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即將服役的轟-6N比轟-6K提升在什麼地方?

阿爾法熱點


關於轟6N的消息目前不多,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張據稱是轟6N原型機試飛圖。該圖非常模糊,但是能看出轟6N與轟6K外觀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機頭上方增加了用於空中加油的受油管。這也是轟6系列首次加裝受油管。

增加空中加油功能會顯著增強飛機的續航能力。轟6K通過換裝較為省油的D30-KP-2/WS-18渦扇發動機,使得其最大航程從6000公里增加至800公里。而且通過加裝先進的航電和火控設備擁有了使用長劍-10巡航導彈的能力。憑藉轟6K本身3500公里的作戰半徑+長劍-10巡航導彈1500公里的射程,5000公里的打擊半徑正好用於打擊美國在第二島鏈上的最關鍵目標---關島。因此轟6K在軍內也獲得了“關島轟炸機”的美譽。

從“神威大隊”所在機場到關島的直線距離為4500公里左右。

但是5000公里只是理論上的打擊半徑。轟6K本身3500公里的作戰半徑恐怕不是滿載情況下的指標,而且為了獲得足夠的精度,也不可能在長劍-10的極限射程就發射導彈。理論上5000公里上在實戰中到底會打多大的折扣我們普通軍迷難以掌握,但是肯定會捉襟見肘。

轟6K的彈倉不足以容納尺寸較大的長劍10,因此長劍10只能掛載在翼下掛架下。這種掛載方式會帶來巨大的飛行阻力,對航程影響較大。雖然轟6K有6個機翼掛架可供掛載紅劍10,但是為了保證航程性能,一般只掛載2枚紅劍10.這使得轟6K每次出擊只能發揮其三分之一的打擊能力。

轟6N通過加裝受油管,可以滿載6枚紅劍10出擊,通過空中加油來滿足航程要求。僅這麼一個微小的改進,使得轟6N一次出擊作戰能力是轟6K的3倍。

當然,轟6N還有一項獨門秘笈,至於這個秘笈是什麼,我們先從俄羅斯說起。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的國情諮文中公佈了一系列大殺器,其中一個就是“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在俄羅斯發佈的資料中,“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由米格31戰鬥機發射,最大射程2000公里,速度為10馬赫,可有效打擊陸地和海上目標,俄羅斯甚至聲稱該導彈可以打擊航空母艦。

米格31掛載“匕首”導彈的照片。筆者看到這個神器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玩意不就是“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嗎?怎麼掛載到米格31上就搖身一變成為“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了呢?筆者的這種感覺可以通過下面這張圖表達出來。

圖片左側是旋轉了90度的掛載在米格31機腹下的“匕首”,圖片中間是起豎狀態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是不是一毛一樣的感覺?

伊斯坎德爾是俄羅斯裝備的最先進的戰術彈道導彈,為單級、固體燃料、全程制導導彈,起飛重量3.8噸,有效載荷380公斤,車載機動發射。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最大射程不超過500公里。但是加掛到米格31上後,憑藉載機給予的高初速,“匕首”導彈可以達到2000公里的射程,射程增長3倍以上。

實際上美、俄等國在冷戰時都開展過機載彈道導彈的研發,但是都沒有發展成實用的型號。西方某些商業機構也探索通過飛機發射運載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的方案。俄羅斯此番公佈“匕首”導彈,其後續發展值得我們關注。

那轟6N跟俄羅斯的“匕首”導彈有什麼關係呢?先容筆者上一張圖。

看到這張圖是不是被嚇了一跳?轟6N掛載的東西看起來並非善類啊。根據轟6K的尺寸可以推算其掛載的那個東西長度在10米以上。筆者“無心”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航母殺手東風21D的彈體長度剛好也是10米左右,好巧啊......

發射中的東風21導彈。彈體形狀是不是跟轟6N掛載的那個東西一毛一樣?射程不到500公里的伊斯坎德爾搭上米格31的順風車後立馬有了2000公里射程,那麼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東風21D導彈搭上轟6K的順風車呢?考慮到轟6K的飛行速度遠小於米格31,6000公里的射程總是可以期待一下吧?轟炸機本身超過3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再加上空射彈道導彈6000公里的射程,總共9000公里的打擊範圍裡有什麼目標值得打呢?

