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人與人之間,請守好“界”

最近在追《美好生活》這部劇。劇中女主角梁曉慧剛剛結婚,丈夫就因公殉職,悲傷不已的梁曉慧整日沉浸在傷痛中走不出來。這時梁曉慧的父親梁躍進極為擔心女兒,一方面怕女兒想不開讓她去看心理醫生,另一方面勸她忘了過去重新開始。當梁曉慧遇見徐天,梁躍進又從中種種干預,不希望女兒這麼快就開始找男人。作為一個父親,梁躍進基於關心女兒的出發點是沒有錯,但是他的方式卻讓女兒接受不了,比如每天跟蹤女兒上下班,從女兒同事那悄悄打聽女兒的情況,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最後不僅得不到女兒的理解,自己也憋屈,父女倆的關係越繃越緊。

我們每一個人,在本質上都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人。與人之間,即使親如父女也應該有個“界”,誰越界了都不好。

人與人之間,請守好“界”

01

有句話叫全世界最難搞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朋友吐槽自己的婆婆太強勢,朋友老公是公公婆婆最得意的作品,每次跟小區裡的人都說我兒子怎麼怎麼厲害。公公婆婆跟著朋友一起住,住到一起到也沒什麼,公婆年紀大了,照顧老人是應該的。可是婆婆平時在家強勢慣了,在朋友的小家也是一副當家做主的樣子,朋友連買個碗,買件衣服都要婆婆同意,家裡任何事都得婆婆點頭才行,朋友說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所謂的婆媳生來就是天敵不過是雙方都沒有把握好“界”,比如朋友的婆婆就是不明白兒子已經成家,自己雖然是母親但是於小夫妻而言也是個外人,在平時生活中不要越界就會少很多的麻煩。同樣的,有人說我把婆婆當親媽孝順可是她還是不領情,要知道,婆婆不可能是親媽,太過的關係同樣不利於家庭和諧。

人與人之間,請守好“界”

02

朋友圈中經常看見這樣的夫妻:老公或者老婆在外人面前都是彬彬有禮、溫柔賢惠、進退有度的樣子。但是一旦面對自己的伴侶就會肆無忌憚的發脾氣;吵架的時候毫無底線的指責對方;在外不給對方面子,言必稱我家那位黃臉婆,我家那個沒用的……我們說最壞的一面往往留給了最親密的愛人,因為對愛人發脾氣付出的代價是最小的,在最親密的人面前可以卸下一切防備和偽裝,暴露最真實的一面,我們往往以為對方不會跟我們計較,我們還會說,就是把你當成最愛的人,我才對你發脾氣啊,別人我還不理他呢。可是你不知道,作多了,最愛你的人也受不了。

所以,即使是夫妻之間也有應該有個“界”,懂得尊重對方是個獨立的個體,他並不歸屬於你,懂得照顧對方的面子,不亂髮脾氣,不隨意的翻看對方的手機、錢包、社交賬號等等,當然如果是對方願意跟給你看的除外,不強迫對方在朋友圈發自己照片秀恩愛等等。

人與人之間,請守好“界”

03

上大學的時候,我經常幫同宿舍的同學打開水。第一次幫她打開水,我覺得是舉手之勞就順便幫她帶一瓶。第二次她說你幫我帶吧,反正你也是要打開水的。從此以後,我每次打開水都要幫她帶一瓶。我們宿舍在7樓,女生提著兩瓶開水上樓也是不輕鬆的,關鍵是,每次她在宿舍打遊戲,我去打開水。以後的無數次,她彷彿成了習慣,連句謝謝都沒用,而我也因為習慣覺得不幫她帶一瓶都不好意思,整個大學期間,我清楚的記得她從來沒用幫我打過一次開水。後來,我因為有次複習沒有幫她打水,她還不高興了。

如果你對一個人好一次,她會感恩戴德,如果你對她好十次,她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如果哪一天你對她不好了,她就說你變壞了。她從來就沒有想過,你對她的好並不是義務和必須。

很喜歡這句話,

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不因自己的強或弱給別人帶來困擾。

而不帶來困擾的最好方式就是守好彼此的“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