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有很多讀者認為,在廣西是壯族被“漢化”了;也有很多讀者認為,在廣西是漢族被“壯化”了。那麼到底是壯族被“漢化”了還是漢族被“壯化”了呢?筆者將與各位讀者一同去探討、一同去分析。

一. 壯族被“漢化”:

1.衣著方面:

(1)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平常基本不穿民族服裝了

衣著和服飾差異,是區別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基本特徵。今天的廣西壯族,在平常是基本上不穿少數民族服裝了的。從地區來看,只有百色地區、河池地區、以及部分縣和自治縣,在平常還有一些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穿民族服裝;從城市和農村角度來看,只有部分農村地區的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平常會穿民族服裝;從年齡階段來看,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平常會穿民族服裝。

在廣西,無論你是在首府南寧、還是柳州、桂林、百色、貴港等那個地級市,也無論你是在那個自治縣、縣、縣級市,亦或你是在廣西的任何一個鄉鎮,你都幾乎不可能僅僅憑藉看一個人的衣著和服飾差異來判斷這個人是漢族、壯族、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了。因為平時他們的穿著和服飾都是一樣的了,如果僅僅是看他們的衣著和服飾,根本不能知道他們是漢族還是壯族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了。

(2)廣西壯族和少數民族,一般只有在節日才會穿上民族服裝

是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平常基本上不穿民族服裝了。但是在節日的時候,還是會有不少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會穿上民族服裝進行慶祝。比如春節、壯族三月三、瑤族祝著節、苗族苗年、侗族慶祝侗年、仫佬族依飯節、毛南族分龍節、彝族人火把節、仡佬族嘗新節等節日的時候,還是會有不少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穿起民族服裝歡度節日的。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壯族姑娘

2.飲食方面:

(1)廣西壯族、其他少數民族,和漢族吃一樣、喝一樣

現在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飲食方面已經是與漢族一般無二了。漢族主要吃大米飯,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主要吃大米飯;漢族主要吃雞鴨魚肉,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主要吃雞鴨魚肉;漢族主要喝啤酒、米酒,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主要喝啤酒、米酒。飲食方面除了吃一樣、喝一樣,還有其他不少的飲食習慣方面也大多一致。

(2)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飲食方面只有略微區別

在主食方面,除了大多數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吃大米飯外,在廣西西部、北部、西北部的山區也還有不少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吃玉米飯(又叫玉米粥);在菜餚方面,除了大多數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主要吃雞鴨魚肉外,在廣西西部、北部、西北部的山區也還有不少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吃臘豬肉、臘香腸、臘鴨、臘雞、臘竹鼠等臘味;在飲酒方面,除了大多數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主要喝啤酒、米酒外,一些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習慣和玉米酒、糯米酒、糯玉米酒、紅薯酒、木薯酒、甘蔗酒等。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3. 住房方面:

(1)廣西不分漢族、壯族、其他少數民族,全都城市化、城鎮化、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商品房了

其實不單是在廣西,在全國所有的省級行政區劃中,不管你是省、直轄市、還是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已經城市化、城鎮化。全國上到所有的省級行政區劃下到所有的地級市、縣區,都是一樣的城市化、城鎮化了,都是一樣的高樓大廈、商品房了。在廣西也是一樣的,不管你是漢族聚居區、壯族聚居區、還是其他少數民族族聚居區,也不管你是大到像南寧柳州桂林貴港玉林等地級市,小到廣西所有的鄉鎮,也幾乎都是一樣的城市化、城鎮化、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商品房了。

(2)廣西只有在農村山區,還保留有少數民族特色民居

在廣西,如果想找一下少數民族特色民居,其實也不是沒有,但是隻有在廣西的邊遠農村山區才能發現得到。因為廣西的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山區、山地、丘陵,所以廣西的農村與外界交流相對較少,因而廣西農村裡的少數民族特色民居相對來說保存較為完好。又因廣西農村普遍經濟落後、較為貧窮,因而廣西農村裡的少數民族特色民居被拆除重新建鋼筋混泥土新房的現象,相對於其他省份來說較少。

