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馬克思主義的深遠影響、當代價值與時代發展:就這樣在世界閃耀

馬克思主義的深遠影響、當代價值與時代發展:就這樣在世界閃耀

在人類社會思想史上,還沒有一位思想家能做出如此卓越的貢獻,既解釋了世界又改變了世界;還沒有一套理論能引發如此深遠的反響,既回應了時代又引領了時代。這個思想家是馬克思,這種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產黨宣言》問世170週年,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我們有必要回望歷史的進程,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深遠影響、當代價值和時代發展,以更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在人類社會思想史上、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類歷史上的深遠影響

思想是時代的結晶,又是變革時代的力量。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時代是從16世紀的西歐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的。資本主義在人類社會的出場,帶來了現代文明,也帶來了新的社會弊病,“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就是明證。

1516年,英國人莫爾寫了《烏托邦》一書,率先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打響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第一槍。之後,意大利的康帕內拉,18世紀法國人梅葉、摩萊裡、馬布裡、巴貝夫等人,19世紀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英國的歐文等人前仆後繼,進一步豐富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他們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全部基礎,對未來社會提出了一些積極主張和有價值的設想,但沒有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沒有找到變革社會的革命主體力量。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共產黨宣言》,宣告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飛躍。馬克思主義博採眾長,借鑑了英法空想社會主義,以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等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以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為代表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成果,達到了科學“光輝的頂點”。它堅持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充分相信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力量,描繪了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進程,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走向,扭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航向,最終成為改變世界的“物質力量”。

馬克思主義的深遠影響體現在,它是19世紀中葉以來風起雲湧的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運動浪潮的旗幟。1848年,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產生;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在英國倫敦成立;19世紀70年代的法國巴黎公社運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大規模的社會主義運動;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制度的偉大飛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主義從一國走向多國,中國以及東歐一些國家加入到社會主義陣營。儘管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遭遇重大挫折,但它作為人類進步事業,依然有著遠大而光明的前途。尤其是中國,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旗。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正是馬克思主義掀起了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使一些落後的、被殖民的國家加入到了現代文明的進程,獲得了獨立自主的機會和地位。

馬克思主義的深遠影響還體現在,它是包括歐美髮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追求社會公正和文明進步的社會運動的旗幟。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歐美國家興起的學生運動、婦女權利運動、保護環境的生態運動等新社會運動,衝擊和挑戰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權力結構,儘管與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階級運動不同,但它與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和活動是分不開的。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正是馬克思主義激發了很多國家底層民眾的覺醒和抗爭,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文明進步的進程。

在當今西方社會,儘管受到意識形態的制約,馬克思主義沒有成為主導性思想,但它早已經深深融入到思想文化價值觀念中。20世紀以來的思想家無論是否同意馬克思主義,都不得不與馬克思主義對話,盧卡奇、葛蘭西、阿多諾、馬爾庫塞、阿爾都塞、福柯、德勒茲、德里達、哈貝馬斯等無不從這裡尋找靈感。法蘭克福學派、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等,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

在21世紀來臨的時候,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2013年,《共產黨宣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魅力強有力的體現。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文明發展大道上的亮麗風景,是人類社會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雄踞於人類社會思想史的高峰,深深改變了人類社會的航向,大大推進了人類社會進步的歷程。

在當今時代依然不可或缺

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但模糊的、錯誤的觀念一直都存在,有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在歷史上發生過作用,但今天已經過時了,再講馬克思主義已經不合時宜,再強調馬克思主義也不會推動社會進步。因此,我們應該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以回應馬克思主義的過時了、不再有價值有意義的相關論調。

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首先應從根本上理解時代變遷的問題。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大的歷史時代看,馬克思、恩格斯所分析的正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從自然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從特權和等級主導走向資本和市場邏輯主導、從各民族國家相對封閉走向全球化、從人們生活相對穩定走向充滿劇烈變革的歷史時代。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歷史時代中,我們所處的階段與他們所處的階段只是有著發展程度的差異。馬克思、恩格斯站在時代的起點處,預見性地指明瞭這個時代的問題,揭示了這個時代的規律,給我們提供了思考這個時代的工具。

