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接手明朝的土地面積有多大?

用戶67847631870


在網上有很多噴子不喜歡清朝,但是我要說的是,今天中國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由清朝奠定的。

(這是明朝前期的疆域圖)

那麼在清朝之前的明朝,其疆域有多大呢?在南方和越南、老撾、緬甸的邊界,大體和今天的邊界差不多。在東面,隔鴨綠江和朝鮮為鄰。這一點和今天相比也沒大的變化。但是在東北方向,卻不同了。明朝說是在黑龍江的入海口設立過奴兒干都司,但實際上明朝政府並沒有能夠有效管轄那些地區,明朝政府實際控制的地區也就是今天遼寧省和吉林省的南部而已。而當滿清崛起之後,尤其是薩爾滸一戰,確定了明朝在關外的頹勢。清軍入關前,東北已經在滿清的控制之下了。在北方,明政府大體以長城一線和北方的蒙古各部為界。雖然名義上北方的蒙古各部承認明朝皇帝為天子,並且接受了明朝的冊封。但實際上,他們和明朝政府之間是敵對的關係。瞅準機會,他們就會南下弄一票。比如土木之變中,明英宗皇帝朱祁鎮就被抓到了北方。

(這是明朝後期疆域的示意圖)

在西南方向,有眾多的土司,他們彷彿是一個個的獨立王國,中央政府拿他們也無可奈何。而西藏,明朝政府雖然也冊封了一些官員。但更多的,明朝政府對西藏的控制只是一種名義上的。在西北方向,明朝政府所能控制的也就是河西走廊而已,嘉峪關事實上成了明朝的西大門。明朝也只是在名義上和新疆的地方政權保持了君臣關係而已。

(看這個圖更直接一點)

但是,早在清軍入關之前,皇太極已經統一了滿洲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完全控制了今天中國的東北地區,包括了外興安嶺和黑龍江下游地區。接著,皇太極發動了對蒙古人的戰爭,通過軍事征服和政治聯姻等手段,已經和漠南蒙古實現了聯盟,滿清政府將八旗制度推廣到蒙古各部之中,對蒙古各部進行了有效的管理。

清軍入關以後,一路向南,南明的抵抗並沒有能夠有效組織清軍的南下。到了公元1661年,清朝基本上已經把原來明朝的疆域照單全收了。1681年清政府派大將施琅征討臺灣,鄭克爽出降。清朝獲得了臺灣,在臺灣設立了完整的地方行政機構。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有效地管理臺灣。

而就在此前後,漠西蒙古準格爾部也逐漸興起。在清軍入關之後,漠西蒙古各部和清政府之間確立了藩屬關係。但在葛爾丹逐漸控制了準格爾部之後,開始了和清政府之間的對抗。他不僅試圖將整個漠西蒙古各部統一成為一個整體,向南消滅了葉爾羌汗國,而且也試圖進而控制整個蒙古。1688年,葛爾丹對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的戰爭。甚至一度打到了離北京只有八百里的烏蘭布通。康熙皇帝發動了對準格爾部的三次親征。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清軍大勝。葛爾丹帶了數千人逃走。1696年,康熙皇帝第二次親征準格爾部,在可莫多之戰中再次獲得大勝。1697年,康熙皇帝發動了對準格爾的第三次親征,葛爾丹病死。至此,清政府不僅已經將觸角伸到了新疆,而且取得了對漠北蒙古的控制。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喀爾喀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清政府也將盟旗制度推廣到了喀爾喀蒙古,取得了對漠北蒙古的絕對控制。

與此同時,清朝政府也開始加強了對青海的經營。蒙古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曾經與中央政府對抗多年,雍正初年,羅布藏丹津逃往伊犁河谷,清政府完全控制了青海,開始了對青海的直接管轄。

準格爾部在與清政府爭奪蒙古各部的同時,也試圖控制西藏,葛爾丹之子策妄阿拉布坦曾經率兵佔領了拉薩,控制了西藏。但是在兩年後就被清軍打跑了。到雍正時期,開始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時候,乾隆兩次派兵打敗廓爾喀(今尼泊爾)的侵犯,制定《欽定西藏章程》。規定:設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在西藏駐軍,分駐前藏、後藏;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圓寂後,在駐藏大臣親監下,靈童轉世設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籤決定繼承人,這就是著名的金瓶掣籤制度。清朝開始了對西藏的有效管轄。

