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是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如何才能培養出價值投資理念?

淡淡禪風


巴菲特1965年至2011年,46年時間平均年化回報20.3%。

彼得林奇1977至1990年年,23年間平均年化回報29%。

約翰涅夫管理的溫莎基金,在31年間總投資回報率55.46倍,而且累計平均年複利回報率達13.7%。

在國內,段永平、邱國鷺以及但斌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同樣收益頗豐。

很多人驚歎於上述大師的高收益和穩定性,也試圖模仿價值投資,但很遺憾的現實是極少有人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價值投資理解上認知偏差以及不太成熟的市場所致。那究竟什麼才是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呢?投資者又該如何刻意培養價值投資理念呢?

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

對於價值投資,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僅僅就一句話,即尋找評估價值,等候安全邊際安的到來,長期持有隨企業成長從而取得合理的回報。

三個關鍵詞:評估價值、安全邊際、長期持有獲得合理回報

1、評估價值

對於價值的理解,每一個人都自己的標準,簡單說就投資者對標的股票,在自己的認知範圍之內進行綜合比較分析,然後得出你認為的價值。

比如:咱們買手機,究竟的買華為品牌還是小米,亦還是蘋果。我們通常會進行品牌對比、做工工藝,外形,前後攝像頭,cpu處理器、系統是否友好等等方面出發,在預算的金額和預期之下做出選擇,這就是價值評估。

咱們投資股票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比較的維度不一樣而已,價值投資會從上市公司的品牌價值,產品和服務質量,ROE、PE、管理層是否誠信,行業的天花板等等方面入手,最後會對上市企業形成一個價值認知,從而決定是否購買去股票。

糾正一個錯誤的認識:企業的價值並非是一個精確的數字,不同人也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這並不代表價值不可以評估,只不過你評估的也許沒那麼準確而已。事實上價值評估也從不需要準確,更沒有精確一說,“模糊的正確”足以使你做出正確的判斷。評估價值最重要的是接近正確,而不是追求精確。

2、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的核心是價值和價格的關係,根據兩者的相對偏離程度來決定買入賣出時機。價值是標尺,依據價格來做決定,價值與價格的差距也就是“價值投資”。股票的價格大幅低於企業價值,就有了大的投資價值,反之亦然,這就是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的大小決定了投資價值的大小。價值投資”實際上是與“安全邊際”劃等號的,都是取決於價值與價格的差距!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而“得到的價值”減去“付出的價格”就是你的安全邊際,也是衡量是否具備投資價值,或者說投資價值大小的標準。

換言之:安全邊際就是好公司也要有好的價格才能買入,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3、守候價值,靜待花開,隨企業一直成長

在對價值的評估和等待安全邊際到來時出手,這是很好理解的,但是隨著企業一同成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多人急於求成,急迫想一夜暴富。

貝索斯曾經問巴菲特:為什麼你如此富有,別人卻不和你做一樣的事呢?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為何你做價值投資這麼賺錢,別人卻不像你一樣去價值投資呢?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人總是傾向於快速致富,常常忘記一些常識性的認知,一家企業往往都會經歷初創、發展、繁榮、再到衰敗這樣一個過程,投資者當然沒有必要於企業一直白頭偕老,但是在也不要太過於急躁。總是幻想今天買入,明天就漲停,試想有什麼樣的公司會在一夜之間發生10%的價值提升呢?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你養一個孩子,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大學畢業,這可是20多年的時間,但是你從來不著急,你會堅信自家孩子就是最優秀,一定會開出綻放出美麗的明天,你這樣想想或許能長期持有一隻股票。

價值投資的錯誤認知

雖說價值投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貌似也不難,但是的確少有人成功,探究去失敗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1、機械的將價值投資理解為長期持有

價值投資的確需要長期持有,但是前提是必須長期持有值得持有的標的,而不是買入被套,猶豫不止損,僥倖希望反彈認輸或者少輸,但是市場就是不反彈,最後失望憤怒、麻木,終結於自我安慰,我要價值投資。這是被動的價值投資,當然長期持有的結果就是浪費時間和生命。

2、認為價值是可以精確計算

很多價值投資者認為,只要學會了這種估值、那種模型,知曉了複雜的方差,計算什麼貝塔阿爾法,那價值投資就簡單多了,盈利就水到渠成。

實際上價值投資中價值評估,不需要精確的計算,芒格曾經說過:我從來沒有巴菲特拿著計算器評估公司的價值。這也說明估值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科學,需要發揮一些藝術甚至經驗的作用才大概率合理估值。

換個角度,如果價值評估能夠精確計算,那為什麼聰明如牛頓也被股市鎩羽而歸呢?