但是最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廣西的發展力度、建設力度、扶貧力度,尤其是在農村農民建設住房的政策上,給予了極大的扶持和補助。廣西的農村山區一片片的鋼筋混泥土樓房拔地而起,廣西農村山區面貌煥然一新,當然了相對的廣西農村山區的少數民族特色民居是銳減、越來越少了。現在那種下面一層住雞、鴨、豬、牛、羊,中間一層住人、平時生活起居,上面一層閣樓放雜物、生活物品、生產物資的少數民族特色民居,即使是在邊遠的廣西農村山區也難得一見了。所以說現在如果一看廣西的民居,哪裡都是鋼筋混泥土,根本分不清那裡是漢族居住區、那裡是壯族居住區、哪裡又是其他的少數民族居住區。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4. 出行方面:

(1)廣西進入了全民機械化出行時代

出行方面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廣西無論是城市、縣城、鄉鎮、村屯,無一不是實行機械化出行了。小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三輪車,那是比比皆是,而且是隻多不少、只好不差。令人無語的是,現在的廣西不但首府南寧哪裡都堵車,就連小小的一個縣城也經常堵車,而鄉鎮每一到趕圩日那是必堵車無疑。可以說,在廣西不分壯族還是其他的少數民族,已經進入了全民機械化出行時代。

(2)只有廣西邊遠農村山區還有馬車、馬匹存在

當然了,在廣西的邊遠山區、在廣西的農村,偶爾還是能看得到一些牛車、馬車的蹤跡的。當然了,駕駛牛車、馬車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紀的廣西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他們駕駛牛車、馬車一般都是到鄉鎮上趕圩、購買生活物品物資、或者是拉糧食或農產品到鄉鎮上出售。在廣西西部、北部、西北部的山區的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因為居住環境惡劣、出行困難、或者是耕作需要而養有不少的馬匹。有沒有小時候騎過馬的廣西讀者呢,馬背上的那個顛簸啊,稍不小心就容易被奔跑中的馬給甩下來。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5. 語言文字方面:

(1)廣西壯族說壯話越來越少

在廣西,瑤族人不會說瑤話,這很正常;壯族人不會說壯話,這也很正常。現在廣西的西部、北部、西北部這些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聚居區,縣城和部分城鎮通常都使用桂柳話和用漢語,還堅持主要說壯話、瑤話的已經是極少數了。而在廣西首府南寧,那地方簡直是語言的大熔爐。不管你原先說的是壯話、瑤話、桂柳話、白話、客家話、涯話、平話,到了南寧通通變成了說普通話。你沒看錯,在南寧絕大部分都是廣西人但是絕大部分人說的都是普通話,在南寧說普通話比說壯話、瑤話、桂柳話、白話要多得多。

(2)廣西壯族都是使用漢字,極少會使用壯文

在廣西,是既有壯族語言也有壯族文字的,壯族語言(即壯話)還有很多壯族人使用。在筆者小的時候,廣西甚至還有壯話電視臺頻道,即使是在今天廣西有些自治縣也還保留有壯話新聞節目。但是壯族文字在今天是真的快要消失了,雖然第五套人民幣上有壯族文字,可是幾乎沒有壯族人能夠讀懂了。

而且壯族文字有兩種,分別是古壯族文字文字和新壯族文字。古壯族文字,又稱“古壯文”、“方塊壯字”,無論是叫“古壯文”還是叫“方塊壯字”,都是隻要熟懂壯族歷史或者是真正的壯族人才聽說過、才知道它的存在。“古壯文”(方塊壯字)在今天估計是真的失傳了,反正筆者是真的沒聽說過有那個壯族人熟懂。筆者只知道在廣西百色市田陽縣(今百色市田陽區)博物館,有廣西壯族“古壯文”(方塊壯字)的存放。

新壯族文字,是備受爭議的、也是備受備受垢病的,因為據說它是建國後由蘇聯專家根據壯族語言(壯話)人為創建出來的一種文字。筆者年輕的時候曾經看過一本壯文字典,並曾試著去學習過,跟拼音差不多但是又不太像拼音,有一定的規律可言但又有很多不按規律。可惜後來再也沒看見過那本壯文字典,估計像壯文字典這種偏門書籍、冷門書籍,以後再也不會有出版發行了。今天的新壯族文字,你是不可能從壯族人哪裡看到的,你只能從人民幣上看得到、從政府機關單位的牌匾和公章上看得到、從需要它出現的地方才能看得到。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二.漢族被“壯化”:

