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天拉幾次大便,這正常嗎?

八角針


大多數情況下正常人一般每天排大便一次,量大約為二兩到六兩,但會伴隨人們胃腸道的消化功能的好壞、進食的食物種類以及進食量的多寡而出現改變。



如果每天解液體狀的稀大便的次數超過三次,或者每天大便次數增加,糞質稀薄或者大便帶有沒有消化的食物,或者大便所含水分超過80%,就不正常了,這種情況多半是腹瀉引起的一天拉幾次大便。

一天拉幾次大便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可能的原因如下:

1、吃不乾淨的飲食、旅行或者大傢伙聚餐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如功能性腸道病變當中的腸易激綜合徵。

2、急性蘑菇、河豚以及汞鉛等重金屬中毒,可以導致大便次數增多。

3、胃腸道病變:慢性胃炎,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導致的腸道炎症,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等炎症性腸道病變,腸道息肉,胃腸道吸收不良,腸道結核,腸道腫瘤,壞死性腸炎等疾病也會引起大便次數增多。



4、敗血症、傷寒等全身感染也可以導致大便增多。

5、內分泌以及代謝性、腎臟病變以及其他疾病:如甲亢、甲亢危象、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糖尿病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尿毒症、系統紅斑狼瘡引起的胃腸道功能障礙。

6、有些抗腫瘤藥物、消膽胺、利血平等某些藥物也會引起大便次數以及抗生素相關的腹瀉。

7、與胃腸道相通的肝膽胰腺病變也會引起大便次數增多,如肝硬化、膽囊炎、胰腺炎等。




佳園道


正常的大便應符合了以下標準:

1、排便次數:每天不超過3次,每週不少於3次。

大便次數明顯減少,糞便堅硬,排出困難,超過2天無糞便排出, 或每週排便少於3次者為便秘。

排便次數增多,通常每天3次以上,糞便稀薄,或有粘液、膿血等,稱為腹瀉。

2、大便顏色:呈黃色或黃褐色,素食者的便色略淺。

3、最佳形狀:芭蕉狀,含水太少會引起糞便乾燥,含水過多則不成形。

4、排便時間:時間太長或太短都不好,正常時間在5~10分鐘。

便便次數多:

1.食物中毒:食物含有毒素,導致腸胃受到刺激,從而引起腹瀉。

2.飲食習慣:經常吃冰冷的食物,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引起腹瀉。

3.細菌感染:如使用了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的細菌就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瀉,嘔吐等症狀。

4.病毒感染:也會造成病毒性腹瀉。



便便次數少

1.腸胃排便弱:腸胃功能紊亂,導致排便動力不足。

2.缺少蔬菜水果:纖維食物攝入過少,會減少腸道蠕動刺激,導致腸道蠕動緩慢,使分辨滯留過長。

3.排便不規律:因周圍環境不允許則強忍便意,久而久之直腸對糞便壓力的感受性降低,造成缺乏便意。

4.運動量和攝水量不足: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不起,導致儒動功能減弱。平時飲水過少,糞便中缺少的水分,難以排出。

5.腸道病變:這比較嚴重,是由一些腸道疾病引起的便秘。

如何預防便秘?

多吃高纖維食物,多喝水,堅持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鹹魚奇緣


大家都知道,大便是人體的廢棄物,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不能長時間留在體內。有的人習慣一天排一次大便,有的人卻是3天排一次大便,都說自己排便正常。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醫生集團專家給你解答:

一天排幾次大便,才算正常?

美國專家認為:“每天三次大便才算正常,一次大便就算是便秘!”這樣的話,估計現在都市人90%以上都是便秘了。果真如此?

消化內科專家說:“健康人的排便頻次有著非常大的變化。只要雜排便過程中沒有腹痛及大便糖稀和乾硬的狀態,每天3次到每三天1次都可以視為正常現象。保持規律的每天排便1次較為理想。”

  • 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腸道廢物,沒有必要人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為對於沒有養成每天3-4次的排便習慣者,機體沒有生理性的排便條件反射,以致常無便意,排便成為負擔,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不正常的排便症狀,有兩種

1. 腹瀉

腹瀉好判斷,往往就是每天大便超過3次,大便明顯的不成形如浠水樣、蛋花湯樣、爛便樣,甚至是水樣便,就叫腹瀉。下圖是個大便類型圖,大家參考:

最健康的大便應該是呈黃色,香蕉樣,表面光滑,越長越好。

2. 便秘

偶爾的一次排便不暢並不是便秘,一般需要符合下面的標準才能正大光明的融入便秘者的隊伍:

  • 排便次數<3次/星期

  • 排便困難、疼痛、費力、不盡甚至需要輔助手段

  • 糞便秘結或粘黏

  • 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

雖然標準很嚴格,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不費力的達標了!