清乾隆十五年,準格爾部上層為了爭權奪利出現分裂。乾隆皇帝則是利用這一機會發動了對準格爾部的戰爭,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軍佔領了伊犁,北疆被完全納入到清朝的版圖之中。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攻佔喀什噶爾,南疆也大體被完全地納入到清朝的版圖之中。至此,清朝的版圖大體定型。

(這是清朝全盛時期的疆域圖)


野叟雜談


明朝面積在明成祖朱棣時達到最大,其疆域東起日本海、外興安嶺,南抵孟加拉灣、越南中部、馬來西亞,北達戈壁沙漠、大興安嶺,西至印度次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約一千萬平方公里。

到了崇禎時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開始,明朝東北羈縻地區(包括現今我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就與明朝脫幅了。另外,內蒙、新疆哈密地區、青海和甘肅部分地區、緬甸的許多地方也早已不屬於明朝。所以,此時明朝的疆域大約是不到600萬平方公里。

雖說此時明朝疆域縮小了很多,但其軍事實力還是有的,如果單單是清朝剛建立的政權,應該是不可能打過明朝的。但是明朝發生了內亂——李自成起義。

1644年,明朝這個堡壘被從內部攻破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明朝宗室南逃,組建了政權,也就有了後世所稱的南明。
之後就有了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大順政權在大清和南明的夾擊中就被消滅。

清兵繼續南下,南明在清的攻擊下,疆域變得越來越小,。


1662年,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被吳三桂殺於昆明,南明滅亡。

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建立明鄭政權,明鄭政權末期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逐步演變成地方割據政權。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福建漳州)向澎湖、臺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至此臺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清朝可以說是接手了明朝後期的全部疆土,大約有6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並且在康雍乾三帝的努力下,疆域達到最大,達1300萬平方公里。


小小烽火照西京


明亡清興,清朝從明朝手裡就接過了兩塊地方。

1.一塊是關外

清朝崛起於關外的建州地區,建州三衛之一。

建州三衛就是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一開始的位置在今天俄羅斯境內的烏蘇里斯克北部地區。

關外地區就是今天的整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在明朝時,關外地區為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地區。這兩個地方實際只是都司,並不是行省,級別要比行省低一些,而行政區劃上,是歸屬山東省的。也就是說,山東省當時包括遼東、東北和俄羅斯遠東。

由此可見,明朝並不重視東北地區。在元朝時,東北還有遼陽行省。而在金國時期,東北有上京路和東京路兩個一級行政區。

清朝東北地區的完全確定還是在簽訂《尼布楚條約》之時。這時候,清政府代表在談判桌上放棄了貝加爾湖地區。不過貝加爾湖不是明朝的領土,所以也就不是清朝從明朝接手的土地。


2.一塊是關內

清朝從明朝手中接過來的最大面積的土地就是關內地區。一種說法就是關內十八行省。

明朝實際是南北直隸十三行省:北直隸、南直隸,山東、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雲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

另外還有兩個都司,朵甘都司(青海)、烏斯藏都司(西藏)。

明朝關內地區的面積也是超過500萬平方公里。

其他

明朝當時還有一些藩屬地區,比如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這些後來都被女真人征服了。

臺灣島是明朝鄭成功收復的地區,這屬於明鄭政權,不完全算明朝了。

另外,至於明朝的藩屬國,朝鮮、越南等並非大明的土地,按照現在的國際法來說,這些藩屬國應該都是獨立國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今天的中國領土佔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約47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三。

如果說今天我們的領土是從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接手的話,那唐宋元明清,清朝接手明朝的土地有多大呢?或者說,接手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