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還要理解馬克思主義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如果總認定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學說,就是19世紀的理論,那我們就無法整體性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也就沒有辦法理解它的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發展的學說,它不僅僅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他們之後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尤其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根據本國的實踐賦予了其更加豐富的內容。如今,馬克思主義不只是來自19世紀歐洲的某種理論,早已成為跨越時代的、屬於整個人類社會的思想。我們不能天然地設定它早已體系化、固態化,固定化的、靜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會過時,不斷創新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沒有過時之說。

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還要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事業尚未完成、正在進行時。馬克思主義力求實現的是普遍的人的解放而不是少數人的解放,是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解放,是普遍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它擁有穿透時代的感召力。當今世界並沒有走出資本主導的歷史階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帶來的困境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不公平、不合理的生產關係還沒有理順,沒有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自由人聯合體依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馬克思主義的事業依然需要進行下去。

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還要認識到它提供了分析現代社會的方法。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比如生產力的最終決定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等等,這些基本觀點不會過時。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特定歷史階段的規律,揭示了資本與僱傭勞動之間的關係,揭示了商品、貨幣、資本的本質,這些是生活在市場經濟下的我們必須思考的對象。馬克思主義蘊含的實事求是、問題導向、唯物辯證、人民至上等理論特質,是我們永遠要堅守的精神品格。甚至馬克思、恩格斯對宗教、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人的需要、私有財產、資本、拜物教、階級關係、性別關係等問題的分析,到現在依然是我們分析現代社會可資借鑑的重要理論資源。

美國學者海爾布隆納表示,“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法國哲學家德里達的話,“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主義,也就沒有將來”,依然代表著當今中西方眾多思想家內心的聲音。馬克思主義是真正的哲學,是時代開出的理論之花,它捕捉到了人類社會發展之趨勢,它是思考人類社會問題的瑰寶,我們應該堅信“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未來發展的前景依然光明

馬克思主義不是僵化的理論體系,而是不斷髮展的、與時俱進的學說,依然具有強大生命力,根源在於它總是能基於具體的實踐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掌握了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方法,領悟到了馬克思主義更好發揮作用的奧妙,那就是努力做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實踐有機結合,努力做到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有機結合。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實際上就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立足中國具體實際並推動實踐進程、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化馬克思主義”,根據中國的具體實踐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合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語言使其具有中國特點;二是“化中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理論的常青之處,在於結合具體實踐而不斷髮展,對馬克思主義最好的堅持就是結合實踐的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既自覺堅守傳承,又勇於創新開拓,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理論、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等原創性理論成果,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既是時代演進的必然要求,又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它既繪就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藍圖,也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解決全球性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問題貢獻的原創性理念,代表著中國對人類社會文明走向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追求,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引領世界歷史進程的理論自覺,必將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詞。

歷史給我們驚喜,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作出的判斷是,隨著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隨著自由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完善,人們的普遍交往將建立起來,民族分割和對立將會消失,各民族國家的聯合行動將會出現,代表少數人利益的“虛假的共同體”將被真正的共同體所代替,以世界交往為前提、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的共產主義將會在此基礎上實現,全人類解放的事業將最終取得勝利。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建立平行結構的夥伴關係,基於“利益攸關性”“同命相連”和“共同發展”建構真實的、平等的、互利的真正共同體。它符合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追求,與他們所追求的全球範圍內的共產主義、真正的共同體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性。

馬克思、恩格斯沒有來過中國,但馬克思主義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的命運,為中國人民點亮了前進的燈塔,最終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正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由救國、興國走向強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需要馬克思主義,世界也需要馬克思主義。21世紀不能沒有馬克思,不能沒有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依然在世界的上空閃耀,依然在響徹世界,依然在改變世界。(陳培永 作者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