通過大便發現健康異常

醫生建議大便結束後,最好多看幾眼自己的便便,因為有的時候,大便的變化預示著我們身體健康的變化。大便出現異常是結腸癌的早期症狀之一,如果我們長期出現不明病症的大便異常,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一下診治。

結腸癌在早期常常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即使是中晚期,有的患者也沒有特異性腫瘤。不少病人出現了便血的症狀,但是以為是痔瘡,按照痔瘡來進行治療,就一直拖到了結腸癌晚期才被檢查出腫瘤。

怎樣預防結腸癌?

1、守住“鮮、野、淡、雜”4字訣

“鮮”指多吃新鮮食品;“野”指吃天然蔬果;“淡”就是少鹽少油少肉;“雜”則是吃盡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2、補充膳食纖維素

膳食纖維被譽為“第七營養素”,它具有一定粘性,吸附水分後,可以軟化糞便,並使糞便體積膨大,使腸道更容易產生排便反射,加快人體排洩從而有效的解決便秘問題。

可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蕪菁、糙米、燕麥、苦蕎麥、姬松茸、猴頭菇、灰樹花等食材,混合搭配,按照同樣的食材比例搭配,一起打磨成蕪菁粉,用開水衝調食用,根據口感可加入冰糖和蜂蜜。

蕪菁粉含有優質的膳食纖維,具有很高的持水性,有較大的吸水性,可以增加人體排便體積和速度,減輕直腸壓力和泌尿系統壓力。此外,蕪菁、姬松茸、猴頭菇、灰樹花等食材都富含皂甙、亞油酸、多糖、生物類黃酮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並促進腫瘤細胞的朋凋亡,從而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

  

 3、告別“三高一低”

“三高一低”指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素食品,要少吃。中國傳統飲食結構以穀物為主,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為輔,這是非常健康、合理的飲食。


二叔臘腸


只要不是突然改變排便習慣,且無其他不適,那就是正常的。

排便次數多少,因人而異。有人每天排便1-2次,有人2-3天排便一次,或者部分人每天能排便3-4次,如果排便習慣一直如此,且無其他不適,大便性狀也正常,那就不需要擔心。如果短期內,每天排便本來是1-2次,突然變成5-6次,同時還伴有便血、大便性狀改變等症狀,那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就診了。

大便性狀改變同樣很重要!

正常來說,我們大便是香蕉樣、柱狀,顏色呈黃色,當出現便意去衛生間,1-2分鐘內就能自然排洩,感覺很通暢,無殘留便意,那就是很完美的排便過程。

當然,因飲食不同,大便形狀、顏色會有差異,如果出現長期下面幾種顏色的大便,就要引起重視了。

1、黑便、柏油便——腸胃出血會導致黑便,當然,過分補充鐵元素也會導致黑便,此時要注意觀察。

2、淺灰色、白色、土色大便——可能肝臟、胰腺出現問題,也可能是某種藥物副作用,要引起注意。

3、膿血便、粘性便——慢性腸炎、腸癌早期可能會出現這種大便,此時還伴隨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等症狀,一經出現要及時就醫明確。

注:如果一段時間內,大便形狀出現改變,如變細、扁平、鬆散、糊狀或粘液狀、大便表面有溝槽,此時要引起重視。

什麼樣的情況算便秘?

很多人對便秘有一個誤區,就是每天排便一次,也很暢快,但最近兩天不上廁所、要很用力才能排便,就覺得這是便秘了,其實不是,一週排洩3次是正常現象。

一般來說,如果長期排便次數一週明顯少於3次,且每次排便都很費力,有時還需藉助瀉藥,那可以說是便秘,但也有特殊情況,如補充水分過少、大量出汗,2-3天排便一次也屬正常。

長期便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除了引起腹脹、腹痛、肛周不適等問題,也會增加痔瘡、直腸、肛周疾病風險。

日常可通過多喝水、多運動來促進腸道蠕動,同時大量攝入高纖維、粗糧、水果、豆類也可防治便秘,如果長期嚴重便秘,不建議使用各種網絡“偏方”,建議就診,遵醫囑適當服用瀉藥來緩解。

當出現這些情況要警惕腸癌!

