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的便宜車比貴的車發動機還小聲?

東郡華府


首先要有可比性,同等排量的車才有可比性,大排量和渦輪增壓發動機聲音比自吸小排量發動機聲音大正常


一杯清茶182860292


經濟性汽車一般動力都比較弱,發動機技術水平也很一般,更傾向於性價比。價格稍高的汽車更重視動力、性能,發動機壓榨的厲害,技術水平較高。

因此國產幾萬塊的汽車啟動時聲音並不太大,而一些十幾萬二十幾萬或更高價位的車型,啟動後“轟”的一聲、噪音非常高,運轉一段時間才能平息。主要差異就是發動機技術,經濟型轎車動力夠用就好,發動機動力並不會過分壓榨、新技術採用的也比較少。

有一部分自吸發動機基本沒有什麼新技術,例如還在採用多點電噴技術,甚至增壓發動機還在採用歧管噴射,並沒有採用缸內直噴。而且壓縮比普遍也不高,大多數車型只需要加註92#燃油。這類發動機動力參數平平,運轉噪音也不會太高,至少啟動後沒有拖拉機般的噪音。

有一些偏重動力的車型,發動機的壓縮比較高、採用缸內直噴技術,部分發動機為了提高燃油效率噴油壓力也提高很多。這就與柴油發動機為什麼噪音大是一樣的。高壓噴射系統噪音大,高壓縮比也會帶來強的燃燒噪音。例如馬自達創馳藍天系列車型,發動機壓縮比要比其他發動機高一些,排氣管佈局(421佈局)也與其他發動機不一樣。

排氣管做出這麼複雜的造型就是為了降低排氣干涉,避免發動機出現爆震,也可以順利吃粗糧(92#汽油)。但是這樣做會導致排氣歧管長度過長,距離三元催化器距離過遠。以至於尾氣到達催化器的時候溫度已經降低了,無法有效為催化器加溫。因此冷啟動後為了讓催化器快速升溫,只能推遲點火角、在排氣行程才點火,這樣尾氣的溫度就會非常高,可以順利為催化器加熱。但是弊端也出現了,正常點火時混合氣在密封的空間內爆燃,噪音被隔絕一大部分 ,而點火晚噪音則直接傳到排氣管內,因此啟動初期噪音會非常大的。

寶馬有些車型啟動噪音也非常大。與寶馬活塞銷偏置設計也有關係,高轉速運行平穩、有力,但是低轉速是運行噪音就會大一些、同時震動也更大一些。一般情況下發動機啟動後“噠噠噠”的聲音多數是噴油嘴工作的聲音,噴油壓力越高噴嘴噪音也越大。

還有一些車型發動機噪音大是因為不太注重隔音問題。例如福特、本田等品牌汽車隔音做的差一些。加速時發動機就像在耳邊吼,清晰可聞。

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駕駛員在駕駛中可以感知到發動機狀態。尤其是有些人喜歡聽發動機提速時的“脆響”,運動感會更強。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每個人喜好都不同。而本田在冠道的隔音上下足了功夫,發動機噪音已經被隔絕,福特銳界也是如此,發動機噪音處理的非常好。也可以看出來高端車型更注重舒適性,發動機噪音是必須要隔絕掉。而一些性能取向的車型,發動機噪音清晰可聞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運動感”!


水墨丹青一世情


這個問題我是深有體會,因為我本人是一臺2.0CVT的瑞虎7,要說瑞虎7也是一臺好車,綜合素質不低,我開了三年7萬公里,小毛病很少,綜合油耗也只有8升多,武漢上下班代步油耗不到9升,回老家油耗只有7升多點,可就是震動太大的毛病讓我難以忍受,冷車怠速震動十分明顯,運行一段時間以後會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只是好一點點,特別是在冬天抖得更明顯,轉速起來以後稍有改善,到了2500轉以上噪音加震動又撲面而來,如果副駕坐個朋友,生怕別人問我這車怎麼抖得這麼厲害?這簡直讓我無地自容。

今年夏天朋友買了一臺新款的朗逸plus1.5L舒適版,我開過兩次也坐過幾次,雖說動力是真的肉,超車時油門踩到底也是幹吼不走,比我2.0CVT動力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但是那怠速時的安靜水平真的能和幾十萬的車媲美,在車內基本感覺不到有任何震動,有幾次等紅綠燈時我都以為是熄火了。更貴的車型也開過很多,但是畢竟價格不同,都沒有什麼可比性。可瑞虎7和朗逸的價格基本上都是一個級別,卻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難道這就是國產和合資車的技術差別嗎?

一般情況下震動傳播要有震動源和傳播途徑,國產車的發動機設計以及加工精度可能與合資車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奇瑞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大眾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有著十年以上的代差,震動表現不如人也可以理解,奇瑞最新的1.6T發動機的震動表現就比自家前輩好了很多,說明國產車一直在努力,沒有停下追趕的步伐;再有就是機腳和防火牆隔音材料的優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使用者的感官體驗。

國貨當自強,願國產品牌能加快腳步,全面超越合資品牌指日可待,我也會一如既往的繼續支持國貨!