筆者“無心”測了一下,從“神威大隊”的機場到夏威夷剛好9000公里......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紅六安型轟炸機是我國載貨二零型轟炸機,服役之前研發的一款過渡型轟炸機。雖然我國的轟6k轟炸機已經擁有掛載六枚kd20精確制導巡航導彈的能力,也更換了更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但是他始終還是存在一個短板,那就是航程。

圖為轟6N轟炸機CG圖。


轟6K轟炸機的原型是轟6,而轟6的原型是圖16,這款轟炸機本來是作為中程轟炸機使用的,但是隨著我國空軍戰略轉型,對於遠程轟炸機的需求越來越明顯,攻防兼備需要的首要性能就是作戰半徑。因此,不斷的提高轟6K轟炸機的航程就成為一個現實的改進需要。

圖為正在加油中的轟6N轟炸機。


一開始,轟6K轟炸機提高航程的辦法是更換新型的渦扇18發動機,這是一款改進自俄羅斯D30KP2發動機的中等涵道比發動機,在過去俄羅斯發動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操控性能,改善了油耗。由此,轟6K的作戰半徑進一步提高到了3500公里,接近於戰略轟炸機的需求,因此可以搭載6枚遠程巡航導彈,擁有航程半徑3500公里的轟6K被冠以我國第一款戰略轟炸機的稱號。

圖為滿彈巡航中的轟6N設想圖。


但是3500公里的航程半徑遠遠不能滿足空軍需求,空軍也開始研發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也就是轟20轟炸機,轟20轟炸機的研發進度還算比較快,但是要達到服役的地步起碼還需要最少5年,這5年裡我國對於戰略轟炸機的需求短板依然存在,必須要進一步改進轟6K,以獲得過渡期的急需戰力。

圖為正在和殲11B一起巡航的轟6K轟炸機。


轟6N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他擁有轟6K的掛載能力和先進航電設備,同時還增加了受油設備,使得他可以在轟6油和伊爾78加油機的幫助下,取得更大的作戰半徑,他的航程半徑將會由此擴大到6000公里以上,如果算上導彈的1500公里射程,那麼他就可以打擊到7000公里外的目標,已經足以覆蓋整個第二島鏈的範圍,最遠可達傳說中的“火奴魯魯”。

轟6K經過改進,掛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因此,作戰半徑的進一步提高,就是轟6N對比轟6K的主要改進了。


海事先鋒


轟-6是我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仿製蘇聯圖-16轟炸機而來,先後衍生有包括轟-6K在內的十幾種眾多產品。相比其他衍生型號,轟-6K改進最大,不僅換裝了大功率、更省油的渦扇發動機,還將駕駛艙全面升級為“玻璃化”座艙,並加裝了具備地形測繪、合成孔徑、地形跟隨等功能的機載火控雷達,以及具備晝/夜光電偵察、激光測距、激光定位和指示打擊等功能的光電轉塔,機翼重型武器掛架也增加到6個,使得轟-6K的信息化水平和整體作戰效能,都比之前有質的提升。而轟-6N則是最新衍生型號。從目前披露的照片及公共報道消息來看,與轟-6K相比,國產轟-6N的改進提升之處主要有兩點:

圖注:國產轟-6K型轟炸機

一是轟-6N機頭右側上方加裝了不可收縮型大型受油探針。這說明轟-6N具備了採用中國空軍通用的軟管加油系統進行空中加受油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中國此前所有的轟-6系列改型機所不具備的,也是制約轟-6K作戰能力發揮的唯一短板所在。此前,沒有加油能力的轟-6K轟炸機被認為最大作戰半徑為3000千米,而外媒分析,轟-6N加裝受油管後,最大作戰半徑就能超過5000千米。