如果出現大便習慣改變(排便感覺、排便次數、糞便性質),腹瀉、便秘交替,肛門墜脹,腹部隱痛,腹部包塊,便血,果醬樣、黏液血便等症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診,做腸鏡檢查來明確。

對於40歲以上人群,有腸癌家族史、結腸炎病史人群,每年應視情況,做糞便潛血試驗、肛門指診、腸鏡檢查等,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腫瘤專家姜爭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問一天拉幾次大便正常?

正常人一天一次兩次大便或者兩天一次大便都算正常!大便正不正常你主要看以下幾點

第一,大便次數是否有改變。有的人是一天一次大便,並且很規律,比如每天早上一次大便。這種人一般生活比較規律,飲食也比較健康。但是,有些人大便不太規律,比如兩三天才一次,有的時候一天一次,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有這個習慣。這對於他本人而言就是正常的!判斷大便正不正常主要是看大便符不符合你平常的規律!一般大便次數和平常一樣,或者變化不大,那麼就是正常的!



第二,大便性狀是否有改變。有的朋友長期都是比較稀溏的大便,有的朋友長期是比較乾燥的大便。這些都問題不大,"習慣就好"!但是,如果某一天你發現你最近大便變了,變得軟硬不同,變得顏色不同比如原來是黃色的軟軟的大便,最近變得粘液很多,發暗紅,並且還不成形。那麼你要注意了,是不是有腸癌發生?!我每次上完廁所都會習慣性的回頭看看自己的大便(多看兩次就不會噁心了),看看大便的形狀,顏色,量是不是和以前一樣。如果一樣我就放心了,如果不一樣我會自己觀察,看看是什麼問題。當然,你不是醫生,你可以記下來,也可以拍個照(似乎挺噁心的,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只能忍忍)就診的時候給醫生看。

總之,我認為判斷大便正不正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它和你平常一不一樣!當然。題目中的一天拉幾次大便,正常人是三次以內,你要是拉個4次5次的,甚至10次8次,那肯定不正常!趕緊去消化內科看看吧!


骨科木匠劉醫生


正常時排便次數:每天不超過3次,每週不少於3次。

每天3~5次大便,飯後便意急,為輕度結腸功能紊亂的表現。雖有腹瀉,但大便檢查常無明顯炎症或其他異常改變,對體質也無明顯影響。主要表現為便意急,多在餐後發生,夜間很少見。糞便多為糊狀,可有粘液,便後腹痛等症狀消失。

另外,飯後排便,也可由胃——結腸反射的緣故。進食後,食物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結腸反射,結腸蠕動增加,產生排便感。也屬於功能性的紊亂症狀。

您這個情況應該是屬於腸胃功能紊亂了,我跟您的情況差不多,就每天都要拉好幾次大便,但不是拉稀,最一開始第一天大概拉了五次,第二天四次,第三天好像也是四次,後面基本都是4-5次。每天剛開始拉不是拉稀,但是可能是拉得多了到後來就相對比較稀了。

肚子會稍稍有點不舒服,去醫院醫生給我開了那個吃了諾氟沙星和利巴韋林. 吃了也不管用,還更厲害了。後來打聽到現在都在用益生菌調理腸胃,調節腸道菌群,恢復腸道功能。就搜索了不少益生菌對比了一下,選擇了一款叫做常康樂的益生菌,身邊也有朋友說吃了不錯,就買了一個週期的試了下,吃了不到2盒,上廁所的次數明顯少了,一個週期吃完就正常了。另外,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少吃生冷刺激性大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好好的愛護自己的身體!


一孤癮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一天拉幾次大便,這正常嗎?

吃喝拉撒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一些事情,特別是大便。雖然大家對大便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估計也沒有多少人瞭解它,比如正常情況下一天幾次大便?正常大便是什麼顏色的?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這些,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的知識。

1.正常人一天幾次大便算是正常?