檢車坊二手車檢測


便宜的車聲音小,貴的車聲音大,首先這個並不是絕對的?便宜的車,也有聲音大的。貴的車,也有聲音小的。

當然,一般動力越強,功率越高,缸數越多,發動機越精密的車,發動機的噪音都要更大。成正比現象。

那麼還有一種情況也是發動機噪音大的原因,那就是發動機的磨損程度,磨損程度大的發動機,它的噪音也會很大。

所以,千萬不要以發動機噪音大小來判定一款車的好壞,你拿一款四缸1.0排量的qq和一款12缸大排量跑車發動機噪音對比,那簡直就是大象碰到螞蟻。


愛車的超哥


在很多車主的理解當中,一輛汽車的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也就是NVH應當與車輛的價位息息相關。簡而言之,越貴的車NVH應當做的越好,也就是駕駛和乘坐時感受到發動機和汽車各個部分的噪聲都越小。但實際的駕駛感受中往往並不是這樣。很多車型的發動機噪音與其價位根本不符,也讓不少車主產生了困惑。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僅取決於發動機的技術,排量,還與車輛的定位和成本分配有著很大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有些貴的車比便宜的車發動機聲音更大”。

發動機技術的不同導致聲音大小的區別

第一點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不同排量的發動機自然聲音也就不一樣。你拿6.0L,12缸的發動機和1.5L的3缸機比,不是欺負人嘛。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人提及的技術差別。

很多經濟型家用轎車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依舊在使用多點電噴技術,而一些更高端對動力表現更著重的車型則早早採用了缸內直噴的技術。對於技術層面的東西我們不多加以贅述。總結區別就是經濟型轎車的發動機噪音雖然不明顯,但是也動力平平。而那些動力更為強勁的缸內直噴發動機擁有更高的壓縮比,自然也會帶來更大的發動機噪音。

不同車型的定位不同,華而不實的例子看MINI

汽車越貴越好嗎?很明顯不是這樣。對於務實派的男同胞們自然希望買車時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技術上,但事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寶馬MINI,我家有一輛MINI,是我媽的座駕。當然買車時我爸完全不同意買MINI,在一個務實的鋼鐵直男眼中,這輛30多萬的MINI Countryman甚至比不上10萬的Polo,發動機的噪音跟拖拉機一樣,所有技術都是寶馬淘汰的技術,十足的樣子貨。但是我媽就是很喜歡,多大的女性都逃不了“真好看”定律。當然最後我媽還是如願以償了,因為我告訴我爸:Happy wife,happy life!所以在此也奉勸各位男同胞們,老婆買車你付錢就行,別發表長篇大論,人家就是想買個好看的,怎麼了呢?

成本分佈,錢不僅僅花在了發動機上

除去MINI這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因為我實在是覺得除了好看點它真的一無是處。再來看一些使用了相同發動機技術的車型,往往它們的NVH表現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源於NVH其實是一個十分綜合的表現,並不完全取決於發動機的好壞,NVH的表現其實是從設計初期就已經決定好了的,最後車造出來之後最多隻能做一點點後期的補救措施而無法從根本上優化。我們在駕駛室或者乘客座上感受到的噪音,很大程度上是要看車企到底花了多少投入在NVH上,絕不僅僅是用了更安靜的發動機就能造出更安靜的車。

所以小夥伴們現在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有時候一輛更貴的車反而發動機更吵。這一切和發動機的排量,技術,車企的成本分佈,品牌溢價和車型定位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而且如果你對比的不是新車而是老車,那麼一輛車通常都是開的越久發動機噪聲更大,平時的養護週期,使用機油的好壞都會大大影響發動機的噪聲表現。


馬頭人車庫


我的車發動機是全世界牌子發動機裡最好的,跑起來只聽到風聲,發動機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是跑了幾公里後就會累得喘大氣。


狂風似水


因為發動機技術層面分為好幾種,有的正時系統是鏈條的,有的是皮帶的,鏈條的聲音大一點,有的氣門是液壓自調的,有的是彈簧的,聲音大小也不一樣,直噴的發動機帶高壓泵,聲音也是噠噠噠的,大多這種原因,硅油風扇也是其一


寧晉廣億通汽貿


正常的話有兩種情況:

1.高檔車發動機進排氣系統結構複雜,特別是進氣系統,因此運轉起來造人就相對大一點。

2.現在的高檔車發動機一般的都是缸內直噴的,相對於價格低廉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聲音會相應的大一點,主要是高壓油泵和高壓噴油嘴的噪音。


博電汽修教育孫老師


發動機聲音和車貴不貴不一定成正比,相反有些豪車聲音很大因為排量大而且刻意追求聲浪,一般來說同等排量的車自然吸氣的聲音比渦輪增壓大,同等價位日系車比德系車聲音小,因為日系車更在乎隔音效果


棄卒保車


感官上的發動機聲音大小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燃料類型!柴油發動機在聲音和振動上明顯大於汽油發動機!

2.技術類型!渦輪直噴發動機聲音大於渦輪發動機大於自然吸氣發動機!

3.隔音水平!發動機艙,包括引擎蓋,防火牆甚至車底的隔音都會直接影響發動機傳到我們耳朵裡的聲音大小!

4.消音器!這與造車理念有關,性能車一般刻意做的很大,家用車一般比較輕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