圖注:網上流傳的國產轟-6N轟炸機效果圖

二是轟-6N載彈更多,或能發射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導彈。轟-6K此前雖然在理論上具備攜帶6枚,12噸遠程巡航導彈進行遠距離戰略飛行的能力,但在實戰中,要想滿油起飛以獲得足夠的航程,最多隻能攜帶4枚大型巡航導彈,這大大限制了轟-6K的遠程投射能力。而採用加受油系統後,轟-6N則可以選擇少油滿載起飛,到了空中再通過空中加油機進行補油擴展航程,這樣一來,轟-6N的大載荷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根據外媒猜測,轟-6N除能攜帶更多的反艦導彈或空地導彈外,甚至還能攜帶東風-21D或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進一步增強對敵軍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打擊能力。


兵工科技


其實就是轟-6K的進一步小改進型。

縱觀整個轟-6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一部立足現有技術水平,瞄準中期戰場環境,搞小步快跑的發展史。諸如轟-6H針對新世紀之初中國空軍缺乏基本的可靠的對地攻擊手段而整合AKD-63(KD-63A)型點攻擊武器、轟-6M針對2005年左右中國空軍缺乏有效的對海攻擊手段而整合了YJ-83K與AKD-88A就是明證。作為這兩型裝備的升級換代版本,轟-6K自然也是如此。

轟-6K這型裝備對於新世紀的中國空軍來說非常成功,一是成本極低,風險極小。沒大動結構,沒大改氣動,改進重點放在航空電子系統與發動機上,而且大量使用已經成熟或者充分驗證過的貨架產品,比如發動機就直接用了俄軍的D-30KP-2,成熟可靠,皮實耐操。非常務實的改進策略使得轟-6K從研發到生產都十分順利,以至於在剛剛公開所有人都以為還在試飛的時候,實際上已經裝備整整一個團了,幾乎讓人目瞪口呆;二是目標明確,貼近實際。2010年左右的中國空軍非常缺乏的是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的A2/AD能力,尤其缺乏對於第二島鏈周邊幾個重點機場的有效打擊能力(彈道導彈封鎖機場的效率太差),轟-6K審時度勢地迅速擁有了可以攜帶6枚巡航導彈的能力,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我軍到目前為止可以有效地向第二島鏈實施火力投送的絕對主力。總的來看,轟-6K遵循了冷戰結束之後戰略轟炸機的一般改進邏輯:充分利用剩餘壽命、重點強化巡航導彈運載能力與防區外打擊能力。

轟-6K既然如此,那麼轟-6N接著改進就是了。初步判斷,相比轟-6K,轟-6N的小改進方向主要是增加空中加油能力,換用更加先進的航電系統,延長滯空時間與擴大作戰半徑。至於武器系統方面,有可能會攜帶我軍新一代高超音速飛行器反艦導彈(也有說法它可以攜帶空射彈道導彈)或對面攻擊導彈,差不多就是這樣。當然,具體的改進結果還需要等開始換裝以後才能得到最後的證實。

以上,歡迎評論區大神指正!


軍武次位面


轟-6N相比轟-6K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加裝了空中受油管,其通過空中加油可以增加3000公里作戰半徑,且可以攜帶數枚射程在1500公里的AKD-20空射巡航導彈。此外,轟-6N還可以當做發射平臺,用來發射衛星或導彈導彈。

被稱為“戰神”的轟-6K,雖然經過大幅改進,機翼的氣動性能也得以全面改進,而且用俄製D30-KP-2渦扇發動機換裝了舊有的WP-8渦噴發動機,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轟6K“腿短”的問題。轟-6N就承擔起解決航程短的使命。而且轟-6N實現空中加油後,也可以通過減少燃油搭載來攜帶其他更多載荷,例如轟-6N在起飛時便可以搭載6枚巡航導彈,再在途中進行1~2次空中加油,這樣既能保證增加航程,還能增加載彈量,可謂一箭雙鵰。

轟-6N經過空中加油後,航程能將7000公里基礎上拓展一倍,作戰半徑也能增長到4500公里。轟-6K的載油量在40噸左右,作戰半徑在3500公里,而實現空中加油的轟-6N航程可增長至10000公里,作戰半徑達到5500公里,這已經將西伯利亞-印度洋-澳大利亞囊括到轟-6N的威懾範圍,也涵蓋美國包圍中國的第二島鏈中所有基地,包括西太平洋的關島和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