“明清”交接

明朝歷經萬曆、泰昌等多位昏君,早已氣數將盡,到了崇禎帝那裡,即便想要挽回,可大勢已去,不過是垂死掙扎。

那麼“清接手明”的說法到底正不正確,首先我們要了解是誰滅了明朝。

1644年3月19日北京城被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

同年四月,吳三桂與李自成激戰,此時,滿清突然入關突襲,殺得李自成這個土將軍措手不及。

四月末,李自成在北京稱帝,然而,龍椅還沒坐熱乎,第二天就逃離了北京城。

滿清入關後,於1662年徹底清掃乾淨了明朝殘餘勢力。


同時為了取得民心,宣稱自己打的是李自成,滿清打下的是李自成的江山,是在為明朝報仇,並厚葬了崇禎帝。

所以說,清朝的土地是從李自成手裡奪來的。而不是從明朝接手的。

明朝鼎盛時期,領土多達1000多平方公里。這其中包括本部和羈縻(未算進版圖,定期納貢)。

雖然明朝有著“不和親,不割地”的底線。可由於領土自立和被敵攻佔等原因,到了滅亡時也只剩下了漢地十三省了。

所以所謂的“接手”時,也只剩下十三省,約400萬平方公里而已。

清朝擴張領土

清朝由於近代我們所瞭解到的屈辱腐敗,賠款割地,為世人所不喜。

可其實,如果沒有清朝,甚至都沒有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畢竟明朝滅亡時,剩餘領土才不足400萬。


明朝覆滅後,清朝開始了統一全國的大工程。開拓疆土方面,清軍可不含糊。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達到地域最大面積。

此時的清朝正值鼎盛時期,領土面積僅比元朝小了一些,高達一千五百萬平方公里。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乾隆時期達到最大疆域,只用了143年。

眾所周知,清朝有“康乾盛世”。康熙帝自幼登基,執政61年。在位期間,勤勤懇懇,開創了盛世局面。

後來的雍正皇帝整頓吏治,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火耗歸公,廢除賤籍。雖沒有怎麼擴張領土,但一番良好整治,使國力日益昌盛。

要想打仗,得先保證糧草充足。所以,康熙雍正期間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到了乾隆時期。就有資本出征討伐了。

為了擴大功績,乾隆帝決定出征討伐準噶爾。最終經過數次戰鬥,於1759年,徹底平定準噶爾汗國,收復大約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這塊土地,就是今天的新疆,其名字取“故土新歸之意”。後來,乾隆帝又發動了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亂、清緬戰爭、安南之役,並於1790至1792年兩次征戰廓爾喀。

以上戰爭的結果均是清軍取勝,也正是通過這些戰爭,天山南北被盡數納入了清朝版圖,總計開拓領土190多萬。

清朝割地賠款

清朝鼎盛時期,版圖形狀如同海棠葉,而今天卻只剩下了一隻大公雞。說到底,還是被閉關鎖國害了。

清朝自閉關鎖國以來,王朝日益腐朽。雖然當時的清朝是全世界白銀的流向,國民GDP也佔了世界一半,可不過也只是經濟發達罷了。

長期的“天朝上國”,閉關封鎖,使得軍事科學等大量落後,也給了曾經的戰敗國,附屬國喘息的機會。

鴉片的流入,使國民意志消沉。鴉片戰爭將清政府的無能與落後徹底展示在了西方列強面前,連跟屁蟲小老弟日本也起了賊心,倒戈相向。

面對西方列強的洋槍火炮,清政府開始了水深火熱的日子。大大小小的侵華戰爭不斷開始,他們燒殺搶掠,清政府就賠款割地。

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等,清政府不得不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海棠葉也開始一點一點被撕割。

下面,就簡單列舉一下清朝時期,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


《尼布楚條約》:康熙年間簽訂,割讓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在內的原屬中國的大片土地給俄國。失去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

《恰克圖條約》:雍正年間簽訂,以額爾古納河西至沙賓達巴哈為界,以北歸沙俄,以南歸中國。失去約十萬多平方公里。

《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後,將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

《中俄璦琿條約》:咸豐年間簽訂,黑龍江以北、 外興安嶺以南割給沙俄。失去約六十萬平方公里。

《中俄北京條約》:咸豐年間簽訂,割讓了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失去約四十萬平方公里。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同治年間簽訂,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失去約四十四萬平方公里。

《中俄伊黎條約》:光緒年間簽訂,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失去約七萬多平方公里。

《中日馬關條約》:臺灣及附屬島嶼。失去約三萬多平方公里。

1921年,外蒙古在俄羅斯的控制下二次宣佈獨立,後來被國際認可,失去約157萬平方公里。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時至今日,臺灣統一問題仍待解決。


