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資本和資產的區別有哪些?

AA加速器


可以看一下我的主頁~~~關注一下派可數據公眾號瞭解~~

如果想學財務知識可以關注派可財務分析公眾號。

資產:資產是一種企業擁有的資源。特性就是預計在未來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收益。資產的來源有可能是企業直接購入的、生產的、建造的等等。是具有商業價值的。企業的銀行存款、購買的貨物、建造的大樓等等,都屬於企業的資產。


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資金。說的俗一點,就是經商的“本錢”。以宏觀經濟學角度來看,泛指投入的一切資本,包括有形的、無形的、金融的、人力的,投資者希望這些資本能夠讓企業順利經營下去,併為他們創造利潤,在會計上通常確認為“實收資本”。

資本,與資產相比較而言,更多的是一個法律用語,因為在我國開辦企業需要資本,而資本是需要登記註冊的,並且不同的企業或者不同的經營方式需要不同的資本投入額,在投資者將擁有的合法資產投入所開辦企業,經工商部門核准登記後,就變成了合法的企業資本,也就是註冊資本的概念,投資者投入資本的多少代表了股東所享有的合法權益的大小,是成比例的.


而資產,更多的是一個財務用語,代表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投資者將資本投入到企業之後,就會成為企業的擁有的資產,通過生產經營活動來實現資產增值,從而為投資者帶來投資回報。當然,也可能出現經營虧損,資產縮水或者貶值,投資者承擔投資失敗的法律後果。


另一方面,資本是個靜態的概念,只代表公司設立時或者變更登記時那個時點上的數額;而資產是個動態的概念,資產可以升值、貶值、報廢,而資本不存在報廢的情況。

舉例來說:某投資者將100萬資金投入到企業,那麼該企業的資本就是100萬元,當然也是企業初始所擁有的現金資產,金額也是100萬。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比如購材料加工產品然後銷售進而實現收入,或者將資金對外投資收取投資收益,一年後資產變成150萬元,這個時候企業的資產是150萬,而企業的資本仍然是100萬。


資本,也不等同於財務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或者說淨資產的概念,也就是說在數額上,資本≠所有者權益,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包括企業的資本,還包括計提的盈餘公積,累計實現的經營利潤等,所以:所有者權益≥企業資本,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所以資產和資本在數額上應該沒有絕對的公式來概括,資產可能大於資本,也可能小於資本,要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管理水平,以及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了(比如現在的金融危機)和稅收環境、法律環境了。

注:圖為派可數據,一天實現財務數據可視化分析應用展示圖。

關注派可數據,關注財務可視化分析


派可數據


觀復財經,關注微觀財經,踐行普惠金融,觀復財經,見微知著。

一、資本,英文Capital,指的是首要的,首都,資本,資金、啟動資金、財富,資產的意思。資產,英文Asset,指的是財產,財富。從英文翻譯中可以看出,資本更多的意思是起源、啟動資金,是資產的來源,起源。從日常用語上也可以分辨一二,比如資本主義強國,資本家,紅杉資本,資本大鱷,沒有說資產家、資產主義強國、資產大鱷的。

二、資本、資產可以相互轉化。投資成立一家企業,首先要有資本投入,形成實收資本,也叫權益資本,會計上叫做所有者權益,工商企業登記叫註冊資本。一家企業要運行可能要融資,融資的“資”指的是資本,是債務資本。投資者的資本和債務人的資本,用來蓋廠房,買機器,或者進行投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資本就變為資產。企業用資產來正常經營,形成收入,同時生產經營耗費形成人工、材料等成本,最後形成企業的利潤。企業的一個生產活動循環結束,利潤回到企業,又形成了投資者的資本。資本可以用來再形成資產,用來企業擴大再生產。也可以分配給投資者,投資者可以重新再投資一家企業。

三、資本=資產。從會計報表的角度來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樣也可以說,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資產。從上述的企業生產流程也可以看出,債務資本+權益資本+利潤=資產。從轉化角度看,資本轉化為資產,資產在生產形成利潤,再形成資本。

歡迎在評論區評論交流!


觀復財經


資產是一個公司所控制的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資源。

資本是投資人往公司投入的資源,一般都是錢。這裡的投資人包括債權人和股權人。資本所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公司的所有權,或者說是對企業利潤的分配權。

資產 = 固定資產+ 流動資產= 債權投資(Debt,即付息債務) +股東權益+其他債務(即非付息債務,比如應付什麼的)

資本(Invested Capital ,就是題主公式裡面的Capital)=固定資產 + 淨運營資本(Net Working Capital)= 債權投資(Debt,即付息債務) +股東權益

基本上也解釋了,投資人投入的資本,基本上都被用作購置長期資產或投入運營資本當中了。

重點:負債不等同於付息債務,資產不等於資本。

債務一般指的是 interest-bearing debt, 也就是要付利息的那部分債務。這是公司為了發展跟資本市場借來的資本。你的付息債務一定是公司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付息債務的大小規模一般由管理層決定,決定的主要參考標準為資本結構的合理性。

負債是你公司所有的未履行義務。附息債務肯定是你的未履行義務,但有的未履行義務並不一定是附息債務,比如你客戶先給你打了款但你還沒履行合同,這個就是一種負債但不是附息債務。你的負債一定是另一個人的資產。負債相對於付息債務主要是多了經營性負債的部分,即公司業務運營正常產生的債務,和管理層擬定的資本結構無太大關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應付賬款。這個東西不是債權人或股權人投入到公司的,是公司運營中產生的。這個東西是負債,因為這是公司未來必須要償還的,但它既不是附息債務也不是股東權益(,而是上面說到的經營性負債。