轟-6N除了掛載常規炸彈和長劍系列巡航導彈,還能掛載國產反輻射導彈,真能摧毀敵縱深雷達探測目標。其次還能攜帶體積更大的反艦導彈和反跑道子母彈等。轟-6N攜帶自衛導彈還能極大提升戰場生存率。轟-6N雖然還是在轟-6的基礎上的改型,但是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真能極大釋放中國空軍的戰略核威懾力。


航空之家


轟6K已經使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機載雷達、三防設備、現代化材料和武器系統,因此很多小編說最新的轟6K會進一步提升上述設備性能並不現實,轟6K誕生之初就反覆強調他僅僅是外形上還有著圖-16的影子而已,其餘的機載設備已經全部換裝國內的最新產品,大推力節油發動機是轟6K性能大步提升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改進應該是根據最新作戰任務的小幅度修改。

過去2017年的一年時間裡轟6K執行最多的就是突破第一島鏈前出太平洋任務,以及環繞第一島鏈島嶼執行戰略威懾任務,因此它的改進應該也是圍繞上述任務需求進行的。擴大航程就是轟6K的最大升級空間,但是他的機身不可能再修改也就基本無法通過增加載油量擴大航程,因此新型的轟6N會增加空中加油能力,在加油機配合下執行更遠航程的環行威懾任務。

原有轟6K的作戰航程(掛彈情況下)也就是3500公里左右,如果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話有望擴大到5000公里,這就足夠覆蓋整個亞太地區了。美軍B-52轟炸機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可以從加利福尼亞的垃圾場一路飛到曾母暗沙,這正是轟6N應該具備的能力。不過考慮到中國正在自行研製的大型轟炸機,老式的轟6系列不會再有太多浪費資源的改進了,這一點可以參考俄羅斯重新生產圖-160。

圖-160在老舊型號基礎上僅僅是加裝了全新的定位導航和新發動機,並且使用了具備隱身能力的新材料,就是說大型轟炸機都開始追求隱身能力了,因此轟6N的最大亮點可能就是局部隱身性能,獲得隱身能力不一定需要更換氣動外形,通過大範圍使用吸波材料和塗裝也可以實現較好的隱身,這一點英國颱風戰機就做到了。


利刃號


轟6N相較於轟6k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是加了一個空中加油管。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加油管,有了它可以讓轟6N的航程突破10000公里,以現在的標準定義戰略轟炸機,要求航程至少8000公里 ,所以可以算作戰略轟炸機,而轟六k最大航程只有8000公里,只能算作準戰略轟炸機。

目前唯一張轟六N的模糊照片

其他方面如發動機有可能換裝國產的渦扇18,目前轟六K使用的是俄製的D30KP-2發動機,渦扇18是D30PK-2國產化版本。WS-18發動機單臺推力117.6千牛,耗油量比D30KP-2要低20%。


圖為渦扇18裝機試飛成功

航電系統方面轟六N應該會換裝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均比轟六K的火控雷達和搜索雷達要強很多。

武器系統方面轟六N可能會改裝複合掛架,提高載彈數量,且能夠發射新一代隱身巡航導彈。
圖為轟六k

無論再怎麼改,轟六的機體設計還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最終目標是研製一款與美國B-2類似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與殲20,運20,直20共同開啟中國空軍的20時代。

轟20想像圖


老施胡侃


轟6N只是轟6K的改進型,不算是轟6系列的魔改版。主要改進就是增加了空中受油能力,提高作戰半徑,可能還改進了導航增加了隱身塗料。轟6K已經是魔改的很厲害了,內部設備和飛控幾乎都換了個遍,沒什麼再大改的空間和餘地了,除非說有更合適的發動機航電誕生。

相比於轟6K,轟6N前端多了一個長管,推測是空中受油管。如果轟6N具備空中受油能力,那麼作戰半徑由原先的3500公里將增加到5000公里。之前轟6K在40噸油情況下達到3500公里作戰半徑,保留20%油料備份,那麼實施一次空中加油可以多提供22噸燃油,也就是多超過2000公里作戰半徑,那麼總的作戰半徑超過5000公里。加上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長劍巡航導彈,就相當於有能力攻擊7000公里之外的目標。不過這一手段還是要靠伊爾78MD空中加油機實現,或許將來會由運20加油型替代。

