在2014年12月,克里米亞通過公投的方式脫離烏克蘭,並宣佈成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隨後又提交了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申請且被普京批准。

對於這次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閃電式"結合,除了俄羅斯,包括烏克蘭和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都明確表示不承認公投後克里米亞的歸屬!

而對於聯合國來說,對於克里米亞問題也只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協商解決,避免戰爭),並沒有權利決斷克里米亞問題。當然,在國際上是設有國際爭端仲裁機構的,即海牙國際法庭,但前提是當事國(俄羅斯和烏克蘭)願意通過仲裁解決。很顯然,普京還是選擇尊重克里米亞人民的選擇!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克里米亞,原名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原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5年經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決定,轉交給烏克蘭管理,成為烏克蘭唯一的自治共和國。首都辛菲羅波爾。



2014年,烏克蘭加速脫俄入歐進程,烏克蘭政局陷入動盪。2月,應克里米亞總理阿克肖諾夫的請求,俄羅斯派遣軍隊進駐克里米亞。3月16日,在荷槍實彈的俄軍監督下,克里米亞舉行了獨立公投,95%的人同意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3月18日,普京和克里米亞領導人簽署了克里米亞入俄的條約,至此,普京完成了吞併克里米亞的全部步驟。



3月27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有關烏克蘭問題決議,宣佈克里米亞公投無效,克里米亞仍然屬於烏克蘭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聯合國對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最明確的態度。為了懲罰俄羅斯靠武力侵佔他國領土,歐美國家開始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的經濟制裁、外交孤立和軍事圍堵,以彰顯對烏克蘭的支持。


豫魯人家


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聯合國根本無法表態,也無法明確認定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

聯合國雖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組織,但是聯合國卻不存在獨立的態度。在克里問題上,涉及到了大國爭端,而只要是大國,尤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意見達不到一致,聯合國就無法表達立場。

安理會五常是決定當今國際格局的根本對象,而並不是聯合國。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如果五常一致認為克里米亞應屬於俄羅斯,那麼聯合國自然會認定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如果五常一致認為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或者屬於獨立國家,那麼聯合國的認定也就必然是這個態度。

然而,眾所周知,克里米亞的涉事方之一,就有五常之一的俄羅斯。俄羅斯主導了克里米亞事件,當然認為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但反過來,美英法等國又是明確支持烏克蘭的,認為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無效。因此,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五常其實已經出現了分歧,而只要這個分歧沒有解決,聯合國就無法裁定克里米亞的歸屬,也就無法明確態度。

和克里米亞問題差不多類似的,還有錫金和科索沃這兩個地方。錫金是70年代被印度吞併的,印度吞併錫金的手法,和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基本如出一轍。只不過到現在,錫金這個地方屬於印度,已經被五常全部承認。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也自然承認了錫金屬於印度,而不再有什麼爭議。

至於科索沃,科索沃現在的處境依然和克里米亞一樣,聯合國無法表達態度。因為在科索沃問題上,五常至今還是沒有達成一致的,美英法等國承認科索沃,但是五常的其他國家並不承認。所以,如今的科索沃,儘管有很多國家承認,但是卻並沒有得到聯合國承認,因為聯合國暫時無法裁定。克里米亞問題也一樣。


蘇綻


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奠定了聯合國處理侵略戰爭法律基礎,形成了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即是除了國與國邊境糾紛引發的衝突外,其他無關第三國的挑釁,攻擊,封鎖等都是侵略戰爭行為,這些侵略犯罪行為受到聯合國下屬海牙法院管轄。

山姆大叔,一個壞榜樣!



可是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人先後入侵了越南,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比利亞,敘利亞等國家,但是都沒有被聯合國海牙國際法庭審判過,為什麼沒有被審判過呢?因為大家打的是代理人戰爭,美國人總能圍繞聯合國憲章找出藉口,最終無論成功或者失敗,他總能全身而退。

但是,故事主角換成了俄羅斯會怎麼樣呢?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是蘇聯的邦聯制的一員,克里米亞共和國則是蘇聯的一部分,在歷史上有淵源可查詢。

克里米亞共和國位於俄羅斯西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面積2.5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萬,其中俄羅斯人佔主體,烏克蘭人居次,還有少數克里米亞韃靼人和白俄羅斯人等。當地居民主要說俄語。首府為辛菲羅波爾。

歷史上,克里米亞曾先後被不同的民族佔領。公元1443年後,這裡建有克里米亞汗國。1783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帝國吞併,1918年歸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即蘇俄)。1921年10月建立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仍歸蘇俄管轄。1946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發佈命令,將撤銷自治共和國並降格為克里米亞州。1954年5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將克里米亞州劃歸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克里米亞隨即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2014年公投後成為俄羅斯領土,但未被烏克蘭與西方承認。

資本擴張,列土開疆,他們是惡法代言人!