3、不願提升自身素養,不願等待

很多投資者抱怨,A股市場不適合價值投資,因為市場不成熟呀、有價值的公司太少了呀、造假橫行呀等等一大堆理由,要我說,其實就是自我辯解,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不願意從自身尋找失敗的原因。

如何才能培養出價值投資理念?

前面咱們簡單闡述了價值投資的正確思維和邏輯體系,明白了咱們為什麼不能在價投之路上取得成功的錯誤原因,那接下來說說怎樣才能培養出價值投資理念。

1、多學科思維方式

巴菲特的搭檔禪理芒格在這方面乾的相當出色,事實上也是他在投資界首次提出多學科思考、分析投資這種思維方式。

多學科思維就是應用不同學科的主要科學觀點,從不同角度,從類比的思維來看待投資中的問題,解決投資中的迷惑。

舉個例子:關於止損,我覺得我一個在成都荷花池做服裝生意的客戶說的很好,他將止損類比成假設今年流行短裙,結果他誤判形勢從廣州進貨了大量長裙,他唯一能做就是及時降價、虧本處理掉長裙,回籠資金,而不是扛著長裙,不能虧損為藉口,死等長裙風口到來。

2、培養一種愛好,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價值投資最最重要的是長期持有,即大家經常說的知行合一。市場總會給你很多誘惑,就像希臘神話中女妖美杜莎一樣,時刻引誘船員跳海去追尋她,投資者就需要有一種愛好,深入骨髓的愛好,用來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我的愛好就是釣魚,我盯著浮標,一盯就半天,這樣我才能專注於釣魚,在釣魚這項運動中體悟投資的真諦,投資也一樣,當你專注,深入理解,你就不會那麼著急,就不會守不住牛股,價值投資本身就要求投資者強大的心裡,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3、瞭解自己的能力圈,獨立客觀,要有逆向思維

所謂瞭解,當然不是非要成為某一行業的專家,而是對於行業對於公司一些基本的情況都要有足夠的瞭解。起碼能看明白公司的業務、競爭優勢、盈利模式、以及資產狀況等。才能夠大致的評估其前景。否則根本無法對其估值。所以,不熟悉的公司,再吸引人也不要去買。

逆向思維就是反問自己,未來的前景真的有那麼樂觀或者真有那麼悲觀嗎?股價是否反應過度了?人們是否是受市場情緒的影響?人人都看好的,也許並沒有那麼好!人人都不看好的,也許並沒有那麼壞。

不要相信人多的地方一定是對的,也不要相信人少的地方一定是錯的。更不要盲目的相信股市總是有效或者總是無效。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判斷,無論結果是否與別人一致,堅持自己的判斷。

總之,價值投資本就是一條少數人願意幹,且能夠乾的投資理念,價值投資是一種人生哲學,與其說價值投資是在投資,還不如說價值投資是在感悟人生。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投資的理念很多,被驗證正確的也很多

但最主要的還是控制自己人性裡面的缺陷,尊重發展的規律

先舉2個栗子:

例子1:巴菲特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1,複利投資,用錢生錢——始終認為,對一個投資者來說,一時的暴利並不代表他能夠長期贏利,但是,微薄的利益卻可以轉化成長期內的巨大收益。儘可能的尋找那些在最長的時間獲得年複利回報率最高的公司進行投資。舉個例子來講,巴菲特從1965年開始管理伯克希爾公司,而到2004年時,伯克希爾的複利淨資產收益率則為22%。按此推算,假定他在1965年時投資了1萬美元,而他利用長期持有的策略,然後再通過複利的力量,到2004年時,最初的1萬美元就可能變成2000多萬美元。

2,不熟的投資產品不做——巴菲特始終一個習慣,那就是不熟的投資產品,他就不做。這也或許就是他為什麼一直對高科技股不感興趣的原因。巴菲特也正是因為堅持“不熟不做”的觀點,不會像其他人一樣盲目投資,所以才成功地避開了2000年年初網絡股泡沫等一系列的投資陷阱。

3,選擇傑出的公司——他認為,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它的內在價值一定會顯現在股價上。投資者的任務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無數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管理者。巴菲特說:“尋找超級明星給我們提供了走向成功的唯一機會。”“一個二流的企業最有可能仍舊是二流的企業,而投資人的結果也可能是二流的。”

4,用企業主心態投資——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說:“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持股公司的老闆”。巴菲特認為“這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句話。”

巴菲特認為:“在投資時,我們把自己看成是企業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甚至不是證券分析師。” “我主要觀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數投資人只盯著它的股價。”

例子2: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的投資理念(部分來源:《紅週刊》獨家對話查理·芒格)

1、自知之明,瞭解自己——芒格說關於投資我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芒格和巴菲特堅決不跨出能力圈半步。我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侷限,瞭解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及瞭解自身的認知缺陷,是對個人的投資做決策最好的助力。

