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論古人的建築智慧

“牆倒屋不倒”這句俗語形象地說明了木結構建築良好的防震抗震特性,反應了我們古人的建築智慧。在我國,很多古代優質建築歷經百年不倒,成為學術界廣泛研究的課題。這些建築以宮殿、廟宇、亭臺閣樓為主,氣勢恢宏,佈局嚴謹,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論古人的建築智慧

這些建築的抗震性主要通過三個工藝來實現:1、榫卯連接結構,他相當於現代的“柔性連接”,可以消耗很多地震產生的破壞力;2、以木柱為重力支撐,屋頂的重力大都由直立的木柱承擔,木頭本身就具有相當的柔韌性,而缺乏柔性的泥土牆體幾乎不承擔屋頂的重力;3、立柱大都放在高於地表的圓形石制臺座上,而不是像現在的房屋支撐結構都埋在地下。在強烈的地震下,木柱會在水平作用力下進行移動,這樣就出現“牆倒屋不倒”的奇特現象。

1996年發生在麗江古城的地震摧毀了很多現代建築,而很多木結構的房屋框架都沒有倒,只有周邊的土牆倒了,用事實證明了“牆倒屋不倒”的中國古建築特點。

論古人的建築智慧

建築但凡能成為一個完善的體系,則必然有其深厚的社會文化根源,既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產生,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亡。因此,研究傳統建築,只有結合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才可能探明其真義,也只有這樣,才能判別良莠,決定取捨。

中國古典建築是建立在一套完備的木框架結構的技術體系之上的,一直十分注重結構邏輯的真實性的表達與傳遞。從椽、檁、梁、柱到基礎的結構力學傳承,關係非常清楚。不僅如此,有些看似裝飾物的構件,也有其結構方面的原始需求。如雀替,似乎是為了解決立面構圖問題而發展的,但是本身也是出於一種構造上的需要演化而來的。又如室內裝修的“徹上露明造”。為了避免屋頂構架的木材朽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們處在一個乾燥通風的環境之中。因此,很多時候不在室內另作天花,而是讓構造完全暴露出來,對各個構件作適當的裝飾處理,就形成了“徹上露明造”。

論古人的建築智慧

在中國古典建築中,純粹裝飾的構件是很少的。構件一般是在充分反映用途和構造的情況下,加以有節制的裝飾完成的。適用則可,絕不無謂添加。中國建築的龐大,是通過小尺度單位的“院”不斷有規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不論建築群多麼龐大,人在其中活動,所感受到的永遠是與人相親和的尺度。

傳統的中國式房屋設計原則就採用“通用式”設計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麼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經久耐用和廣泛適應性便成為其追求的目標。

論古人的建築智慧

“中庸”是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適用而經久不渝。這一點實際是與“恆久意識”相通的,進而演繹為不偏不倚、允當適度之意。 在人格思想上並不注重強烈的自我表現,而是追求執兩端而用中的溫順謙和的君子之風。所謂“君子訥訥於言”。

施之於建築,則表現為不求外顯而求內涵的特點。可以認為,君子之建築亦是“訥之於言”的。中國建築往往把精華和高潮放到最裡面,放到最後面,而前面則只是樸質的牆。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徵決定了中國古建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築佈局方式。

論古人的建築智慧

“家”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族”與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是一致的,國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國,具有“家國同構”的特徵。在這樣一種社會特徵之下,一切思考便均是由“家”開始的。家,是社會思考的基本單位。這一點,在建築上有著深刻的反映。以家為起點的特徵,導致中國古代建築以“住宅”為發展原型的特徵。

在古代,住宅和房屋之間的含義是沒有分別的。最早的時候稱為“宮室”,後來叫作“居處”。居處就是生活起居,以至於包括一切戶內工作的地方。在這個總概念之下,似乎無須再作什麼房屋種類的詳細劃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