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提高五線譜識別速度?

陌小亮


《愛樂》雜誌邀請一閃一閃作答。

五線譜即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由五條平行“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線與線之間叫做間)組成,順序是“由下往上”數。

最下面一條是“第一線”,然後依次是“第二線”,“第三線”……

“間”同樣是從下至上數,第一線與第二線之間是“第一間”,依次是“第二間”,“第三間”……

一、初級階段的“快速識譜”(說是快速,實際上是找到自己的記憶方法,加深記憶,此處引號,意在說明學習沒有捷徑)

記憶音符在五線譜的特殊位置。

如:高音譜號下加一線與低音譜號上加一線是中央C音,唱作do,高音譜號一線“小貓”mi音,三間小字二組do音,低音譜號二間小字組do音,四間sol音等等。

還可根據線與線的音,間與間的音記憶。

建議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快速記憶”方式。

二、中級階段的“快速識譜”(基礎要紮實,掌握音程、和絃、即興伴奏等的基本知識)

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大量看、彈能力範圍內的曲子,逐漸看音符跳躍性大、手位跨度大的樂譜,買一個文件夾,打印出難度逐漸加大的一本“曲集”,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時間,如一個月粗略完成。

量的積累,質的飛躍。一個月之後,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的“眼力”和“手力”都有很大進步,可能一個跨度很大的音,眼睛才看到,手幾乎已經同步到達。

三、高級階段的“快速識譜”(此處高級可理解為鋼琴考級十級之後,指的是完全達到考級曲目技術要求的學生,渾水摸魚不在此列)

此時再想在原有基礎上加快識譜速度,已屬不易,因為識譜速度即使加快,相應的手指技術要求仍要練習,加上蹩手的指法和繁亂的復調等因素,已經不是靠加快識譜速度就能解決的問題。

分享一則小故事,幾年之前看到,有些記憶不清,有出入請諒解。

幾個鋼琴優等生與一位鋼琴大師學藝,上課第一天,大師拿出一份很難的曲譜,要求它們半個月彈完,學生們日夜苦練,終於達到大師的要求。

緊接著,大師又給了他們一份難度更大的曲譜,要求十天之內彈完,學生們覺得根本彈不完,但礙於對大師的敬重,沒有反對,只是比之前更加苦練,終於在日期到達之前達到了曲目的基本要求。

本以為大師會表揚自己,但大師隨即又拿出一份難度猶如登天的樂譜,要求三天彈完,學生們大呼這不可能,大師說,嘗試一下吧。

當然,三天後,沒有人能完成最後這張樂譜,大師看著一屋子垂頭喪氣的優等生,拿出了與第一次的樂譜難度相同的曲譜說,嘗試一下吧。

學生們接過樂譜,彈奏起來沒有了第一次半個月的吃力,很輕鬆就彈奏出來,大師為他們鼓起掌聲。

我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勇於挑戰不可能的難度,實際上就是在鍛鍊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

鋼琴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三聯愛樂


五線譜呀不難學,五條線上看音節,下加一線C調1,把它牢牢記心中。先看線上1、3、5、再看間上2、4、6、一二三線3、5、7、一二三間4、6、1 。12345671、17654321。這歌謠小時候音樂課上不是教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