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iPhone X面部識別有多快?

藝舟海棠


題主您好,中關村在線為你解答問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中關村在線頭條號。

去年,iPhoneX發佈,引得群眾一片驚呼。除了讓人吐槽不已的劉海屏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去掉了引領風潮的指紋識別,換上了自家技術的面部識別。

面容ID介紹(圖源:蘋果官網)

而對於生物識別技術來說,智能鎖有著和智能手機非常相近的發展路線,而智能鎖在指紋識別上的深耕時間要更加長遠,畢竟智能鎖對於內部元件的體積限制沒有智能手機那麼嚴苛,早在手機上使用按壓式電容指紋識別之前,光學指紋識別和滑擦式電容指紋識別就已經在智能鎖上普及開來。只不過那個時候智能鎖並不“智能”,只能稱得上是“指紋鎖”。

歷史久遠的光學識別多存在於考勤機上(圖源:京東)

而如今蘋果率先在自家手機上採用了面部識別技術,並且去掉了引以為傲的指紋識別,那麼智能鎖肯定會跟進,但是現在除了蘋果以外,其他智能手機廠商都只是使用手機的前置攝像頭作為識別裝置,而智能鎖上已經有了採用面部識別技術的智能鎖,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

現在的面部識別技術並不成熟

從技術上來看,面部識別的難度是要比指紋識別更高,這是由於二者識別的元素不同導致的。指紋識別讀取的圖像是2D平面圖像,即使是採用電容式原理讀取真皮層的電容式指紋識別,要處理的信息也是2D的平面圖像。而面部識別經過時間的檢驗,已經充分證實了2D平面的面部識別並不安全。

曾出現在手機上的面部識別並不安全

而且人的指紋在不受傷的情況下一生不可變,但是人臉是在緩慢變化的,並且人的面部還會遇到各種化妝品、護膚產品的遮擋,只靠圖像信息的話誤差是非常大的,十分影響使用感受。所以面部識別要處理的信息一定是立體的3D面部信息,這樣才能提高面部識別的安全性和容錯率。

面部識別一定要獲取3D信息才夠安全

而在市面上,還沒有一種與蘋果手機相近的3D面部識別的替代方案,估計會像當初iPhone5s發佈後各大手機廠商長時間內找不到可匹敵的指紋識別方案一樣,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和蘋果相匹敵的面部識別方案。

除此以外,蘋果在介紹其面部識別技術時強調在進行識別時,手機內部的神經網絡芯片會進行AI分析,也在發佈之前做了相關識別的測試。而在智能鎖領域,沒有一家廠商能夠達到相似的資金投入,只能等待有相關面部識別解決方案的廠商進行投入與測試。

智能鎖的面部識別在使用上並不能令人滿意

這點主要是手機與智能鎖使用方式導致的。在使用手機時人們通常會將手機移到正對面部的位置,因為這樣人們才能方便的閱讀屏幕上的內容,而這個角度也正是面部識別在進行識別時最方便的位置。

手機面部識別姿態自然

但是智能鎖就不一樣了,通常門鎖的安裝高度都會距離地面90釐米到105釐米之間,面部識別的智能鎖要麼將掃描的方向設置成儘量接近豎直向上,要麼就是將識別的距離拉遠。而這兩種方式都會在識別圖像的範圍上有所損失,導致採集3D圖像的不完整。

畢竟智能鎖只能固定在一個位置上,向一個固定的方向去獲取圖像,而人的面部活動範圍又不是特別靈活

對面部識別技術的不信任感

記得筆者在網上看到有人問iPhoneX和另外一款手機該如何選擇,裡面有一條不選iPhoneX的理由讓筆者哭笑不得:面部識別會有輻射

這個問題看起來確實讓人哭笑不得,但是不得不說新技術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健康顧慮。對於稍微懂一些物理知識,並且還沒有將“知識點”還給老師的朋友們來說,“紅外線的面部識別會有輻射”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但是對此深信不疑的人卻不在少數。

對面部識別輻射的疑問

指紋識別在發展中有著很堅實的群眾基礎,這是因為不僅在科幻電影中能看到指紋的應用、刑偵中也會將指紋作為證據,更重要的是古人早在古代就知道“簽字畫押”,對指紋的信任感是自然而然的。