史之策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回答明朝末年到底有多大面積。

關於中國古代王朝面積有多大,其實是一個非常難以計算的問題。因為古代王朝不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當時還沒有領土主權的概念。在古代中國人眼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現在人計算明朝的疆域有多大,就很難提供一個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數據。當時的中國人是根據同心圓理論,即中間是天子直轄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國;再外圍一層是土司羈縻區;再外一層是藩屬國區;第四層是遠柔區;第五層就是蠻荒區。所以,只有直轄區屬於現代領土主權範圍,還是也可以包括土司羈縻區,抑或包括藩屬國區和遠柔區,人們持不同的看法。

不過也並非無跡可尋,那麼,明朝面積有多大呢?有人根據《明史》計算,東起半島,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抵大磧,東西11750裡,南北10940裡,從而推算出明朝鼎盛時期的疆域大約為1200萬平方公里。其實,這種算法包括了東北和安南,基本上都是藩屬國,安南雖在明初收回,但後來又獨立出去成為藩屬國了。也有人持350萬平方公里的觀點,認為直接由中央管轄並設官施政的區域,也就是兩京和十三省(布政使司)。像東北的奴兒干都司,西藏的烏斯藏都司等,都由當地首領擔任,且可以世襲,只需要向中央彙報一下,並定期進貢即可。


到了明朝末年,東北已經被滿人控制;西藏的烏斯藏都司也被廢止;北面的蒙古人也一直是明朝的邊患,並佔領了長城以北地區;西北的西域地區從明初就不在中央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所以說,明末時期,明朝能夠直接管控的地區也就大概是長城以南地區及遼西一隅,大概500多萬平方公里。所以,如果以接手明末直接控制的地區的話,那就只有500多萬平方公里。但如果說接手明朝鼎盛時期控制地區的話,那就包括了滿人興起的奴兒干都司以及西藏地區,那就不止這麼多了。不過,必須得承認的是,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的確要比明朝大,因為清朝經歷康雍乾三朝的武功,直接控制了蒙古、西藏、新疆(後來在晚清時期設省)、臺灣(後來也在晚清時設省)等地區。所以,有種說法,即認為清朝讓中國的疆域擴大了幾乎一倍。


國家人文歷史


在最繁榮的時期,國土面積達到了一千萬平方公里。北可以到蒙古地區,南包括越南,西可包括吐魯番,東可以到朝鮮,相當於我國現在的國土面積。哇,明朝的國土面積可真是大啊!到了崇禎時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開始,明朝東北羈縻地區(包括現今我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就與明朝脫幅了。另外,內蒙、新疆哈密地區、青海和甘肅部分地區、緬甸的許多地方也早已不屬於明朝。所以,此時明朝的疆域大約是不到600萬平方公里,在康雍乾三帝的努力下,疆域達到最大,達1300萬平方公里。


大風起兮偶飛揚


明朝疆域最大的時期,是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永樂年間,疆域面積達到997萬平方公里。



隨著國力的衰落,疆域面積不縮減,到了明朝崇禎時期大明朝廷實際控制的面積只有350萬平方公里。


1644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皇室向南逃竄建立了南明政權。後來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大順政權在南明和清軍的雙重夾擊下滅亡。清軍繼續南下,剿殺南明政權。1662年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樂帝在昆明被吳三桂殺害,南明政權覆滅。之後清政權接手了明朝末期的全部領土,約600萬平方公里。


笨熊說說


明朝疆域可是直達北冰洋,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外蒙古與半個新疆,但少了外東北。明清兩朝疆域損益一下,清朝只不過多了一個外蒙古而已。

但是最後外蒙古也丟了。


沅江船山


明朝存在時間:1368 年~1644 年,共 276 年。1368年,明政權出現初期,此時的元朝還掌握著全中國的半壁江山,並未瓦解。朝代內時間節點:(1)1371年明朝佔領右下角各個國家,並進攻元(2)1373年,明佔領下部國家(3)1407年,明疆域最大元明時期實際演化圖如下:

1639年清政權出現朝代內時間節點:

(1)1640年,清佔領東北部分(2)1655年,清向左擴張(3)1756年,清完成統一

張譯:《中國 5000 年疆域時空演化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8


一盤拉條子


清朝的國土面積倒是大了,可是百姓生活的幸福嗎? 現在,歐洲的小國的國土面積倒是小,可是他們會因為國土面積小而感到不幸福嗎?