融易搜


資產和資本有以下方面的區別:

一、特徵不同

1、資產:資產是由於過去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資產是公司、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產能給公司、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資產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2、在現實生活中,資本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如貨幣、機器、廠房、原料、商品等,但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體現在物上的生產關係。

二、性質不同

1、資本:是用於投資得到利潤的本金和財產,是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

2、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三、分類不同

1、資本:制度或社會生產關係資本,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包括自然賦予的和人類創造的兩種。

2、資產: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資產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按耗用期限的長短,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根據具體形態,長期資產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分類;

按是否有實體形態,可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中國會計實務中,綜合這幾種分類標準,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類別。



A哥操盤


資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本金,是股東投資所形成的,一定期限內是固定的,也是法律認可的數據。 資金:一般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現金,資本有可能成為現金,有可能成為資產。 資產: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的總稱


愛投資官方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有控制的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是企業、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收支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收入、債權和其他。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簡單的說,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資產通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第二,資產都是為企業所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所擁有,但也是企業所控制的;第三,資產都是企業在過去發生的交易、事項中獲得的。  

資本∶經營工商業的本錢  (l)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生產資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勞務,土地,資本。資本是指: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是耐用品。  (2)從企業會計學理論來講,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資金。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範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因此,資本並不完全是一個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們來單獨研究宏觀經濟存量核算時,“資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產過程的有形資本、無形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資本與流量核算相聯繫,而作為投資活動的沉澱或者累計結果,資本又與存量核算相聯繫。  

資產=資本+其他積累+負債  即:資本+其他積累-資產-負債=資本權益  價值規律告訴人們,資本總是流向高利潤行業


麵包財經


我是格菲四師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

資本,在經濟學意義上,指用於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即資金及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且能夠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廣義上還可以代表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

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這是比較專業的概念和定義,我再用更容易理解的話解釋一下。

重點要理解上面的劃線部分,就是說資本和資產都是資源,並且能帶來經濟利益、創造價值。

但是區別具體是什麼呢?

為了說明資本與資產的區別,我引用一下維基百科關於《國富論》的一段話。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二篇的開端,對資本和資產有所描述。他認為,屬於某人的財物,就是這個人的資產。出讓使用權,以獲取利潤收益的資產,就是資本。資本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買進原料後加工,將製成品賣出去獲利,或者是買進商品後轉售獲利,這樣的資本被稱作流動資本。第二種是買進土地、機器設備等,這些不通過轉手就能獲利的資本,叫固定資本。

可以看出,資本與資產最大的不同就是,當我們的資產變成資本的時候,我們不能在對它“為所欲為”了,因為它已經被投入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出讓了對它的使用權,但是我們依然擁有著某些“權益”。

比如我有一百萬,這是我的資產,如果我就把它放在家裡、什麼都不幹,那它就只是我的資產。而如果我把錢借給別人,這時候錢不在我的手上,我沒辦法使用它,但是借錢的人有義務在將來把錢連本帶息還給我,這時候我對這部分資產的索取權就成為我的資本。

也就是說,資產是更具體的事物,如金錢、房子、設備等等;而資本的概念更傾向於權益。


沃倫談估值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有控制的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  簡單的說,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資產通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第二,資產都是為企業所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所擁有,但也是企業所控制的;第三,資產都是企業在過去發生的交易、事項中獲得的。  

資本是經營工商業的本錢 1、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生產資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勞務,土地,資本。資本是指: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是耐用品。2、從企業會計學理論來講,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資金。  產關係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範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因此,資本並不完全是一個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們來單獨研究宏觀經濟存量核算時,“資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產過程的有形資本、無形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資本與流量核算相聯繫,而作為投資活動的沉澱或者累計結果,資本又與存量核算相聯繫。  資產=資本+其他積累+負債  即:資本+其他積累-資產-負債=資本權益


局思想


一、關於資本

1、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包含以下含義:

(1)、資本是可以表現為各種形式的價值。可以是物,可以是貨幣,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但必須有價值。

(2)、資本是能夠帶來價值增殖的價值。資本具有增殖的能力是資本最根本的特徵。

(3)、必須是在運行中不斷增殖的價值。準備增殖的最終源泉是勞動。

資本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增殖性、返還性、運動性、風險性、社會性(資本具有生產關係的社會屬性)。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巴菲不特Frank


資本和資產,一字之差,有著本質的區別,又有著內在的聯繫。資本(capital)是股東往公司裡投入的資源,一般都是錢,母錢、本金。資產(asset)通常是由一個公司控制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所有資源的總稱。資產既可以是錢,也可以是物。

在我國,資本更多的是一個法律用語。企業登記註冊需要用到資本,不同的企業需要不同的資本注入額。股東投入資本的多少也是其合法權益大小的直接依據。

資產則更多的用在財務上,包括企業擁有或者能夠控制的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當然,當投資者將資本投入到公司之後,這筆資本就會變成企業所擁有的資產。企業可以通過生產經營來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當資產增值時,投資者投入的資本獲得了回報,當企業虧損的時候,投資者也需要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和後果。

從特性上看,資本是一個靜態的概念,它是企業設立那個時點的數額。而資產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可以升值,可以貶值,還可以報廢。這些都是資本所不具備的。

資本也是資產的一種。當一個企業擁有一定的資產,並且能夠通過有效的途徑,對這些資產加以利用和投資,不僅做到自身的收支平衡,還能實現結餘。當這些結餘積累到一定數量後,企業又可以將其投入到生產中去。這樣的生產過程,是資產不斷擴張的過程,所形成的資產,就被稱作是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