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四十八)

如果駐守所羅門群島的日軍沒有徹底喪失戰鬥力,執行“瞭望塔行動”下一步計劃將毫無意義。因為只要日軍騷擾此地的盟軍,就會威脅到交通線的安全,導致下一步行動受阻。因此,為了保障盟軍向前安全推進,佔領新幾內亞、新喬治亞和新不列顛變得至關重要。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四十八)

在麥克阿瑟率軍登陸新幾內亞島後,日軍也調遣8艘運兵船,在驅逐艦的護航下增加島上的日軍守備力量。但不幸被美軍探測到,從1943年5月2日到5日,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聯合美國空軍轟炸機襲擊了增援部隊,日軍所有運兵船被擊沉,4艘驅逐艦也葬身海底,進而導致日本陸軍損失了整整1個師的兵力。

日軍之所以登陸阿留申群島,實在是別有用意,他們試圖牽制美軍的注意力,使之不再南下,此次行動不可小覷。日本海軍中將細萱戊子郎率領4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護送部隊登陸阿留申群島,科曼多爾群島海戰由此爆發。1943年5月26日,海軍少將查爾斯·麥卡莫里斯率領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攔截了日本艦隊。

這次戰役既沒有空中支援也沒有潛艇協助,兩軍打了一場純粹的炮戰,直至彈盡糧絕。在這場戰役中,美軍“鹽湖城”號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被損,日軍“那智”號巡洋艦受創。由於彈藥已經用盡,日軍擔心美軍可能隨時發動空襲,細萱戊子郎隨即率軍撤退。

到了這個時候,日軍再也不能留在阿留申群島了,因為就在 5月11日,金凱德率領美軍佔領了另外一個小島——阿圖島。相對而言,這場戰役比美日在南部海域打的那場戰役規模小許多。金凱德的手中,只有1艘護航航母、3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和21艘驅逐艦以及一些運兵船。月底時,島上2600名日軍士兵的抵抗行動被擊潰。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四十八)

直到8月15號,美軍才登陸阿留申群島中的吉斯卡島,在此之前,首先進行了長達半月之久的轟炸準備,最後失望地發現,日軍早在轟炸沒開始前就已經撤離。美軍原以為會在吉斯卡島上遭遇日軍的頑強抵抗,於是出動了34000名軍人,對其進行了密集轟炸。殊不知此島對日軍而言毫無戰略意義,他們在阿留申群島上的行動只不過用來分散美軍注意力,達到牽制在中途島作戰的美軍罷了。

這是日軍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一次明智的戰略性撤軍,節省了人力和軍力。如果日軍有計劃地縮小戰爭範圍並採取有效措施保存兵力,那麼戰爭有可能會持續更久。當然,一旦美國人在可以打擊日本本土的地域建立起攻擊基地,日本人的一切努力也都是徒勞。所有證據都表明,日軍並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一場防衛作戰。

一旦關鍵戰役失敗,戰局就會急劇惡化,這是自然規律。很快,日軍發現自己的氣數已盡。於是在1943年4月,他們又將航母兵力派到了瓜達爾卡納爾島附近海域,但遭到島上美軍飛機的猛烈轟炸,損失慘重。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四十八)

這時,美軍不僅完全掌握了東所羅門群島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還掌握了日軍的通信密碼,在當月就帶來了重大效益,他們攔截併成功破譯了日軍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計劃赴西所羅門群島視察的時間表。4月18日,美軍戰鬥機從亨德森機場起飛,攔截山本的座機,並將其成功擊落。山本斃命之後,他的位置由海軍大將古賀峰一接替。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人中少有的重要戰略家,他的死亡使得日軍損失慘重。偷襲珍珠港就是他的主意,他堅信航母將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絕對不能過度依賴戰列艦,但其他海軍高官卻無此見識。此外,山本非常瞭解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他的目光短淺的同僚們卻過於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