國際法對於領土主權有五種具體規定:   (1)先佔(亦稱“佔領”,但不是指戰時的佔領)。“先佔”有兩個要件:一是“佔領”的對象必須是“無主地”,二是佔領的方式必須是“有效佔領”。無主地只能是尚未為任何國家佔領,或無人居住,或土著居民尚未形成為部落的地方。這樣的地方,目前世界上除了荒島之外是不存在的。有效佔領由於歷史條件不同,有效的表現也各異。   

(2)時效。時效是指佔有他國的某塊土地後,在相當長時期內不受干擾地佔有而取得該土地的主權。這個原則來自羅馬法中“物權取得時效”,但國際法學者對時效概念的解釋卻與羅馬法不一樣。   

(3)割讓。割讓是指一國根據條約把部分領土主權轉移給另一個國家。l9世紀以前,割讓有贈與或出賣等形式,20世紀以後,大部分割讓是由於戰爭後的和約和不平等條約造成的。從現代國際法的觀點看來,由戰爭或不平等條約造成的割讓都是違反國際法的。   

(4)征服。征服是指戰爭結束後戰勝國把戰敗國滅亡而兼併其領土的行為。征服不能與戰時佔領或兼併混為一談。侵略戰爭本來就是非法的,以征服和滅亡去取得他國的領土,這本來就是侵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因此,以征服而取得被征服者的領土主權,是國際法所不允許的。   

(5)添附。添附是指領土因自然狀態的變化或人工力量而增添的新部分,有兩種情況:自然添附;人工添附。   

上述五種方式,除添附是自然現象之外,都反映了資本主義國家領土擴張的掠奪性質。那麼,西方國家領土幾乎都是通過違法行為獲得的,那麼俄羅斯對於克里米亞共和國歸屬如果聯合國西方國家指手畫腳,那麼美國的50個州基本上可以自立為王了。

別吵了,我收回克里米亞這個禮物!



烏克蘭與俄羅斯有歷史上的淵源,克里米亞共和國更是基於歷史上的征服和贈予條約在兩國進行流轉,他們是克里米亞共和國的當事人雙方,按照現代國際法和羅馬規則可以對話協商解決,聯合國沒有執法依據介入。北約跨太平洋公約組織是目前唯一存在軍事集團,歐盟作為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代表,他們兩者相互結合,構成了資本主義世界新的霸權模式,向世界輸出價值觀和理念,可是國際法的受眾是世界多極格局,需要大家來公平公正合理民主集合意見。



綜合而言,大爭之世,爭於實力,烏克蘭為了給北約納投名狀,把北約導彈架在黑海上,莫斯科感到了威脅,臥榻之旁 豈容他人鼾睡,於是重新收回克里米亞共和國這份曾經代表友誼禮物,禮物當然可以收回,況且曾經的朋友投入敵人的懷抱了!


唐俊龍55398571


對於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一事,西方國家才俄羅斯採取了經濟制裁,這對俄羅斯都沒用,那聯合國的明確表態是否有用呢?答案是:點用處都沒有!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時,聯合國大會就烏克蘭領土完整問題決議進行表決,主要目的就是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確認克里米亞公投無效,這個決議以100票贊成的多數票通過。但是聯合國決議並沒有強制執行力,俄羅斯可以完全不用理會。

安理會是聯合國中唯一擁有強制力的機構,但是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才能通過,而俄羅斯作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如果決議有損俄羅斯利益,那麼俄羅斯完全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令決議通不過。所以,聯合國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未能發揮實質性的作用。烏克蘭的利益損害在聯合國未能取得有效伸張,因此烏克蘭曾提議聯合國廢除俄羅斯的一票否決權,但是這個決議只要有俄羅斯在,肯定也是通不過的。

所以,即使烏克蘭不同意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求助於聯合國伸張正義,聯合國該做的工作已經做了,但是由於目前聯合國的這種權力結構,五常擁有絕對的否決權,烏克蘭的利益訴求也不能得到保障。