除此之外,隨著北斗導航日益成熟,轟6N在保留GPS基礎上增加北斗導航系統。其次就是增加衛星通訊天線保證遠距離作戰的通訊需求。其他方面就是更換隱身塗料增強隱身效果。據推測轟6N增加了空射彈道導彈的能力,可能是東風21中程導彈,可攜帶核彈頭。

轟6K是轟6的魔改版,使用俄製D-30KP-2渦扇發動機,最大載彈量達到15噸,機翼下擁有6個武器掛點,可攜帶6枚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長劍巡航導彈。取消機炮、領航員艙,增加雷達和火控設備,機內由老式儀表更新為液晶屏顯。機組人員由原先6人降為4人。

但是個人認為轟6再怎麼改還是轟6,雖然航程增加具備威脅美國太平洋甚至本土一些基地,但是整體結構還是沒有改變,機體尺寸和發動機數量註定最大載彈量和航程都很勉強。而且雖然使用隱身塗料,但是轟6基礎就不是隱身飛機,無法與真正的隱身飛機相媲美。戰略轟炸機突防無非就是速度和隱身,轟6都不具備,只能靠防區外發射導彈來彌補。比如B2靠隱身、B1TU160靠速度,而且他們的載彈量都不低於20噸,甚至B1B極限情況下可以攜帶60噸彈藥。

真正的戰略轟炸機還是要等轟20的出現,到那時候中國才算真正有和美俄戰略轟炸機相抗衡的空基戰略和力量,到時候轟6就可以作為轟20的搭檔。


雛菊西瓜Peterpan




如果說轟6K是面對美國強大瀕海戰鬥能力而開發的空基巡航導彈載體,那麼轟6N就是應對核戰爭而開發的空基彈道導彈載體。轟6N可以使我國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空基核力量的常態巡航,而成為轟20之前過渡階段戰略級別的轟炸機

轟6是我國仿製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圖16轟炸機的產物,至今已有60年曆史。儘管機身結構設計是一款老爺機,但由於我國一直缺少大飛機制造能力,轟6只能作為過渡機型進行一系列的改裝,比如能空投核武器的轟6A,能發射反艦導彈的轟6D,加裝慣性導航和GPS設備的轟6F,可掛載巡航導彈的轟6H等等



而目前大規模列裝的轟6K,是首次轟6系列的大改,比如更換全新的電子設備與雷達,用新興材料應用到飛機上,更換全新的大推力發動機,通過調整掛載結構設計可以加裝巡航導彈等,改裝後的作戰半徑高達3500公里,具備打擊中南半島和第二島鏈的能力。

而最新亮相的轟6N同轟6K相比,將增加空中受油能力、空射彈道導彈能力、增加相控陣雷達與新型機載航電系統、加裝隱身塗裝、增加三防能力等等。空中受油方面,通過增加受油能力,使得航程從原來的3500公里半徑可以增加到9000公里,意味著可以前出到關島地區或在加油後繞飛日本本土,有效加強威懾能力。武器裝備方面,除了可以掛載8枚常規導彈外,還可以換裝2枚空射型彈道導彈,可能是DF21D或DF26型反艦彈道導彈,這將有效威懾整個西太平洋的大型敵方船隻。可以猜測,最終的轟6N的戰術就是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半油起飛,在空中通過空中加油,達到空基核力量的巡航。


馬克觀察


轟六K及轟六N若想取得跨越式的進步,建議採購俄羅斯的NK321發動機(即用於圖160的航空發動機)!

當然動力依賴別人終究不是解決之道,即使是買其生產線來生產或改進發展,也非長期明智之舉!

將就一陣子,於十年、二十年後的局勢大不利,因為完全自主研發先進國產航空發動機的技術能力和設計團隊沒有得到鍛鍊和提升!以後如何逐步進步?如何不斷的推陳出新?真正的設計師就如鑄劍師,若其技藝被迫荒廢,整體局面當如飲鴆止渴。

好好學學航天系統,不管局面好壞,一定要切實保障自主研發能力!

(附圖是本人在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拍攝的協和超音速客機,可以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