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心有疑問,因為我們發現有的人一天一次大便,有的人一天三次大便,而有的人可能一天都沒有大便。雖然次數差別不小,但是卻沒有見這些人生病。

不得不說的說一天大便的次數是因人而異的,它和個人的體質、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就拿我的一個室友吧,他是一天三次大便,但是他依然是很健康的,經常熬夜到兩三點,依然看起來很年輕。

一些調查顯示正常人一天1~3次大便是正常的,但是也有些人他們的腸道蠕動比較慢,可能2~3天才一次大便,那這個到底算不算正常呢?其實在臨床上並不是單純用一天的大便次數來衡量是否正常,而是根據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來判斷,如果大便成形而且顏色正常,大便者沒有什麼不舒服,就認為這個人是正常的。

所以不要糾結一天幾次大便,如果大便溼度可以、成形而且顏色正常,無論是一天三次大便還是三天一次大便都可以認為是正常的。

2.一天拉幾次大便是正常的嗎?

通過上面的一些介紹,我們也能看得出,判斷是否正常,主要看大便的特點,只要滿足上面的正常大便的特徵,就可以考慮為正常。

3.大便幹而且排便費力可能是便秘:

在臨床上判斷是否便秘主要是通過患者的症狀來判斷的,如果病人出現每週的大便次數<3次、大便幹而且排便困難基本是可以考慮便秘的。

現實中很多人都會面臨便秘的困擾,特別是中老年人,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運動量少了,而且胃腸蠕動也會減慢,會使糞便在體內的時間延長,大便的水分被過度吸收,造成大便乾結,從而引起便秘。

可能會有很多人有疑問,如何預防便秘呢?其實這個主要就是儘量避免便秘的高危因素,比如按時排便、多吃蔬菜和水果、排便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有便意的時候不要忍著、適當運動等。

有不少人在大便的時候總是喜歡玩手機,殊不知這樣下去容易誘發便秘,這是因為排便的時候玩手機會使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容易造成便意減退或者消失,而且也會延長排便的時間,這些都會對減弱我們的排便反射。

4.中老年人如果有黑便需要警惕消化道腫瘤: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本來就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如果在排便的時候發現有黑便,這時候要警惕是都有消化道腫瘤。血液中含有鐵元素,根據我們對於初高中化學的學習我們知道氧化鐵是黑色的,所以如果大便是黑色的表明消化道有出血。而這些消化道腫瘤可以頻繁胃腸道,造成出血,進而引起黑便。這個時候需要儘快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當然了也不是說有黑便就考慮有癌症,很多情況下也是會出現黑便的,比如吃了很多的動物血、服用了枸櫞酸鉍鉀、服用了鐵劑等。

最後小結:一天拉多次大便正常與否主要看大便是否成形、大便的顏色是否正常,如果大便成形、顏色偏黃而且沒有什麼不舒服,就可以考慮為正常。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我是營養師小麥姐,同時具有臨床醫師、藥師執業資格,目前在醫院從事臨床營養工作,專注健康飲食,健康科普。

吃喝拉撒、柴米油鹽,這就是生活。一天拉幾次大便才是正常呢?又或者,幾天拉一次大便正常呢?我翻閱很多醫學教材,在次數在時間上都沒有明確標準,更多的是臨床經驗。

1.一天拉幾次大便或幾天拉一次大便正常嗎?只要符合下面情況,就是正常。

一天拉幾次大便或幾天拉一次大便,跟個人生活習慣、飲食狀況、精神狀況、使用藥物、年齡及健康狀況等密切相關。正常大便是呈香蕉形或長條形,表面光滑,拉便不困難,不伴有其他不適,一天拉幾次或幾天拉一次,都是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2.怎麼樣算腹瀉?

符合以下三個標準中的1條均屬腹瀉,屬不正常現象。

1)不定次數:大便糞質稀薄,或帶有黏液、膿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2)定次數:每日3次以上水樣便。

3)定重量:總量大於200g,其中含水量達80%以上。

總之,不管1次還是多次,只要大便性狀不正常,不成形,水多,就屬腹瀉。

3.怎麼樣算便秘?

便秘指大便次數減少,一般每週少於3次,伴有排便困難、糞質乾結。注意,如果單純大便次數減少,不伴有排便困難和糞質乾結就是正常。

4.腹瀉和便秘提示什麼嚴重疾病嗎?