銘蘇先生


克里米亞的主權歸屬,聯合國無法形成一個壓倒優勢的決議,甚至形不成一個有效的提案;而具備執法權力的安理會框架內也形不成一個決議,所以聯合國這個態表不出來。

出現這種現象,與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過程有決定性的直接關係,因為克里米亞的獨立,也沒有受到有法律效力的反對,等於是被各方面默認的,所以被默認獨立的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雖然不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但聯合國也沒有可靠的法律依據確認其主權歸屬。

克里米亞作為烏克蘭對外經濟流通的門戶,自從蘇聯中央政府於1956年將其從俄羅斯劃撥給烏克蘭,直到2014年初,都與基輔當局關係融洽,始終對烏克蘭經濟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在烏克蘭顏色革命的助推下發生了議會政變,前總統依靠美國政治滲透勢力的扶植登上大位後,立即與美國運作烏克蘭加入《北約》程序,擬以克里米亞作為與美國合作絞殺俄羅斯的絞刑架,遭到當地人民普遍激烈反對,這些原屬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克里米亞人民,不想讓自己的家園被波羅申科與美國合謀對自己祖國背後插刀,更不願做美國傀儡加害自己的同宗兄弟,或作為美俄對抗的戰場遭塗炭,最終公民投票宣佈獨立。



在克里米亞共和國宣佈獨立後,並沒有受到來自大菠蘿當局具有法律效力的實質反對,卻切斷了與當地的行政聯繫,事實上已默認了其獨立行為,甚至後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之時,又切斷了與克里米亞水電能源供應的一切聯繫,又形成了默認其加入俄羅斯的事實。在整個過程中大菠蘿當局沒有動用任何法律程序,執法部門或者代表國家主權的軍隊予以阻止,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表明當局曾經反對克里米亞獨立,反對其加入俄羅斯,所以讓聯合國也“愛莫能助”。



事實上,克里米亞入俄一氣哈成雷厲風行的一整套動作,已經讓大菠蘿當局和其背後的美國徹底懵b,一連串大出他們意外的局勢發展,讓他們手足無措無以應對了,鬧獨立的運動讓整個烏東地區亂成了一鍋粥,克里米亞之不過是其中之一,卻因為民意更集中,動作又太快,印象中不過就是20天左右就木已成舟,他們還在迷糊中沒等清醒呢,一切就結束了,迫使他們愚蠢的切斷與克里米亞的一切聯繫,卻坐實了默認結果的事實。


造成這種結局,起因就是因為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為了報答美國的“知遇之恩”,並求得美國的繼續支持,保障其個人寡頭利益,極端的投靠美國為美國地緣戰略利益服務,而對烏克蘭曾經親兄弟的俄羅斯背後插刀謀殺,不僅遭遇俄羅斯理所當然的反制,更遭到本國俄族人民的背叛式的反對,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聯合國把克里米亞主權確認給了烏克蘭,就算俄軍也撤出,誰能認為這裡的戰亂還能有政府軍的立足之地?


鐵嶺鋒


克里米亞現在歸屬於俄羅斯。這件事情俄羅斯承認,但是烏克蘭又怎麼會讓他們輕易就被佔了去。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這一件事,雖然說是公投的,但是很明顯,這其中還是有些貓膩的,真正就國際法而言,要找出其漏洞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俄羅斯很強大,對於烏克蘭來說,俄羅斯說投票有效,那就是有效,即使他反對,即使西方國家發對又能怎麼樣呢?


克里米亞在哪裡?那就在俄羅斯的大門邊上。俄羅斯雖然說在歷經蘇聯解體之後元氣大傷,但是也不是任人就捏的柿子。美國要是在他家門口還敢做些什麼,那結局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所以,我們可以看一看歐洲還有美國的態度,很明顯他們也和烏克蘭一樣不承認這一件事。但是又能如何呢?他們要求重新舉行公投,又能怎麼樣?


再看看俄羅斯的動靜,梅德韋傑夫前幾天才剛剛從克里米亞逛了一圈。之後又去了北方四島,這個意圖似乎就十分的明顯了。在俄羅斯,這裡就已經是他們的國土了。

雖然美國也曾經在黑海進行了軍事演習,但是俄羅斯也不甘示弱。不過,這裡是俄羅斯的家門口,美國要真的動武還需要思量思量。至於其他方法,要想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可真的是沒那麼簡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