關於清朝領土,滿遺選擇性忽視,永遠不會去看明朝盛時的中國地圖,也不會去看清末時期的中國地圖。滿遺還會鴕鳥式的迴避,把明末的勢力範圍收縮叫丟失國土,把清末割讓土地給俄國才算丟失國土?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一半國土,與國家主權落入洋人手裡,西藏,東北早已是日俄英國控制,這不叫丟失?這個標準的制定,滿遺顯的相當賊性。滿清落幕能留下一個沒有像土爾其那樣瓜分的國家,應該感謝西方列強沒有與中國接壤,否則就是土爾其的分割下場,更應該感謝義和團,他們讓洋人害怕,避免了中國陷入像印度那樣全殖民地社會的境遇。

東北和外東北本來就是明朝領土,所謂滿清嫁妝說完全是胡扯!滿清是通古斯人,鳩佔鵲巢佔據東北,努爾哈赤起兵後在關外大肆屠殺漢人,並且搞“柳條邊”政策限制漢人移民,導致邊疆空虛,被沙俄趁虛而入佔據大片領土。今天中國能保住東北,靠的是清末漢人闖關東“非法移民”東北。沒有漢人移民和漢人軍隊,蒙滿疆藏一個也保不住。西域,關外,吐蕃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領土,西南還是土司掌權為主,直到乾隆改土歸流,才真正算中國領土。真正漢人領土應該就是秦代版圖為主,其他地區屬於蠻荒,一沒開發,二是遠離中心,按當時的運輸條件,完全控制難度太大,所以中原王朝是不屑於佔領。所以現代版圖清代貢獻最大毋庸置疑。

滿清分民族等級制度,明朝不分!滿清的人都自稱奴才!直到現在,少數民族享有民族優惠政策,牛羊肉補貼,高考加分,喪葬補貼等!全球哪個國家有民族優惠政策?就知道打壓欺負漢人!別成天說民族團結,你家民族團結這麼個搞法!加完分三四百的能比的上真槍實彈700多分考上北大清華的畢業研究的東西多?高福利導致懶惰,不思進取!漢人早晚有一天殺回去,翻身!現在是熱核時代,想從擁核的北極熊手裡想以戰爭手段要回被侵佔的領土目前來看有點難度,希望中華民族早日強盛,北極熊極度衰弱之時才有可能要回被佔領土。

清朝接手明朝當然正確了,李自成那種叫什麼朝代只能算一個偽政權吧!在要說到清朝接管明朝多少領土,清朝皇帝也是明朝的國民啊!清朝皇帝是造反,是在明朝的領土上造反你說明朝的領土是多少?清朝建立後,在陸地擴張方向正好趕上了歐亞大陸主要火器強國對遊牧和漁獵民族進行全面大圍剿的戰略機遇期,這些遊牧國家要麼被征服,比如西伯利亞汗國在明朝後期被俄羅斯帝國吞併,或依附於周邊火器強國生存,比如克里米亞汗國依附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是大勢所趨,清完成了對準格爾的征服,為近代和現代中國的陸地邊境打下了基礎。

中國不內亂疆山永固的話,國土會世界第一的。因為俄羅斯要二次解體和再分化,中國可以一次次的收回外蒙150多萬平方國土,可收回黑龍江不平等條約割讓的近百萬國土,加上臺灣,藏南。那麼960萬十260萬=132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分化後國土於我們相當,但他國體不穩、經濟孱弱、人口稀少。到時中國的強大和市場需要擴張是必然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這是經濟規律,自然規情,這是生存法則。我們14億人現在國內市場已遠遠不夠了,要走出去要軍事護航!都要走這條路的,都在唱著好聽的歌走在他國的土地上…

十四億國人絕對不認可中國領土面積排第三,中國領土是以清強盛時為依據的,只有時刻強軍一步步收回被強佔土地,不是中國的絕對不侵犯,是中國的絕對必須迴歸,世界領土面積排第二位必須是中國,也會得到全世界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