2、耐心——查理·芒格認為如果把投資當作在賭場賭錢,以賭博的方式投資就不會做得很好。因為你會很在意目前的結果,沒有耐心。這種在賭場的人和我的投資風格就不一樣,不是我的信徒,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資本市場有許多愚蠢的賭博者,這些人的成績不如有耐心的投資者成績好。

如何培養耐心?查理如是說:美國有一種說法“long attention span”,就是長久注意力持續時間,是看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注意力有多長。在中國的文化裡,有很多人很長時間去專注於一個事情,教育也一直強調要對一件事情要專注很久,直到完成。這是人們非常非常希望擁有的特性,因為如果你能長時間深入、努力地思考某一方面的問題,你就會更有可能獲得正確的答案。“找到好的機會並長期堅持”。

3、理性——查理·芒格認為:絕大部分人看世界,是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如果這樣,就像通過變形的眼鏡看這個世界,有多少知識、耐心都沒有用。因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脫節的,沒有理性的態度,其他都沒有用。什麼是理性?理性就是實事求是。

投資人靠什麼獲得並保持理性?芒格認為,你必須用心、努力去做到理性,而且你必須重視、在意理性。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就不會努力去做到理性。那你可能就一輩子不理性,那麼必然會承受糟糕的結果。你需要一輩子的努力,並且需要大量地閱讀。

4,與人為善——查理·芒格要收購一個合夥人的股份,他讓那個合夥人出價,合夥人出13萬美金。芒格說不行,應該是23萬才對,他主動多付人家10萬美金。投資裡面也有得失之道。小失小得,大失大得,當你放棄了一些短期的小便宜,反而能夠收穫長期的大收益。不要貪圖小便宜,這會讓你丟失大生意。

我覺得投資理念其本質就是戰勝自己的跟風從眾、貪婪、盲目自信等個人性格里面的缺點,再用自己的投資知識擁抱世界發展的趨勢。投資理念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看幾個投資大佬的故事就能學到的,還是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堅守內心的原則,瞭解時代的需求,人的需求,理性地評估可行性。


蓉城金融


價值投資就是基於價格與價值來共同決定的投資,講究的是以“很低的價格”買到“很高的價值”,具體價值與價格差距多少才值得買呢?股神給出的建議是以4毛錢價格買入1元錢價值的投資就是一筆理想的投資,當然這個沒有硬性標準,我認為只要是覺得價格大幅低於價值的話,無需計較幾折買入價更划算。但肯定是越低越好。另外本身估計的價值就是一模糊的正確值,也不存在精確的答案。評估價值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對企業有足夠的瞭解,並且還要儘量的保守。

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有以下幾個要點:

1、買股票就是投資企業,股權思維

2、買自己瞭解的企業,能力圈

3、投資要有逆向思維,第二層思維

4、不要被市場先生所影響,獨立客觀理性

5、買好的更要買的好,優秀+便宜

6、企業的內在價值估算,價值評估

7、投資要有足夠的耐心。

培養價值投資理念,可以試著從一下幾點做起:

1.充分了解投資的對象。買進股票之前,必須徹底瞭解這家公司,包括公司的運作方式、刺激銷售的原因、為維持利潤而面臨的各種壓力、業績在一段時期內的波動狀況、應對競爭的方式等。只有全面深入地對公司進行了解和分析,才能時刻保持獨立完整的價值判斷,避免被市場信息誤導,提高決策的準確率。

2.逆向思維,做情緒的主人。波動是市場的常態,它影響著投資者情緒,經常誘導投資者做出不夠明智的決策。情緒帶來的波動不是危機,而是機會。在其他投資者對壞消息反應過激時,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時刻保持高度冷靜和客觀。“市場情緒化的時候永遠不要作順從情緒的投資決定。相反,你的任務是,充分利用其他人因為魯莽而出現的判斷錯誤。”

3.敢於成為“低價股的獵手”。所謂的“低價股”,指的是那些市場價格遠遠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成為“低價股獵手”,敢於在眾人拋售股票使股價下跌,直至股價遠低於其內在價值時,買進這些股票,同時積極地找出股價偏低的原因,避免垃圾股。“低價股”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慣性下跌,因此投資者需要保持耐心,等待市場轉變,這會帶來一大筆利潤。


股市依哥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馬雲在公共場合演講的時候,常說的一個詞語就是價值觀,他講到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而這一價值已經傳承給了當前阿里巴巴的總裁張勇。

由此可見正確的價值觀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前提,而且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成就了自己,在投資過程當中樹立正確的投資價值觀,也就是投資理念,關係到你在投資過程當中能否真正盈利。

正確的投資理念

不管你是價值投資者還是技術投資者,在投資的過程當中都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投資理念,而這一投資理念的樹立關係到你能否在投資過程當中真正獲利。