1.祖宗是漢族,繁衍數代之後成為壯族:

(1)很多廣西人的祖先,都是在古代的時候從別的省份通過遷徙、經商、逃難、打仗、戍守、工作等方式來到廣西的。近的是從廣東、福建、江西、湖南、貴州等省份遷徙而來到廣西,遠的則是從山東、河南、河北、陝西、湖北等省份遷徙而來到廣西。廣西著名的幾次歷史大遷徙有:秦朝五十萬大軍南征嶺南百越,宋朝狄青徵儂智高,清朝康熙鼓勵人口向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廣西等遷徙,“五年之內不用交土地稅”。

(2)而這些漢族遷徙來到廣西,經過數代、數十代的繁衍生息到了今天,他們的後代絕大多數都自然而然的成了壯族,是漢族被“壯化”最主要的一個族群。可以說這一部分壯族人,其實就是因為居住在少數民族地區經過數代、數十代時間後而被土著化了的漢族人。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秦始皇五十萬大軍南征百越後,就地屯守廣西廣東

2.民族確認的時候,部分漢族被確認為壯族:

(1)建國之初,我國在全國範圍進行了大規模的少數民族統計,共統計出大小少數民族400多個,其中單廣西就有數十個少數民族。後來因為少數民族實在是太多了,便進行了大規模的識別、甄別、精簡、合併,最終中國定位55個少數民族。而中國第一大少數民族——壯族,就是在這個歷史時期被正是定下來的。

(2)當時全國400多個大小少數民族中,在廣西區域內除了傳統的十二個世居民族外,還有諸多的僮族、布葉伊、布儂、布那、布友伊、布土、布東、布岱、布察、布曼、布羌、布砥、布江、布歸德、布左州、布安定、布欄、天保人、傣門人、傣德、土人、泰人、隴人等。後國家遵照本民族意願,於1965年正式改僮族為壯族,並將上述所列的布葉伊、布儂、布那、天保人、傣門人、傣德、土人等少數民族一同定位壯族。同時也有部分的漢族人被確認為壯族,或者是被劃分為壯族。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3.根據民族聚居,部分漢族被劃分為壯族:

(1)廣西是一個面積非常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23.67萬平方千米;廣西也是一個人口非常龐大的省級行政區,2018年人口將近6000萬人。而廣西這將近6000萬人口中,少數民族差不多佔了一半,可見廣西少數民族人口之多。

(2)因而地域廣闊的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區眾多,遍佈廣西。從大的區域看,廣西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主要在廣西中部、北部、西部、東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區內少數民族自治縣就多達12個。而在建國之初進行民族識別、劃分的時候,根據民族聚居,就有部分漢族被劃分為了壯族。

4.漢族、壯族通婚,子女隨壯族:

在古代有些少數民族是隻在民族內嫁娶的,不與其他民族通婚。但是大多數少數民族還是沒那麼看重民族的純粹性的,是可以與其它民族通婚、嫁娶的。無論是在古代、近代、現代,諸多的漢族來到廣西,是很自然的就會與廣西當地的少數民族互為嫁娶、進行通婚的。而他們的後代是可以隨漢族的,也是可以隨壯族的。

5.高考加分,直接改成壯族:

參加過高考、讀過大學的讀者應該都知道,高考是有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的。一般壯族考生都能加個10分,如果是廣西其它的世居少數民族比如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則一般可以加20分。因而在廣西的很多漢族,直接就改成了壯族、或者其他少數民族。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三.既是壯族被“漢化”了,也是漢族被“壯化”了:

綜合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既有壯族被“漢化”了,也有漢族被“壯化”了;同時,既是壯族被“漢化”了,也是漢族被“壯化”了。

結尾語:

各位讀者,關於“是壯族被漢化了,還是漢族被壯化了”,你們有什麼不同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

神奇的廣西,壯族人這些年變化很大,壯語越來越少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