面部識別的普及相比之下就難得多,網上很多對於化妝、整容的宣傳,科幻電影中面具的使用也使得人們心中面部特徵並不是一個十分可靠的識別信息。

“倒膜”面具

不僅如此,結合本文第一條“面部識別並不成熟”的觀點,本來非常有希望獲得成功的“面部識別”也在很多人眼中判了死刑。這種印象在現在來看或許不重要,但是一旦面部識別真正成熟了,那麼這種固有的印象便很難被打破,推廣面部識別的智能鎖就會更加困難。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面部識別智能鎖的發展?

發展面部識別就是要讓一個冷冰冰的機器可以主動認出你,並作出及時且針對的響應。這是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的目標,也是面部識別發展的驅動力。

面部識別手機已經開始普及 面部識別智能鎖還會遠嗎?

只不過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的面部識別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夠成熟,即使獲取的是3D立體面部信息,用上了神經網絡引擎,依舊是不能用和人類相同的觀察方式去進行驗證,不過這幾年人工智能發展迅猛,相信過不了幾年就會推出更加成熟的面部識別方案,到時候成本下降後再裝配到智能鎖中時,你家的門就可以主動認出你來了。


中關村在線


題主您好,小白系統為你解答問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小白系統頭條號

特點一:照片無法騙過識別

首先蘋果這次採用的「深度感知技術」,通過紅外線發射器使用多個紅點投射至人臉上,並結合另一顆傳感器來讀取這些紅點所反射回來的深度,可快速掃描人臉的整體3D結構,這主要是防止有人通過照片方式來騙過識別。

如果使用照片來掃描並不會有深度僅只有平面,就會導致掃描失敗,而掃描速度上會比Touch ID還來的更快。

特點二:夜間臉部識別方案

就算在夜間也不用擔心無法識別,紅外線是可不見光,就算周圍太暗,這時會啟動紅外燈光來解決,以靠感應器接收到紅外信號,精準度也會正常光更高,而不是使用閃光燈反而會導致反光效果。

這個過程想要破解是相當複雜的,可能要先替解鎖者建立1:1整個頭、臉部3D模型,在通過3D打印,而且這還有可能掃描失敗,因為會有外紅線生物識別,確認是否為活人,所以要破解幾乎是不可能的。

特點三:臉部識別結合Apple Pay

iPhone X 不僅要用人臉識別解鎖取代Touch ID,還有個目的就是讓Apple Pay也可以支持人臉識別,速度與安全性上將會更快、更安全。

每次要用Apple Pay支付時豈不是有點麻煩?其實可以在Apple Pay支付前,先通過前置鏡頭拍臉進入支付狀態,再靠近POS機消費,蘋果有這樣的決定,就說明臉部識別技術的速度會如同Touch ID一樣快速,更何況還更加安全,這些不需要我們消費者去擔心。

特點四:真的好用嗎?

有用戶會不看好這技術,這情況就像是Touch ID尚未推出之時,大家認為這能比輸入密碼還快嗎?還有各種懷疑想法,但最後還是被證實了蘋果在推出新技術時,都會比起其它家大廠或業者的產品更有效。

另還可以觀察到蘋果在今年推出ARKit平臺後,就連谷歌後續急忙推出ARCore,在iOS 11上,AR與Face ID將會是這個系統的兩大重點技術。

特點五:Face ID臉部識別設置

在最近的iOS 11 GM版本上,更是找到了可讓iPhone X設置內製作臉部掃描與密碼(Face ID & Passcode)功能畫面,此功能可以將它判斷為目前所使用的指紋識別Touch ID 與密碼設定,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設置來加入臉部表情。

特點六:臉部識別Face ID注意事項

和Touch ID一樣,你需要先建立一組密碼,避免臉部掃描失敗時候就可通過密碼解鎖。

設置過程中,如有臉型突然改變或是遮住,那就會直接失敗。

要將臉部全顯示在掃描框內。

臉部掃描時候,會要求使用者眼睛持續看屏幕,輕輕的依照提示畫圓圈擺動頭部。

臉部掃描設定需要進行兩次(與Touch ID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