比如說社長的投資理念有4點,分別是:先大後小,先長後短,順勢而為,做熟不做生。

在投資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大環境,在考慮自己投資的標的;先要從長期的發展確定目標,再從當前短期的角度腳踏實地進行;一定要把握好風口,馬雲曾經說過當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所以說把握好風口是你投資成功的關鍵;一個人想要真正的成功一定是要做自己熟悉的,因為你熟悉你就會全力以赴全身心的投入,而且在你投入的過程當中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對於這樣的投資理念社長認為是正確的投資理念,所謂正確的投資理念是要有明確的投資價值和投資借鑑意義。

如何培養投資理念

俗話說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逮住老鼠的就是好貓,也就是說不管你事價值投資還是投機,都要樹立正確的具備投資意義的理念。

如果一個人做事情總是追求十全十美,總是先想到的是自己,那麼在投資的過程當中總是受傷,如果你先想到別人,如果你先成就了別人那麼自己自然而然也就實現了價值。

培養正確的投資理念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一念之間,要麼成佛要麼成魔。

綜合來看:不管是一個人創業,還是投資股票,或者投資其他產品,沒有正確的投資價值觀,沒有正確的投資理念,也許短時間內可以獲利,但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並不利於你的發展。


社長財經


這種投資理論最早由20世紀30年代,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創立,經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沃倫·巴菲特發揚光大,在20世紀70到80年代的美國備受推崇,時至今日,仍是投資人學習的楷模。


巴菲特價值投資遵循的六項法則:

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有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夠為股東利益著想的管理者經營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巴菲特主要採用股東權益報酬率,賬面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的。

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則

安全邊際就是“買保險",保險越多,虧損的可能性越小。

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集中投資就是“一夫一妻”制。最優秀,最瞭解,最小風險。

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長期持有就是龜兔賽跑,長期內複利可以戰勝一切。

投資者運用價值投資理念,可遵循以下幾種方法:

1,不看股票,看公司。從經營者角度去看上市公司,把自己看成該公司的分析師,努力分析這家公司經營狀況。

2,不看價格,看價值。不要太過在意股票價格的波動,要挖掘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才能知道安全邊際在哪裡。

3,安全第一,注重風險。什麼程度是安全的呢?最好是公司的價格低於實際價值的1/4。

4,正確思考,獨立思考,不要盲目跟從。

投資者在進行長期投資時,必須明確,長期投資的目的和追求是長期穩定增值。只有這樣,在面對市場短期波動時,才能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動,從而客觀、合理地對自己的投資進行分析。同時,投資者在培養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的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市場低迷時能夠承受價格波動導致的暫時性虧損,不因心理和情緒的影響而改變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決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投資者能達到如此內心境界,那麼,你離一名成功的投資者已經不遠了。


風起簫


炒股哈佛學不到

炒股,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而藝術一般需拜師才能學會,正好繪畫、音樂、舞蹈、武術及其它藝術一樣。

炒股的藝術,美國哈佛大學學不到。“高人指點,一朝開悟;自己摸索,十年難成”。這是本人的親身體驗和感悟。


股學四句教創始人


你的問題是什麼是正確投資理念。

逆向思維,什麼是錯的投資理念。炒短線,一個大爺說過:掙它70就賣。😂

把投資當做“票”來炒是最大的錯誤。

人們經常把投資當票來推薦是對投資的侮辱。

建議看下富爸爸和窮爸爸。有點基礎後再看下巴菲特的東西。

投資入門很難。但入門後會發現是個特別有意思的遊戲。

投資可以改變人生。人人都應該學習價值投資。



巴菲特股票價值投資


首先:樹立什麼才是有價值?任何商品(股票)都是要有人買的,才有價值,比如,路邊的石頭,沒人願意買,沒有買賣關係,就談不上價值,更談不上估值。

其次:樹立價值是波動的理念,價值投資反應的是供求關係。當供不應求,價值提升,價格上漲,當供需平衡,價值維持再一定範圍,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供過於求,價值衰退,價格下跌。

最後:不能一成不變,主觀認為生產成本(淨資產)等就是價值,現在有很多商品(股票)都不生產了(退市了),被別的商品(股票)替代,退出了市場,你認為他還有價值嗎?

綜上所述,價值投資本質反應的是供求關係,有沒有價值,市場說了算,而不是你說了算。


手機用戶6981289791


物美價廉,才買。

物超所值,才賣。

真正做到,才賺。


嗨啊友


個人認為沒有什麼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者分享的經驗,投資都有運氣的成份存在,把握了機會就能成功!

1.做好三五年以上長期投資的打算2.分散投資,單隻股票持倉不超過10%3.關注歷史分紅率股息及估值,低估區間買入,高估區間賣出4.以分紅和打新股收益作為每年的現金流5.有一定的資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