腹瀉見於細菌感染、食物中毒、吸收不良綜合徵、潰瘍性結腸炎、腸癌等。其中最令人害怕的就是腸癌了。如果是直腸癌還可表現為便意頻繁、排便不盡、肛門下墜感等直腸刺激症狀。

便秘病因多樣,可以是飲食、精神、結腸運動功能紊亂、老年體弱、腹肌盆腔肌力差等原因所致功能性便秘,也可能是直腸肛門病變、腸梗阻、腸內外腫瘤、藥物等所致器質性病變。

便秘與腹瀉交替,可以是腸癌、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

要明確腹瀉與便秘病因必須看醫生就診,必要時作腸鏡檢查。醫學建議,年齡50歲以上每年作一次腸鏡檢查,篩查早期腸癌。

小結:不管一天拉幾次大便,或幾天拉一次大便,只要大便性狀正常,沒有排便困難,都是正常現象。如出現腹瀉和便秘,必須看醫生確診,必要時做腸鏡檢查。



上週星期就有一個大便次數增多的患者來找我看病,患者說她一天要上很多次廁所排大便,剛上完廁所沒個多久就又有便意了,但是拉的時候又沒有東西拉,這是很典型的裡急後重症狀,吳醫生初步考慮可能是由於直腸存在病變、直腸受到刺激而導致的裡急後重,於是就建議患者預約一個腸鏡檢查。最後腸鏡結果提示為潰瘍性結腸炎,困擾患者多年的病因終於得以解開。

大便一天幾次才算正常?

一般來說兩天拉1次大便或者是一天拉1-2次大便,都算是正常的。由於飲食情況、個人體質等差異,也有的人每天排便次數能夠到3-4次,如果一直是這樣的排便習慣,而且身體沒有任何的不適,大便的性狀和顏色也是正常,那麼這也是正常的情況。

如果排便習慣跟以前有所改變、大便性質也有所改變或者出現發熱、腹痛、便血、黑便、體重下降等症狀,那就得警惕疾病的可能了。

大便次數增多常見於什麼疾病呢?

1.腸癌:多見於老年人,常表現為大便習慣的改變(便秘或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形狀改變(爛便、黏液性血便、大便變細變扁等)、便血、黑便、體重下降等情形。如果老年人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千萬要警惕腸癌的可能,腸鏡檢查就能夠確診。

2.炎症性腸病:就像我開頭所說的一樣,潰瘍性結腸炎由於炎症的刺激,也會導致大便次數改變,診斷也是需要做腸鏡檢查才能確診。

3.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也會導致的腹瀉,也會引起大便次數增多,起病急,病程短,往往同時合併發熱等感染症狀。

4.飲食不潔:常常有明確的誘因,多於進食生冷、被汙染或者有毒的食品後出現腹瀉症狀。

5.功能性疾病:腸易激綜合徵等功能性疾病也會表現為腹痛、便秘、大便次數增多等症狀,症狀受情緒影響,往往排便後緩解,但反反覆覆,需要完善腸鏡等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後方能診斷。

總結一下:

引起大便次數增多的病因有器質性的病因、也有功能性的病因,有急性起病者、也有病情慢性遷延者。病因不同,治療方案也有所不同,具體還得結合實際病情來判斷。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一天拉幾次大便,才算正常呢?是一次,兩次,三次,還是兩天一次,三天一次?

吃喝拉撒睡,一樣都不能少,那麼,到底一天幾次大便是正常的呢?這個是沒有一個硬性規定的,需要結合你的飲食情況,飲水多少,年齡,心情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一個判斷。

一般來說,一天大便一次到兩次,都是正常的。當然,如果你一直都是一天大便三四次,那也是正常的。

如果你平時一天大便一次,突然間每天大便三四次,那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除了大便次數,還需要觀察大便的性狀和顏色。如果大便成形,顏色是黃褐色的,排便不費勁,這是正常的大便。不用太在意大便的次數,一天兩次,三次都是可以的,只要前面幾項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大便次數比以前增加了,還伴有腹痛,腹脹,腹瀉,黑便,便血,體重下降,發燒等症狀,應該儘早去醫院看病,有可能是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腸癌等多種腸道疾病,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結合查體及輔助檢查,幫助你診斷,然後根據不同的病因,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